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7039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整体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整体装配式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整体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只要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就成了。

装配式建筑在20世纪初就开始引起人们的兴趣,到六十年代终于实现。英、法、苏联等国首先作了尝试。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速度快,而且生产成本较低,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广开来。

剪力墙结构是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代替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能承担各类荷载引起的内力,并能有效控制结构的水平力,这种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承受竖向和水平力的结构称为剪力墙结构。这种结构在高层房屋中被大量运用。

剪力墙结构是指纵横向的主要承重结构全部为结构墙的结构。当墙体处于建筑物中合适的位置时,它们能形成一种有效抵抗水平作用的结构体系,同时,又能起到对空间的分割作用。结构墙的高度一般与整个房屋的高度相等,自基础直至屋顶,高达几十米或100多米;其宽度则视建筑平面的布置而定,一般为几米到十几米。相对而言,它的厚度则很薄,一般仅为200~300mm,最小可达160mm。因此,结构墙在其墙身平面内的抗侧移刚度很大,而其墙身平面外刚度却很小,一般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建筑物上大部分的水平作用或水平剪力通常被分配到结构墙上。

剪力墙结构指的是竖向的钢筋混凝土墙板,水平方向仍然是钢筋混凝土的大楼板搭载墙上,这样构成的一个体系,叫剪力墙结构。楼层越高,风荷载对它的推动越大,那么风的推动叫水平方向的推动,如房子,下面的是有约束的,上面的风一吹应该产生一定的摇摆的浮动,摇摆的浮动限制的非常小,靠竖向墙板去抵抗,风吹过来,板对它有一个对顶的力,使得楼不产生摇摆或者是产生摇摆的幅度特别小,在结构允许的范围之内,比如:风从一面来,那么板有一个相当的力与它顶着,沿着整个竖向墙板的高度上相当于一对的力,正好像一种剪切,相当于用剪子剪楼而且剪楼的力越往下剪力越大,因此,把这样的墙板叫剪力墙板。

目前的剪力墙体系基本采用混凝土现浇的方式实现,很少采用整体式装配结构,而现有的整体式装配结构只能实现普通建筑物的标准化拼装,很难实现剪力墙结构体系的整体拼装,因此,通过开发设计一种能够整体装配的剪力墙结构体系来提高建筑施工效率是本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整体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将横墙板、纵墙板、楼板、横框架板纵框架板和楼板以及其他构筑件进行标准化设计预制,横墙板、纵墙板、横框架板以及纵框架板上均设置对应的安装区和连接钢筋,框架结构的钢筋焊接完成后在对接位置浇注混凝土,完成装配,有效提高建筑施工效率,提高装配建筑的整体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整体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包括拼接成整体剪力墙结构体系的标准结构单元,标准结构单元包括横框架板、纵框架板、横墙板、纵墙板和楼板,框架板用于安装横墙板和纵墙板,横框架板和纵框架板交叉排列连接成框架结构,框架结构竖向层叠安装构成结构体系,每套框架结构顶部安装楼板,横框架板内侧安装横墙板,纵框架板内侧安装纵墙板。

所述横墙板包括由竖向钢筋和横向钢筋构成的两块钢筋网片,两块钢筋网片之间安装支撑筋,两块钢筋网片内侧填充保温材料,横墙板一端顶部设置阳台用挑梁,两块钢筋网片内外侧浇注混凝土,横墙板设有阳台用挑梁的一端两侧还设有贯穿横墙板的纵墙板连接筋。

所述纵墙板包括由竖向钢筋和横向钢筋构成的两块钢筋网片,两块钢筋网片之间安装支撑筋,两块钢筋网片内侧填充保温材料,两块钢筋网片内外侧浇注混凝土,纵墙板顶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与上部纵墙板和下部纵墙板连接的连接腔,纵墙板两侧还设有用于连接横墙板的横墙板连接筋,所述横墙板和纵墙板内侧均预留有穿线孔。

所述横框架板和纵框架板均为门形框架结构,横框架板一端顶部设有与横墙板相对应的阳台用挑梁,横框架板和纵框架板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两支腿下端之间横向安装吊装槽钢,门形框架结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连接筋。

所述楼板为长方体形钢筋混凝土板状结构,其内侧设置穿线孔,楼板与两侧的横墙板对应位置设置楼板与横墙板搭接区以及连接钢筋,所述楼板底面设有吊钩。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利用标准化预制钢筋混凝土墙板、楼板、楼梯板、框架板、屋架、屋面板、阳台板通过合理的连接构造形成承载体系,适用于多种工业与民用建筑,标准化钢筋混凝土板结构整体性更好,抗震性能优越,节约建筑成本30%以上,且由于各构件接口通过模数化设计,配合良好,可实现批量生产;建筑装配率大幅度提高,减少现场作业量,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提高效率、降低造价、保护环境;最大构件自重小于10吨,常规起重设备即可满足吊装需要,易于大面积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横墙板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Ⅰ-Ⅰ剖面图;

