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土农房滑移隔震限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7932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夯土农房滑移隔震限位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统民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夯土农房滑移隔震限位结构。



背景技术:

夯土农房是指以木制或石制杵、锤等工具,将原状生土材料逐层夯实形成承重墙体的建筑。夯土农房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我国传统民居的主要形式之一。由于夯土农房具有易于取材、施工简单、造价低廉、冬暖夏凉等显著优势,目前在我国农村地区应用极为广泛。同时,夯土农房具有较低的建筑物化能及碳足迹,其生态效益显著,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恶化、能源危机等背景下,夯土建筑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然而,由于夯土农房结构材料强度低、自重大、整体性差等特点,加之夯土农房多由当地工匠凭经验建造,基本没有考虑抗震设防,在历次地震中,大量夯土农房出现墙倒屋塌,造成人身财产惨重损失。

因此,为了提高夯土农房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基础滑移隔震技术现多被应用于夯土农房的建造与加固工程中。基础滑移隔震技术是在夯土农房的基础与夯土墙之间设置隔震层,隔震层的设置能增大房屋的自振周期和阻尼,进一步减小房屋的地震作用。然而,基础滑移隔震技术在减小房屋地震作用的同时,会引起房屋隔震层上下结构相对位移过大,即夯土农房的夯土墙与基础之间产生较大相对位移,因此,需要对隔震层采用相应限位措施。这也是应用基础滑移隔震技术需解决的共性问题。由于夯土农房土体为脆性材料,其抗拉、抗剪强度均较低,目前直接在隔震层层间锚固钢筋等常规限位方法并不适用于夯土农房。针对基础滑移隔震夯土农房,目前尚缺乏经济合理、行之有效的限位方法。如何在传统夯土农房构造特点基础上,设计出施工简单、造价低廉、安全可靠的滑移隔震限位方法是本实用新型的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夯土农房滑移隔震限位结构,它是在夯土农房的横墙与纵墙的交接处设置构造柱,构造柱分为上下两段,上下两段通过软连接件连接,上下两段的接口处对应夯土农房的隔震层,上下两段结构的构造柱能够保证隔震层的隔震效果,软连接件的设置能够有效限制地震中隔震层上下部结构产生过大相对位移,结构简单、施工技术要求低、经济性强、效果显著,满足夯土农房基础滑移隔震建筑限位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夯土农房滑移隔震限位结构,其中:包括构造柱、夯土农房基础及夯土墙,夯土墙设置在夯土农房基础上,夯土农房基础顶面与夯土墙底面之间为隔震层,构造柱设置在夯土农房的拐角处,所述的构造柱包括柱基、柱身及连接件,所述的柱基设置在夯土农房的基础内,所述的柱身设置在夯土墙内,所述的柱基与柱身上下拼装,且柱基与柱身下部通过连接件连接,柱基与柱身的拼装接口对应夯土农房的隔震层,所述的连接件为软连接件。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件为热轧低碳钢筋,4~8根热轧低碳软钢筋均匀分布在柱基及柱身的外圆周上。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件的两端均设置有抗拔键,所述的抗拔键垂直于构造柱轴线设置。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件通过铁丝绑扎固定在柱基及柱身上。

进一步,所述的柱基与柱身为圆柱形结构,且柱基与柱身直径相同。

进一步,所述的抗拔键位于连接件的同一侧,抗拔键长度为50~1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是在夯土农房的横墙与纵墙的交接处设置构造柱,构造柱分为上下两段,上下两段通过软连接件连接,上下两段的接口处对应夯土农房的隔震层,上下两段结构的构造柱能够保证隔震层的隔震效果,软连接件的设置能够有效限制地震中隔震层上下部结构产生过大相对位移,结构简单、施工技术要求低、经济性强、效果显著,满足夯土农房基础滑移隔震建筑限位需求。

2、本实用新型将构造柱埋入夯土农房建筑内,与夯土融为一体,紧密贴合,不影响原夯土农房的结构及尺寸,能够有效保持夯土农房原有风貌。

3、本实用新型的柱基与柱身的拼装接口对应夯土农房的隔震层,且柱基与柱身通过4~8根热轧低碳软钢筋连接,柱基与柱身拼装方式的连接,能够保证隔震层的隔震效果,热轧低碳软钢筋的连接方式,对隔震层上部的夯土墙起限位作用,从而达到隔震限位的目的。

4、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两端均设置有抗拔键,抗拔键垂直于构造柱轴线设置,,可显著增强构造柱连接件与农房的整体性。

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施工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施工安全性高,取材方便、成本低、经济性较好、易于掌握及推广,能够有效的提高夯土农房的抗震效果,保证居住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夯土农房滑移隔震限位结构,包括构造柱4、夯土农房基础1及夯土墙2,夯土墙2设置在夯土农房基础1上,夯土农房基础1顶面与夯土墙2底面之间为隔震层3,构造柱4设置在夯土农房的拐角处,所述的构造柱4包括柱基5、柱身6及连接件7,柱基5与柱身6为圆柱形结构,且柱基5与柱身6直径相同均为120mm,所述的柱基5设置在夯土农房的基础内,所述的柱身6设置在夯土墙2内,所述的柱基5与柱身6上下拼装,且柱基5与柱身6下部通过连接件7连接,柱基5与柱身6的拼装接口对应夯土农房的隔震层3,所述的连接件7为软连接件7。所述的连接件7的两端均设置有抗拔键8,所述的抗拔键8垂直于构造柱4轴线设置。所述的连接件7为热轧低碳钢筋,8根热轧低碳软钢筋均匀分布在柱基5及构造柱4的外圆周上。连接件7通过铁丝9绑扎固定在柱基5及柱身6上。

当地震发生时,隔震层3的设置能够减小房屋的地震作用,但是,隔震层3之上的夯土墙2与隔震层3之下夯土农房基础1之间会出现相对滑移,从而使构造柱4的柱身6与柱基5之间产生相对滑移,此时,软连接件7的设置,能够很好的起到限位作用,限制夯土墙2与夯土农房基础1之间的相对滑移,达到隔震限位的目的。

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说明而非限制,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等同替换或者根据现有技术而做的其它修改,只要没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思路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权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