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径向挤压成型平口混凝土管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9631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径向挤压成型平口混凝土管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径向挤压成型平口混凝土管模具。包括筒体(1),筒体(1)上部设可伸入筒体(1)内的模头(2),模头(2)下部设处于筒体(1)外侧和模头(2)同步上下运动的压盘(3),压盘(3)下部设环(4),环(4)低于筒体(1)上沿设置。本实用新型将环设置低于筒体上沿设置,这样就能有效的减小模头的厚度,从而利于挤压头的进退;同时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环设置成可拆卸设置,其可以设置在筒体纵向不同的位置上,以适应不同场合的需要。
【专利说明】一种径向挤压成型平口混凝土管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径向挤压成型平口混凝土管模具,属于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管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0002]径向挤压成型工艺是将管模放置在制管机回转工作台上,安装有压盘和模头的辗压盘下降,压盘压住管模顶部的环,模头伸进管模,形成成型腔,主轴带动挤压头伸进管模内作高速旋转运动,将干硬的混凝土甩到管模内壁,随挤压头的上升将混凝土挤压密实并抹光管子内壁制作管体。
[0003]现有模具顶部的环与筒体上沿是相平的,模头的法兰和压盘的距离由于结构的原因是不可变的,而模具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使模头进入筒体,而固定式依靠环顶住压盘实现,故现有的结构模头厚度偏厚,不利于挤压头进退。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减小模头厚度,从而利于挤压头进退的一种径向挤压成型平口混凝土管模具。
[0005]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筒体(I ),筒体(I)上部设可伸入筒体(I)内的模头(2),模头(2)下部设处于筒体(I)外侧和模头(2)同步上下运动的压盘(3),压盘(3)下部设环(4),环(4)低于筒体(I)上沿设置。
[0006]所述筒体(I)侧面沿纵向平行设置有若干卡槽(5),所述环(4)固定在卡槽(5)内;所述环(4)由两对接的半环组成。
[0007]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将环设置低于筒体上沿设置,这样就能有效的减小模头的厚度,从而利于挤压头的进退;同时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环设置成可拆卸设置,其可以设置在筒体纵向不同的位置上,以适应不同场合的需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中I为筒体、2为模头、3为压盘、4为环、5为开合模机构、6为底托、7为钢筋笼
定位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一种用于生产符合GB/T 11836要求的刚性接口平口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管的模具,由底托6、筒体1、顶部的环4、模头2、压盘3等构成,筒体I上有吊耳、钢筋笼定位机构7等装置,沿筒体I纵向有一开口,开口处设置开合模机构5,顶部的环4低于筒体I上沿一定尺寸,以降低模头2的厚度。
[0011]当安装有压盘3和模头2的辗压盘下降,压盘3压住顶部的环4时,筒体I会伸进压盘3中间的孔使模头2进入筒体1,这种结构会减小模头2的厚度,便于挤压头进退。
[0012]本实用新型设置若干卡槽,这样环4可根据需要设置在筒体侧面不同纵向的位置,为了安装方便,将环4设置成两对接的半环,这样拆卸时将两半环取下即可,装配时将两半环对接固定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径向挤压成型平口混凝土管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I),筒体(I)上部设可伸入筒体(I)内的模头(2),模头(2)下部设处于筒体(I)外侧和模头(2)同步上下运动的压盘(3),压盘(3)下部设环(4),环(4)低于筒体(I)上沿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径向挤压成型平口混凝土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I)侧面沿纵向平行设置有若干卡槽(5),所述环(4)固定在卡槽(5)内;所述环(4)由两对接的半环组成。
【文档编号】B28B21/76GK203779670SQ201420110867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2日
【发明者】张平, 吴康利, 姜少飞 申请人:扬州市华光双瑞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