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夯土墙的夯筑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22609阅读:69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夯土墙的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高强度夯土墙的夯筑方法。



背景技术:

针对夯土墙建筑,传统的夯筑方法大致包括以下几个工序:材料准备—支模—倒入材料—捣实—夯实—拆模;由于现代社会科学的技术的发展,传统做法的夯土墙施工进度非常缓慢,并且对墙体的强度以及垂直度只凭借夯土工人的经验去辨别,没有科学依据,墙面容易出现参差不齐的胀膜、漏夯等现象,达不到当代人对外观的要求,又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传统夯筑方法在施工过程中没有高空安全措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这不满足现代建筑的施工要求。这种做法既影响了美观,又违反建筑施工的原则。

传统夯筑模板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采用3 块木板制作而成,两侧模板长1.5 米左右,端部挡板的宽度同墙厚,侧模之间采用可拆卸的木棍夹住,侧模与端部挡板之间通过榫卯连接并卡紧,模板高度一般为30-33厘米,使用这种模板夯筑的墙体通常叫做“板筑墙”;第二类是采用表面光滑顺直的圆木代替两侧木模板,一般每侧有3-5 根圆木,当一层夯筑完成后,将最下层的圆木翻上来固定好,用同样的方法继续夯筑,依次一根一根上翻,循序进行,使用这种模板夯筑的墙体叫做“椽打墙”。

然而,“板筑墙”虽然操作简单,但是受本身结构形式所限,模板尺寸无法做大,导致每版完成墙体高度、长度尺寸均较小,影响了墙体的整体性,且由于采用纯木制作,木板易变形易损坏。“椽打墙”由于采用圆木,因此夯筑的墙体表面凹凸不一,极不平整。由于其自身形式问题,不得不采用收分的办法以保证墙体的稳定性,即墙体断面自下往上尺寸逐渐减小。同时由于没有固定的端头模,导致夯筑时墙体尺寸误差较大。而且这两类模板还存在一个共同缺点,即只能夯筑一字型墙体,无法解决相邻墙体的一次性夯筑,使得相邻墙体间会产生明显的竖缝,对房屋的整体性造成很大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安全系数高、能保证施工质量和美观程度的高强度夯土墙的夯筑方法。

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夯筑方法和模板支设方式不能满足对墙体强度和美观度的需求,施工质量不易控制,施工安全没有保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高强度夯土墙的夯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材料准备:将白灰与黄土加水拌合,搅拌均匀形成灰土原料,充分熟化后加入糯米浆进行拌合;每立方米灰土原料中加入糯米浆90-110kg;

步骤二、支设模板:采用脚手架支撑模板,并以对拉螺栓固定,完成模板支设;

步骤三、倒土:将步骤一制得的材料倒入步骤二支设好的模板内;

步骤四、夯筑:采用7kg方夯进行一次夯筑,然后采用10kg圆夯进行二次夯筑;

步骤五、逐层夯筑:重复步骤二和步骤四,进行逐层夯筑;

步骤六、养护和拆模:完成墙体夯筑后,进行薄膜覆盖养护;养护后,进行拆模;

步骤七、墙面美化:拆模后留在墙体上的对拉螺栓通洞,对其进行填塞,在墙体两侧进行拍土直至与墙体具有相同的密实度;所用材料与夯土墙材料相同;

步骤八、墙面固化:待墙体干燥后,在墙体表面喷洒固化剂。

本发明高强度夯土墙的夯筑方法,进一步的,步骤一中白灰与黄土的质量比为3:7。

本发明高强度夯土墙的夯筑方法,进一步的,步骤一中所述灰土原料的含水率控制在15-20%。

本发明高强度夯土墙的夯筑方法,进一步的,步骤一中的熟化闷土时间不少于12h。

本发明高强度夯土墙的夯筑方法,进一步的,步骤二中支设的模板高度为1.2m,宽度0.7m,使用三层脚手架钢管支撑,顶层钢管四周设置斜撑结构,使用对穿螺栓固定。

本发明高强度夯土墙的夯筑方法,进一步的,步骤三中每次倒土的厚度为25-30cm。

本发明高强度夯土墙的夯筑方法,进一步的,步骤四中两次夯筑后得到的每层夯土的厚度为16-20cm。

本发明高强度夯土墙的夯筑方法,进一步的,步骤五中每层夯土层夯筑完成后,在该层上进行随机环刀取样,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每层的密实度大于1.7g/cm³,干密度为1.5g/cm³-1.6g/cm³。

本发明高强度夯土墙的夯筑方法,进一步的,步骤七中采用发泡胶进行通洞填塞,拍土具体采用以下方法:待发泡胶完全挥发后,在墙体两侧各测量10cm进行拍土,采用木砖小力反复拍击,直至通洞处的密实度与墙体密实度相同。

本发明高强度夯土墙的夯筑方法,进一步的,步骤八中固化剂喷洒2-3次。

本发明高强度夯土墙的夯筑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高强度夯土墙的夯筑方法采用白灰、黄土和糯米浆为原材料,经过科学的配比和加工工艺得到夯土墙的原材料,使得材料具有较好的黏合力,可大大提高夯土墙的抗压强度和整体性,减少夯击的次数和时间,缩短施工周期,且利于脱模,具有更好的表面平滑度。

本发明熟化闷土时间不少于12h,可有效降低土质的含水量,降低土的塑性指数,确保了夯土墙的抗压强度,同时节省了施工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

