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楼层置模施工法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6312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建筑楼层置模施工法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楼层置模施工法及其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不需等待楼板混凝土的凝固,就可直接置於定位桩上,以进行後续墙壁灌浆作业,快速地建构各楼层的建筑楼层置模施工法及其装置。
现在用木材模板钉架组合,是以灌浆施工来构筑混凝土建物,在近代以来,已逐被可模组化的钢模施工法所取代,因钢模施工法具有较隹的施工品质及效率,在大规模的营建工程中,其可利用机具快速施工,所以目前在营造专业上,已被广泛地使用。
现有的钢模施工法,是先将建物四周的墙壁灌浆完成,并往上构建楼板,而後再逐一往上层施工的技术,如

图1、2所示,建筑楼层的模组化装置1包含有若干的横桁杆10、纵桁杆11、楼板模版12(以下简称版模)、墙壁模板13(以下简称墙模),且其主要装置於下层楼板14及四周墙壁15等已构建完成的建筑物结构体顶部,在施工时,必须先将若干定位座16以适当间距螺设在建筑物四周墙壁15的顶端,并将以预定数量交格叠接的横桁杆10及纵桁杆11架固在该等定位座16上,且在该纵桁杆11上铺设平整的版模12,在该版模12上配设预定的版筋及相关的水电配管,就可供灌浆施工,灌浆後必须静待18~36小时的时间使版浆凝固,使该楼板17已具足够的强度後,才能在凝固的楼板17上方放样搭架墙模13,并在该墙模13外侧铺设墙筋及外模,再於其内灌设墙浆以形成墙壁,再依上述步骤重复进行。由上述可知建构工程因各楼层中的楼板及墙壁必须层层搭架构筑,而为使混凝土凝固以提供足够的撑持强度,因此工程上多半是在长时间等待,所以有工期过长的缺失,特别是在建构同型并连的大楼时,这种耗时等待的情形更严重,例如同时在大楼中的A、B两相同格局的施工区中施工,通常因为在高楼上施工,而其上并无多馀的空地来置放模具,因此在模具的使用上,一般是利用同一套墙模来交替周转使用,也就是其中一施工区落後另一施工区一个工作阶段,例如其中一施工区(A区)的墙壁已完成灌浆,原本可先进行拆模工事以将模具移至另一施工区(B区)架放,但因同一时期另一施工区(B区)是在进行楼板模版的铺设及铺放版筋架管、灌浆等工程,所以A区的各模具在拆模之前,必须先等待B区的混凝土凝固後才可吊运到B区重新组装施工,因此在各模具的使用周转上等待混凝土凝固所花费的时间就造成工期的浪费。
本发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种在层层构筑的墙壁及楼板施工时,不需费时地等待楼板混凝土的凝固,而可以加速施工建构的进行以缩短工期的建筑楼层置模施工法及其装置。
根据以上目的,本发明的建筑楼层置模施工法,建筑楼层是由若干墙壁及墙壁顶端的楼板逐层向上构筑而成,而该等墙壁及楼板是由墙模及版模框架灌浆所形成,其中,a.在同一层结构体的预定位置处固设若干定位桩,该等定位桩具有足够的高度,使其顶端高出欲形成於此层结构体墙壁顶端楼板的灌浆高度;b.在该层结构体的墙壁顶部上布设版模,且该定位桩直立伸出版模;c.在该版模上灌浆形成楼板,而该定位桩的顶端凸出楼板的灌浆高度;d.将该墙模置放在定位桩凸出灌浆面的顶端上;e.在该墙模间施工灌浆以形成墙壁;f.将墙模拆模;g.依所需楼层重复上述步骤。
本发明的建筑楼层置模装置,建筑楼层是在数直立的墙壁上架设版模以灌浆建构楼板,并在楼板上置设墙模以灌浆建构墙壁,其中,该建筑楼层置模装置包含有若干定位桩,是直立地固设在同层结构体上,并向上延伸具有高度;版模,是平置设在此层结构体的墙壁顶部,其上形成可容该定位桩穿伸的穿孔,该定位桩顶端凸伸出版模,该版模上灌浆以形成楼板,且该定位桩的顶端凸出楼板的灌浆高度;墙模,是直立地套架在凸出该楼板的定位桩顶端上。
