混凝土预制构件可重组移动式生产系统及其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1914396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混凝土预制构件可重组移动式生产系统及其生产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可重组移动式生产系统及其生产方法,生产系统具有移动式布料机、面层处理一体机、移动式翻转机、若干个模台、安装在地面上的两个第一轨道、两个第二轨道。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施工现场寻找一块较为平整的地面,进行简单的地基搭建,铺设轨道,摆放模台,布置边模,使移动式布料机、面层处理一体机、移动式翻转机依次运行至各模台的位置,进行布料、振捣、刮平、抹光工艺处理、养护、翻转、吊装、成品堆放。本发明通过简单的地基搭建就可以投入使用,并且根据需要还可以对生产系统的结构及其组成单元进行快速重组,及时调整其生产能力,以适应不同施工现场的生产要求,系统稳定性好,预制构件的质量高、生产效率高。
【专利说明】混凝土预制构件可重组移动式生产系统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生产设备,特别是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可重组移动式生产系统。本发明还涉及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生产方法,采用所述生产系统和生产方法可实现施工现场的预制构件生产。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时代的发展,住宅产业化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选择,从而带来了混凝土预制构件的飞速发展。而混凝土预制构件采用的生产工艺,均需在固定厂房内完成。建造房屋时,必须把所需混凝土预制构件成品运输到施工现场。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最大运输距离约为50km,超出这一距离,将影响预制构件的质量和性能。因此,施工现场与预制构件厂距离较远时,则无法得到正常供应,需要购买土地建造新的厂房。这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和占用土地资源,同时加大了房屋的建设成本。如此重复的资源占用对国家和房地产业的发展都是很不利的。对于这一问题,相关文献并未给出如何解决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是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可重组移动式生产系统,该生产系统通过简单的地基搭建就可以投入使用,并且根据需要还可以对生产系统的结构及其组成单元进行快速重组,及时调整其生产能力,以适应不同施工现场的生产要求,系统稳定性好,预制构件的质量高、生产效率高。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可重组移动式生产方法,该生产方法使得生产系统占地面积最小,无需在施工现场建设厂房便可进行预制构件的生产,方便、实用。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可重组移动式生产系统,其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生产系统具有移动式布料机、对混凝土料进行振捣与刮平以及抹光的面层处理一体机、移动式翻转机、由地面支撑的若干个模台、安装在地面上的两个第一轨道、安装在地面上的两个第二轨道,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的所述移动式布料机和面层处理一体机设于两个第一轨道上,所述移动式翻转机设于两个第二轨道上,上述若干个模台、移动式布料机、面层处理一体机、移动式翻转机呈依次设置;每个模台具有台面、放置于地面上位于其前后两侧的前支腿、后支腿,所述两个第二轨道位于两个第一轨道之间、上述若干个模台的台面下方,两个第一轨道和两个第二轨道其轨道线相互平行、其轨道面与上述若干个模台的台面平行,两个第一轨道、两个第二轨道、若干个模台它们的沿移动式翻转机运动方向的中心轴相同;每个模台的前支腿、后支腿皆位于两个第一轨道与两个第二轨道之间。
[000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移动式布料机具有螺旋布料机和运行于两个第一轨道上的两个第一走行机构,螺旋布料机采用CN102995902A所公开的螺旋布料机,该螺旋布料机的钢结构支架的两侧的底端各安装一个沿第一轨道运行的第一走行机构。
[0007]上述面层处理一体机具有走行钢支架、两个第二走行机构、横向走行轨道、横向走行机构、振捣机构、刮平机构、抹光机构、升降装卡装置、机械手、回转架、操控台,走行钢支架为龙门式结构,走行钢支架的两侧的底端各安装一个运行于第一轨道上的第二走行机构,走行钢支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横向走行轨道,横向走行轨道为直线钢导轨,该直线钢导轨上设有横向走行机构,横向走行机构的下方设有升降装卡装置,升降装卡装置上设有振捣机构和机械手,走行钢支架的两侧分别设有存放刮平机构、抹光机构的托架。
[0008]所述横向走行机构具有钢支架体、设于钢支架体两侧的运行于横向走行轨道上的两个第三走行机构,每个第三走行机构具有第一减速机、安装于第一减速机上的第一电动机、主走行箱体、安装于主走行箱体底部的沿横向走行轨道运行的第一双沿钢轮、齿轮、固定安装在横向走行轨道外侧的齿条、用于固定安装第一减速机的安装座、螺栓和螺母配合在一起的连接件、弹性件,安装座的一端与主走行箱体铰接,安装座的另一端通过横向穿过其连接孔的连接件中的螺栓安装于主走行箱体的外侧,连接件中的螺栓上套装有上述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由安装座的外侧端限位,弹性件的另一端由连接件中的螺栓头限位,第一减速机的动力输出端上安装有上述齿轮,该齿轮与上述齿条相啮合,钢支架体的顶部设有上述回转架,回转架的下方设有上述升降装卡装置,钢支架体的一侧设有操控台。
[0009]所述振捣机构安装于升降装卡装置上,振捣机构具有上横梁、下横梁、多个振捣棒、与这多个振捣棒--对应的多个振捣横梁、与这多个振捣棒--对应的多个油缸,每个振捣横梁的一端与下横梁铰接,每个振捣横梁的另一端与其对应的一个振捣棒铰接,每个油缸的一端与上横梁铰接,每个油缸的另一端与其对应的一个振捣横梁铰接。
[0010]所述刮平机构具有第一横梁、设于第一横梁下面的连接体、设于连接体下面的支架体、固定安装于支架体上的两个振动电机、从支架体的底端后侧向下延伸出的刮平板、从支架体的底端前侧向外延伸出的抹光板,抹光板的横截面呈折线形,第一横梁通过连接体与支架体固定连接,第一横梁为便于机械手抓取的中空方管。
[0011]所述抹光机构具有抹光头、第二电动机及第二减速机、吊架、第二横梁、多个螺栓连接柱、底板,抹光头位于抹光机构的最底端,第二电动机及第二减速机固定于抹光头的顶部,具有转向功能的第二减速机其动力输出端与抹光头的旋转轴相连接,底板与抹光头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电动机及第二减速机的上方设有吊架,底板与吊架通过多个螺栓连接柱连接在一起,第二横梁从吊架的中间穿过两者固定连接为一体,吊架位于第二横梁的中央,第二横梁为便于机械手抓取的中空方管。
