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立体停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96909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立体停车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载重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立体停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镇化的扩张,汽车成为了人们重要的交通工具,随着工业的发展,汽车价格越来越低,普通人也很容易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这样人们出行变得方便、快捷,但是随着车辆越来越多,对于中心区地带或者是居民区、人流量较多的公共区域,停车成了最大的问题,由于中心区或者人流量较多的公共区域,地面空间有限,很多驾车人员找不到地方停车,有的中心区,如百货商场,办公大楼等,会建地下停车场,但是这样的成本很高,而且只适用于一些新建的大楼,对于一些以前没有建设地下车库的地方,地面空间有限,停车成了人们出行的最大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产生了立体停车库,只需要暂用一小块地方,利用钢架结构在地面上建立一个停车库,停车库还可以往上多建立几层,大大节省了占地面积,也顺利地解决了车辆的停放问题。由于立体停车库一般都会设置两层以上,当将车辆从地面位置竖直移动到上层,并在上层进行横向移动需要用到搬运装置,目前立体车库的搬运装置主要有三种,载车板型、梳齿形和夹持轮胎型,梳齿形搬运装置对车库的主体结构要求比较严格,泊车位必须是梳齿形状,夹持轮胎型搬运装置对加工和安装精度都有较高的要求,实现起来难度大,而对于载车板型,载车板通常为一块平板,车辆停入载车板后,在移动过程中,载车板容易发送晃动,导致车辆位置发送移动,阻碍车辆的停放,且载车板四周无遮挡物,在倒车入库过程中也容易将车辆停斜,不利于停放车辆,同时在车辆从地面上升到上层结构的停车库时,提升架也容易发送晃动偏移,影响了停车与取车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取车与停车的新型立体停车库,运动灵活,安全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立体停车库,停车库设置有多层停车位结构,在第一层停车位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升降位,在上层停车位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搬运装置,所述搬运装置的下方设置有横移滑轮,所述搬运装置与下层停车位接触的位置设置有横移轨道,横移滑轮在横移轨道上左右移动至升降位,搬运装置还与提升架连接,提升架与载车板连接固定,提升架通过提升链条与搬运装置连接,且提升架在升降位以及搬运装置上的垂直滑轨上上下滑动。

其中,所述搬运装置为由多个H型钢组合拼接成的立体方框结构,所述搬运装置上设置有四个脚支架,每个脚支架上都设置有横移滑轮,控制搬运装置横向移动的横移装置和控制提升架上下运动的升降装置都安装在立体方框结构上,且所述横移装置和升降装置同时与主控制器电连接。

其中,所述搬运装置固定横移滑轮的脚支架的下端设置有斜坡块,所述斜坡块设置在脚支架的两端,且斜坡分别向外延伸,所述斜坡块向外延伸的方向靠近下层停车库的垂直框架。

其中,所述载车板为方形结构,且载车板的两平行的长边上垂直方向设置有挡板,所述载车板的两短边为开口结构,车辆通过载车板的两端部进入或者驶出载车板。

其中,所述载车板的两长边靠近挡板的位置设置有向下陷的凹槽,所述凹槽的长度大于车辆前轮胎的前端与后轮胎的后端之间的距离,凹槽的向下陷的位置与载车板通过斜坡板连接,车辆的前轮胎前端与后轮胎后端容置在凹槽前后两个斜坡板之间,所述凹槽的宽度大于车辆的轮胎的宽度。

其中,所述载车板的两长边上的两个凹槽之间为空心结构,载车板的两长边上设置有与提升架适配固定的固定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立体停车库,结构简单,通过搬运装置固定载车板对车辆进行垂直方向以及水平方向的输送,且搬运装置由多个H型钢组合拼接成的立体方框结构,安装方便,且轻巧,可以在横移轨道上自由地左右穿梭,寻找到目标车辆,并进行搬运,工作原理简单,另外载车板的结构也更为安全,载车板的长边上设置有挡板,停放车辆轮胎的位置设置有凹槽和斜坡板,方便固定住车辆,以免在车辆在向上或左右移动的时候发送晃动进行移位,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立体停车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侧面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搬运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升架4在搬运装置与升降位的垂直框架连接局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搬运装置上的脚支架的斜坡块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停车库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载车板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载车板长边位置侧面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立体停车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立体停车库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说明:

