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剪力墙及建筑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53106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装配式剪力墙及建筑物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剪力墙及建筑物结构。



背景技术:

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具有节约劳动成本,减少施工现场噪声粉尘污染、缩短工期、产品质量控制较好、生产效率高、材料利用率高的优点。

相关技术中,装配式剪力墙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然后将预制好的墙板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这种混凝土墙板重量大,从而造成了运输费用高,吊装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剪力墙及建筑物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装配式剪力墙墙板重量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剪力墙,包括墙体;

墙体包括内页墙板、外页墙板和连接肋板;

内页墙板和外页墙板相对间隔设置,并且内页墙板与外页墙板通过连接肋板连接,以使内页墙板、外页墙板和连接肋板共同形成空腔。

进一步地,墙体还包括加强肋板,加强肋板设置在空腔内,并与内页墙板和外页墙板均连接。

进一步地,加强肋板为多个,多个加强肋板呈网格状设置,以使空腔分割成多个子腔。

进一步地,加强肋板由钢筋混凝土浇筑成型。

进一步地,外页墙板、连接肋板、加强肋板以及内页墙板一体浇筑成型。

进一步地,装配式剪力墙还包括填充层,填充层填充在墙体的空腔内。

进一步地,填充层为轻骨料混凝土层、发泡混凝土层或者苯板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进一步地,外页墙板包括外页墙板本体以及设置在外页墙板本体的外表面的保护层,外页墙板本体与连接肋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建筑物结构,包括由上而下设置的多层建筑单元以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式剪力墙,每层建筑单元均设置有装配式剪力墙。

进一步地,每层建筑单元均包括在竖直方向上相对设置的叠合楼板现浇层和叠合楼板预制层;

装配式剪力墙的上端与叠合楼板现浇层连接,装配式剪力墙的上端与叠合楼板预制层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剪力墙,包括墙体;墙体包括内页墙板、外页墙板和连接肋板;内页墙板和外页墙板相对间隔设置,并且内页墙板的外周与外页墙板的外周通过连接肋板连接,以使内页墙板、外页墙板和连接肋板共同形成空腔。通过内页墙板、外页墙板以及连接肋板形成具有空腔的装配式剪力墙,即该装配式剪力墙中空设置,则能够有效地减轻剪力墙的整体重量,从而能够增加装车量,进而降低运输费用;有效地减轻剪力墙的整体重量,还能够使吊装设备吨位降低,使安装难度降低,从而使安装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装配式剪力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装配式剪力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装配式剪力墙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建筑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01-内页墙板;02-外页墙板;03-连接肋板;04-空腔;05-加强肋板;06-填充层;041-子腔;051-第一加强肋板;052-第二加强肋板;100-建筑单元;200-装配式剪力墙;101-叠合楼板现浇层;102-叠合楼板预制层。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提到的“上”和“下”,是指装配式剪力墙使用状态时,在竖直方向上的“上”和“下”。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装配式剪力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剪力墙,包括墙体;墙体包括内页墙板01、外页墙板02和连接肋板03;内页墙板01和外页墙板02相对间隔设置,并且内页墙板01的外周与外页墙板02的外周通过连接肋板03连接,以使内页墙板01、外页墙板02和连接肋板03共同形成空腔04。

其中,内页墙板01、外页墙板02以及连接肋板03均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成本低,强度高。

空腔04的形状可以为多种,例如:矩形、圆形或者异形等。空腔04的形状可根据连接肋板03的结构形式的不同而不同,较佳地是,连接肋板03呈“口”字型,将内页墙板01和外页墙板02连接,该结构简单,易加工。

本实施例中,通过内页墙板01、外页墙板02以及连接肋板03形成具有空腔04的装配式剪力墙,即该装配式剪力墙中空设置,则能够有效地减轻剪力墙的整体重量,从而能够增加装车量,进而降低运输费用;有效地减轻剪力墙的整体重量,还能够使吊装设备吨位降低,使安装难度降低,从而使安装成本降低。