[0012]所述升降装卡装置具有纵向设置的两个导向柱、位于两个导向柱上部之间的横梁体、位于两个导向柱的底部之间呈独立相对设置的两个横臂梁、各固定于一个导向柱顶端的两个通丝杆、各固定于一个通丝杆上的两个限位体、各固定于一个导向柱外侧的两个凹槽形轨道、固定于横梁体上的两个第一耳座、两个第一拉杆式液压缸,两个第一拉杆式液压缸的下端各通过一个第一耳座与横梁体铰接,两个第一拉杆式液压缸的上端与回转架铰接,上述振捣机构的上横梁、下横梁固定于两个导向柱上。
[0013]用于抓取刮平机构、抹光机构的上述机械手安装于升降装卡装置的底部,即安装于升降装卡装置的两个横臂梁上并位于振捣机构的后方,机械手具有分别安装于两个横臂梁上的两个卡手,每个卡手皆具有固定于其对应的一个横臂梁上的第二拉杆式液压缸、位于该横臂梁两侧的两个侧板、导向限位轴、位于两个侧板的外侧端并与两个侧板固定连接的封堵板、位于两个侧板的内侧端并与两个侧板的上部固定连接的连接板、两个定位板、位于两个定位板之间的卡板、用以安装卡板的销轴;每个卡手中,销轴固定在两个定位板上,卡板具有竖向体、横向体、钩体,卡板呈板状竖弯钩形,能绕销轴转动的卡板其竖向体的底部安装在销轴上,同时横向穿过两个侧板上的长条形开口槽和横臂梁上的长条形开口槽的导向限位轴将两个侧板与横臂梁连接,导向限位轴的端头具有与之螺纹连接的限位螺母,第二拉杆式液压缸的活塞杆与连接板固定连接,两个定位板与封堵板固定连接且两个定位板皆具有横向支撑臂,封堵板上具有卡板的所述横向体和钩体穿过的缺口,卡板的横向体和钩体、两个定位板的横向支撑臂皆穿过封堵板进入刮平机构的第一横梁的空腔内或者抹光机构的第二横梁的空腔内。
[0014]用于刮平机构作业方向而旋转的所述回转架具有固定于横向走行机构的钢支架体上的圆形轨道、能在圆形轨道上转动的十字形框架、固定在圆形轨道外边缘上的两段圆弧状挡板、四个呈圆弧状的导向定位板、两根钢筋、两个第二拉杆式液压缸、各固定于一个第二拉杆式液压缸的活塞杆顶端的两个定位销、两个立柱、两个第二耳座、两个限位托架、两个滑块,十字形框架由焊接而成的两根钢管构成,每段圆弧状挡板呈四分之一圆弧状,两段圆弧状挡板相对设置,所述十字形框架中的两根钢管的四个端部与两段圆弧状挡板的四个端部一一相对,每段圆弧状挡板的两端皆设有定位孔和限位槽,每段圆弧状挡板其两端之间的上部具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的底端与限位槽的底端相齐,所述两根钢管的四个端头各固定连接一个导向定位板,所述两根钢管中的其中一根钢管的两个端头在与导向定位板的连接处向外各伸出一根钢筋,所述两根钢管中的另一根钢管的两个端部的顶端各安装一个第二拉杆式液压缸,每根钢筋插入与其相对应的一个限位槽内,每个第二拉杆式液压缸上的定位销穿过导向定位板上的孔插入与其相对应的一个定位孔内而将十字形框架定位,安装有第二拉杆式液压缸的上述钢管其底端焊接有两个第二耳座和两个立柱,每个立柱的内侧皆固定有一个限位托架和一个滑块;升降装卡装置的通丝杆穿过限位托架上的限位孔并由限位体下限位,上述每个滑块设于与其对应的升降装卡装置的一个凹槽形轨道中,升降装卡装置的两个第一拉杆式液压缸的上端各通过一个第二耳座与回转架铰接。
[001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操控台具有固定支架、护栏、门梯、座椅、操作面板,固定支架呈Z字形,固定支架的顶部设有两根方管,这两根方管与第三走行机构的主走行箱体的外侧固定连接,固定支架的中间为竖直的门架式框架,该框架的中间位置设有横向梁,该横向梁上固定有操作面板,操作面板一侧的固定支架的框架侧壁上设有插销,固定支架的底部为水平平台,护栏、门梯、座椅均位于所述平台上,操作面板设于座椅前方的所述横向梁上,门梯安装于操作面板的一侧且门梯的底端与所述平台铰接,门梯的内侧竖直杆上设有支耳,插销的位置与门梯上支耳的位置相对应,它们到平台的距离相同,插销与门梯位于操作面板的同一侧,门梯竖起时,插销的销轴体插入门梯上的支耳的孔中。运行于模台的台面下方的上述移动式翻转机具有两个支臂、运行于两个第二轨道上的两个第四走行机构、各设于一个支臂和一个第四走行机构之间的两个翻转机构、两个定位机构、安装在第四走行机构的内侧的若干个感应装置、安装在两个第二轨道之间的地面上的感应片、连接两个支臂的横梁连接体、底架横梁、缆卷筒承接梁、卷缆器、电气及液压系统,两个支臂各位于一个第四走行机构的上方,每个支臂的底端与其对应的一个第四走行机构的走行箱的顶端铰接,横梁连接体在两个支臂中间位置与两个支臂固定连接,两个第四走行机构的两个走行箱的右端通过上述底架横梁固定连接,两个第四走行机构的两个走行箱的左侧通过缆卷筒承接梁固定连接,缆卷筒承接梁具有一个弯折段,缆卷筒承接梁在所述弯折段处安装有上述卷缆器,底架横梁上安装有电气及液压系统,即安装有液压站和电控系统,每个翻转机构具有平衡臂、拉杆、转臂油缸,平衡臂的一端和拉杆的一端铰接,平衡臂的另一端、拉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支臂的内侧中间部位和第四走行机构的走行箱的内侧中间部位,转臂油缸的一端与第四走行机构的走行箱的底端中间位置铰接,转臂油缸的另一端与平衡臂铰接,两个支臂的上端面各设有一个能卡紧模台的防倾翻装置,两个支臂的自由端的上端面各具有一个与模台配合从而抵住模台的第二缺口,每个第四走行机构的外侧各设有一个定位机构,每个定位机构具有安装于其对应的一个第四走行机构的走行箱外侧转轴上的卡爪、地面定位基座,卡爪呈倒Z型,卡爪一侧的头部呈倒三角形,卡爪的另一侧与上述电气及液压系统中的液压缸的工作端铰接,两个定位机构的两个地面定位基座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二轨道的外侧,每个地面定位基座的底端通过膨胀螺栓固定于地面上,每个地面定位基座的顶部设有两个辊子,卡爪的头部伸入所述两个辊子之间的空隙而被卡住定位。上述每个模台皆具有呈长方体形的台面、两个前支腿、两个后支腿,上述移动式翻转机的防倾翻装置为沿支臂的上端面向外侧伸出的翼板,每个模台的台面下方皆固定有一对与所述防倾翻装置配合的工字形第一加强筋,该工字形第一加强筋的底端横肋将上述翼板下限位,每个模台的台面下方还固定有与所述支臂上的第二缺口配合的呈横向设置的第二加强筋,所述前支腿、后支腿皆呈墩状,每个模台的台面由两个前支腿、两个后支腿支撑。上述抹光机构的第二横梁的两端底部各设有一个防止将其放到托架后左右摇摆的突出块。
[0016]本发明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可重组移动式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在施工现场寻找一块较为平整的地面,进行地基搭建,铺设第一轨道、第二轨道,自左向右依次布置移动式翻转机、面层处理一体机、移动式布料机,使移动式翻转机运行于第二轨道上,使面层处理一体机、移动式布料机运行于第一轨道上在移动式布料机的右侧依次摆放各模台,在每个模台上布置边模;③使移动式布料机、面层处理一体机、移动式翻转机依次运行至各模台的位置,具体是使移动式布料机运行至各模台的位置、由移动式布料机自左向右依次对各模台布料,布料完毕后使移动式布料机运行到第一轨道的右侧而让出工位,之后使面层处理一体机运行至各模台的位置、由面层处理一体机自左向右依次对各模台上的边模内的混凝土料进行振捣、刮平、抹光处理,完毕后使面层处理一体机运行到第一轨道的右侧而让出工位,之后在各模台上覆膜,各构件自然养护,待各构件强度达到一定强度后,再使移动式翻转机运行至各模台的位置、由移动式翻转机自左向右依次对各构件进行翻转;④对各构件进行吊装,堆放到指定区域或直接用于建筑房屋;⑤生产系统工作结束后移动式翻转机、面层处理一体机、移动式布料机自右向左依次沿各自运行的第二轨道或第一轨道复位。
