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智能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60709发布日期:2019-04-20 04:02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智能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停车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小型智能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拥有汽车的家庭也越来越普遍,车辆数量的急剧上升,停车场作用也是越来越大。传统的停车场主要分为露天停车场和地下多层停车场,主要包括有仅画停车格而无人管理及收费的简易停车场,亦有配有出入栏口、泊车管理员及计时收款员的收费停车场。

但是现有技术中停车场占地面积较大,而立体停车场一般需要多组的升降装置,且汽车在转移过程中不够稳定,同时造价和维护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智能立体车库,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维护成本较高及汽车在转移过程中不够稳定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小型智能立体车库,包括:车库主体、升降机构、横移机构、第一载车机构和第二载车机构;

所述车库主体内设置有多个车位,所述车位上设置有所述第二载车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和所述横移机构均设置在所述车库主体的同侧,且所述横移机构驱动所述升降机构相对于所述车库主体横向移动,所述第一载车机构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第一载车机构和所述第二载车机构相对配合,以使汽车能够存在所述第二载车机构或从所述第二载车机构上取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载车机构包括支撑架、驱动电机、传动机构和第一载车板;

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第一载车板设置在支撑架的顶端,且所述第一载车板能够相对所述支撑架向靠近第二载车机构一端滑动;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传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载车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载车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支撑柱;

所述第一支撑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一载车板连接,且所述第一载车板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支撑柱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载车板包括第一固定横杆、两根第一侧杆及多根第一纵杆;

两根所述第一侧杆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横杆的两端,多根所述第一纵杆均匀间隔地设置在两根所述第一侧杆之间,相邻的两根所述第一纵杆之间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端朝向所述第二载车机构;

所述第一侧杆与所述支撑架之间可滑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一端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纵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纵杆为三根,所述传动机构的一端与设置在中心位置的所述第一纵杆连接,设置在中心位置两侧的所述第一纵杆分别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齿轮和齿条;

所述齿条固定设置在中心位置的所述第一纵杆上,所述齿轮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所述车库主体包括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及第四层,所述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及第四层均设置有至少三个停车位;

所述第二载车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层、第三层及第四层上的停车位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载车机构包括第二升降柱及设置在第二升降柱上方的第二载车板;

所述第二载车板包括四块子板及第二固定横杆,四块所述子板沿所述第二固定横杆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子板之间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端朝向所述第一载车机构,且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纵杆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升降电机、固定架和传动件;

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车库主体的高度方向相同,所述升降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或第二滑槽的顶端,所述固定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之间,所述第一载车机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且所述固定架通过所述传动件与所述升降电机连接,以使所述固定架沿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上下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横移机构包括横移电机、第一横移槽和第二横移槽;

所述第一横移槽和所述第二横移槽设置在所述车库主体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横移槽和所述第二横移槽中,所述横移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横移槽中,所述横移电机通过传动结构带动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相对于所述第一横移槽和第二横移槽横向移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执行存取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执行存取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执行存取装置还与所述升降机构、横移机构、第一载车机构和第二载车机构电连接,以用于控制所述升降机构、横移机构、第一载车机构和第二载车机构的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小型智能立体车库,包括:车库主体、升降机构、横移机构、第一载车机构和第二载车机构;所述车库主体内设置有多个车位,所述车位上设置有所述第二载车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和所述横移机构均设置在所述车库主体的同侧,且所述横移机构驱动所述升降机构相对于所述车库主体横向移动,所述第一载车机构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第一载车机构和所述第二载车机构相对配合,以使汽车能够存在所述第二载车机构或从所述第二载车机构上取出。采用上述的方案,横移机构能够驱动升降机构进行横移,并且第一载车机构和第二载车机构能够相对配合,这样可以使汽车平稳的从第一载车机构移动到第二载车机构上,或是从第二载车机构转移到第一载车机构上,由于横移机构能够驱动升降机构进行横移,只需设置有一个升降机构即可,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维护成本较高及汽车在转移过程中不够稳定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型智能立体车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型智能立体车库的第一载车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型智能立体车库的第二载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型智能立体车库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车库主体;200-升降机构;300-横移机构;400-第一载车机构;500-第二载车机构;210-升降电机;220-第一滑槽;230- 第二滑槽;240-固定架;410-支撑架;420-驱动电机;430-传动机构; 440-第一载车板;450-第一支撑柱;510-第二升降柱;520-第二载车板;431-齿轮;432-齿条;441-第一固定横杆;442-第一侧杆;443- 第一纵杆;521-第二固定横杆;522-子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型智能立体车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小型智能立体车库,包括:车库主体100、升降机构200、横移机构300、第一载车机构400 和第二载车机构500;所述车库主体100内设置有多个车位,所述车位上设置有所述第二载车机构500,所述升降机构200和所述横移机构300均设置在所述车库主体100的同侧,且所述横移机构300驱动所述升降机构200相对于所述车库主体100横向移动,所述第一载车机构400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200上,所述第一载车机构400和所述第二载车机构500相对配合,以使汽车能够存在所述第二载车机构 500或从所述第二载车机构500上取出。采用上述的方案,横移机构 300能够驱动升降机构200进行横移,并且第一载车机构400和第二载车机构500能够相对配合,这样可以使汽车平稳的从第一载车机构 400移动到第二载车机构500上,或是从第二载车机构500转移到第一载车机构400上,由于横移机构300能够驱动升降机构200进行横移,只需设置有一个升降机构即可,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维护成本较高及汽车在转移过程中不够稳定的技术问题。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型智能立体车库的第一载车机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载车机构400包括支撑架410、驱动电机420、传动机构430和第一载车板440;

