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引导装置的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232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引导装置的铰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铰链,具体是一种带引导装置的铰链。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号为CN201695827U于2011年I月5日公开一种家具铰链,它包括通过摆臂组件连接的固定臂和活动杯座,铰链中设置有至少对活动杯座产生关闭作用力的弹簧,其特征是弹簧至少由主弹簧和副弹簧两级构成。据称,该发明通过在铰链中设置两级以上的弹簧,使铰链在打开或关闭至一定角度时,通过各级弹簧的作用力的合力来使铰链自动实现完全打开或关闭,由于此过程中,铰链动作的作用力分别由各级的弹簧承担,从而大大提高每一级弹簧的使用寿命,尤其在连续不断对铰链进行开合的连续工作寿命测试过程,更能体现此中具有两级弹簧以上的铰链的寿命优越性(连续开合工作寿命测试可超5万次),同时,弹簧的直径还可以适当减少;但是,这种铰链由于缓冲器一直通过转向元件与缓冲器的拉杆固定相接,故关门和开门时,门体都会受到缓冲器的作用,如果缓冲器在门体开启时出现偏移,就会影响开门或关门的实际效果;并且铰链中的各个部件都通过轴承点对点的铰接,随着铰链的开闭其受力全部作用于缓冲器上,时间一长影响缓冲器寿命,并且这种连接方式没有起到良好的缓冲效果,会造成家具之间的碰撞力大,家具容易损坏,并且碰撞时会出现噪音大的问题,不能满足用户日常的使用需求。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性能可靠,制造成本低,各部件连接紧凑且可控制门体关闭速度、力度的带引导装置的铰链,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带引导装置的铰链,包括外摇臂,内摇臂,以及通过外摇臂、内摇臂连接的连接臂和活动杯座,连接臂内设置有阻尼器,铰链中设置有至少对活动杯座产生启闭作用力的扭簧,其特征在于阻尼器为压力阻尼器,一端设置于连接臂内,另一端与摆块至少在铰链关闭过程中连接;外摇臂和/或内摇臂与阻尼器之间还设置有引导装置,使铰链在关闭过程中至少通过二级的推力作用于阻尼器上。所述引导装置包括设置于连接臂、外摇臂、内摇臂和/或摆块上的引导槽、引导面、引导边或引导条,使铰链在关闭过程中至少通过二级的推力作用于阻尼器上;所述引导槽、引导面、引导边或引导条为弧形、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或异形。所述引导装置包括设置于摆块上的摆块引导槽;所述摆块为长条形、L形、T形或腰鼓形,一端通过销轴与内摇臂铰接,另一端至少在铰链关闭过程中与阻尼器连接,并且摆块通过在摆块引导槽上设置销轴与连接臂连接,使铰链在关闭过程中至少通过二级的推力作用于阻尼器上。所述引导装置包括设置于内摇臂上的摇臂引导槽,且通过在摇臂引导槽内设置销轴与摆块铰接,使铰链在关闭过程中至少通过二级的推力作用于阻尼器上。所述引导装置包括设置于连接臂上的连接臂弓I导槽或连接臂引导面,且通过在连接臂引导槽或连接臂引导面上设置销轴与摆块连接,使铰链在关闭时至少通过二级的推力作用于阻尼器上;或者,摆块对应连接臂引导槽或连接臂引导面设置有凸销与连接臂配合连接,使铰链在关闭过程中至少通过二级的推力作用于阻尼器上。所述摆块为塑料件、金属件或其组合件,一端通过销轴与内摇臂铰接,中部通过销轴与连接臂连接;所述阻尼器的活塞杆端面与摆块的另一端至少在铰链关闭过程中配合连接,且在铰链打开状态时连接或保持一定间距;或者,所述阻尼器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缓冲头,缓冲头为塑料件、金属件或其结合件,缓冲头的端面与摆块的另一端至少在铰链关闭过程中配合连接,且在铰链打开状态时连接或保持一定间距。所述扭簧通过销轴定位设置在连接臂与外摇臂的铰接处;所述内摇臂上设置有销轴,扭簧至少包括一端与连接臂连接的支撑脚,以及另一端与销轴连接的支撑脚;或者,所述内摇臂上通过销轴转动设置有套筒,扭簧至少包括一端与连接臂连接的支撑脚,以及另一端与套筒连接的支撑脚。所述外、内摇臂两端分别与连接臂和活动杯座铰接;内摇臂位于外摇臂下方,其外端和中部分别通过销轴与活动杯座和连接臂铰接,内端通过销轴与摆块的一端传动连接,摆块的另一端至少在铰链关闭过程中与阻尼器连接。所述连接臂与阻尼器之间设置有固定臂,固定臂上设置有弹性机构,阻尼器一端通过弹性机构设置于固定臂上,另一端通过活塞杆或缓冲头与摆块至少在铰链关闭过程中连接。所述弹性机构包括中空的保持套,保持套上设置有定位孔以及弹性定位件,阻尼器一端插装在保持套上,且分别通过在定位孔以及弹性定位件上设置销轴弹性定位于固定臂上。本发明通过在连接臂、内摇臂和/或摆块上设置引导装置,使摆块在铰链关闭过程中至少通过二级的推力作用于阻尼器上,减少了零件的数量;并且该阻尼器为压力阻尼器,在铰链关闭过程中,连接臂、内摇臂和/或摆块在具有曲面或直线的引导装置内运动,控制铰链各零件间的工作行程,进一步地控制铰链的关闭速度以及力度,减少了作用于阻尼器上的压力,使阻尼器上的缸体、活塞杆以及密封圈等零件的压强减至最低,有效延长了阻尼器的使用寿命,且真正实现门体的匀速、匀减速或匀加速关闭,使家具之间的碰撞小,噪音低;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性能可靠,制造成本低,各部件连接紧凑等特点,实用性强。