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卸料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8974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卸料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输送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卸料平台。



背景技术:

卸料平台是建筑进出材料的主要通道,为施工临时建筑,用于周转材料,卸料平台必须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不发生失稳、倒塌,并计算各项数值,直到确定安全。

公告号为CN201420406541.X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带有防坠落安全防护的卸料平台。包括卸料平台、正面和侧面防坠落护栏,所述侧面和正面防坠落护栏与卸料平台连接,所述侧面防坠落护栏和正面防坠落护栏的外侧分别安装有防护护栏,所述防护护栏上覆盖有防护网。

该卸料平台一般安装与建筑楼层上,上述方案虽然通过设置防护护栏扩大了卸料平台的安全防护面积,但是对于头顶并没有做到防护,在建筑施工中往往有很多杂物,而杂物很可能从高处落下,如果不注意对头顶的保护,就可能会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卸料平台,通过在卸料平台的顶部设置防护层达到保护工作人员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卸料平台,包括机架,所述机架顶部设有滑轨,所述滑轨沿机架长度方向延伸且伸出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包括警示布、固定在警示布下方的钢丝框架、固定在钢丝框架内的钢丝网以及连接在钢丝框架两侧的滑轮,所述滑轮位于滑轨内。

该卸料平台安装在建筑楼层上,机架与建筑楼层固定,且部分伸出建筑楼层外,滑轨伸出机架的部分位于建筑楼层内;在卸料平台的机架顶部固定了滑轨,滑轨在侧板的相向面开有凹槽,滑轨内有滑轮,滑轮铰接在防护层上面,从而使防护层可以沿着滑轨移动,滑轨的长度为防护层的两倍,在需要防护层时将防护层滑在顶面,在需要转运特大材料时,也可以将防护层移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设置一用于与建筑楼层连接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钢丝、固定在钢丝两端的套环、固定在建筑楼层上用于与套环连接的预埋件,钢丝绕过两端的套环形成一钢丝圈,钢丝圈上设有绳卡。

该机架伸出建筑楼层的一端设有预埋件,建筑楼层上也设有预埋件,通过连接组件将两预埋件连接在一起,连接组件包括钢丝,为了使钢丝与预埋件的接触面积更大,在钢丝的两端套接了套环从而形成钢丝圈,为了进一步增加钢丝强度,设置了绳卡将钢丝圈夹紧,形成钢丝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绳卡在钢丝圈上设有数个。

由于钢丝很长而绳卡的夹紧面积很小,所以设置多个绳卡,均布在钢丝上,进一步增加钢丝的抗拉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层连接一拉动防护层沿滑轨移动的拉动机构,拉动机构在滑轨长度方向的两端各设置一个。

在防护层的左右各设置一个拉动机构,从而控制防护层进行左右两方面的拉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支撑柱上的缠绕柱、驱动缠绕柱的轮盘、固定在轮盘上的把手以及一端固定在缠绕柱且另一端固定在防护层上的拉绳。

为了方便的转动缠绕柱,设置了轮盘以及把手,在转动把手时,缠绕柱转动时,从而使拉绳带动防护层沿滑轨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缠绕柱上设有两块限位块,拉绳与缠绕柱的固定点位于两限位块之间。

使缠绕柱在工作时,拉绳转动在缠绕柱的两限位块内,而不会从缠绕柱脱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轨开有销孔,所述销孔设一固定销,当防护层移动至滑轨一端时,固定销插入销孔。

在滑槽的中央开有销孔,在固定销不插入时,防护层可以在滑轨内随意运动,当防护层位于导轨两端时,插入固定销,从而将防护层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轨一端转动连接一定滑轮,拉绳绕过定滑轮缠绕在缠绕柱上。

拉绳通过定滑轮从沿导轨方向转为朝向缠绕柱的方向,定滑轮的存在可以减少拉绳的磨损,增加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通过防护层的设计,使工作人员在卸料平台工作时,来自上方的危险大大减少。

其二,通过连接组件的设计,使卸料平台的受力更合理,增加了卸料平台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防护层的爆炸图;

图3为图1中A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B部放大图;

图5为图1中C部放大图;