另外,空腔04内充满空气还可以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装配式剪力墙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装配式剪力墙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墙体还包括加强肋板05,加强肋板05设置在空腔04内,并与内页墙板01和外页墙板02均连接。

其中,加强肋板05的结构形式可以为多种,例如:加强肋板05呈条状或者柱状,其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矩形、三角形或者异形等;加强肋板05可以呈直线形,还可以呈弧形,还可以呈圆环形等。

加强肋板05可以沿内页墙板01至外页墙板02的方向延伸,即加强肋板05为矮柱形,此时加强肋板05的一端与内页墙板01连接,另一端与外页墙板02连接。加强肋板05还可以在竖直方向上延伸,即加强肋板05为长条形,此时加强肋板05的一侧面与内页墙板01连接,另一与该侧面相对的侧面与外页墙板02连接,该加强肋板05的一端可与连接肋板03的上端连接,另一端与连接肋板03的下端连接,从而将空腔04分割成多个子腔041;当然加强肋板05还可以呈长条状且水平设置或者倾斜设置等。

加强肋板05可由金属、木材等材料制成。较佳地是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即在钢筋外包裹混凝土,该方式强度大,成本低,有利于生产加工。

本实施例中,在内页墙板01和外页墙板02之间设置加强肋板05,在保证能够降低剪力墙墙体的重量前提下,可以提高装配式剪力墙的强度,从而保障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剪力墙建筑成的房屋的安全性。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加强肋板05为多个,多个加强肋板05呈网格状设置,以使空腔04分割成多个子腔041。

其中,多个加强肋板05呈网格状设置,网格形状可以为矩形、三角形、多边形或者异形等。网格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即多个加强肋板05可以以一定规律设置也可以无规则设置。

例如:多个加强肋板05可以分为多个均呈直线的第一加强肋板和多个第二加强肋板,多个第一加强肋板依次平行间隔设置,且每个第一加强肋板均与水平方向(或者竖直方向)呈一定角度;多个第二加强肋板依次平行间隔设置,且每个第二加强肋板均与水平方向(或者竖直方向)呈一定角度设置;一个第一加强肋板与每一个第二加强肋板均交叉,同样一个第二加强肋板与每一第一加强肋板均交叉,从而可使形成的网格为平行四边形。

较佳地,如图2所示,多个第一加强肋板051均水平设置,及第一加强肋板051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零,多个第二加强肋板052均竖直设置,即第二加强肋板05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九十度,每个第一加强肋板051与每个第二加强肋板052均一一相互垂直设置,从而使形成的网格为矩形,这种设置方式结构简单,易加工,从而可降低生产成本。

又如:多个加强肋板可以分为多个均呈弧形的第一加强肋板和多个第二加强肋板,多个第一加强肋板沿水平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多个第二加强肋板沿竖直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每个第一加强肋板与每个第二加强肋板均交叉,从而使形成的网格为异形。

再如:多个加强肋板可以分为多个第一加强肋板、多个第二加强肋板以及多个第三加强肋板;多个第一加强肋板依次平行间隔设置,多个第二加强肋板依次平行间隔设置,多个第二加强肋板依次平行间隔设置;每个第一加强肋板与多个第二加强肋板一一交叉,每个第一加强肋板与多个第三加强肋板一一交叉,每个第二加强肋板与多个第三加强肋板一一交叉,从而使形成的网格为三角形。

在多个形成网格状的加强肋板05的交叉点处,可以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将交叉的加强肋板05固定,或者通过卡接固定,还可以通过铁丝等绑紧。较佳地是,通过浇筑将多个加强肋板05一体成型,该方式可简化加工、连接加强肋板05的过程,从而提高装配式剪力墙的生产效率;另外该方式使多个加强肋板05之间的连接牢固可靠。

本实施例中,多个加强肋板05呈网格状设置,则内页墙板01、外页墙板02、连接肋板03以及多个加强肋板05形成的空腔04呈网格状,一个网格为一个子腔041,从而形成网格状受力体系,可以提高装配式剪力墙的延性,从而有利于抗震,进而加强建筑物的安全性。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预制本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剪力墙:

先将外页墙板02浇筑成型;再在外页墙板02的四周浇筑连接肋板03;然后按照网格形状在每个网格处设置相应的模具,模具具有一定高度,模具与模具之间形成凹槽,在凹槽内进行浇筑,从而形成加强肋板05;然后撤去模具;最后浇筑内页墙板01。即可得到装配式剪力墙。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外页墙板02、连接肋板03、加强肋板05以及内页墙板01一体浇筑成型。

本实施例中,将外页墙板02、连接肋板03、加强肋板05以及内页墙板01直接浇筑成型,则可避免采用其他连接方式将各个部分连接固定,使各个部件成为一个整体,从而使该装配式剪力墙稳定性高,可靠性好,进而进一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

较佳地是,外页墙板02、连接肋板03、内页墙板01以及加强肋板05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则统一了加工生产材料,且钢筋混凝土的强度高。

如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装配式剪力墙还包括填充层06,填充层06填充在墙体的空腔04内。

本实施例中,填充层06可采用新型轻质保温材料进行加工生产,一方面保障装配式剪力墙质轻的前提下,可以提高墙体的保温隔热效果,从而提高该装配式剪力墙的实用性。

填充层06可以将空腔04完全充满;也可以填充一部分空腔04,即空腔04内既有填充层06又有空气。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预制本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剪力墙:

先将外页墙板02浇筑成型;再在外页墙板02的四周浇筑连接肋板03;然后按照网格形状在每个网格处设置相应的填充层06,填充层06具有一定高度,多个填充层06之间形成凹槽,在凹槽内进行浇筑,从而形成加强肋板05;最后浇筑内页墙板01。即可得到设置有填充层06的装配式剪力墙。

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填充层06为轻骨料混凝土层、发泡混凝土层或者苯板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本实施例中,填充层06可以为轻骨料混凝土层,轻骨料混凝土具有轻质、高强、保温和耐火等特点,并且变形性能良好,弹性模量较低。从而可以提高该剪力墙的整体性能。

填充层06还可以为发泡混凝土层,发泡混凝土具有轻质、保温隔热性能好、隔音耐火性能好、低弹减震性好等优点。从而可以提高该剪力墙的整体性能。

填充层06还可以为苯板,苯板具有质轻、保温、防火、防水等优点。从而可以提高该剪力墙的整体性能。

当然根据具体使用情况以及经济效果,填充层06还可以为轻骨料混凝土层、发泡混凝土层以及苯板三者中任一两种的组合,例如:填充层06包括依次设置的轻骨料混凝土层和发泡混凝土层。

当然,填充层06还可以为轻骨料混凝土层、发泡混凝土层以及苯板三者的组合,可以综合三者的优点,进一步提高该装配式剪力墙的性能。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外页墙板02包括外页墙板本体以及设置在外页墙板本体的外表面的保护层,外页墙板本体与连接肋板03连接。

其中,保护层可以为瓷砖层或者石材层、木材层、金属层等,保护层还可以为清水混凝土。

保护层不仅能够对外页墙板本体的外表面(外表面是指外页墙板本体远离内页墙板01的一表面)进行保护,还能起到装饰作用,使外页墙板02美观。而且在预制装配式剪力墙过程中,直接将保护层设置在外页墙板本体的外表面,然后将整个装配式剪力墙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无需再对装配式剪力墙的外表面进行加工保护或者装饰,提高了施工效率,避免现场施工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建筑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建筑物结构,包括由上而下设置的多层建筑单元100以及多个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式剪力墙200,每层建筑单元均设置有装配式剪力墙200。

本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物结构的每层建筑单元100,均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式剪力墙200进行安装,由于该装配式具有中空结构,重量轻,则方便吊装,还可降低吊秤吨位,方便安装,从而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物结构施工简单、施工效率高。

具体地,每层建筑单元100均包括在竖直方向上相对设置的叠合楼板现浇层101和叠合楼板预制层102;装配式剪力墙的上端与叠合楼板现浇层连接,装配式剪力墙的上端与叠合楼板预制层连接。该种结构简单易施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