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张拉端滑模模板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73977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板安装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预应力张拉端滑模模板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无粘结预应力筋通常采用直径15.2mm、抗拉强度1860mpa的钢绞线,外包防腐油脂和护套,具有构造简单、施工方便、抗腐蚀能力强等特点。

图1为已知的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端结构示意图。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端组件由无粘结预应力筋、螺旋筋、承压板、锚具组成。

图2为已知的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端与混凝土浇筑模板的结构示意图。无粘结预应力筋、螺旋筋、承压板均应在混凝土浇筑前安装完成,锚具则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且模板拆除后进行安装,因此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在预留锚具的安装位置,即穴模。

图3为已知的大直径钢筋混凝土筒仓滑模中钢绞线张拉端与扶壁柱的结构示意图。大直径钢筋混凝土筒仓普遍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筋增强环向抗拉能力,降低裂缝宽度。大直径筒仓设置4个扶壁柱,在筒仓0°,90°,180°,270°位置设置扶壁柱,钢绞线张拉端位于扶壁柱两侧,无粘结预应力筋按180°包角设置,相邻两圈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端交错90°布置。

图4为图3中的筒仓扶壁柱处张拉端局部放大图。筒仓扶壁柱处的张拉端的钢绞线预留0.6m长度。

大直径钢筋混凝土筒仓仓壁施工一般采用滑模工艺,扶壁柱处的预应力钢绞线要在张拉端预留600mm以上的长度,因此扶壁柱处的滑模模板需要进行改造,在保证张拉端留置的情况下,保证扶壁柱与筒仓壁混凝土同时浇筑。

图5为已知的全封闭竖向安装的滑模组合钢模板布置示意图。已知的滑模模板改造方法是采取留置模板槽,在滑模模板槽内侧设置封堵混凝土用的聚苯乙烯材料,但该方法经常因为聚苯乙烯材料强度较低,混凝土浇筑和振捣过程中模板槽处容易产生漏浆现象,造成张拉端的混凝土密实度不够、强度降低,影响预应力效果。

因此已知的滑模模板的留置模板槽的方式存在着上述种种不便和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安全可靠的预应力张拉端滑模模板安装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预应力张拉端滑模模板安装方法,用于大直径钢筋混凝土筒仓滑模工艺,在混凝土筒仓壁上设置3-6个扶壁柱,扶壁柱沿混凝土筒仓壁均匀布置,扶壁柱作为预应力筋的张拉端,预应力筋设有若干束钢绞线,每束钢绞线设有三根钢绞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混凝土筒仓底板以上设预应力,对已知的用200mm*1200mm和100mm*1200mm组合钢模板的全封闭竖向安装的滑模模板作改进,使扶壁柱模板之间预留出一个≥100mm宽的长槽;

b、在预留出的长槽内侧宽度方向两侧安装角钢,角钢长度为1200mm,使角钢长度等于模板高度,由此张拉端的宽度由100mm减少至≤50mm;角钢距离组合钢模板内表面15mm,且与组合钢模板焊接牢固;

c、紧靠两角钢内侧安装若干木挡板,木挡板采用80mm宽、15mm厚胶合板,木挡板长度为相邻两束钢绞线的间距,木挡板上钻三个干直径18mm孔,孔距为相邻两根钢绞线的间距;

d、安装预应力筋、螺旋筋、承压板、穴模,使预应力筋依次穿过螺旋筋、承压板、穴模后进入木挡板的孔;

e、浇注混凝土、提升模板,重复步骤c和d,由于木挡板两侧与组合钢模板间隙各为10mm,滑模过程中组合钢模板滑动,木挡板被张拉端预应力筋穿过保持不动,木挡板出组合钢模板后能拆除重复使用。

本发明的预应力张拉端滑模模板安装方法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角钢规格为l25*3角钢。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安装预应力筋时,每束钢绞线穿入一块木挡板中的孔。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安装预应力筋时,每束钢绞线中的每根钢绞线穿入木挡板中的一个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预应力张拉端滑模模板安装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模板结构简单、制作方便;