图6为图1中D部放大图。

图中:1、机架;2、底板;21、螺栓;3、侧板;31、滑轨;32、支撑柱;33、销孔;4、防护层;41、警示布;42、钢丝网;43、钢丝框架;44、滑轮;5、连接组件;51、钢丝;52、套环;521、收纳槽;53、绳卡;531、夹紧螺栓;6、预埋件;61、第二预埋件;62、圆环;63、第一预埋件;7、拉动机构;71、缠绕柱;72、轮盘;73、把手;74、拉绳;75、限位块;76、固定销;8、建筑楼层;9、定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种卸料平台,如图1所示,包括固定在建筑楼层8上的机架1、固定在机架1上的滑轨31、设置在滑轨31内的防护层4、拉动防护层4沿滑轨31移动的拉动机构7。

如图1所示,机架1包括底板2,底板2一端通过螺栓21固定在建筑楼层8上,另一端伸出建筑楼层8形成一悬空端。底板2的悬空端两侧固定有侧板3,两侧板3顶部各铺设一滑轨31,滑轨31的横截面呈凹形,滑轨31沿侧板3长度方向向建筑楼层8内延伸。滑轨31的长度为侧板3长度的两倍,滑轨31超出侧板3的部分通过支撑柱32支撑,支撑柱32的一端与滑轨31固定,另一端固定在底板2上。

如图2所示,两滑轨31间设有防护层4,防护层4包括警示布41,警示布41上带有彩色条纹,且表面有防水涂层;警示布41通过钢丝框架43固定,钢丝框架43位于警示布41的下方,钢丝框架43的内部固定钢丝网42。在其四角上各转动连接一滑轮44,滑轮44位于滑轨31内,从而使防护层4沿滑轨31运动。

如图3所示,拉动机构7在防护层4沿滑轨31长度方向的两端各设置一个,拉动机构7包括转动连接在支撑柱32上的缠绕柱71,缠绕柱71的一端固定一轮盘72,轮盘72上固定一便于轮盘72转动的把手73;拉动机构7还包括一拉绳74,拉绳74一端固定在缠绕柱71上,拉绳74另一端固定为自由端。在缠绕柱71上固定有两块限位块75,两块限位块75位于拉绳74与缠绕柱71固定点的两侧,使拉绳74在缠绕中不会脱离缠绕柱71;为了减少拉绳74的磨损,在滑轨31一端转动连接一定滑轮9,拉绳74绕过定滑轮9缠绕在缠绕柱71上。两侧拉动机构7中两根拉绳74的自由端分别与防护层4的两端固定,当缠绕柱71转动时,拉绳74拉动防护层4,从而带动防护层4沿滑轨31运动。

如图6所示,为了固定防护层4,滑轨31开有销孔33,所述销孔33内插设一固定销76,当防护层4移动至滑轨31一端时,固定销76插入销孔33。

如图4、5所示,为了使卸料平台更稳定,设有连接底板2与建筑楼层8的连接组件5。连接组件5包括钢丝51,钢丝51的两端固定有套环52,套环52为金属制成,外圈开有收纳槽521,钢丝51嵌入到套环52的收纳槽521内,从而增大钢丝51的受力面积,加固连接;钢丝51绕过两端的套环52形成一钢丝圈,钢丝圈平行的两段通过多个绳卡53卡紧形成一双股钢丝绳,具体的,绳卡53通过拧紧底部的夹紧螺栓531,将汇合后的双股钢丝绳夹紧,绳卡53数目为5个,均匀分布于钢丝51上。

如图1所示,连接组件5还包括预埋件6,机架1所在建筑楼层8的上一层设有第一预埋件63,第一预埋件63的一部分固定在建筑楼层8体内,另一部分在建筑楼层8体外形成封闭的圆环62。钢丝51一端的套环52穿入圆环62内与圆环62抵接,从而将钢丝51与第一预埋件63固定,同样的,钢丝51另一端的套环52与底板2上的第二预埋件61固定;第二预埋件61固定于底板2的悬空端,从而拉接底板2,使卸料平台更稳定。

工作过程:当需要移动防护层4时,转动缠绕柱71,使拉绳74拉动防护层4,从而带动防护层4沿滑轨31运动;

当不需要移动防护层4时,将固定销76插入销孔33,从而将防护层4固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