所述支撑架410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第一载车板440 设置在支撑架410的顶端,且所述第一载车板440能够相对所述支撑架410向靠近第二载车机构500一端滑动;所述驱动电机420设置在所述支撑架410上,所述传动机构430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420 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传动机构43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载车板440 连接。

本实施例中,支撑架410设置在升降机构200上,第一载车板 440设置载车支撑架410的上端,驱动电机420设置在支撑架410上,驱动电机420通过传动机构430与第一载车板440连接,驱动电机 420驱动第一载车板440向第二载车机构500的一端移动,通过第一载车板440与第二载车机构500之间的配合,以实现汽车的转移。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载车机构40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支撑柱450;

所述第一支撑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架410上,所述第一支撑柱450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一载车板440连接,且所述第一载车板440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支撑柱450滑动。

其中,支撑柱为二个。

其中,第一载车板440和第一支撑柱450之间通过滑道和滑槽之间的配合相对滑动。

本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一支撑柱450设置在第一载车板440 和支撑架410的底板之间,第一支撑柱450的设置可以提高第一载车板440的承重能力,且第一载车板440相对于第一支撑柱450相对滑动,还能提高第一载车板440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载车板440包括第一固定横杆441、两根第一侧杆442及多根第一纵杆443;

两根所述第一侧杆442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横杆441的两端,多根所述第一纵杆443均匀间隔地设置在两根所述第一侧杆442 之间,相邻的两根所述第一纵杆443之间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端朝向所述第二载车机构500;

所述第一侧杆442与所述支撑架410之间可滑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430的一端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纵杆443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纵杆443为三根,所述传动机构430的一端与设置在中心位置的所述第一纵杆443连接,设置在中心位置两侧的所述第一纵杆443分别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柱450上。

本实施例中,第一纵杆443和第一侧杆442均与第一固定横杆 441垂直设置,两个第一侧杆442设置在第一固定横杆441的两端,第一侧杆442与支撑架410之间滑动连接,三根第一纵杆443设置在两个第一侧杆442之间,第一纵杆443与第一侧杆442之间形成与第三凹槽,并且第三凹槽和第一凹槽的开口方向相同,且均朝向第二载车机构500的一端,第一凹槽和第三凹槽用于与第二载车机构500 配合。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430包括齿轮 431和齿条432;

所述齿条432固定设置在中心位置的所述第一纵杆443上,所述齿轮431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齿轮431与所述齿条 432啮合;

所述车库主体100包括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及第四层,所述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及第四层均设置有至少三个停车位;

所述第二载车机构500设置在所述第二层、第三层及第四层上的停车位上。

其中,车库主体100可还可包括第五层和第六层等等,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进行调整。

本实施例中,第一层可直接将汽车开进和开出,在第二层、第三层和第四层上设置有第二载车机构500,传动机构430的包括齿轮431 和齿条432,齿条432固定设置在中心位置的第一纵杆443上,齿轮 431设置在驱动电机420的输出轴上,通过改变驱动电机420输出轴转动方向,调整第一载车板440向靠近第二载车机构500一端运动,或恢复第一载车板440原来的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型智能立体车库的第二载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载车机构500包括第二升降柱510及设置在第二升降柱510上方的第二载车板520;

所述第二载车板520包括四块子板522及第二固定横杆521,四块所述子板522沿所述第二固定横杆521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子板522之间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端朝向所述第一载车机构400,且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纵杆443 相匹配。

本实施例中,第二载车板520设置在升降柱的上方,且第二载车板520包括了第二固定横杆521及四块子板522,四块子板522沿第二横杆的长度方向一侧间隔设置,四块子板522之间形成有三个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和三个第一纵杆443配合,通过升降柱控制第二载车板520进行上下移动,以使汽车在第一载车板440和第二载车板520 上相对转移。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型智能立体车库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200包括第一滑槽220、第二滑槽230、升降电机210、固定架240和传动件;

所述第一滑槽220和所述第二滑槽230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滑槽220和所述第二滑槽23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车库主体100的高度方向相同,所述升降电机210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220或第二滑槽 230的顶端,所述固定架240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220和所述第二滑槽230之间,所述第一载车机构400设置在所述固定架240上,且所述固定架240通过所述传动件与所述升降电机210连接,以使所述固定架240沿所述第一滑槽220和所述第二滑槽230上下滑动。

本实施例中,升降电机210通过传动件带动固定架240沿第一滑槽220和第二滑槽230上下滑动,以将设置在固定架240上的第一载车机构400起升到预定的车库的层数,第一载车机构400工作将汽车移至第二载车机构500上。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横移机构300包括横移电机、第一横移槽和第二横移槽;

所述第一横移槽和所述第二横移槽设置在所述车库主体100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滑槽220和所述第二滑槽230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横移槽和所述第二横移槽中,所述横移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横移槽中,所述横移电机通过传动结构带动所述第一滑槽220 和所述第二滑槽230相对于所述第一横移槽和第二横移槽横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横移槽和第二横移槽设置在车库主体100的上下两端,第一滑槽220和第二滑槽230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在第一横移槽和第二横移槽中,横移电机通过传动结构带动第一滑槽220和第二滑槽230相对第一横移槽和第二横移槽横向移动,以使第二载车机构500能够移动到预定的位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包括执行存取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执行存取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执行存取装置还与所述升降机构200、横移机构300、第一载车机构400和第二载车机构500电连接,以用于控制所述升降机构200、横移机构300、第一载车机构400和第二载车机构500的工作状态。

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内能接收是否有存取信息,若是有存车或者取车的信息,控制装置发送信号至执行存取装置中,执行存取装置控制升降机构200、横移机构300、第一载车机构400和第二载车机构500,以实现存车或者是取车的步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