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把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7824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门把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尤其是轿车的车门把手装置。
背景技术
由例如DE 10 2005 049 144 A1已知一种车门把手装置。该车门把手装置包括一 个轴承钩,其在已安装状态下布置在车门外表面的内侧。另外,还有一个可手动操纵的手拉 柄,其被可转动地布置在轴承钩上,并且其在已安装状态下穿过车门外表面,并布置在车门 外表面的外侧。借助于一个解锁装置,手拉柄在已安装状态下可与车门锁联结,也即使得对 手拉柄的操作能操纵车门锁的解锁。已知的车门把手装置具有一个第一惯性闭锁机构(Massensperre),其借助一个弹 簧保持平衡并与解锁装置这样联结使在已安装状态下作用于车门把手装置的、方向向外 的加速力的情况下,该惯性闭锁机构能阻碍或阻止所述车门锁的解锁操作。借助于一种这 样的惯性闭锁机构,可避免例如在碰撞事故中车门以不期望地方式打开,此时车门向内加 速并变形,以使惯性力产生方向向外的加速力作为反作用,该反作用向外推动手拉柄。在已 知的车门把手装置中,该惯性闭锁机构直接与手拉柄联结并在方向向外加速力的情况下在 手拉柄上产生方向向内的保持力。在该情况下,第一惯性闭锁机构的质量大小这样选择,使 得其向手拉柄上引入一个闭合力距(Schliessmoment),该闭合力距大于由加速力在手拉柄 上产生的开门力距。此外,已知的车门把手装置还装配有一个第二惯性闭锁机构,该第二惯性闭锁机 构同样与解锁装置这样联结使其在方向向外的加速力的情况下,同样能阻碍或阻止所述 车门锁的解锁操作。在该情况下,该第二惯性闭锁机构直接与解锁装置的一个软套管钢丝 索共同作用,并限制了通过软套管钢丝索的力传递。该第二惯性闭锁机构具有比第一惯性 闭锁机构明显更小的质量,由此能实现比第一惯性闭锁机构显著更快的响应。由此,可改善 借助于惯性闭锁机构实现的汽车车门在锁合状态下的安全性的响应特性。该快速响应的第 二惯性闭锁机构例如在以下情况是有利的在碰撞事故时,尤其是在避免碰撞的车辆侧面 上,汽车车身经历震荡波或压力波,所述震荡波或压力波推动手拉柄向外,而同时第一惯性 闭锁机构可由于其惯性而未响应。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致力于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实施方式用于上述类型车门把手装 置,该实施方式特别的突出之处在于,其降低了车门以不期望的方式打开的风险。根据本实用新型,这些问题可由下述1来解决,下述2-12描述了有利的实施方 式1.汽车一尤其是轿车一的车门把手装置,具有_ 一个轴承钩,-一个可手动操纵的手拉柄,其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轴承钩上,[0010]-一个解锁装置,其在已安装的状态下将手拉柄与一个车门锁联结,这样,使对手 拉柄的操作能够操纵车门锁的解锁,其中,一个闭锁部件在该车门把手装置已安装的状态下、在车门发生方向向内的 变形时,与车门的一个组成部件一起作用,以将闭锁部件转换至一个主动位置,在所述主动 位置,所述闭锁部件与手拉柄或者与解锁装置一起作用,以阻碍或阻止车门锁的解锁操作。2.上述1的车门把手装置,其中,所述闭锁部件以可绕一个旋转轴线转动的方式 布置在轴承钩上。3.上述2的车门把手装置,其中,所述闭锁部件借助一个轴颈安装在轴承钩上。4.上述2的车门把手装置,其中,所述闭锁部件借助一个固定点固定在轴承钩上, 并可通过固定点和/或闭锁部件和/或轴承钩在固定点区域内的变形转换至其主动位置。5.上述2的车门把手装置,其中,所述闭锁部件借助于一个裂解槽固定在轴承钩 上,并可通过裂解槽的破坏转换至其主动位置。6.上述2至5之一的车门把手装置,其中,所述旋转轴线在已安装的状态下定向为 车辆纵向方向。7.上述1至6之一的车门把手装置,其中,所述闭锁部件在已安装状态下在车门发 生方向向内的变形时与之共同作用的所述车门的组成部件,为一个设置在车门内部的侧面 碰撞支承件,或为车门外表面,或为一个设置在车门外表面或侧面碰撞支承件上的拨杆。8.上述1至7之一的车门把手装置,其中,所述闭锁部件在其主动位置啮合至解 锁装置的一个用于车门锁解锁操作的可移动部件的移动行程上,并阻止该相应部件的移动 性。9.上述8的车门把手装置,其中,所述解锁装置具有一个可转动安装的操纵杆,其 一方面与手拉柄联结,另一方面与解锁装置的一个在已安装状态下联结至车门锁的软套管 钢丝索联结,以使对手拉柄的操纵实现对软套管钢丝索的操纵。