1、第一层停车位 2、地面

3、搬运装置 4、升降架

5、载车板 11、升降位

31、横移装置 32、升降装置

33、横移滑轮 34、脚支架

41、升降滑轮 51、挡板

52、凹槽 53、固定块

111、垂直框架 341、升降轨道

342、斜坡块 521、斜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立体停车库,停车库设置有多层停车位结构,为了更好地介绍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以两层立体停车库,且具有一个升降位11和一个搬运装置3为例进行介绍,其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第一层停车位1直接设置在地面2上,在第一层停车位1的顶端边框上设置有横移轨道12,横移轨道12铺设在第二层停车位的外边框位置,搬运装置3在横移装置31的控制下在横移轨道12上横向移动,当横移到升降位11时,搬运装置3上的升降装置32控制与搬运装置3连接在提升架4上下移动,由于提升架4上固定有载车板5,固达到将载车板5上的车辆从第二层停车库运动到第一层停车位1上的升降位11上,同样的结构,当搬运装置3上的提升架4位于升降位11的第一层时,且载车板5上停入了车辆后,搬运装置3上的升降装置32控制搬运装置3上升至升降位11的第二层,并由横移装置31将车辆移送到空余的第二层停车位上。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搬运装置3为由多个H型钢组合拼接成的立体方框结构,搬运装置3上设置有四个脚支架34,每个脚支架34上都设置有横移滑轮33,横移滑轮33容置在横移轨道12上并沿着横移轨道12的方向前后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搬运装置3横向移动的横移装置31和控制提升架上下运动的升降装置32都安装在立体方框结构上,且横移装置31和升降装置32同时与主控制器(图未示)电连接,主控制器通过设置在立体停车库的载车板5、搬运装置3以及横移轨道12上的感应装置,感应搬运装置3的位置以及载车板5上停车的情况,给横移装置31或者升降装置32发送动作指令,在本实施例中个,横移装置31和升降装置32都是通过电机驱动滚轮和链条的方式来带动搬运装置3在横移轨道12上横向移动以及在升降位11上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的。

请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 ,升降位11上且与搬运装置3的四个脚支架34对接的位置的支架上设置有供提升架4上下移动的升降轨道341,在升降架4上设置有升降滑轮41,升降滑轮41在升降轨道341上上下滑动,同时升降架4上通过升降链条(图未示)与搬运装置3上的升降装置32连接,升降装置32控制升降链条向上或向下运动,从而控制整个升降架4上的升降滑轮41在升降轨道341上滑动。

请参阅图5,在本实施例中,搬运装置3固定横移滑轮33的脚支架34的下端设置有斜坡块342,斜坡块342设置在脚支架34的两端,且斜坡块342分别向外延伸,斜坡块342向外延伸的方向靠近下层停车库的升降位11外框上的垂直框架111,升降架4在脚支架34上的升降轨道341以及在垂直框架111上的升降轨道341上来回滑动,但是为了保证脚支架34在横移轨道12上滑动的流畅性,脚支架34与第一层停车位外边框上的垂直框架111留有一定的空隙,由于搬运装置3是由主控制器自动控制的,搬运装置3运动到升降位11上端时存在一定的偏差,为了确保升降架4能够在升降位11的垂直框架111以及搬运装置3上的脚支架34上的升降轨道341上自由滑动,在脚支架34的下端向外扩散的斜坡块342,当升降滑轮41运动到带有偏差的脚支架34和第一层停车位外边框垂直框架111上时,升降滑轮41会抵靠住斜坡块342,在斜坡块342的导向下滑入脚支架34上的升降轨道341中,或者在斜坡块342的阻挡与导向下运动至第一层停车位外边框垂直框架111上的升降轨道341中,实现升降架4的上升与下降。