[0017]本发明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可重组移动式生产方法采用模台固定,作业设备移动的生产方式,根据不同施工现场的情况对设备进行重组,实现混凝土预制构件现场生产,本发明是在施工现场寻找一块较为平整的地面,进行简单的地基搭建,铺设轨道,摆放模台,布置边模,使移动式布料机、面层处理一体机、移动式翻转机依次运行至各模台的位置,进行布料、振捣、刮平、抹光工艺处理、养护、翻转、吊装、成品堆放。
[00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采用模台固定、作业设备移动的生产工艺,可实现不同施工现场的生产需求,无需另外建设生产厂房,确保了构件质量,减少了运输成本和时间。(2)混凝土预制构件可重组移动式(游牧式)生产系统可根据需要对整条预制构件生产线的结构及其组成单元进行快速重组,及时调整生产系统的功能和生产能力,有利于构件生产的进行,使用少量的设备便可完成整个构件的生产作业,节省了生产用地和资金投入。
[0019]总之,本发明的生产系统通过简单的地基搭建就可以投入使用,并且根据需要还可以对生产系统(整条预制构件生产线)的结构及其组成单元进行快速重组,及时调整其生产能力,以适应不同施工现场的生产要求,系统稳定性好,预制构件的质量高、生产效率高。本发明的生产方法使得生产系统占地面积最小,无需在施工现场建设厂房便可进行预制构件的生产,方便、实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发明中移动式布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发明中面层处理一体机的俯视图。
[0023]图4为本发明中面层处理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从看图方向看为主视图)。
[0024]图5为本发明中面层处理一体机的一个第二走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发明中面层处理一体机的横向走行机构的一个第三走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6中(a)、(b)分别为上述一个第三走行机构的主视图、俯视图;图6中(C)为上述一个第三走行机构与其对应的横向走行轨道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发明中面层处理一体机的振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7中(a)、(b)、(c )分别为上述振捣机构的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0027]图8为本发明中面层处理一体机的刮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8中(a)、(b)分别为上述刮平机构的主视图、左视图。
[0028]图9为本发明中面层处理一体机的抹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9中(a)、(b)分别为上述抹光机构的主视图、左视图。
[0029]图10为本发明中面层处理一体机的升降装卡装置与机械手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1为上述升降装卡装置中导向柱、横梁体、横臂梁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2为上述机械手中两个侧板、封堵板、两个定位板、连接板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2中(a)、(b)分别为(两个侧板、封堵板、两个定位板、连接板相连接的)主视图、左视图。
[0032]图13为上述机械手中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4为图10中A向的(旋转)视图。
[0034]图15为上述升降装卡装置中以及机械手中横臂梁、导向限位轴、两个侧板、两个定位板、卡板(以及第一横梁)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6为本发明中面层处理一体机的回转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中(a)、(b)分别为上述回转架的主视图、俯视图。
[0036]图17为发明中面层处理一体机的移动式翻转机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中(a)、(b)分别为上述移动式翻转机的俯视图、主视图。
[0037]图18为上述移动式翻转机与一个模台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19为一个模台、第二轨道以及上述移动式翻转机中的地面定位基座、感应片的平面布局图。
[0039]图20为上述移动式翻转机在两个支臂支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21为本发明中面层处理一体机的一个模台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发明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可重组移动式(游牧式)生产系统具有移动式布料机4、对混凝土料进行振捣与刮平以及抹光的面层处理一体机5、移动式翻转机6、由地面支撑的若干个模台3、安装在地面上的两个第一轨道1、安装在地面上的两个第二轨道2。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的所述移动式布料机4和面层处理一体机5设于两个第一轨道I上,所述移动式翻转机6设于两个第二轨道2上,上述若干个模台3、移动式布料机4、面层处理一体机5、移动式翻转机6呈依次设置;每个模台具有台面、放置于地面上位于其前后两侧的前支腿301、后支腿302,所述两个第二轨道2位于两个第一轨道I之间、上述若干个模台的台面下方,两个第一轨道I和两个第二轨道2其轨道线相互平行、其轨道面与上述若干个模台的台面平行,两个第一轨道1、两个第二轨道2、若干个模台3它们的沿移动式翻转机运动方向的中心轴相同;每个模台的前支腿301、后支腿302皆位于两个第一轨道I与两个第二轨道2之间,从而便于移动式翻转机的运行。
[0042]如图1、图2所示,上述移动式布料机4具有螺旋布料机401和运行于两个第一轨道I上的两个第一走行机构402,螺旋布料机采用CN102995902A所公开的螺旋布料机,该螺旋布料机的钢结构支架(龙门式框架)401a的两侧的底端各安装一个沿第一轨道运行的第一走行机构402。每个第一走行机构的底部皆设有一个沿第一轨道运行的双沿钢轮,钢结构支架的两端设有安全防撞装置,具体是每个第一走行机构的两端设有防撞装置、限位开关,该防撞装置采用的是聚氨酯缓冲器,可减轻设备发生撞击时造成的损害。第一走行机构的结构与第二走行机构的结构相似(可具体参见第二走行机构的结构)。移动式布料机在第一轨道上(纵向)行走,加上螺旋布料机自身所设有的(横向)走行机构,可实现布料机的双向行走,可满足整个模台的全面布料。当然,移动式布料机还可以为其它结构。