10.上述8和9的车门把手装置,其中,所述闭锁部件在其主动位置啮合至操纵杆 的移动行程上。11.上述9或10的车门把手装置,其中,所述操纵杆制成惯性闭锁机构,其在方向 向外的加速力的情况下阻碍或阻止车门锁的解锁操作。12.上述1至11之一的车门把手装置,其中,所述闭锁部件具有一个裂解槽,其被 设计为通过手动操纵手拉柄可破坏转换至其主动位置的闭锁部件,从而使用于车门锁解锁 的解锁装置解除限制。本实用新型基于这样的整体构思提供一个闭锁部件,该闭锁部件在碰撞事故中 通过车门部分的变形这样改变其相对位置,使得其能啮合至解锁装置中,并由此阻碍或阻 止车门锁的解锁操作。在侧面碰撞的情况下,通常发生车门变形。通过所述变形,导致在车 门的个体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这种相对运动在本实用新型中被利用,以驱动所述闭锁部 件。在碰撞事故中,所述闭锁部件啮合至解锁装置,从而能阻碍或锁住(blockieren)该解 锁装置。因此,不再传输用于打开车门锁的、作用在手拉柄上的力。车门保持闭锁并且客舱 保持稳固。根据一个有利的实施方案,所述闭锁部件能以可绕一个旋转轴线转动的方式布置 在轴承钩上,由此为闭锁部件提供运动轨道,该运动轨道提高了碰撞事故中闭锁部件功能的可靠性。闭锁部件的可转动性可例如通过轴承实现。或者,原则上还可将闭锁部件通过一 个固定点(Befestigimgsstelle)固定在轴承钩上,并通过固定点或闭锁部件的变形来实 现闭锁部件向主动位置(Aktivstellimg)的转换。或者,闭锁部件还可通过一个裂解槽固 定在轴承钩上,该裂解槽(Sollbruchstelle)在碰撞事故中被破坏并由此使闭锁部件转换 至主动位置。上述可替代的实施方式可根据各自的安装情况来考虑其应用。根据一个有利的实施方案,所述闭锁部件在其主动位置中啮合至解锁装置的一个 用于车门锁解锁操作的可移动部件的移动行程中,由此限制相应部件的移动性。由此在碰 撞事故时可获得特别有效的可靠性,防止不期望的车门打开。本实用新型的其它重要特征和优点如上述2-12项、附图和参照附图的所属附图 说明给出。应理解,在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前提下,上文中所述的以及下文中将要阐明 的特征不仅能以各给定的组合方式使用,还能以其它组合方式使用或能单独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示例性实施方案在附图中示出,并将在下文的说明书中进行详 细的描述,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涉及相同或者相似或者功能相同的构件。附图中分别示意性示出了,图1车门把手装置内部的透视图,图2如同图1的视图,但是其处于碰撞的情况下。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和图2,车门把手装置1包括一个轴承钩2以及一个可手动操纵的手拉柄 3。所述车门把手装置1适合用于汽车中,尤其是用于轿车中。在已安装的状态下,所述车 门把手装置1通常位于此处仅部分示出的车门4上。车门把手装置用于操纵此处未示出的 车门锁,该车门锁将车门保持在锁合位置。在所示的已安装状态下,轴承钩2布置在图1和2中明显示出的车门外表面5的内 侧。所述手拉柄3可转动地置于轴承钩2上。在已安装的状态下,所述手拉柄3穿过车门外 表面5,以使其布置在车门外表面5的外侧上。此外,车门把手装置1还包括一个解锁装置 6,该解锁装置在此简化地示出。在已安装的状态下,所述解锁装置6将手拉柄3与已提及的 车门4的车门锁联结。因此,这种联结可实现通过对手拉柄3的操作来操纵车门锁解锁。例 如,解锁装置6为此具有一个软套管钢丝索7,其通常具有一个抗压软管(Druckschlauch) 8 和一个于其中延伸的拉索(Zugkabel)9。此外,所述车门把手装置1还具有一个闭锁部件10。该闭锁部件10在已安装的状 态下,在发生如图2中箭头所指明的方向向内的变形11的情况下,可转换至主动位置。在 如图2所示的主动位置中,闭锁部件10与解锁装置6啮合,或者,所述闭锁部件10啮合在 解锁装置6中。因此,所述啮合能够实现闭锁部件10妨碍或阻止车门锁的解锁操作。原则 上,所述闭锁部件10还可以这样与手拉柄3共同作用使得在闭锁部件10的主动位置上, 车门锁的解锁操作被妨碍或阻止。闭锁部件10由图1中所示的被动位置(Passivstellimg)