由于本发明在已完成灌浆拆模的结构体预定处装设有若干向上凸伸的定位桩,在该定位桩上平铺有墙壁顶部的楼板模板,并在该楼板模板上灌浆以形成楼板,该定位桩向上凸伸的高度足够凸出楼板灌浆高度,以便可随即在凸伸出灌浆楼板的定位桩上置放墙模,以进行後续的墙壁灌浆施工,所以,借由该等定位桩的定位撑持,可使墙模的重量由其下层已凝固的结构体例如墙壁或楼板所承担,而不须耗费时间等待其所在层楼板混凝土的凝固,以缩短工期。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现有建筑楼层的模组化装置的部份立体分解图。
图2是现有钢模施工法其楼板的灌浆模板置於四周混凝土结构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灌浆施工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6是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楼层建构施工步骤的过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灌浆施工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上述另一较佳隹实施例在位於定位桩下方的底座与下方结构体之间抵撑有支撑杆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为了方便说明,以下的实施例,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
请参阅图3、6,本发明的建筑楼层置模施工法及其装置,建筑楼层是由若干墙壁2及墙壁2顶端的楼板(楼版)3逐层向上构筑而成,而该等墙壁2及楼板3是借由墙模及版模框架灌浆所形成,建筑楼层置模装置包含若干定位桩4、版模5及墙模6。若干定位桩4是供墙模6架放在其上的定位元件,且是直立地固设在同一层已灌浆凝固成型结构体的墙壁2侧边上部,每一定位桩4为直立的长杆体,底部具有座体40,该座体40借若干联结螺栓41螺固在墙壁2的预埋螺帽20中,而该座体40上方向上凸伸预定足够的高度以形成为桩体42,其顶端是足以高出欲形成於其上楼板的混凝土灌浆高度,且该桩体42顶端形成为拓拔锥状的定位部43,在该定位部43中央向内凹设有定位孔430。该楼板模板5(以下简称版模)是平置铺设在该墙壁2顶端,其上形成有若干可容定位桩4穿伸的穿孔50,使该定位桩4的桩体44凸伸出版模5,在该版模5下方架设有足够数量的横桁杆51及纵桁杆52,以为承载撑托版模用,这部份与以往相同,所以在此不再详细叙述。该墙模6为墙壁内侧模,框设成所需隔间大小的整组模体,且直立地置放套架在凸出楼板灌浆高度面的定位桩4顶端,在其内侧下方的排槽62底部藉若干螺栓组63螺接有定位板64,该定位板64在靠近墙模模体的底部凹设有对应套设於定位部43的锥状套孔640,该锥状套孔640的中央上方螺穿有定位螺栓65,该定位螺栓65可对应套入定位孔430内。
请参阅图4、5、6所示,本发明依下述步骤进行a.如图4所示,在墙壁2的侧边顶端同一水平处,依所须撑持强度固设有若干定位桩4,在本实施例中,是在同一组墙模6的四角落设四个定位桩,使该等定位桩4的桩体42高出墙壁2顶端及凸出欲形成於其上的楼板3灌浆高度面。
b.如图5所示,架设数交叉叠接的横桁杆51及纵桁杆52,且在该横、纵桁杆51、52之间固设有联结元件(图未示),并在墙壁2及纵桁杆52顶端平铺布设版模5,使该定位桩4的直立桩体42伸出版模5的穿孔50,另外在b步骤完成之後,可依照需要在该定位桩4底部与其下方楼面间加装撑抵有撑托架44,当然,也可依需要在横桁杆51下方从地面(下一层楼面)撑起若干足以荷重的撑托架44,该等撑托架44是一般建筑常用的可伸缩撑杆体,所以不再详细叙述。
c.先在该版模5上安装版筋30及水管电路,同时安装墙筋61及相关水电管路,而後灌浆以形成楼板3,此时该定位桩4顶端的定位部43是高出楼板3的灌浆高度。