请参阅图6,在本实施例中,升降架4上可活动性地固定有载车板5,载车板5为方形结构,载车板5可固定在立体停车库的外边框之间,搬运装置3上的升降架4可以通过挂钩或者托举的方式抬起停车位上的载车板5,并将载车板5横向移动至升降位11,进行垂直升降运动。

请进一步参阅图7-图8,在本实施例中,载车板5的两平行的长边上垂直方向设置有挡板51,不仅能够避免车辆在驶入载车板5上时偏移载车板5位置,对车辆驶入载车板5的驶入过程中形成一个导向作用,还能限定车辆停靠在载车板5上的位置,使停靠更安全。在本实施例中,载车板5的两短边为开口结构,车辆通过载车板的两端部进入或者驶出载车板,而在靠近挡板51的位置,设置有向下陷的凹槽52,凹槽52的长度大于车辆前轮胎的前端与后轮胎的后端之间的距离,凹槽52的向下陷的位置与载车板5通过斜坡板521连接,车辆的前轮胎前端与后轮胎后端容置在凹槽52前后两个斜坡板521之间,凹槽52的宽度大于车辆的轮胎的宽度,这样,车辆从载车板5的短边位置驶入,四个车轮胎进入凹槽52,由斜坡板521进行一个位置限定,在搬运装置3发送轻微振动的时候,载车板5上的车辆在凹槽以及斜坡板521的限制下不容易发生位移的偏移,从而更好地保护车辆,使搬运装置3运动更流畅。

在本实施例中,载车板5的两长边上的两个凹槽52之间可以为实心结构,也可以为空心结构,若为空心机构能够减轻载车板5的重量,减小生产成本,但是当为空心结构的时候,其空心的位置必须为车辆以任意位置从载车板5的短边完全驶入载车板5,正确方式停靠后,位于车辆的左右轮胎之间,必须保证车辆驶入载车板5上后,轮胎不能漏出空心结构上,以确保载车板5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载车板5的两长边上设置有与提升架适配固定的固定块53,结合图2可知,固定块53可以被提升架4上的载车板挂钩适配固定,固定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为固定块53的下端有凹槽,提升架4运动至固定块53下端,慢慢上升后,挂钩插入凹槽中适配固定,从而 由提升架4带动载车板5移动,除了此种方式还可以为其他的方式,载车板5与提升架4的固定方式属于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介绍的是一个升降位11与一个搬运装置3的新型立体停车库结构,但是,为了减少取车时间,可以在一个升降位11的基础上设置有多个搬运装置3,就如图9所示,同样,当第一层停车位较多或者立体停车库的层数较多的时候,还可以设置2个以上的升降位11以及2个以上的搬运装置3,如图10所示,设置有两个升降位11,三个搬运装置3组合的结构,但是本实用新型又不局限于上述几种组合关系,根据需要可以自由设置多个升降位11和搬运装置3。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立体停车库,结构简单,通过搬运装置固定载车板对车辆进行垂直方向以及水平方向的输送,且搬运装置由多个H型钢组合拼接成的立体方框结构,安装方便,且轻巧,可以在横移轨道上自由地左右穿梭,寻找到目标车辆,并进行搬运,工作原理简单;

2)载车板上设置有挡板、凹槽以及斜坡板,使停靠的车辆在搬运过程中不容易发送偏移,停靠更为安全,载车板的长边上设置有挡板,停放车辆轮胎的位置设置有凹槽和斜坡板,方便固定住车辆,以免在车辆在向上或左右移动的时候发送晃动进行移位,安全性更高;同时设置挡板,给车辆在听车过程中提供一个导向的作用,以便于提高停车和取车的效率;

3)搬运装置的脚支架上还设置有导向用的斜坡块,方便提升架在搬运装置与升降位上顺畅地上下滑动,结构设计巧妙,因为上下滑动更为流畅,而言提高了车辆搬运过程的工作效率。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