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粘弹性阻尼器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231943阅读:来源:国知局
待装配位置间的连接形式不限于螺栓连接,为满足连接部与其待装配位置间紧固连接而采用的任意连接形式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36]实施例2:
[0037]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侧板和/或所述中间板,面向粘弹性阻尼材料的一侧设置有凸起或凹槽,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的外形相适配。进一步的,本发明将凸起的延伸方向设置为直线、曲线或折线。
[0038]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粘弹性阻尼器的结构拆解图,本发明将凹槽700设置为多根平行的直线状,进而与其相配合的凸起800被形成在粘弹性阻尼材料上。为提升抗拉伸阻尼力和阻尼比,本实施例中采用将直线状凹槽垂直于承载方向设置,进而为提升阻尼系数形成良好的技术支持,能进一步提升粘弹性阻尼器的消能减震的技术效果。图中粘弹性阻尼器的粘弹性阻尼材料500虽为两片式结构,实际装配后,当将其加热为粘流态后,能够将中间板200形成紧密包裹,其表面形成的凸起800亦能与位于侧板及中间板上的凹槽700形成完美贴合。在本实施例中,限位销300与位于底层的侧板通过螺纹连接的形式实现紧固连接。实际使用中还可采取其他适宜的连接形式达到同样的连接目的,这些连接形式也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39]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将凸起或凹槽做成由直线、曲线或折线形成的图形。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由直线、曲线或折线形成的花纹状图形有助于增加接触面积及增强粘接后的连接效果。故为满足增强阻尼系数而设置的任意图形状的凸起或凹槽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40]更进一步的,所述粘弹性阻尼材料通过硫化的方式与所述侧板和中间板紧固粘接。在硫化方式的作用下,粘弹性阻尼材料能够与中间板和侧板的凸起或凹槽形成完美的契合,进而为粘接形成更为稳固的粘合力,极大的提高粘弹性阻尼器的阻尼力及阻尼比。
[0041]实施例3:
[004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将中间板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并将侧板的数量设置为与中间板的数量相适配;本实施例中,侧板与中间板交替叠放,且按叠放顺序位于叠放后的最顶层和最底层均为所述侧板。
[0043]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将中间板设置为两层,则侧板相应的被设置为三层,相比只有一层中间板的粘弹性阻尼器具有更进一步的阻尼效果。
[004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中间板及侧板的应用数量不受限制,为满足提供更高阻尼消震效果而设置的任意层数的粘弹性阻尼器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45]实施例4:
[0046]本实施例为上述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备粘弹性阻尼器的方法,包括:
[0047]S1:在所述中间板、粘弹性阻尼材料,及按叠放顺序除位于最底层的侧板以外的其余侧板设置通孔;
[0048]S2:在所述侧板及中间板与所述粘弹性阻尼材料的粘接表面喷涂胶粘剂;
[0049]S3:采用模压硫化工艺将所述粘弹性阻尼材料与所述侧板及中间板形成稳固粘接,并进一步使所述粘弹性阻尼材料对所述中间板形成包裹;
[0050]S4:将插入所述通孔内的所述限位销与所述最底层的侧板紧固连接。
[0051]本发明通过在中间板、粘弹性阻尼材料,及按叠放顺序除位于最底层的侧板以外的其余侧板设置通孔,达到了在模压硫化工艺中为粘弹性阻尼材料排出气体的技术效果。气体的顺利排出有力的解决了粘弹性阻尼材料在模压硫化过程中气体难排除而存有气泡,从而导致阻尼力骤降,甚至易发生损坏的技术问题。此外,硫化时由粘弹性阻尼材料内部产生的气体被顺利排出还能进一步有利于实现粘弹性阻尼材料与中间板及侧板的牢固粘接,进而为得到高品质的粘弹性阻尼器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技术支持。