d.如图6所示,可立即或稍待灌浆的楼板3初凝後(约浇铸後1~1.5小时),也就是吊置模组化的墙模6套设置放在定位桩4凸出楼面的定位部43上,此时,该螺栓组63呈松弛状态尚未完全锁紧固定,以使该定位板64具有可略微横向位移的调整裕度,当该墙模6被吊置於楼板3上方时,其底部定位板64的锥状套孔640可套置在定位桩4的锥状定位部43上,并将该定位螺栓65往下旋而对应套入定位孔430内,以稳固地将该墙模6定位在定位桩4上,再将该螺栓组63螺紧,另在楼层外围架设外模60。
e.在该墙模6间或墙模6与外模60间灌浆施工以形成墙壁2。
f.等灌浆墙壁2具初步凝固强度後,先将该定位螺栓65退出定位孔430,再将该墙模6缩模拆模。
g.依所需楼层重复上述步骤。
然後,等各楼层凝固後可将各撑托架44、横、纵桁杆51、52及楼板模版5卸离,且将该定位桩4的联结螺栓41卸出墙壁2中,并进一步将该定位桩4的定位部43由楼板3楼面上向下敲出卸离楼板3,并在卸除该定位桩4的空缺处底部抵设有撑托架44以封底承托,然後在空缺内填补泥浆以铺平楼面。
由上述装置及方法,可知本发明的优点为一、工期缩短、降低成本本发明的定位桩4是固设在下层已凝固的墙壁2中,并可辅以撑托架44,因此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所以墙模在装置上不需耗时等待灌浆楼板混凝土的凝固,可随即套置在定位桩4上定位,因此可免去等候楼板混凝土乾固的时间,进而缩短工期、降低成本,且更可一并施工布设版模5上的版筋及墙壁的墙筋、水电,相当方便。二、免放样、移模,施工方便施工时,该等墙模6是直接套置在凸伸出楼板3楼面的定位桩4上,而该定位桩4是事先依预定位置架设,因此该墙模6具有预定置放的位置,而不需事先在楼板上放样也不需调整移模,施工方便。
而如果是建构同型并连的大楼时,这种施工迅速不需费时等待的情形更是显着,例如同时在大楼中的A、B两相同格局的施工区中施工,如果B区的楼板已完成灌浆,A区的墙模不必等待地立即拆模移至B区架放,以进行B区的墙壁灌浆,而A区拆墙模後,又可立即进行架设版模及灌浆的相关作业,因此在两区轮替作业下,A、B区的墙模在拆模後,不需等待另一区楼板混凝土的凝固就可吊运到另一区重新组装施工,所以各模具的使用周转率较隹且施工期较短。
请参阅图7,是本发明的建筑楼层置模施工法及其装置的另一较隹实施例,建筑楼层同样是由若干墙壁2及墙壁2顶端的楼板3逐层向上构筑而成,而该等墙壁2及楼板3是藉由墙模及版模框架灌浆所形成的结构体,建筑楼层置模装置与上述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将定位桩7底端向下延伸加长,使定位桩直接撑立於已成型的楼板结构层上,使原先固设在墙壁上的定位桩改成直接撑立在同一层结构体的楼板3上,而为了限位架设该定位桩7,本发明在墙壁2上固设有限位架8,并在该定位桩7的底部设有可供承抵托置的底座9,且其在该墙模6的定位板64上螺设有定位螺栓65,该定位螺栓65包含有套设在定位板64上的偏心螺帽650,该偏心螺帽650内偏心螺穿有直立的定位螺杆651,使该定位螺栓65的定位螺杆651对应套在定位桩7上方,以将该墙模6定位在定位桩7上,并可稍微转动该定位螺杆651以带动偏心螺帽650偏心旋动及微调该定位墙模6,然後在该偏心螺帽650外固设可将偏心螺帽650夹固的夹定块652。
该限位架8是固设在此层已灌浆成型的结构体的墙壁上部,其具有直角弯折而成的角抵板80,该角抵板80两侧边是角接贴抵螺固在墙壁对接的壁角,在该角抵板80顶部平铺固设有平架板81,该平架板81中央设有穿孔810,该限位架8的角抵板80也可固设在墙壁上部的直立平板片体,以固设在墙壁的平直面上部。