[0043]如图1、图3、图4所示,上述面层处理一体机5具有走行钢支架7、两个第二走行机构14、横向走行轨道10、横向走行机构9、振捣机构8、刮平机构15、抹光机构11、升降装卡装置17、机械手16、回转架12、操控台13、第一液压系统。走行钢支架7为龙门式结构,走行钢支架的两侧的底端各安装一个运行于第一轨道上的第二走行机构14,如图4、图5所示,每个第二走行机构14具有走行箱体(走行横梁)1401、安装在走行箱体上用以支撑走行箱体的主动车轮1403和从动车轮1404、安装在走行箱体上的电动机及减速机1402、安装在电动机的动力输出端上的主动链轮1406、安装在主动车轮的动力输入端上的从动链轮1408、连接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的链条1407、安装在走行箱体上用以保护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的护罩1405、设于走行箱体两端的第一防撞装置1400、第一限位开关1400',当第二走行机构14在第一轨道上运行碰到障碍物时,第一限位开关接通,电动机停止工作;第一防撞装置则起到缓冲作用。该第一防撞装置采用的是聚氨酯缓冲器,可减轻设备发生撞击时造成的损害。主动车轮和从动车轮运行于第一轨道上,具体是电动机通过减速机、主动链轮、链条、从动链轮驱动主动车轮运行于第一轨道上,从而带动从动车轮也运行于第一轨道上。走行钢支架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横向走行轨道10,横向走行轨道的两端设有挡板,确保设备安全运行,横向走行轨道10为直线钢导轨,该直线钢导轨上设有横向走行机构9,横向走行机构9的下方设有升降装卡装置17,升降装卡装置17上设有振捣机构8和机械手16,走行钢支架7的两侧分别设有存放刮平机构、抹光机构的托架701,其中走行钢支架一端的托架的背部设有配电箱702 ;设置托架701可便于根据作业需要随时更换面层处理一体机的各机构。
[0044]如图4、图6所示,所述横向走行机构9具有钢支架体901、设于钢支架体两侧的运行于横向走行轨道10上的两个第三走行机构902,每个第三走行机构902具有第一减速机902c、安装于第一减速机上的第一电动机902a、主走行箱体902f、安装于主走行箱体底部的沿横向走行轨道10运行的第一双沿钢轮9021、齿轮902b、固定安装在横向走行轨道10外侧的齿条902e、用于固定安装第一减速机的安装座902d、螺栓和螺母配合在一起的连接件902g、弹性件(压簧)902h,弹性件可用于减少设备与第一电动机运行期间的冲击力,第一减速机为变频带刹车减速机,安装座902d的一端与主走行箱体902f铰接,安装座902d的另一端通过横向穿过其连接孔的连接件902g中的螺栓安装于主走行箱体902f的外侧,连接件902g中的螺栓上套装有上述弹性件902h,弹性件902h的一端由安装座的外侧端限位,弹性件902h的另一端由连接件902g中的螺栓头限位,第一减速机902c的动力输出端上安装有上述齿轮902b,该齿轮与上述齿条902e相啮合,钢支架体901的顶部设有上述回转架12,回转架12的下方设有上述升降装卡装置17,钢支架体901的一侧设有操控台13 ;上述齿轮902b与上述齿条902e相啮合,能避免横向走行机构由于重力不足产生的打滑现象,确保横向走行机构的运行平稳可靠。
[0045]如图4、图7所示,所述振捣机构8安装于(回转架下方的)升降装卡装置17上,振捣机构8具有上横梁804、下横梁805、多个(可以是8个)振捣棒801、与这多个振捣棒对应的多个(8个)振捣横梁803、与这多个振捣棒——对应的多个(8个)油缸802,每个振捣横梁803的一端与下横梁805铰接,每个振捣横梁803的另一端与其对应的一个振捣棒801铰接,每个油缸802的一端(缸筒端)与上横梁804铰接,每个油缸802的另一端(活塞杆端)与其对应的一个振捣横梁803铰接。上述8个振捣棒中两端的两个振捣棒其对应的两个振捣横梁803向外倾斜,这两个振捣横梁803在水平面内的投影与上横梁在水平面内的投影所成的夹角为135°。这样振捣棒的工作面更大。这样每个(液压)油缸通过其活塞杆的伸缩实现与其对应的振捣横梁的翻转,振捣棒801随振捣横梁803升降,可以通过按钮控制振捣横梁翻转和振捣棒的启停,上述每个振捣棒设有单独的(伸缩)油缸,可随振捣横梁整体运动也可根据需要独立运动,完成不同振捣要求的构件制作。
[0046]如图4、图8所不,所述刮平机构15具有第一横梁1501、设于第一横梁下面的连接体1502、设于连接体下面的支架体1504、固定安装于支架体上的两个振动电机1503、从支架体的底端后侧向下延伸出的刮平板1505、从支架体的底端前侧向外延伸出的抹光板1506,抹光板的横截面呈折线形,第一横梁1501通过连接体1502与支架体1504固定连接,第一横梁为便于机械手抓取的中空方管,刮平板采用耐磨弹性材料制成,抹光板用于混凝土的赶平、压光和抹光。
[0047]如图4、图9所示,所述抹光机构11具有抹光头1101、第二电动机及第二减速机1106、吊架1105、第二横梁1104、多个螺栓连接柱1103 (可以是四个)、底板1102,抹光头1101位于抹光机构的最底端,第二电动机及第二减速机1106固定于抹光头1101的顶部,具有转向功能的第二减速机其动力输出端与抹光头1101的旋转轴相连接,底板1102与抹光头1101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电动机及第二减速机1106的上方设有吊架1105,底板1102与吊架1105通过多个螺栓连接柱1103连接在一起,第二横梁1104从吊架1105的中间穿过两者固定连接为一体(可通过限位块1108固定连接),吊架1105位于第二横梁1104的中央,第二横梁1104为便于机械手抓取的中空方管,第二横梁1104的两端底部设有对称的、防止将其放到托架701后左右摇摆的第一突出块1107 ;上述第二电动机及第二减速机之间可以通过一对链轮及链条传动,也可以通过一对皮带轮及胶带传动。
[0048]如图4、图10、图11所示,所述升降装卡装置17便于作业机构完成不同高度的工作,所述升降装卡装置17具有纵向设置的两个导向柱1701、位于两个导向柱上部之间的横梁体1707、位于两个导向柱的底部之间呈独立相对设置的两个横臂梁1709、各固定于一个导向柱顶端的两个通丝杆(两个立杆)1703、各固定于一个通丝杆上的两个限位体1704、各固定于一个导向柱外侧的两个凹槽形轨道1706、固定于横梁体上的对称的两个第一耳座1708、两个第一拉杆式液压缸1702,两个第一拉杆式液压缸1702的下端各通过一个第一耳座1708与横梁体1707铰接,两个第一拉杆式液压缸1702的上端与回转架12铰接,上述振捣机构8的上横梁804、下横梁805固定于两个导向柱1701上。上述两个限位体1704可以各通过一个螺栓连接件1705固定于通丝杆上。