图3是图1的Ⅱ-Ⅱ剖面图;

图4是图1的Ⅲ-Ⅲ剖面图;

图5是纵墙板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Ⅰ-Ⅰ剖面图;

图7是图5的Ⅱ-Ⅱ剖面图;

图8是图5的Ⅲ-Ⅲ剖面图;

图9是横框架板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纵框架板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楼板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Ⅰ-Ⅰ剖面图;

图13是图11的Ⅱ-Ⅱ剖面图

在附图中:1、竖向钢筋;2、横向钢筋;3、保温材料;4、钢丝网;5、上下墙板连接腔;6、阳台用挑梁;7、阳台外纵墙板底座;8、阳台用横墙板底座;9、吊装孔;10、纵墙板连接筋;11、穿线孔;12、横墙板连接筋;13、上下纵墙板连接腔;14、上下纵墙板连接筋;15、槽钢;16、楼板与横墙板搭接区;17、楼板与横墙板钢筋连接区;18、吊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整体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包括拼接成整体剪力墙结构体系的标准结构单元,标准结构单元包括横框架板、纵框架板、横墙板、纵墙板和楼板,框架板用于安装横墙板和纵墙板,横框架板和纵框架板交叉排列连接成框架结构,框架结构竖向层叠安装构成结构体系,每套框架结构顶部安装楼板,横框架板内侧安装横墙板,纵框架板内侧安装纵墙板;所述横墙板(参见附图1-4)包括由竖向钢筋1和横向钢筋2构成的两块钢筋网片,两块钢筋网片之间安装支撑筋,两块钢筋网片内侧填充保温材料3,横墙板一端顶部设置阳台用挑梁6,两块钢筋网片内外侧浇注混凝土,横墙板设有阳台用挑梁6的一端两侧还设有贯穿横墙板的纵墙板连接筋,外横墙板包括外横墙板与内横墙板,按层数需要还区分为一层横墙板与标准横墙板,按结构又可分为整垮横墙板与半跨横墙板。墙板与框架板有外部与内部及整体模数500mm三种,板的宽度从1000mm到7000mm14个品种,用整跨2000mm~7000mm墙板或框架板组合11种跨度的建筑物。用两块外半跨2000~7000mm墙板或框架板可以组合整跨最小2000mm、最大14000mm。横墙板是楼板及建筑荷载的主要承担者;所述纵墙板(案件附图5-8)包括由竖向钢筋1和横向钢筋2构成的两块钢筋网片,两块钢筋网片之间安装支撑筋,两块钢筋网片内侧填充保温材料3,两块钢筋网片内外侧浇注混凝土,纵墙板顶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与上部纵墙板和下部纵墙板连接的连接腔,纵墙板两侧还设有用于连接横墙板的横墙板连接筋,所述横墙板和纵墙板内侧均预留有穿线孔11;所述横框架板和纵框架板均为门形框架结构(参见附图9-10),横框架板一端顶部设有与横墙板相对应的阳台用挑梁6,基本主体构造形式与横墙板类似,增加与横墙板连接筋12、上下纵墙板连接腔13、上下纵墙板连接筋14、槽钢15,其中在吊装完成后拆除。纵墙板是建筑结构荷载的次要承担者。

横框架板和纵框架板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两支腿下端之间横向安装吊装槽钢15,门形框架结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连接筋;所述楼板(参见附图11-13)为长方体形钢筋混凝土板状结构,其内侧设置穿线孔11,楼板与两侧的横墙板对应位置设置楼板与横墙板搭接区以及连接钢筋,所述楼板底面设有吊钩。

在具体应用过程中,1)外纵墙板、外纵框架板与内外横墙板、框架板的二体或三体连焊接,本设计开间模数300mm,开间从2100mm开端到6000mm,14种不同造型、不同形式的开间墙板,而框架板是一种形式。

