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管廊冬季施工的防风保温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6396发布日期:2018-11-30 20:31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廊施工的防护工艺,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管廊冬季施工的防风保温棚。



背景技术:

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C即进入冬季施工,冬季施工时,为防止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受冻破坏,防止其内部温度的过快丢失,需采取措施进行冬季的防风和保温,以保证管廊结构混凝土强度的持续上升。

目前,管廊冬季施工时,主要通过在混凝土上覆盖一层保温膜对混凝土进行保温,这种保温方式只能对顶板起到作用,对侧墙、底板则无法保证其所需的温度。针对上述问题,申请人考虑利用大棚原理结合太阳能吸热技术设计一种保温棚,通过保温棚将管廊四个方向包在密闭空间内,防止风对流带走热量,同时利用白天的太阳能吸收热量以保证大棚内温度能满足混凝土强度的持续上升,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目前,还没有施工中采用保温棚的方式来进行防风和保温,而现有的保温棚仅仅局限于蔬菜大棚,但蔬菜大棚的棚体都是固定的,棚顶不能进行张开和闭合,而在施工现场中,经常需要通过从棚顶吊装管材等建材,因此,急需一种棚顶能够开闭且节能环保的防风保温棚。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应对冬季施工过程中,浇筑管廊的混凝土内部温度丢失过快的一种用于管廊冬季施工的防风保温棚。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管廊冬季施工的防风保温棚,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置在管廊安装位置两侧、并沿管廊通道方向竖向设置的多根搅拌桩,所述搅拌桩桩底置于管廊基坑下,每侧搅拌桩均相邻设置,形成一道竖向的防风基座;在两侧搅拌桩之间、搅拌桩上方设有多个拱架,拱架与搅拌桩形成中部具有拱形通道的保温棚骨架,在相邻拱架之间安装有多块首尾相接的保温篷布;所述拱架的左右两端能够分别沿同侧搅拌桩所形成的防风基座的长度方向滑动并定位,每两个或三个或三个以上相邻设置的拱架的轴向高度相等,形成一个拱架组件,其中至少一个拱架组件能够面向相邻拱架组件的一侧滑动后重叠,并在滑动后形成一个施工窗口;在位于前后两端拱架上均安装有将保温棚骨架中部拱形通道密封的防风帘,所述防风帘能够在拱架上滑动后将拱形通道打开。通过设置防风基座可为保温棚的搭设提供安装位置,同时,还能够对基坑下的管廊混凝土起到侧面防风保温的作用;保温棚中拱架和保温篷布对管廊顶端起到密封和保温作用,而防风帘则对管廊前后两端起到了密封和保温作用,从而整个保温棚将管廊混凝土密封并包围,一方面,可防止外部冷空气进入和空气对流后带走混凝土原有热量,另一方面,保温篷布能够起到保温、吸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管廊混凝土的保温环境。另外,保温棚中拱架可滑动并重叠,为可推拉形式,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可前后推拉拱架,将保温棚顶端打开,形成一个施工窗口,从而可确保混凝土正常浇筑,浇筑完毕后再滑动保温棚,将保温棚密封,适应管廊不同施工周期的应用要求。同样的,防风帘也能实现张开和收折,从而在管廊钢筋绑扎时,张开后供工人行走,在混凝土浇筑后,闭合保温。

进一步的,所述拱架包括由多根弧形杆首尾相接后形成的拱形杆,在拱形杆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横梁,在横梁上设有多根两端分别与横梁和拱形杆固定连接的加强杆,在每个拱形杆的左右两端均设有一个滑轮组件。这样,拱架的结构简单,每侧拱架的滑轮均有两个,为双滑轮结构,拱架上的横梁可为防风帘安装提供位置,加强杆可进一步增加拱架的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滑轮组件包括固定在拱形杆末端的轮滑支架和固定在轮滑支架末端的滑轮,所述轮滑支架由一根横杆和一根竖杆固定而成,横杆和竖杆其中一端固定连接,呈L形,在滑轮上设有锁死和解锁轮滑的制动块。每一个滑轮组件具有两个轮滑,为双滑轮结构。

进一步的,每两个或三个或三个以上相邻设置的拱架的轴向高度相等,形成一个拱架组件,拱架组件的轴向高度从两边向中间逐渐减小,相邻拱架组件之间的轴向高度差为拱架中拱形杆的杆件截面直径。

进一步的,在每侧防风基座顶端均设有一个沿其长度方向设置并与其等长的冠梁,在每根搅拌桩内均预埋有一根顶端伸出搅拌桩和冠梁外的竖向钢板,在冠梁或搅拌桩上端嵌有一根末端固定在边坡上并呈斜向设置的锚索,在冠梁和竖向钢板上、面向滑轮组件的一侧均设有一个供滑轮滑动的滑轨,所述滑轨呈U形,滑轨的长度与冠梁的长度相等。

进一步的,在滑轨的两端均间隔设有多个通孔,在通孔对应的冠梁上设有一个下凹的凹槽,所述通孔大于轮滑的直径。这样,可在将拱架从中间向两边滑动后,滑轮在遇到通孔和凹槽后,即会嵌入通孔和凹槽内,实现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篷布为黑色涂膜片或吸热板。黑色涂膜片和吸热板均吸收太阳的热量,采用上述两种材料作保温篷布后,能够在白天的时候吸收部分太阳能,并将太阳能释放到棚内,提升保温棚内的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防风帘包括设置在前后两端的拱架上并将其完全封闭的胶板以及至少两块安装在前后两端拱架横梁上并能够沿横梁长度方向滑动的帘布,在每块帘布的顶端均间隔设有多个套圈,所述套圈套设在横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得到的用于管廊冬季施工的防风保温棚具有如下优点:

1、在管廊混凝土浇筑前,搭设保温棚将管廊施工场地密封起来,可将管廊四个方向包在密闭空间内,防止风对流将热量带走,同时,保温篷布采用黑色涂膜片,能吸收太阳的辐射,从而可利用保温篷布在白天将吸收热量,保证大棚内温度能够满足混凝土强度的持续上升,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同时,防风保温棚还能在下雨天时,用作雨棚,在降雨较多的地区可加快施工进度。另外,混凝土内部反应会产生水化热,水化热也可提高混凝土自身的温度,故在内部生热、外部吸热、密闭防风隔热三重作用下,能较好的起到保温防风作用。

2、保温棚中的拱架可滑动并重叠,为可推拉形式,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可前后推拉拱架,将保温棚顶端打开,形成一个施工窗口,从而可确保混凝土正常浇筑,浇筑完毕后再滑动保温棚,将保温棚密封。

3、防风保温棚中的拱架采用轻钢结构,自重轻,组装和拆卸方便,能多次利用;保温篷布的自重也轻,安装方便,多次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防风保温棚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防风保温棚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拱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帘布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防风基座1、支护桩11、型钢12、冠梁13、锚索14、滑轨2、滑轮组件3、轮滑支架31、滑轮32、拱架4、拱形杆41、横梁42、加强杆43、保温篷布5、拱形通道6、防风帘7、胶板71、套圈72、帘布7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管廊冬季施工的防风保温棚,它包括设置在管廊安装位置两侧、并沿管廊通道方向竖向设置的多根搅拌桩11,所述搅拌桩11桩底置于管廊基坑下,每侧搅拌桩11均相邻设置,形成一道竖向的防风基座1;在两侧搅拌桩11之间、搅拌桩11上方设有多个拱架4,所述拱架4的左右两端能够分别沿同侧搅拌桩11所形成的防风基座1的长度方向滑动并定位,且拱架4的轴向高度从中间向两边逐渐增加,拱架4与搅拌桩11形成中部具有拱形通道6的保温棚骨架,当中部的拱架4滑动到两边拱架4下或置于两侧拱架4内时,保温棚中部即形成一个施工窗口;在每两个相邻拱架4之间均固定设有多块首尾相接的保温篷布5,在位于前后两端拱架4上均安装有将保温棚骨架中部拱形通道6密封的防风帘7,所述防风帘7能够能够从中部向两边打开或从侧边向中部打开,从而打开和关闭拱形通道6。

如图5所示,拱架4包括由多根弧形杆首尾相接后形成的拱形杆41,在拱形杆41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横梁42,在横梁42上设有多根两端分别与横梁42和拱形杆41固定连接的加强杆43,在每个拱形杆4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一个滑轮组件3。

如图3所示,滑轮组件3包括固定在拱形杆41末端的轮滑支架31和固定在轮滑支架末端的滑轮32,所述轮滑支架31由一根横杆和一根竖杆固定而成,横杆和竖杆其中一端固定连接,呈L形,在滑轮32上设有锁死和解锁轮滑32的制动块。

为了在保温棚中部形成一个施工窗口,每两个或三个或三个以上相邻设置的拱架4的轴向高度相等,形成一个拱架组件,拱架组件的轴向高度从两边向中间逐渐减小,相邻拱架组件之间的轴向高度差为拱架中拱形杆41的杆件截面直径。

如图1-图3所示,在每侧防风基座1顶端均设有一个沿其长度方向设置并与其等长的冠梁13,在每根搅拌桩11内均预埋有一根顶端伸出搅拌桩11和冠梁13外的竖向钢板12,在冠梁13或搅拌桩11上端嵌有一根末端固定在边坡上并呈斜向设置的锚索14,在冠梁和竖向钢板上、面向滑轮组件的一侧均设有一个供滑轮滑动的滑轨2,所述滑轨2呈U形,滑轨的长度与冠梁的长度相等。

如图4所示,在滑轨2的两端均间隔设有多个通孔21,在通孔21对应的冠梁13上设有一个下凹的凹槽,所述通孔21大于轮滑32的直径。左右两侧滑轨2的开孔位置必须相同,并与雨棚上的滑动装置3位置相对应,从而确保滑动装置3经过时能陷进去。

本实施例中的保温篷布5为黑色涂膜片或吸热板。同时,还可在位于前后两端的拱架组件上装设一个太阳能吸热装置,该吸热装置的热量输出端伸入防风保温棚内,将热量传递到棚内。黑色涂膜片为柔性材质,能够折叠,使用时,将其用在打开施工窗口的拱架组件上。

如图1、图6所示,防风帘7包括设置在前后两端的拱架4上并将其完全封闭的胶板71以及至少两块安装在前后两端拱架4的横梁42上并能够沿横梁42长度方向滑动的帘布73,在每块帘布73的顶端均间隔设有多个套圈72,所述套圈72套设在横梁42上。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