[0049]如图4、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所示,用于抓取刮平机构、抹光机构的上述机械手16安装于升降装卡装置17的底部,即安装于升降装卡装置的两个横臂梁1709上并位于振捣机构的后方,机械手16具有分别安装于两个横臂梁1709上的两个卡手,每个卡手皆具有固定于其对应的一个横臂梁1709上的第二拉杆式液压缸1603、位于该横臂梁两侧的两个侧板1605、导向限位轴1606、位于两个侧板的外侧端并与两个侧板固定连接的封堵板1607、位于两个侧板的内侧端并与两个侧板的上部固定连接的连接板1609、两个定位板1601、位于两个定位板之间的卡板1602、用以安装卡板的销轴1608。每个卡手中,销轴1608固定在两个定位板1601上,卡板1602具有竖向体、横向体、钩体,卡板呈板状竖弯钩形,能绕销轴转动的卡板其竖向体的底部安装在销轴上(卡板的竖向体的底部具有销轴插入孔1602a),同时横向穿过两个侧板上的长条形开口槽1604和横臂梁上的长条形开口槽的导向限位轴1606将两个侧板1605与横臂梁1709连接,导向限位轴1606的端头具有与之螺纹连接的限位螺母,导向限位轴的数量可以为两个,第二拉杆式液压缸1603的活塞杆与连接板1609固定连接,两个定位板1601与封堵板1607固定连接且两个定位板皆具有横向支撑臂,封堵板1607上具有卡板的所述横向体和钩体穿过的缺口 1607a,卡板的横向体和钩体、两个定位板的横向支撑臂皆穿过封堵板进入刮平机构的第一横梁1501的空腔内或者抹光机构的第二横梁1104的空腔内。这样,卡板1602由第二拉杆式液压缸1603控制,确保机械手可以安全牢固的抓取作业机构。在抓取物体(第一横梁1501、第二横梁1104)时,第二拉杆式液压缸1603的活塞杆伸出,活塞杆会带动连接板1609向内侧移动,两个侧板1605沿导向限位轴1606向内侧滑动,两个侧板1605带动封堵板1607、两个定位板1601、销轴1608、卡板1602向内侧移动,卡板的横向体和钩体、两个定位板的横向支撑臂皆穿过封堵板进入刮平机构的第一横梁1501的空腔内或者抹光机构的第二横梁1104的空腔内,当横臂梁1709的外侧壁与卡板接触时,横臂梁1709的外侧壁会向外侧推卡板1602的顶部,卡板绕销轴1608转动,使卡板的所述钩体顶住所抓取的物体的上端内壁,从而进一步卡紧所抓取的物体,反之则释放所抓取的物体,在无需抓取物体时,受重力作用,卡板的顶端倚靠在封堵板的顶部。
[0050]如图3、图4、图16所示,用于刮平机构(15)作业方向而旋转的所述回转架12设有手动和自动两种操作方式,设置回转架便于刮平机构运行方向的调整,回转架12具有固定于横向走行机构的钢支架体901上的圆形轨道1201、能在圆形轨道上转动的十字形框架1213、固定在圆形轨道外边缘上的两段圆弧状挡板1205、四个呈圆弧状的导向定位板1207、两根钢筋1202、两个第二拉杆式液压缸1203、各固定于一个第二拉杆式液压缸的活塞杆顶端的两个定位销1212、两个立柱1206、两个第二耳座1210、两个限位托架1204、两个滑块1211,十字形框架1213由焊接而成的两根钢管构成,每段圆弧状挡板1205呈四分之一圆弧状,两段圆弧状挡板相对设置,所述十字形框架中的两根钢管的四个端部与两段圆弧状挡板的四个端部一一相对,每段圆弧状挡板的两端皆设有定位孔1208和限位槽1209,每段圆弧状挡板1205其两端之间的上部具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的底端与限位槽1209的底端相齐,所述两根钢管的四个端头各固定连接一个导向定位板1207,所述两根钢管中的其中一根钢管的两个端头在与导向定位板的连接处向外各伸出一根钢筋1202,所述两根钢管中的另一根钢管的两个端部的顶端各安装一个第二拉杆式液压缸1203,每根钢筋1202插入与其相对应的一个限位槽1209内,每个第二拉杆式液压缸上的定位销1212穿过导向定位板上的孔插入与其相对应的一个定位孔1208内而将十字形框架定位,安装有第二拉杆式液压缸的上述钢管其底端焊接有对称的两个第二耳座1210和对称的两个立柱1206,每个立柱1206的内侧皆固定有一个限位托架1204和一个滑块1211。升降装卡装置的通丝杆1703穿过限位托架1204上的限位孔并由限位体1704下限位,上述每个滑块1211设于与其对应的升降装卡装置的一个凹槽形轨道1706中,升降装卡装置的两个第一拉杆式液压缸1702的上端各通过一个第二耳座1210与回转架铰接。本发明需要回转架的十字形框架固定时,使第二拉杆式液压缸上的定位销1212穿过导向定位板上的孔插入与其相对应的一个定位孔1208内而将十字形框架定位;需要回转架的十字形框架旋转时,使第二拉杆式液压缸上的定位销1212脱离定位孔1208,将十字形框架旋转90°,钢筋1202沿限位槽1209和圆弧状挡板1205上的第一缺口随十字形框架一起旋转。
[0051]如图3、图4所示,所述操控台13具有固定支架1303、护栏1301、门梯1305、座椅1307、操作面板1302,固定支架1303呈Z字形,固定支架的顶部设有对称的两根方管,这两根方管与第三走行机构的主走行箱体902f的外侧固定连接,固定支架1303的中间为竖直的门架式框架,该框架的中间位置设有横向梁,该横向梁上固定有操作面板1302,操作面板1302—侧的固定支架的框架侧壁上设有插销1304,固定支架1303的底部为水平平台,护栏1301、门梯1305、座椅1307均位于所述平台上,操作面板1302设于座椅1307前方的所述横向梁上,门梯1305安装于操作面板1302的一侧且门梯的底端与所述平台铰接,门梯1305的内侧竖直杆上设有支耳1306,插销1304的位置与门梯上支耳1306的位置相对应,它们到平台的距离相同,插销与门梯位于操作面板的同一侧,门梯竖起时,插销1304的销轴体插入门梯上的支耳1306的孔中。门梯1305还可倾斜放于地面上,用于人员攀爬至操控台,也可竖起,作为操控台一侧的护栏。当然,操控台还可以为其它结构。
[0052]如图17、图18、图19、图20所示,运行于模台的台面下方的上述移动式翻转机6采用双液压缸臂式结构,它具有两个支臂602、运行于两个第二轨道2上的两个第四走行机构601、各设于一个支臂和一个第四走行机构之间的两个翻转机构614、两个定位机构603、安装在第四走行机构601的内侧的若干个感应装置607、安装在两个第二轨道2之间的地面上的感应片613、连接两个支臂的横梁连接体608、底架横梁606、缆卷筒承接梁609、卷缆器610、电气及液压系统,电气及液压系统包括液压站604和电控系统605。上述感应装置、电气及液压系统本身为已有技术。每个第四走行机构具有走行箱、安装在走行箱上用以支撑走行箱的主动车轮和从动车轮、安装在走行箱上的用以驱动主动车轮的电动机及减速机。第四走行机构的结构与第二走行机构14的结构相近似,只是第四走行机构的电动机及减速机呈水平设置。第四走行机构的走行箱的两端皆设有第二防撞装置612、第二限位开关612',当移动式翻转机(的第四走行机构)在第二轨道上运行碰到障碍物时,第二限位开关612'接通,电动机停止工作;第二防撞装置则起到缓冲作用。该第二防撞装置采用的是聚氨酯缓冲器,可减轻设备发生撞击时造成的损害。上述两个支臂602各位于一个第四走行机构601的上方,每个支臂602的底端与其对应的一个第四走行机构601的走行箱的顶端铰接,横梁连接体608在两个支臂中间位置与两个支臂固定连接,两个第四走行机构的两个走行箱的右端通过上述底架横梁606固定连接,两个第四走行机构的两个走行箱的左侦仪或者说是中间偏左位置)通过缆卷筒承接梁609固定连接,缆卷筒承接梁609具有一个弯折段,缆卷筒承接梁在所述弯折段处安装有上述卷缆器610,使用卷缆器便于电缆收起和铺设。底架横梁606上安装有电气及液压系统,即安装有液压站604和电控系统605,电气及液压系统用于控制翻转机的运行。液压站604由同步马达控制,用来控制两支臂和定位机构的一致性,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每个翻转机构614具有平衡臂614a、拉杆614b、转臂油缸614c,平衡臂614a的一端和拉杆614b的一端(可通过螺栓)铰接,平衡臂的另一端、拉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支臂602的内侧中间部位和第四走行机构601的走行箱的内侧中间部位,转臂油缸614c的一端与第四走行机构601的走行箱的底端中间位置(中央位置)铰接,转臂油缸的另一端与平衡臂614a铰接,两个支臂602的上端面各设有一个能卡紧模台的防倾翻装置611,该防倾翻装置可防止模台倾翻。