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保温墙体,具体来说是采用横拉杆结构的横拉杆式联结复合混凝土剪力墙。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外墙保温多采用有机材料制成,如挤塑聚苯板、聚苯板等,且采用外贴外挂的安装施工方法。由于材料所限,此类保温板防火等级低,可燃以及不易粘贴等问题,其用于建筑外墙保温施工时,会导致施工难度大,易龟裂脱落,防火等级差,存在安全隐患。尤其是墙体外贴外挂保温层的施工方法,其使用寿命短,设计寿命为20年,一般是10~20年,在使用中易出现大面积脱落,且防火等级差,为B1、B2级,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件豫建【2015】88号文《关于进一步做好推广应用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有效的解决了传统外贴外挂外墙保温易脱落及防火等级差的问题,并推广了一批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的产品及技术。
纵观几种推广的技术,各有其独特的优点,又有其局限性及不足,其中SW体系为喷射砼,高层剪力墙施工不易,CL体系难以保证其保温夹芯板与剪力墙间的距离,从而有可能缩小或吃掉砼剪力墙的保护层。另外,为了保护剪力墙的几何尺寸厚度,在施工中需要作模板间的支撑,就要在保温夹芯板上开洞,间距为600×600,这样就会形成冷桥,而降低了保温效果及保温夹芯板的寿命。非承重加气砼砌块自保温结构体系不适用为剪力墙的施工,适用于填充墙的施工,现浇泡沫砼结构体系施工难度大,工期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采用横拉杆结构的横拉杆式联结复合混凝土剪力墙,其具有施工便捷、使用效果优良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横拉杆式联结复合混凝土剪力墙,它包括:支撑保温垫片、钢筋网片、夹芯板、挡片、连接杆、叉件。
所述的连接杆穿过夹芯板而设;所述连接杆的两侧端部分别连接有支撑保温垫片;所述的钢筋网片设在夹芯板外侧的连接杆上并通过叉件进行绑扎定位固定;所述的连接杆和夹芯板之间通过挡片进行连接,所述的挡片设有两个并分别设在夹芯板的两侧,所述的挡片和连接杆之间通过叉件进行固定;所述的夹心板的两侧浇筑有混凝土。
所述的连接杆包括连接套和连接件,所述的连接套和连接件的两端部分别设有支撑保温垫片,所述的连接套和连接件之间连接方式为丝接、焊接但不仅限于丝接和焊接。
所述的连接套与夹芯板连接在一起,所述的钢筋网片设在夹芯板外侧的连接套上并通过叉件进行绑扎定位固定;所述的连接套和夹芯板之间通过挡片进行连接,所述的挡片设有两个并分别设在夹芯板的两侧,所述的挡片和连接套之间通过叉件进行固定
所述的支撑保温垫片的形状及材质不固定,所述的支撑保温垫片的面积大于相应的连接套和连接件的端面面积。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采用横拉杆式的结构对夹芯板进行定位和支撑,使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不会对夹芯板的位置造成影响,即在浇筑的过程中由于连接杆的支撑,可有效的保证夹芯板不发生位移,不需要其他的支撑,避免了冷桥问题的出现,同时,安装较现行外贴外挂的工艺更为便捷,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施工流程,缩短了工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横拉杆式联结复合混凝土剪力墙,它包括:支撑保温垫片1、钢筋网片2、夹芯板3、挡片4、连接杆5、叉件6。
所述的连接杆5穿过夹芯板3而设;所述连接杆5的两侧端部分别连接有支撑保温垫片1;所述的钢筋网片2设在夹芯板3外侧的连接杆5上并通过叉件6进行绑扎定位固定;所述的连接杆5和夹芯板3之间通过挡片4进行连接固定,所述的挡片4设有两个并分别设在夹芯板3的两侧,所述的挡片4和连接杆5之间通过叉件6进行固定;所述的夹芯板3的两侧浇筑有混凝土7。
所述的连接杆5包括连接套51和连接件52,所述的连接套51和连接件52的两端部分别设有支撑保温垫片1,所述的连接套51和连接件5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丝接、焊接但不仅限于该两种连接方式。
所述的连接套51与夹芯板3连接在一起,所述的钢筋网片2设在夹芯板3外侧的连接套51上并通过叉件6进行绑扎定位固定;所述的连接套51和夹芯板3之间通过挡片4进行连接,所述的挡片4设有两个并分别设在夹芯板3的两侧,所述的挡片4和连接套51之间通过叉件6进行固定
所述的支撑保温垫片1的形状及材质不固定,所述的支撑保温垫片1的面积大于相应的连接套51和连接件52的端面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