外纵墙板、框架板与内外横墙板、框架板的连接方法。不管开间大小、不管上层、下层还是中间层,亦不考虑层高大小, 纵横墙板与框架板相互配合上下统一,一种连接方式。即按门窗设置位置与结构要求在每件横墙板或横框架板的连接处,预埋四组铁件或伸出四组钢筋,以备与纵墙板或纵框架板伸出的对应钢筋相互焊接。纵横板连接缝120mm,纵横板连接缝内部各留对应槽口深10mm,以免通缝,连接缝上下贯通。纵横连接钢筋或铁件焊接后,用细石高等级膨胀砼浇筑夯实,外面覆盖着20mm厚的保温材料,120mm上下贯通缝基本上满足钢筋搭焊要求,施工方便,高等级砼灌缝可弥补焊接缺陷。

2)内纵墙板、内纵框架板与内外横墙板、框架板(包括中部内外横墙板与框架板)三体或四体连焊接,横向连接缝宽度同内纵墙板厚度200mm,三体连接纵向连接缝(200+120)=320mm。四体连接纵向连接缝(200+120x2)=440mm,每件纵横相邻连接墙板都按外纵墙板四组伸出钢筋规律伸出与相对应的钢筋焊接,由于连接区空间大,上下贯通,相对比外纵横墙板钢筋焊接,砼浇筑容易的多。

上下层竖向连接

1)传递主力的横墙板与框架板有两种接法:一种是搭接搁置,这种接法就是楼板直接搁在下层墙板或框架上,上层墙板或框架板直接压在楼板上,墙板或框架板与楼板连接的胶接结构是10mm厚的砂浆。搁置连接在低层与抗震要求低的建筑中抗压面积占65%,在中高层抗震要求高的建筑物中抗压面积占45%,框架柱留有支点直接压在楼板上。上下层竖向连接,主要靠墙板内部的钢筋砼柱,在低层与抗震要求低的建筑物,抗压面积中钢筋砼柱站35%左右,在中高层与抗震要求高的建筑物抗压面积中钢筋砼柱占55%左右,上下层竖向连接主要是钢筋砼柱的连接,在上下层钢筋砼柱位置,楼板留缺口,压在墙板只有10mm,使墙板或框架板内部钢筋砼柱内竖向钢筋全部通过楼板插入上层墙板或框架板钢筋砼柱内120mm与上层钢筋砼柱的钢筋连接(上层框架不与楼板连接的空间部分,框架梁预埋的钢筋与楼板浇筑在一体),上层墙板与框架板内的钢筋砼柱区上凹120mm,钢筋伸出下面楼板底面,这样以来上层的墙板与框架板安装定位后在墙板与框架板钢筋砼柱受压区范围内形成楼板厚加120mm的空间,在这个空间内上下层钢筋砼内的钢筋相互穿插焊接,相邻楼板内伸出的钢筋穿插焊接,然后用高强膨胀钢丝砼浇筑成一个整体。所留空间很大,操作面在上层的楼板上,易于钢筋焊接,更易于浇灌砼。用高强砼如超C100等级的砼浇筑连接缝,能增强上层与下层传递的压力,更能增强建筑物整体稳定性,这就同木结构的整体稳定性靠铆扣榫结构一样。

内外纵墙板或框架板的上下层连接,在整套结构计算中,它不承担力的传递,它只承担自上到下自重传递的力,必要时。自重产生的力不能承担时,可转移到横墙板上。内外纵墙板与框架板除了它的使用功能外,它的功能主要是支撑拉结建筑物达到稳定。内外纵墙板与框架板上下连接主要靠纵横墙板与框架板连接线。至于上下纵墙板与框架板的连接是上层的纵墙板或框架板直接压在下层的纵墙板或框架上,中间用10mm的砂浆粘结,上下层纵墙板与框架板也有钢筋连接,而且也是焊接,不过它是按构造要求配置的钢筋连接。下层纵墙板或框架板的竖构造钢筋伸出墙板或框架板120mm,与上层纵墙板或框架板相对应的竖钢筋焊接。上层纵墙板或框架板预留100mm宽、120mm高焊接槽口,钢筋焊接后,高等级砼浇实。

本实用新型根据目前民用建筑结构理论与设计规范,按照当今世界各国各地流行的建筑格局普遍采用的跨度、开间、层高模数,按构件标准化系列设计了10万多张构件图,每件构件图用保温填充材料内部造型,大空间用墙板与框架组合。低、中、高层建筑物有不同厚度、不同造型,钢筋数量配置不同的构件相对应,力求组合任何民用建筑物每个部位都有相应的构件相对应,力求每个开间内的空间由四件构件组合。

相邻构件结构、施工缝标准化,钢筋节点标准化。完全按照现行结构规范组合,组合建筑物每个部位选择的构件其造型是固定,钢筋配置数量是固定的,但构件的砼等级、钢筋的规格型号由结构计算与抗震计算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