两个支臂602的自由端的上端面各具有一个与模台配合从而抵住模台的第二缺口 602a,每个第四走行机构601的外侧各设有一个定位机构603,每个定位机构603具有安装于其对应的一个第四走行机构的走行箱外侧转轴上的卡爪603a、地面定位基座603b。卡爪603a呈倒Z型,卡爪一侧的头部呈倒三角形,卡爪的另一侧与上述电气及液压系统中的液压缸的工作端铰接,两个定位机构603的两个地面定位基座603b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二轨道2的外侧,每个地面定位基座603b的底端通过膨胀螺栓固定于地面上,每个地面定位基座603b的顶部设有对称的两个辊子,两个辊子距离刚好可卡住卡爪603a的头部,卡爪603a的头部伸入所述两个辊子之间的空隙而被卡住定位。这样,当翻转机运行至指定位置时,感应装置607可感应到固定在地面上两个第二轨道内侧的感应片613,发出指令控制翻转机运动。当翻转机到达指定工位,电气及液压系统控制定位机构603工作,使得卡爪603a勾住地面定位基座603b,防止其在翻转模台时发生移动。当然,移动式翻转机还可以为其它结构。
[0053]如图20、图21所示,上述每个模台3皆具有呈长方体形的台面300、两个前支腿301、两个后支腿302,上述移动式翻转机的防倾翻装置611为沿支臂的上端面向外侧伸出的翼板,每个模台的台面下方皆固定有一对与所述防倾翻装置611配合的工字形第一加强筋303,该工字形第一加强筋303的底端横肋将上述翼板下限位,每个模台的台面下方还固定有与所述支臂上的第二缺口 602a配合的呈横向设置的第二加强筋304,这样防倾翻装置固定于支臂外侧,防倾翻装置与模台下方的工字形第一加强筋配合,当翻转机运动至指定工位后,与其形成一个类似勾手的结构,同时支臂端部的第二缺口抵住模台的台面下方的第二加强筋,两者配合以此来避免模台翻转时发生倾翻。所述前支腿、后支腿皆呈墩(桶)状,每个模台的台面由两个前支腿、两个后支腿支撑,在应用时可在前支腿、两个后支腿处加设斜铁调整高度,每个支腿可根据需要单独调节高度。当然,每个模台还可以为其它结构。
[0054]上述抹光机构的第二横梁1104的两端底部设有对称的防止将其放到托架701后左右摇摆的突出块1107。上述两个第一轨道、两个第二轨道皆由设于底端的钢板和设于钢板上的双排矩形钢管平行焊接而成,所述钢板的宽度为10(Tl50mm ;矩形钢管的高度为50mm,宽度为25mm。这样两个第一轨道、两个第二轨道可简易快速拼装,承受移动式布料机、面层处理一体机、移动式翻转机的重量,使其运行平稳。
[0055]本发明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可重组移动式生产方法采用模台固定,作业设备移动的生产方式,其中作业设备具有可重组性,根据不同施工现场的情况对设备进行重组,实现混凝土预制构件现场生产,所述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模台摆放、布料、振捣、刮平、抹光、养护、翻转、吊装、成品堆放;在施工现场寻找一块较为平整的地面,进行简单的地基搭建,铺设轨道,摆放模台,在模台上布置边模,进行布料、振捣、刮平、抹光工艺处理,之后在模台上覆膜,自然养护,待构件强度达到一定强度后,将其进行翻转、吊装,成品堆放到指定区域或直接用于建筑房屋。
[0056]本发明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可重组移动式生产方法(相对于图1而言)包括以下更详细的步骤:①在施工现场寻找一块较为平整的地面,进行简单的地基搭建,铺设第一轨道1、第二轨道2,自左向右依次布置移动式翻转机6、面层处理一体机5、移动式布料机4,使移动式翻转机6运行于第二轨道2上,使面层处理一体机5、移动式布料机4运行于第一轨道I上;②在移动式布料机4的右侧依次摆放各模台3,在每个模台上布置边模;③使移动式布料机4、面层处理一体机5、移动式翻转机6依次运行至各模台的位置,具体是使移动式布料机4运行至各模台的位置、由移动式布料机自左向右依次对各模台布料,布料完毕后使移动式布料机4运行到第一轨道的右侧而让出工位,之后使面层处理一体机5运行至各模台的位置、由面层处理一体机自左向右依次对各模台上的边模内的混凝土料进行振捣、刮平、抹光(工艺)处理,完毕后使面层处理一体机运行到第一轨道的右侧而让出工位,之后在各模台上覆膜,各构件自然养护,待各构件强度达到一定强度后,再使移动式翻转机6运行至各模台的位置、由移动式翻转机自左向右依次对各构件进行翻转;④对各(混凝土预制)构件进行吊装,堆放到指定区域或直接用于建筑房屋;⑤生产系统工作结束后移动式翻转机6、面层处理一体机5、移动式布料机4自右向左依次沿各自运行的第二轨道或第一轨道复位。
[0057]本发明的生产系统中各电动机、减速机、液压缸等可以采用标准件,其它部件可以由型钢(圆钢、钢板等)制成。各部件的制做属于常规技术。
【权利要求】
1.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可重组移动式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产系统具有移动式布料机(4)、对混凝土料进行振捣与刮平以及抹光的面层处理一体机(5)、移动式翻转机(6)、由地面支撑的若干个模台(3)、安装在地面上的两个第一轨道(I)、安装在地面上的两个第二轨道(2),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的所述移动式布料机(4)和面层处理一体机(5)设于两个第一轨道(I)上,所述移动式翻转机(6)设于两个第二轨道(2)上,上述若干个模台(3)、移动式布料机(4)、面层处理一体机(5)、移动式翻转机(6)呈依次设置;每个模台具有台面、放置于地面上位于其前后两侧的前支腿(301)、后支腿(302),所述两个第二轨道(2)位于两个第一轨道(I)之间、上述若干个模台的台面下方,两个第一轨道(I)和两个第二轨道(2)其轨道线相互平行、其轨道面与上述若干个模台的台面平行,两个第一轨道(I)、两个第二轨道(2)、若干个模台(3)它们的沿移动式翻转机运动方向的中心轴相同;每个模台的前支腿(301)、后支腿(302)皆位于两个第一轨道(I)与两个第二轨道(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可重组移动式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移动式布料机(4)具有螺旋布料机(401)和运行于两个第一轨道(I)上的两个第一走行机构(402),螺旋布料机采用CN102995902A所公开的螺旋布料机,该螺旋布料机的钢结构支架(40Ia)的两侧的底端各安装一个沿第一轨道运行的第一走行机构(402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可重组移动式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面层处理一体机(5)具有走行钢支架(7)、两个第二走行机构(14)、横向走行轨道(10)、横向走行机构(9)、振捣机构(8)、刮平机构(15)、抹光机构(11)、升降装卡装置(17)、机械手(16)、回转架(12)、操控台(13),走行钢支架(7)为龙门式结构,走行钢支架的两侧的底端各安装一个运行于第一轨道上的第二走行机构(14),走行钢支架(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横向走行轨道(10),横向走行轨道(10)为直线钢导轨,该直线钢导轨上设有横向走行机构(9),横向走行机构(9)的下方设有升降装卡装置(17),升降装卡装置(17)上设有振捣机构(8)和机械手(16),走行钢支架(7)的两侧分别设有存放刮平机构、抹光机构的托架(701); 