该底座9是填抵在同一层结构体的楼板3上已卸除定位桩7的空缺31内,且该空缺31正对该限位架8平架板81的穿孔810,而该底座9顶部周缘向外凸伸形成抵肩部90,以抵靠埋设位在该空缺31处顶端的平抵部310,另在该底座9顶、底面的中央对应凹设有圆弧形的抵托槽91,可供顶抵托立该定位桩7。该定位桩7是二段式直立的长杆柱体,可供该墙模6架放於其上的定位元件,具有座杆70及螺接於座杆70顶部的桩杆71,该座杆70底部螺设有底塞72,并在底塞72中央螺固有粗径而具足够强度的抵撑螺栓73,该抵撑螺栓73的头部730为圆弧面,是凸出该底塞72而抵压在底座9的弧形抵托槽91上,该桩杆71为渐向上缩束的锥状杆体,且直立地向上凸伸出该穿孔810预定高度,使其顶端足以高出欲形成於其上的楼板的灌浆高度。依上揭构造组合,本发明依下述步骤进行a.在同一层结构体的墙壁2侧边顶部的同一水平处,可依所需撑持强度固设有若干限位架8,将该定位桩7倾斜一角度,使该桩杆71穿过并凸伸出支撑架8的穿孔810後扶正挺立,然後将该定位桩7稍向上撑离同一层结构体的楼板,再将该底座9填塞在楼板3卸除定位桩7的空缺31上(如果层结构体为第一层,可将该底座9倒置盖设在地面上,图未示),此时可使该定位桩7下降使抵撑螺栓73抵压在底座9的抵托槽91上,本步骤当然也可先置设该底座9再架立定位桩7。b.架设数交叉叠接的横、纵桁杆,并在该墙壁2及纵桁杆顶端平铺布设有版模5,使该定位桩7的桩杆71伸出版模5的穿孔50,另在桩杆71凸伸出穿孔50外的部份套设导退套74,该导退套74的长度等於所欲成型於版模5上楼板的灌浆高度,且该导退套74为略呈由下向上渐扩的锥状杆,其顶端周缘向外凸扩形成配合该底座9的抵肩部90大小的套顶740,同样在b步骤完成之後,可如图8所示,依需要而在位於该定位桩7下方底座9的底面抵托槽91与位於其下层结构体的楼板3空缺31内底座9的顶面抵托槽91之间直立撑抵有支撑杆76,以利用下二层已凝固的结构体来强力支撑欲成型其上结构体的重量,当然,也可依需要在横桁杆下方从楼面(地面)撑起若干足以荷重的撑托架。
c.同样在该版模5上安装版筋30及水管电路,同时安装墙筋61及相关水电管路,然後灌浆以形成楼板3,此时该导退套74的高度等於楼板3的灌浆高度,而该等定位桩7的顶端则高出楼板3的灌浆高度。
d.在灌浆後随即或稍待灌浆的楼板3初凝後(约浇铸後1~1.5小时),在该定位桩7凸出导退套74的顶端外套设垫块75,且该垫块75高出定位桩7的顶端,其顶部中央并穿设有倒锥形定位孔750,然後随即可吊置模组化的墙模6设置放在该定位桩7上的垫块75上,且使该定位螺栓65的定位螺杆651对应套在定位孔750内,以将墙模6定位在定位桩7上,另外,在楼层外围架设外模。e.在该墙模6间或墙模6与外模间灌浆施工以形成墙壁。f.等灌浆墙壁2及楼板3具初步凝固强度後,先将该定位螺栓65螺退出定位孔750,再将该等墙模6缩模拆模,然後旋转该定位桩7底端的抵撑螺栓73,使定位桩7相对远离其底端的底座9而向上略移,此时带动导退套74的周缘表面相错脱离灌浆混凝土面,且因该导退套74为锥扩状,所以可以人手或藉工具将导退套74由楼板3上方向上卸离楼板3,再由该楼板3上方将定位桩7向上拉拔出楼板3,而在该楼板3处形成空缺31,当该定位桩7拉离出空缺31後可先稍移位靠置在墙角,再将该限位架8及底座9拆除搬移至上层结构体中,当然,如图8所示的装置,位在该定位桩7下方的支撑杆76也可随同由其上方的空缺31处拉出,然後暂靠置在墙角。
g.依所需楼层重复上述步骤。
其中,嗣各楼层凝固後可将各撑托架、桁杆及楼板模版5卸离,并在卸除定位桩7的空缺31处底部抵设撑托架俾以封底承托,嗣後於空缺31内填补泥浆以铺平楼面。
本实施例可将搬运不便的定位桩7直接由下层结构体拉升至上层结构体中,而不须以人工搬离移位并搬运登爬楼梯而後再抬至预定处,而仅将搬运方便的限位架8及底座9以搬运的方式送至上层结构体中,施工上更加方便。
由以上装置及方法,可知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楼层置模施工法及其装置,特别是涉及利用将定位桩装设在已灌浆完成的结构体上,并将灌浆楼板及墙模排序串接在定位桩上的施工方式,使楼层施工时可不需逐步费时地等待混凝土的凝固,就可快速地建构各楼层,因此可缩短工期。
权利要求