[0052]优选的,为进一步提升粘接的技术效果,本实施例优先将侧板及中间板在与粘弹性阻尼材料粘接前进行表面处理,具体包括:在粘结面上进行表面喷砂和/或除锈处理,并在表面处理后的粘接面上喷涂胶粘剂。需要说明的是,表面喷砂、除锈处理以及喷涂胶粘剂虽为现有技术,但其技术目的为使本发明形成更好的粘接效果,进而更进一步提升粘弹性阻尼器的消震能力。因此,为满足上述技术需要而对侧板及中间板采用的任意表面处理技术手段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53]优选的,为进一步提升粘接效果,本发明在步骤S2之前还包括步骤:将所述侧板、所述粘弹性阻尼材料和所述中间板按顺序叠放在模具中,以及在所述通孔处安装定位棒。在步骤S3之后,进一步包括:硫化成型后,将所述定位棒取出,并将所述限位销插入所述通孔内。
[0054]以上发明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55]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
【主权项】
1.一种粘弹性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板、中间板和限位销;所述中间板与所述侧板均设置有连接部;所述中间板位于两块叠放的所述侧板中间;所述中间板位于两块所述侧板中间的部分的外表面包裹有粘弹性阻尼材料;所述侧板及所述中间板均与所述粘弹性阻尼材料紧固粘接;按叠放次序,除位于最底层的侧板外的侧板、中间板以及包裹在所述中间板上的粘弹性阻尼材料均设置有上下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均为同轴线设置;所述限位销的外径小于所述通孔的内径,其长度与所述通孔的孔深相适配;所述限位销穿过所述通孔后与所述最底层的侧板紧固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弹性阻尼器,其中,所述中间板的数量为多个,所述侧板的数量与所述中间板的数量相适配;所述侧板与所述中间板交替叠放,且按叠放顺序位于叠放后的最顶层和最底层均为所述侧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弹性阻尼器,其中,所述粘弹性阻尼材料通过硫化的方式与所述侧板和中间板紧固粘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弹性阻尼器,其中,所述侧板和/或所述中间板,面向所述粘弹性阻尼材料的一侧设置有凸起或凹槽,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的外形相适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粘弹性阻尼器,其中,所述凸起或凹槽为直线、曲线或折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粘弹性阻尼器,其中,所述凸起或凹槽为由直线、曲线或折线形成的图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弹性阻尼器,其中,所述中间板的宽度小于所述侧板。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弹性阻尼器,其中,所述连接部设置有连接用螺栓孔。9.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8项中任一项所述粘弹性阻尼器的方法,包括: 在所述中间板、粘弹性阻尼材料,及按叠放顺序除位于最底层的侧板以外的其余侧板设置通孔; 在所述侧板及中间板与所述粘弹性阻尼材料的粘接表面喷涂胶粘剂; 采用模压硫化工艺将所述粘弹性阻尼材料与所述侧板及中间板形成稳固粘接,并进一步使所述粘弹性阻尼材料对所述中间板形成包裹; 将插入所述通孔内的所述限位销与所述最底层的侧板紧固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侧板及中间板与所述粘弹性阻尼材料的粘接表面喷涂胶粘剂之前还包括步骤:将所述侧板及中间板进行表面处理;所述表面处理包括:表面喷砂和/或除锈处理。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粘弹性阻尼器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粘弹性阻尼器阻尼力和阻尼比较小,易发生极限变形进而导致阻尼器失效的技术问题,其结构包括:侧板、中间板和限位销;中间板与侧板均设置有连接部;中间板位于两块叠放的侧板中间;中间板位于两块侧板中间的部分的外表面包裹有粘弹性阻尼材料;侧板及中间板均与粘弹性阻尼材料紧固粘接;按叠放次序,除位于最底层的侧板外的侧板、中间板以及包裹在中间板上的粘弹性阻尼材料均设置有上下贯通的通孔,通孔均为同轴线设置;限位销的外径小于通孔的内径,其长度与通孔的孔深相适配;限位销穿过通孔后与最底层的侧板紧固连接。本发明所述粘弹性阻尼器相比现有技术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IPC分类】E04B1/98
【公开号】CN104947825
【申请号】CN201510321529
【发明人】廖云昆, 龙云刚
【申请人】云南震安减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