5转换为图2中所示的主动位置可通过车辆车门4的组成部件12实现。该组成部件12在碰 撞事故中,优选为侧面碰撞中,根据相对于车辆车门4的其它组成部件一例如相对于轴承 钩一的变形11而移动。闭锁部件10与这种在碰撞情况下会移动的组成部件12联结,使 得组成部件12的移动能够引导闭锁部件10以期望的方式移动。在所示出的优选实施例中,闭锁部件10以可绕一个旋转轴线13旋转的方式置于 轴承钩2上。闭锁部件10的旋转运动在图2中由旋转箭头14明示。在此处所示的优选实 施方案中,旋转轴线13在已安装的状态下基本上平行于车辆纵向方向18延伸。优选地,闭锁部件10置于轴承钩2上。因此,相应的轴颈限定了旋转轴线13。该 轴颈在图1和图2中以15标出。作为轴颈15的替代,闭锁部件10还可通过一个固定点固定在轴承钩2上。该固 定点在图1和2中以16标出。在这种情况下,固定点16的图示相当于轴颈15的图示。通 过变形11,在固定点16区域内引起了变形。此时,例如可发生固定点16自身的变形。附加 地或者可替换地,在固定点16的区域内,闭锁部件10和/或轴承钩2发生变形。在固定点 16的区域内发生的变形有利地这样进行由此实现能够绕旋转轴线13的旋转运动。可替代地,闭锁部件10还通过一个裂解槽17固定在轴承钩2上,该裂解槽17在 图1和图2中用与固定点16和轴颈15相同的标志示出。该裂解槽17这样设计以使其因 变形11而被破坏,由此,使闭锁部件10可绕旋转轴线13旋转,并到达其主动位置。在图1和图2的图示中,闭锁部件10设置为杆状。轴承轴线13通过闭锁部件10延 伸,也即在其纵向端部之间延伸,以使闭锁部件10就其自由度而言以一个平衡杆(Wippe) 的方式工作。为转换至主动位置,组成部件12——在车门4发生变形11的情况下闭锁部件10 与其共同作用——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为一个拨杆(Mitnehmer)19,该拨杆安装在一个侧面 碰撞支承件20上,或者在该侧面碰撞支承件上模制成型。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的侧面碰撞 支承件20被布置在车门4的内部。可替代地,该组成部件12也可以通过外表面5或通过 布置在外表面5上的一个拨杆构成。此外,还可考虑用线性移动代替闭锁部件10的转动, 其中相应的闭锁部件10原则上还可由此直接布置在外表面5上或直接布置在侧面碰撞支 承件20上。解锁装置6在入口侧具有一个可以转动方式安装的操纵杆21。该操纵杆21 —方 面通过例如一个拨杆22与手拉柄3联结,另一方面尤其是通过一个安装在软套管钢丝索7 中的、与拉索9牢固连接的、此处未示出的联结部件与一个软套管钢丝索7联结。对手拉柄 3的操纵通过拨杆22引起操纵杆21的转动,操纵杆在上面操纵软套管钢丝索7,由此最终 通过操纵手拉柄3将车门锁解锁。根据一种特别有利的实施方案,该操纵杆21制成惯性闭 锁机构。该惯性闭锁机构21在方向向外的加速力——例如图1中由方向向外的箭头23表 示——的情况下,阻碍车门锁的打开操作或解锁操作。例如,手拉柄3基于方向向外的加速 力23,通过拨杆22将一个转矩引入惯性闭锁机构21。然而,惯性闭锁机构21基于方向向外 的力23产生一个相反方向的反转矩,该反转矩通过拨杆22作用于手拉柄3上。通过对手 拉柄3和惯性闭锁机构21的质量和杠杆力进行有利的调节,可实现在方向向外的加速力的 情况下,手拉柄3通过惯性闭锁机构21保持在其锁合位置上。由此实现车门锁不被操纵。现在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闭锁部件10在碰撞中,也即在其主动位置中,啮合至解锁装置6的一个部件的移动行程中,由此,相应部件的可移动性受到阻止。在该情况 下,采用在车门锁的解锁操作时被移动的一个部件。在该实施例中,采用操纵杆21或惯性 闭锁机构21。转动至其主动位置的操纵部件10将操纵杆21或惯性闭锁机构21阻止在其 静止位置,并由此阻碍了操纵杆21的旋转运动,操纵杆必须有软套管钢丝索7穿过,以能够 操纵软套管钢丝索7。可替代地,也可这样布置或设置所述闭锁部件10 使其在其它位置上 啮合至解锁装置6中。同样,也可这样设置或布置所述闭锁部件10 使其例如阻碍或限制 手拉柄3的旋转运动。 根据一个特别有利的实施方案,该闭锁部件10就其而言可以设有一个裂解槽24, 其在图1和2中也通过与轴颈15、固定点16和另一裂解槽17相同的标志示出。当闭锁部 件10因碰撞而被移动保持在其主动位置,并由此持续地限制车门锁的解锁操作时,闭锁部 件10的该裂解槽24是必须的。该裂解槽24 —方面如此确定尺寸使其绝对能承受在碰 撞中加至手拉柄3上的开门力,从而,尽管存在裂解槽24,该闭锁部件10仍可实现闭锁功 能。然而,另一方面,如此设计闭锁部件10的裂解槽24 使得可向闭锁部件10传递一个更 强的、尤其是在紧急情况时作用的手动操纵手拉柄3的足够大的力,该力在裂解槽24上破 坏闭锁部件10。这种在裂解槽24上对闭锁部件10的破坏消除了对解锁装置6的限制,使 得通过手拉柄3再次打开车门锁是可行的。当车辆乘客由于碰撞事故可能不再能自己从内 部打开车门时,这一点尤其重要。