2、工程质量安全可靠,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预应力钢绞线预留在模板外的部分能顺利通过滑模系统;

3、保证滑模模板的拼缝严密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已知的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端结构示意图;

图2为已知的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端与混凝土浇筑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已知的大直径钢筋混凝土筒仓滑模中钢绞线张拉端与扶壁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筒仓扶壁柱处张拉端局部放大图;

图5为已知的全封闭竖向安装的滑模组合钢模板布置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扶壁柱模板之间预留出100mm宽长槽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角钢和木挡板安装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a-a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预应力筋、螺旋筋、承压板、穴模,预应力筋依次穿过木挡板孔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的b-b剖视图。

图中:1无粘结预应力筋,2螺旋筋,3承压板,4锚具,5穴模,6模板,7第1扶壁柱,8第2扶壁柱,9第3扶壁柱,10第4扶壁柱,11张拉端,12预留长度,13筒壁,14组合钢模板,15木挡板,16角钢,17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的预应力张拉端滑模模板安装方法施工流程:

改装扶壁柱模板→安装止挡角钢→安装预应力筋、螺旋筋、穴模和安装木挡板→浇注混凝土、滑模提升→拆除木挡板、周转使用。

本发明的预应力张拉端滑模模板安装方法,用于大直径钢筋混凝土筒仓滑模工艺,在混凝土筒仓壁上设置四个扶壁柱,扶壁柱沿混凝土筒壁13均匀布置,扶壁柱作为预应力筋的张拉端11,预应力筋1设有若干束钢绞线,每束钢绞线设有三根钢绞线,所述安装预应力筋时,每束钢绞线穿入一块木挡板中的孔。所述安装预应力筋时,每束钢绞线中的每根钢绞线穿入木挡板中的一个孔。本发明的预应力张拉端滑模模板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现请参阅图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扶壁柱模板之间预留出100mm宽长槽示意图。

a、在混凝土筒仓底板以上设预应力,对已知的用200mm*1200mm和100mm*1200mm组合钢模板的全封闭竖向安装的滑模模板作改进,使扶壁柱模板之间预留出一个100mm宽的长槽。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角钢和木挡板安装示意图,图8为图7中的a-a剖视图。

b、在预留出的长槽内侧宽度方向两侧安装角钢规格为l25*3角钢16,角钢长度为1200mm,使角钢长度等于模板6高度,由此张拉端11的宽度由100mm减少至50mm;角钢距离组合钢模板内表面15mm,且与组合钢模板焊接牢固;

c、紧靠两角钢内侧安装若干木挡板15,木挡板采用80mm宽、15mm厚胶合板,木挡板长度为相邻两束钢绞线的间距,木挡板上钻三个干直径18mm孔,孔距为相邻两根钢绞线的间距;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预应力筋、螺旋筋、承压板、穴模,预应力筋依次穿过木挡板孔示意图,图10为图9中的b-b剖视图。

d、安装预应力筋1、螺旋筋2、承压板3、穴模5,使预应力筋依次穿过螺旋筋、承压板、穴模后进入木挡板15的孔;

e、浇注混凝土17、提升模板6,重复步骤c和d,由于木挡板两侧与组合钢模板间隙各为10mm,滑模过程中组合钢模板滑动,木挡板被张拉端预应力筋穿过保持不动,木挡板出组合钢模板14后能拆除重复使用。

本发明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技术进步,本发明的预应力张拉端滑模模板安装方法,改进扶壁柱全封闭的模板形式,使预应力筒仓扶壁柱张拉端的模板安装,满足模板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又保证预应力钢绞线预留在模板外的部分能顺利通过滑模系统,且使滑模模板的拼缝严密性。

本发明的预应力张拉端滑模模板安装方法在宝钢煤场e、f料条改建筒仓工程中运用,效果显著。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化。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