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搅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0789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搅拌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搅拌,特别涉及一种搅拌设备。



背景技术:

腻子一般是由基料、填料、水和助剂等组成,基料最常用是水泥和有机聚合物,填料主要起填充作用,常用的有碳酸钙、滑石粉和石英砂等;在制作腻子时都需要用搅拌机搅拌。现有的搅拌设备搅拌结构简单,搅拌的原料不能充分混合,导致其制备的腻子不够均匀,品质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搅拌更加充分的搅拌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搅拌设备,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搅拌桶、设置在搅拌桶上的动力机构以及设置在搅拌桶内的搅拌组件,所述的搅拌桶分为上桶体和下桶体,所述上桶体和下桶体相互连通,所述上桶体和下桶体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中间设有通孔;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杆以及设置在搅拌杆上的搅拌叶,所述搅拌杆一端与动力机构连接,另一端穿过通孔置于下桶体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搅拌桶分为上桶体和下桶体的双层结构,使得原料能进行双重搅拌,中间用隔板做部分阻挡,使得原料不会很快的从上桶体落到下桶体去;其先在上桶体进行搅拌后,再通过通孔慢慢的落到下桶体中,在下桶体内进行二次搅拌,使得在该搅拌设备内的原料能够被搅拌的更加充分,混合的更加均匀,大大提升了产品品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叶包括一过渡叶片,所述过渡叶片位于通孔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孔处设置过渡叶片,是进一步减缓原料下落速度的同时对原料进行了更加充分的搅拌,同时该结构形成了筛子的作用,其能够阻挡未被打散的较大块原料下落,让这些原料继续再上桶体内进行搅拌,直到能够通过该通孔与过度叶片组成的筛子结构;其进一步提高了混合要求,使得产出的腻子或者其它水泥类产品原料混合更加均匀,品质更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板上通孔的周围设有若干落料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正常情况落料孔也是一个下料通道,原料可以分别从通孔和落料孔落下,进入下桶体进行搅拌;当有大块原料在通孔处聚集且暂时未被打散时,其他符合要求的原料可以先从该落料孔处下落,防止被堵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包括支撑套筒,所述下桶体放置在支撑套筒内;所述下桶体下端逐渐缩小,所述支撑套筒与下桶体外表面贴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下桶体为上大下小的结构,支撑套筒于下桶体形成特贴合的配合,使得支撑套筒能将整个搅拌桶支撑住,而且这样的套接结构方便拆卸,可以随时拆卸下搅拌桶,进行清理或者维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包括支脚,所述支脚与支撑套筒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杆能提高支撑强度,增加稳定性,可以承受重量更高的搅拌桶,即可以又一次搅拌更多的原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套筒包括位于上方的套接部和位于下方的抵接部,所述加强杆一端与支脚固定,另一端与抵接部固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套筒为上大下小结构,下方的抵接部为主要的受力部位,因此用加强杆撑住该抵接部,让抵接部得到足够的支撑,提高了该搅拌设备的承载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叶包括末端叶片,所述末端叶片固定于搅拌杆最下端,所述末端叶片向下倾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末端叶片向下倾斜,相比于其它搅拌叶其具有不同的搅拌趋势,可以让原料打的更散也更充分;同时朝下的末端叶片有让原料往下走的趋势,当下面的出料口被打开后,搅拌好的原料能更快的下落、出料,提高产出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搅拌设备能用于搅拌腻子之类的产品,其通过上桶体和下桶体的两个搅拌区,能让原料搅拌的更加充分;通过隔板上的通孔结构与过渡叶片配合,形成筛子结构,实现一根搅拌杆搅拌上下两个搅拌区域的目的,该搅拌设备能将原料搅拌的更加充分、均匀,出产的产品品质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去掉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支架;11、支撑套筒;111、套接部;112、抵接部;12、支脚;13、加强杆;2、搅拌桶;21、上桶体;22、下桶体;23、隔板;231、通孔;232、落料孔;3、电机;4、搅拌杆;5、搅拌叶;51、过渡叶片;52、末端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搅拌设备,包括支架1,支架1上有一个支撑套筒11,支撑套筒11内安装有搅拌桶2,该搅拌桶2分为相互连通的上桶体21和下桶体22,下桶体22套接在该支撑套筒11内;上桶体21和下桶体22之间设有隔板23,隔板23中间设有通孔231。搅拌桶2上有驱动电机3,搅拌桶2内有一个搅拌杆4,搅拌杆4一端与动力机构连接,另一端穿过通孔231置于下桶体22内。下桶体22的下端逐渐缩小,其是一个倒圆台结构,支撑套筒11内与下桶体22外表形状相同,形成套接,故相应的支撑套筒11包括位于上方的套接部111和位于下方的抵接部112,套接部111套住下桶体22的上面部分,抵接部112套住下桶体22的下面部分,抵接部112对下桶体22起到主要支撑。

为了增加抵接部112的抗压能力,在其外壁连接至少2个加强杆13,加强杆13一端与支脚12固定,另一端与抵接部112固定;当搅拌桶2安装在该支撑套筒11内之后,支撑套筒11起到直接的支撑,加强杆13起到辅助的支撑,将受力分摊到各个加强杆13上。

搅拌杆4上分布有若干大小不一的搅拌叶5。其中一个搅拌叶5为过渡叶片51,该过渡叶片51位于通孔231内。其主要是减缓原料下落速度的同时对原料进行了更加充分的搅拌,同时该结构形成了筛子的作用,其能够阻挡未被打散的较大块原料下落,让这些原料继续再上桶体21内进行搅拌,直到能够通过该通孔231与过度叶片组成的筛子结构;其进一步提高了混合要求,使得产出的腻子或者其它水泥类产品原料混合更加均匀,品质更高。

搅拌叶5还包括末端叶片52,末端叶片52固定于搅拌杆4最下端,末端叶片52向下倾斜。末端叶片52相比于其它搅拌叶5其具有不同的搅拌趋势,可以让原料打的更散也更充分;同时朝下的末端叶片52有让原料往下走的趋势,当下面的出料口被打开后,搅拌好的原料能更快的下落、出料,提高产出效率。

在隔板23上通孔231的周围设置若干落料孔232,落料孔232也是一个下料通道,原料可以分别从通孔231和落料孔232落下,进入下桶体22进行搅拌;当有大块原料在通孔231处聚集且暂时未被打散时,其他符合要求的原料可以先从该落料孔232处下落,防止被堵塞。

工作时,原料先在上桶体21内,电机3带动搅拌杆4转动,位于上桶体21内的搅拌叶5对原料进行混合搅拌;然后被打散的原料混合后通过通孔231下落,未被打散的大块原料会被该通孔231以及通孔231内的过渡叶片51组成的结构暂时阻挡;下落的原料进入下桶体22进行第二次搅拌,下桶体22内的搅拌叶5相比上桶体21内的搅拌叶5分布更加密集,而且搅拌叶5的方向可以多向,这样搅拌的更加细致,经过搅拌杆4最下端的末端叶片52后,原料被快速带出下桶体22的出料口,用袋子或者其它盛具装载,完成搅拌作业 。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