所述横向走行机构(9)具有钢支架体(901)、设于钢支架体两侧的运行于横向走行轨道(10)上的两个第三走行机构(902),每个第三走行机构(902)具有第一减速机(902c)、安装于第一减速机上的第一电动机(902a)、主走行箱体(902f)、安装于主走行箱体底部的沿横向走行轨道(10)运行的第一双沿钢轮(902i)、齿轮(902b)、固定安装在横向走行轨道(10)外侧的齿条(902e)、用于固定安装第一减速机的安装座(902d)、螺栓和螺母配合在一起的连接件(902g)、弹性件(902h),安装座(902d)的一端与主走行箱体(902f)铰接,安装座(902d)的另一端通过横向穿过其连接孔的连接件(902g)中的螺栓安装于主走行箱体(902f)的外侧,连接件(902g)中的螺栓上套装有上述弹性件(902h),弹性件(902h)的一端由安装座的外侧端限位,弹性件(902h)的另一端由连接件(902g)中的螺栓头限位,第一减速机(902c )的动力输出端上安装有上述齿轮(902b ),该齿轮与上述齿条(902e )相啮合,钢支架体(901)的顶部设有上述回转架(12),回转架(12)的下方设有上述升降装卡装置(17),钢支架体(901)的一侧设有操控台(13); 所述振捣机构(8 )安装于升降装卡装置(17 )上,振捣机构(8 )具有上横梁(804 )、下横梁(805)、多个振捣棒(801)、与这多个振捣棒 对应的多个振捣横梁(803)、与这多个振捣棒--对应的多个油缸(802),每个振捣横梁(803)的一端与下横梁(805)铰接,每个振捣横梁(803)的另一端与其对应的一个振捣棒(801)铰接,每个油缸(802)的一端与上横梁(804)铰接,每个油缸(802)的另一端与其对应的一个振捣横梁(803)铰接; 所述刮平机构(15)具有第一横梁(1501 )、设于第一横梁下面的连接体(1502)、设于连接体下面的支架体(1504)、固定安装于支架体上的两个振动电机(1503)、从支架体的底端后侧向下延伸出的刮平板(1505)、从支架体的底端前侧向外延伸出的抹光板(1506),抹光板的横截面呈折线形,第一横梁(1501)通过连接体(1502)与支架体(1504)固定连接,第一横梁为便于机械手抓取的中空方管; 所述抹光机构(11)具有抹光头(I 101)、第二电动机及第二减速机(1106)、吊架(1105)、第二横梁(1104)、多个螺栓连接柱(1103)、底板(1102),抹光头(1101)位于抹光机构的最底端,第二电动机及第二减速机(1106)固定于抹光头(1101)的顶部,具有转向功能的第二减速机其动力输出端与抹光头(1101)的旋转轴相连接,底板(1102)与抹光头(1101)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电动机及第二减速机(1106)的上方设有吊架(1105),底板(1102)与吊架(1105)通过多个螺栓连接柱(1103)连接在一起,第二横梁(1104)从吊架(1105)的中间穿过两者固定连接为一体,吊架(1105)位于第二横梁(1104)的中央,第二横梁(1104)为便于机械手抓取的中空方管; 所述升降装卡装置(17)具有纵向设置的两个导向柱(1701)、位于两个导向柱上部之间的横梁体(1707)、位于两个导向柱的底部之间呈独立相对设置的两个横臂梁(1709)、各固定于一个导向柱顶端的两个通丝杆(1703)、各固定于一个通丝杆上的两个限位体(1704)、各固定于一个导向柱外侧的两个凹槽形轨道(1706)、固定于横梁体上的两个第一耳座(1708)、两个第一拉杆式液压缸(1702),两个第一拉杆式液压缸(1702)的下端各通过一个第一耳座(1708)与横梁体(1707)铰接,两个第一拉杆式液压缸(1702)的上端与回转架(12)铰接,上述振捣机构(8)的上横梁(804)、下横梁(805)固定于两个导向柱(1701)上; 用于抓取刮平机构、抹光机构的上述机械手(16)安装于升降装卡装置(17)的底部,即安装于升降装卡装置的两个横臂梁(1709)上并位于振捣机构的后方,机械手(16)具有分别安装于两个横臂梁(1709)上的两个卡手,每个卡手皆具有固定于其对应的一个横臂梁(1709)上的第二拉杆式液压缸(1603)、位于该横臂梁两侧的两个侧板(1605)、导向限位轴(1606 )、位于两个侧板的外侧端并与两个侧板固定连接的封堵板(1607 )、位于两个侧板的内侧端并与两个侧板的上部固定连接的连接板(1609)、两个定位板(1601)、位于两个定位板之间的卡板(1602)、用以安装卡板的销轴(1608);每个卡手中,销轴(1608)固定在两个定位板(1601)上,卡板(1602)具有竖向体、横向体、钩体,卡板呈板状竖弯钩形,能绕销轴转动的卡板其竖向体的底部安装在销轴上,同时横向穿过两个侧板上的长条形开口槽(1604)和横臂梁上的长条形开口槽的导向限位轴(1606)将两个侧板(1605)与横臂梁(1709)连接,导向限位轴(1606)的端头具有与之螺纹连接的限位螺母,第二拉杆式液压缸(1603)的活塞杆与连接板(1609)固定连接,两个定位板(1601)与封堵板(1607)固定连接且两个定位板皆具有横向支撑臂,封堵板(1607 )上具有卡板的所述横向体和钩体穿过的缺口( 1607a),卡板的横向体和钩体、两个定位板的横向支撑臂皆穿过封堵板进入刮平机构的第一横梁(1501)的空腔内或者抹光机构的第二横梁(1104)的空腔内; 用于刮平机构(15)作业方向而旋转的所述回转架(12)具有固定于横向走行机构的钢支架体(901)上的圆形轨道(1201)、能在圆形轨道上转动的十字形框架(1213)、固定在圆形轨道外边缘上的两段圆弧状挡板(1205)、四个呈圆弧状的导向定位板(1207)、两根钢筋(1202)、两个第二拉杆式液压缸(1203)、各固定于一个第二拉杆式液压缸的活塞杆顶端的两个定位销(1212)、两个立柱(1206)、两个第二耳座(1210)、两个限位托架(1204)、两个滑块(1211),十字形框架(1213)由焊接而成的两根钢管构成,每段圆弧状挡板(1205)呈四分之一圆弧状,两段圆弧状挡板相对设置,所述十字形框架中的两根钢管的四个端部与两段圆弧状挡板的四个端部一一相对,每段圆弧状挡板的两端皆设有定位孔(1208)和限位槽(1209),每段圆弧状挡板(1205)其两端之间的上部具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的底端与限位槽(1209)的底端相齐,所述两根钢管的四个端头各固定连接一个导向定位板(1207),所述两根钢管中的其中一根钢管的两个端头在与导向定位板的连接处向外各伸出一根钢筋(1202),所述两根钢管中的另一根钢管的两个端部的顶端各安装一个第二拉杆式液压缸(1203),每根钢筋(1202)插入与其相对应的一个限位槽(1209)内,每个第二拉杆式液压缸上的定位销(1212)穿过导向定位板上的孔插入与其相对应的一个定位孔(1208)内而将十字形框架定位,安装有第二拉杆式液压缸的上述钢管其底端焊接有两个第二耳座(1210)和两个立柱(1206),每个立柱(1206)的内侧皆固定有一个限位托架(1204)和一个滑块(1211);升降装卡装置的通丝杆(1703)穿过限位托架(1204)上的限位孔并由限位体(1704)下限位,上述每个滑块(1211)设于与其对应的升降装卡装置的一个凹槽形轨道(1706)中,升降装卡装置的两个第一拉杆式液压缸(1702)的上端各通过一个第二