1.一种建筑楼层置模施工法,建筑楼层是由若干墙壁及墙壁顶端的楼板逐层向上构筑而成,而该等墙壁及楼板是由墙模及版模框架灌浆所形成,其特征在于a.在同一层结构体的预定位置处固设若干定位桩,该等定位桩具有足够的高度,使其顶端高出欲形成於此层结构体墙壁顶端楼板的灌浆高度;b.在该层结构体的墙壁顶部上布设版模,且该定位桩直立伸出版模;c.在该版模上灌浆形成楼板,而该定位桩的顶端凸出楼板的灌浆高度;d.将该墙模置放在定位桩凸出灌浆面的顶端上;e.在该墙模间施工灌浆以形成墙壁;f.将墙模拆模;g.依所需楼层重复上述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楼层置模施工法,其特征在于在b步骤之後,可在该定位桩与其下方楼面间加装抵设有撑托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该建筑楼层灌浆置模施工法包括下列步骤的建筑楼层置模施工法,其特征在于楼层凝固後可将该定位桩卸除,并在该定位桩的空缺处底部抵设有撑托架用以封底承托,并在空缺内填补泥浆以铺平楼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楼层置模施工法,其特征在于在a步骤中,该等定位桩是撑立在其结构体的楼板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楼层置模施工法,其特征在于该定位桩是由所在楼板直接向上拉出。
6.一种建筑楼层置模装置,建筑楼层是在数直立的墙壁上架设版模以灌浆建构楼板,并在楼板上置设墙模以灌浆建构墙壁,其特征在于该建筑楼层置模装置包含有若干定位桩,是直立地固设在同层结构体上,并向上延伸具有高度;版模,是平置设在此层结构体的墙壁顶部,其上形成可容该定位桩穿伸的穿孔,该定位桩顶端凸伸出版模,该版模上灌浆以形成楼板,且该定位桩的顶端凸出楼板的灌浆高度;墙模,是直立地套架在凸出该楼板的定位桩顶端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楼层置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定位桩是呈直立的长杆体,底端撑立於此层结构体的楼板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楼层置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定位桩具有座杆及螺接於座杆顶部的桩杆,该座杆底部螺设有粗径而具足够强度的抵撑螺栓,该桩杆是直立地向上凸伸出版模,其顶端高出欲形成於其上楼板的灌浆高度。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楼层置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定位桩凸伸出穿孔外的部份上套设有导退套,该导退套的长度等於所欲成型於版模上楼板的灌浆高度,且该导退套呈由下向上渐扩的锥状杆。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楼层置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定位桩的顶端顶套有垫块,且该垫块顶部高出定位桩的顶端,其顶部中央并穿设有倒锥形的定位孔。
全文摘要
一种建筑楼层置模施工法及其装置,是在已完成灌浆拆模的结构体上装设若干向上凸伸预定高度而可凸出模版灌浆高度的定位桩,在数定位桩上平铺套设有楼板版模,并在楼板版模上灌浆以形成楼板,然后就可在凸伸出楼板灌浆高度的定位桩上置放墙模;以进行后续的墙壁灌浆施工,而不需耗费时间等待楼板混凝土的凝固,所以可以大量地缩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
文档编号E04G17/06GK1236048SQ9810834
公开日1999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1998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1998年5月14日
发明者李国安 申请人:李国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