权利要求汽车的车门把手装置,具有-一个轴承钩(2),-一个可手动操纵的手拉柄(3),其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轴承钩(2)上,-一个解锁装置(6),其在已安装的状态下将手拉柄(3)与一个车门锁联结,这样,使对手拉柄(3)的操作能够操纵车门锁的解锁,其特征在于,一个闭锁部件(10)在该车门把手装置(1)已安装的状态下、在车门(4)发生方向向内的变形(11)时,与车门(4)的一个组成部件(12)一起作用,以将闭锁部件(10)转换至一个主动位置,在所述主动位置,所述闭锁部件(10)与手拉柄(3)或者与解锁装置(6)一起作用,以阻碍或阻止车门锁的解锁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部件(10)以可绕一个 旋转轴线(13)转动的方式布置在轴承钩(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部件(10)借助一个轴 颈(15)安装在轴承钩⑵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部件(10)借助一个固 定点(16)固定在轴承钩(2)上,并可通过固定点(16)和/或闭锁部件(10)和/或轴承钩 (2)在固定点(16)区域内的变形转换至其主动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部件(10)借助于一个 裂解槽(17)固定在轴承钩(2)上,并可通过裂解槽(17)的破坏转换至其主动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之一所述的车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线(13)在 已安装的状态下定向为车辆纵向方向(18)。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部件(10)在已安 装状态下在车门(4)发生方向向内的变形(11)时与之共同作用的所述车门(4)的组成部 件(12),为一个设置在车门(4)内部的侧面碰撞支承件(20),或为车门外表面(5),或为一 个设置在车门外表面(5)或侧面碰撞支承件(20)上的拨杆(19)。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部件(10)在其主 动位置啮合至解锁装置(6)的一个用于车门锁解锁操作的可移动部件(21)的移动行程上, 并阻止该相应部件(21)的移动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装置(6)具有一个可转 动安装的操纵杆(21),其一方面与手拉柄(3)联结,另一方面与解锁装置(6)的一个在已安 装状态下联结至车门锁的软套管钢丝索(7)联结,以使对手拉柄(3)的操纵实现对软套管 钢丝索(7)的操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部件(10)在其主动位 置啮合至操纵杆(21)的移动行程上。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杆(21)制成惯性闭锁 机构,其在方向向外的加速力(23)的情况下阻碍或阻止车门锁的解锁操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部件(10)具有一 个裂解槽(24),其被设计为通过手动操纵手拉柄(3)可破坏转换至其主动位置的闭锁部件 (10),从而使用于车门锁解锁的解锁装置(6)解除限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尤其是轿车的车门把手装置,其具有一个轴承钩、一个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轴承钩上的可手动操纵的手拉柄,以及一个解锁装置,其在已安装的状态下将手拉柄与车门锁联结,这样,使对手拉柄的操作能够操纵车门锁的解锁。通过一个闭锁装置可改善汽车门的安全性,防止以不期望的方式打开,该闭锁部件在车门把手装置已安装的状态下、在车门发生方向向内变形时与车门的一个组成部件共同作用,以将闭锁部件转换至其主动位置,在该主动位置,所述闭锁部件与手拉柄或者与解锁装置共同作用,以阻碍或阻止车门锁的解锁操作。
文档编号E05B65/42GK201581695SQ20092017018
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3日
发明者F-R·维埃斯科姆, H·克拉姆瑟, J·博星, J·里特尔, J·麦茨勒 申请人: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