本发明采用钢脚手架支撑模板,且模板高度为1.2m,以对拉螺栓固定模板,增强了模板的稳定性,保证了模板各部位受力均匀和良好的垂直度,避免了墙体表面凹凸不平或墙体歪斜的情况,减少施工误差,提高了外墙表面平整度;而且保证了模板支撑体系的安全性,使工人高空作业的人身安全得到了保障;且此种方式支设的模板使用灵活,可根据形状或布置的要求,完成相邻墙体的一体制成,避免了接缝的出现,减少了后期的修补操作,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外观的美观程度;模板拆卸后可重复使用,现场周转率高,可减少材料浪费,降低施工成本。

本发明夯筑方法得到的夯土墙,墙体的强度可达3.0MPa以上,高于传统方法制得的夯土墙66.7% ,可充分满足现行技术指标的要求,提高建筑的质量。本发明在墙体干燥后,在墙体表面喷洒了固化剂,使墙体具备防水功能,墙体不再有灰土颗粒掉落,能够大大的满足在建筑投入使用后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制备实施例

按照以下方法夯筑传统夯土墙,具体包括:

步骤一、材料准备:将白灰与黄土加水拌合,其中白灰与黄土的质量比为3:7;黄土采用开挖基坑的土,经过翻晒过筛,筛孔的孔径为15mm;搅拌均匀形成灰土原料,灰土原料的含水率控制在15-20%,要做到“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宜;然后将灰土攒堆,进行闷土熟化,闷土的时间不少于12h,充分熟化后加入糯米浆进行拌合;每立方米灰土原料中加入糯米浆90-110kg;制备得到的材料宜在72h内使用;

步骤二、支设模板:采用脚手架支撑模板,模板高度为1.2m,采用胶合板制成,两侧模板以对拉螺栓固定,确保模板间的密封;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模板垂直度,在模板内侧涂刷脱模剂,支设的模板高度为1.2m,宽度0.7m,使用三层脚手架钢管支撑,顶层钢管四周设置斜撑结构,使用对穿螺栓固定;

步骤三、倒土:将步骤一制得的材料采用汽车吊的方式倒入步骤二支设好的模板内,每次倒土的厚度为25-30cm;

步骤四、夯筑:采用7kg方夯进行一次夯筑,夯土方法为一夯压半夯,每次夯击高度应大于40cm,对墙体整体快速夯筑一遍,然后采用10kg圆夯进行二次加强夯筑,之后对墙体的边角处使用7kg方夯再次夯筑一遍;夯筑后得到的每层夯土的厚度为16-20cm;

步骤五、逐层夯筑:第一层夯筑完毕后,重复步骤二进行上一层模板的搭设,然后重复步骤三和步骤四,进行逐层夯筑;每层夯土层夯筑完成后,在该层上进行随机环刀取样,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每层的密实度大于1.7g/cm³,干密度为1.5g/cm³-1.6g/cm³;

步骤六、养护和拆模:夯土墙完成施工后,进行薄膜覆盖养护,避免暴晒,以免墙体产生干缩开裂,同时也保证墙体到达一定的强度后再进行下一步工序;养护后,进行拆模,在拆模的过程中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注意墙体边角处的保护;

步骤七、墙面美化:拆模后留在墙体上的对拉螺栓通洞,采用发泡胶对其进行填塞,待发泡胶完全挥发后,在墙体两侧各测量10cm进行拍土,采用木砖小力反复拍击,拍击力度不宜过大,直至通洞处的密实度与墙体密实度相同,所用材料与夯土墙材料完全相同;

步骤八、墙面固化:待墙体完全干燥后,在墙体表面喷洒固化剂2-3次,使墙体具备防水功能,以及满足居住人们的使用要求,不会让土颗粒的掉落影响室内环境卫生情况。

测试实施例1

按照上述制备方法制得试块1-3,根据国家标准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采用规定的试验方法测试试块的基本性能参数,采用相同的材料,将其与采用传统夯筑方法得到的试块进行对比,具体的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传统的夯筑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材料准备—支模—倒入材料—捣实—夯实—拆模;其中所支设的模板为传统的板筑墙模板体系。

表1 测试实施例1的具体测试结果

由表1可知,与传统夯筑方法相比,采用本发明方法夯筑的试块抗压强度为传统夯筑方法的1.8倍,均在3.0MPa以上,墙面的垂直效果比传统夯筑试块提高了3倍,夯土墙表面更加平滑,大大减小了墙体施工尺寸误差,提高了施工质量和美观程度,减少了后期的修复施工,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修复成本。

测试实施例2

按照上述制备方法制得试块4-5,根据国家标准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采用规定的试验方法测试试块的基本性能参数,与采用不同材料、与本发明相同的施工方法的夯土墙进行对比,具体的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设置2个对照组,对照组1采用的原材料为粘土,采用传统夯土墙制作方法;对照组2采用的原材料为黄土、砂、石灰、碎石。

表2 测试实施例1的具体测试结果

由表2可知,与对照2采用相同夯筑方法,仅采用不同原材料相比,本方法选用的原材料经过精心的选材,合理的配比,适当的调制方法,可有效提高夯筑墙体的抗压强度,为对照2所得试块的1.4倍,而墙面的垂直效果也有明显的改善,尺寸误差得到了有效的降低;与对照1传统夯筑方法且采用粘土为原材料相比,本方法制得的试块抗压强度为对照1的2.1倍,垂直误差降低了4.75倍,墙体强度和表面平滑度均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