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垂直升降类立体车库的充电载车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60733发布日期:2019-04-20 04:02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垂直升降类立体车库的充电载车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车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垂直升降类立体车库的充电载车板。



背景技术:

现代城市的繁华商业地段土地面积紧张,为解决停车不足的问题,需要在有限的土地面积内建立高层停车设备,这样才能满足车位数量的需求。垂直升降类立体车库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空间利用率高、停车密度高等优点。但是,由于市场上电动汽车的日益增加,垂直升降类立体车库还要解决如何充电问题。现有技术中,在立体车库中增加充电桩,不同高度的停车位里的充电桩使得工作人员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才能完成充电准备工作,劳动强度大且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方便的垂直升降类立体车库的充电载车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垂直升降类立体车库的充电载车板,该垂直升降类立体车库包括多个由车库钢架和横向设于车库钢架上的滑轨构成的停车位,所述充电载车板包括载车板、安装在载车板底面纵向两侧且与所述滑轨相配合的滑块、安装在滑块内侧载车板底面的挂板以及设置在载车板的横向边梁上的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安装在载车板的横向边梁外侧的用于充电的充电座、内嵌安装在载车板横向边梁顶面且与所述充电座处于同一侧的用于连接充电的插座、与所述插座相配合的插头、水平对称安装在所述插头两侧用于支撑插头的横杆、内嵌安装在载车板横向边梁顶面且对称分布于所述插座两侧的用于吸引横杆的电磁铁、垂直安装在载车板横向边梁顶面且对称分布于所述电磁铁两侧的滑杆,滑杆为倒立的L形结构体、间隙套设在所述滑杆的竖直结构体上的滑套,滑套一侧与所述横杆端部固定连接以及对称连接在所述滑杆的横向结构体底面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分别与对应的横杆连接;所述电磁铁和插座通过线缆并联连接在充电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插头两侧的横杆底面对称设有便于插头插接和限位的第一导向柱,所述插座两侧的载车板横向边梁顶面上对称设有用于对应套接第一导向柱的第一导向套。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座通过与供电组件对接来提供电力,所述供电组件包括垂直安装在车库钢架上且与所述充电座相配合的充电插头以及放置在地面上通过线缆与充电插头连接的供电桩。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插头两侧的车库钢架上对称设有便于充电插头插接和限位的第二导向柱,所述充电座两侧的横向边梁外侧对称设有用于对应套接第二导向柱的第二导向套。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存放汽车时,首先工作人员将充电枪连接到汽车上,然后载车板通过滑块与滑轨的相对移动将汽车搬运到停车位上实现充电座与充电插头的插接,此时电磁铁通电吸引横杆下移,复位弹簧发生形变,插头与插座被动插接,便可给汽车进行充电作业;在取走汽车时,载车板通过滑块与滑轨的相对移动将汽车从停车位上搬走实现充电座与充电插头的分离,此时电磁铁断电,横杆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原位置,插头与插座随之分离,汽车充电结束;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充电方便,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长边方向的结构侧视图;

图2为图1中A部位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短边方向的结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为汽车充电时的效果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载车板;101-横向边梁;2-滑块;3-挂板;4-充电装置; 401-充电座;402-插座;403-插头;404-横杆;405-滑套;406-滑杆;407-复位弹簧;408-电磁铁;409-第一导向套;410-第一导向柱;411-第二导向套;412- 充电枪;5-供电组件;501-充电插头;502-供电桩;503-第二导向柱;6-车库钢架;7-滑轨;8-汽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垂直升降类立体车库的充电载车板,该垂直升降类立体车库包括多个由车库钢架6和横向设于车库钢架6上的滑轨7构成的停车位,该充电载车板包括载车板1、安装在载车板1底面纵向两侧且与滑轨7相配合的滑块2、安装在滑块2内侧载车板1底面的挂板3 以及设置在载车板1的横向边梁101上的充电装置4,充电装置4包括安装在载车板1的横向边梁101外侧的用于充电的充电座401、内嵌安装在载车板1 横向边梁101顶面且与充电座401处于同一侧的用于连接充电的插座402、与插座402相配合的插头403、水平对称安装在插头403两侧用于支撑插头403 的横杆404、内嵌安装在载车板1横向边梁101顶面且对称分布于插座402两侧的用于吸引横杆404的电磁铁408、垂直安装在载车板1横向边梁101顶面且对称分布于电磁铁408两侧的滑杆406,滑杆406为倒立的L形结构体、间隙套设在滑杆406的竖直结构体上的滑套405,滑套405一侧与横杆404端部固定连接以及对称连接在滑杆406的横向结构体底面的复位弹簧407,复位弹簧407分别与对应的横杆404连接;电磁铁408和插座402通过线缆并联连接在充电座401上;其中,插头403两侧的横杆404底面对称设有便于插头403 插接和限位的第一导向柱410,插座402两侧的载车板1横向边梁101顶面上对称设有用于对应套接第一导向柱410的第一导向套409。

如图3所示,充电座401通过与供电组件5对接来提供电力,供电组件5包括垂直安装在车库钢架6上且与充电座401相配合的充电插头501以及放置在地面上通过线缆与充电插头501连接的供电桩502;其中,充电插头501两侧的车库钢架6上对称设有便于充电插头501插接和限位的第二导向柱503,充电座401两侧的横向边梁101外侧对称设有用于对应套接第二导向柱503的第二导向套411。

根据上述构造,存放汽车8时,首先工作人员将充电枪412连接到汽车8上,然后载车板1通过滑块2与滑轨7的相对移动将汽车8搬运到停车位上实现充电座 401与充电插头501的插接,此时电磁铁408通电吸引横杆404下移,复位弹簧407 发生形变,插头403与插座402被动插接,便可给汽车8进行充电作业;在取走汽车8时,载车板1通过滑块2与滑轨7的相对移动将汽车8从停车位上搬走实现充电座401与充电插头501的分离,此时电磁铁408断电,横杆404在复位弹簧407的作用下恢复原位置,插头403与插座402随之分离,汽车8充电结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