耳座(1210)与回转架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可重组移动式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台(13)具有固定支架(1303)、护栏(1301)、门梯(1305)、座椅(1307)、操作面板(1302),固定支架(1303)呈Z字形,固定支架的顶部设有两根方管,这两根方管与第三走行机构的主走行箱体(902f)的外侧固定连接,固定支架(1303)的中间为竖直的门架式框架,该框架的中间位置设有横向梁,该横向梁上固定有操作面板(1302),操作面板(1302)一侧的固定支架的框架侧壁上设有插销(1304),固定支架(1303)的底部为水平平台,护栏(1301)、门梯(1305)、座椅(1307)均位于所述平台上,操作面板(1302)设于座椅(1307)前方的所述横向梁上,门梯(1305)安装于操作面板(1302)的一侧且门梯的底端与所述平台铰接,门梯(1305)的内侧竖直杆上设有支耳(1306),插销(1304)的位置与门梯上支耳(1306)的位置相对应,它们到平台的距离相同,插销与门梯位于操作面板的同一侧,门梯竖起时,插销(1304)的销轴体插入门梯上的支耳(1306)的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可重组移动式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运行于模台的台面下方的上述移动式翻转机(6)具有两个支臂(602)、运行于两个第二轨道(2)上的两个第四走行机构(601)、各设于一个支臂和一个第四走行机构之间的两个翻转机构(614)、两个定位机构(603)、安装在第四走行机构(601)的内侧的若干个感应装置(607)、安装在两个第二轨道(2)之间的地面上的感应片(613)、连接两个支臂的横梁连接体(608)、底架横梁(606)、缆卷筒承接梁(609)、卷缆器(610)、电气及液压系统, 两个支臂(602)各位于一个第四走行机构(601)的上方,每个支臂(602)的底端与其对应的一个第四走行机构(601)的走行箱的顶端铰接,横梁连接体(608)在两个支臂中间位置与两个支臂固定连接,两个第四走行机构的两个走行箱的右端通过上述底架横梁(606)固定连接,两个第四走行机构的两个走行箱的左侧通过缆卷筒承接梁(609 )固定连接,缆卷筒承接梁(609)具有一个弯折段,缆卷筒承接梁在所述弯折段处安装有上述卷缆器(610),底架横梁(606)上安装有电气及液压系统,即安装有液压站(604)和电控系统(605),每个翻转机构(614)具有平衡臂(614a)、拉杆(614b)、转臂油缸(614c),平衡臂(614a)的一端和拉杆(614b)的一端铰接,平衡臂的另一端、拉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支臂(602)的内侧中间部位和第四走行机构(601)的走行箱的内侧中间部位,转臂油缸(614c)的一端与第四走行机构(601)的走行箱的底端中间位置铰接,转臂油缸的另一端与平衡臂(614a)铰接,两个支臂(602)的上端面各设有一个能卡紧模台的防倾翻装置(611),两个支臂(602)的自由端的上端面各具有一个与模台配合从而抵住模台的第二缺口(602a),每个第四走行机构(601)的外侧各设有一个定位机构(603),每个定位机构(603)具有安装于其对应的一个第四走行机构的走行箱外侧转轴上的卡爪(603a)、地面定位基座(603b),卡爪(603a)呈倒Z型,卡爪一侧的头部呈倒三角形,卡爪的另一侧与上述电气及液压系统中的液压缸的工作端铰接,两个定位机构(603)的两个地面定位基座(603b)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二轨道(2)的外侧,每个地面定位基座(603b)的底端通过膨胀螺栓固定于地面上,每个地面定位基座(603b)的顶部设有两个辊子,卡爪(603a)的头部伸入所述两个辊子之间的空隙而被卡住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可重组移动式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每个模台(3)皆具有呈长方体形的台面(300)、两个前支腿(301)、两个后支腿(302),所述前支腿、后支腿皆呈墩状,每个模台的台面由两个前支腿、两个后支腿支撑。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可重组移动式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每个模台(3)皆具有呈长方体形的台面(300)、两个前支腿(301)、两个后支腿(302),上述移动式翻转机的防倾翻装置(611)为沿支臂的上端面向外侧伸出的翼板,每个模台的台面下方皆固定有一对与所述防倾翻装置(611)配合的工字形第一加强筋(303),该工字形第一加强筋(303)的底端横肋将上述翼板下限位,每个模台的台面下方还固定有与所述支臂上的第二缺口(602a)配合的呈横向设置的第二加强筋(304),所述前支腿、后支腿皆呈墩状,每个模台的台面由两个前支腿、两个后支腿支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可重组移动式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抹光机构的第二横梁(1104)的两端底部各设有一个防止将其放到托架(701)后左右摇摆的突出块(1107)。
9.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可重组移动式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①在施工现场寻找一块较为平整的地面,进行地基搭建,铺设第一轨道(I)、第二轨道(2),自左向右依次布置移动式翻转机(6 )、面层处理一体机(5 )、移动式布料机(4 ),使移动式翻转机(6 )运行于第二轨道(2 )上,使面层处理一体机(5 )、移动式布料机(4)运行于第一轨道(I)上;②在移动式布料机(4)的右侧依次摆放各模台(3),在每个模台上布置边模使移动式布料机(4)、面层处理一体机(5)、移动式翻转机(6)依次运行至各模台的位置,具体是使移动式布料机(4)运行至各模台的位置、由移动式布料机自左向右依次对各模台布料,布料完毕后使移动式布料机(4)运行到第一轨道的右侧而让出工位,之后使面层处理一体机(5)运行至各模台的位置、由面层处理一体机自左向右依次对各模台上的边模内的混凝土料进行振捣、刮平、抹光处理,完毕后使面层处理一体机运行到第一轨道的右侧而让出工位,之后在各模台上覆膜,各构件自然养护,待各构件强度达到一定强度后,再使移动式翻转机(6)运行至各模台的位置、由移动式翻转机自左向右依次对各构件进行翻转;④对各构件进行吊装,堆放到指定区域或直接用于建筑房屋;⑤生产系统工作结束后移动式翻转机(6)、面层处理一体机(5)、移动式布料机(4)自右向左依次沿各自运行的第二轨道或第一轨道复位。
【文档编号】E04G21/16GK104358415SQ201410650135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7日
【发明者】杨绍普, 郭文武, 韩彦军, 田甜, 李敏霞, 张建超, 王军 申请人:石家庄铁道大学, 河北新大地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