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组合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剖视)。图4为本发明关闭状态结构示意图(剖视)。图5-图8为本发明打开及关闭状态的受力情况结构示意图。图9-图15为本发明摆块的多种应用例结构示意图。图16-图20为本发明内摇臂的多种应用例结构示意图。图21-图26为本发明连接臂的多种应用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4,本带引导装置的铰链,外摇臂4,内摇臂5,以及通过外摇臂4、内摇臂5连接的连接臂I和活动杯座3,连接臂I内设置有阻尼器9,铰链中设置有至少对活动杯座3产生启闭作用力的扭簧6,阻尼器9为自动或非自动复位式压力阻尼器,一端设置于连接臂I内,另一端与摆块8至少在铰链关闭过程中连接;外摇臂4和/或内摇臂5与阻尼器9之间还设置有引导装置,使铰链在关闭过程中至少通过二级的推力作用于阻尼器9上。扭簧6通过销轴定位设置在连接臂I与外摇臂4的铰接处;所述内摇臂5通过销轴转动设置有套筒7,扭簧6至少包括一端与连接臂I连接的支撑脚,以及另一端与套筒7连接的支撑脚。外、内摇臂两端分别与连接臂I和活动杯座3铰接;内摇臂5位于外摇臂4下方,其外端和中部分别通过销轴与活动杯座3和连接臂I铰接,内端通过销轴与摆块8的一端传动连接,摆块8的另一端至少在铰链关闭过程中与阻尼器9连接。摆块8为塑料件、金属件或其组合件,一端通过销轴与内摇臂5铰接,中部通过销轴与连接臂I连接;所述阻尼器9的活塞杆9.1端部设置有缓冲头9. 2,缓冲头9. 2为塑料件、金属件或其结合件,缓冲头9. 2的端面与摆块8的另一端至少在铰链关闭过程中配合连接,且在铰链打开状态时连接或保持一定间距。连接臂I与阻尼器9之间设置有固定臂2,固定臂2上设置有弹性机构,阻尼器9一端通过弹性机构设置于固定臂2上,另一端通过活塞杆9.1上设置的缓冲头9. 2与摆块8至少在铰链关闭过程中连接。所述弹性机构包括中空的保持套10,保持套10上设置有定位孔以及弹性定位件10.1,阻尼器9 一端插装在保持套10上,且分别通过在定位孔以及弹性定位件10.1上设置销轴弹性定位于固定臂2上。上述中,引导装置包括设置于连接臂1、内摇臂5和/或摆块8上的引导槽、引导面、引导边或引导条,使铰链在关闭过程中至少通过二级的推力作用于阻尼器9上。参见图9-图14,引导装置包括设置于摆块8上的摆块引导槽8.1 ;所述摆块8为长条形、L形、T形或腰鼓形,一端通过销轴与内摇臂5铰接,另一端至少在铰链关闭过程中与阻尼器9连接,并且摆块8通过在摆块引导槽8.1上设置销轴与连接臂I连接,使铰链在关闭过程中至少通过二级的推力作用于阻尼器9上。所述摆块引导槽8.1的形状如图9-图14所示,为弧形、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或异形。或者,参见图16-图20,引导装置包括设置于内摇臂5 —端的摇臂引导槽5. 1,且通过在摇臂引导槽5.1上设置销轴与摆块8铰接,使铰链在关闭过程中至少通过二级的推力作用于阻尼器9上。所述摇臂引导槽5.1的形状如图16-图20所示,为弧形、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或异形。又或者,参见图21-图26,引导装置包括设置于连接臂I上的连接臂引导槽1.1或连接臂引导面1. 2,且通过在连接臂引导槽1.1或连接臂引导面1. 2上设置销轴与摆块8连接,使铰链在关闭时至少通过二级的推力作用于阻尼器9上;或者,参见图15,摆块8对应连接臂引导槽1.1或连接臂引导面1. 2设置有凸销
8.2与连接臂I配合连接,使铰链在关闭过程中至少通过二级的推力作用于阻尼器9上。所述连接臂引导槽1.1或连接臂引导面1. 2的形状如图21-图26所示,为弧形、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或异形。上述的连接臂1、内摇臂5以及摆块8上的引导装置可单独设置或组合设置,都可以使铰链在关闭过程中引导连接臂、内摇臂和/或摆块在具有曲面或直线的引导装置内运动,实现控制铰链的关闭速度、力度以及各零件间的工作行程,有效延长了阻尼器的使用寿命,并且真正实现门体的匀速、匀减速或匀加速关闭。受力分析,参见图5-图8,其中A点以及B点为固定点,C点可动点,即A点为摆块8与缓冲头9. 2的连接点,B点为内摇臂5与连接臂I的连接点,C点为摆块8与内摇臂5的铰链点。如图6所示,作用于A点的力Fl由阻尼器9发出,使C点移动,A、B、C点形成一夹角,即铰链为打开状态;如图8所示,推动C点,形成作用于阻尼器9的推力F2,当A、B、C点形成一接近直线的情况时,即铰链为关闭状态。上述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其简单的变型或改造,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带引导装置的铰链,包括外摇臂(4),内摇臂(5),以及通过外摇臂(4)、内摇臂(5)连接的连接臂(I)和活动杯座(3),连接臂(I)内设置有阻尼器(9),铰链中设置有至少对活动杯座(3)产生启闭作用力的扭簧(6),其特征在于阻尼器(9)为压力阻尼器,一端设置于连接臂(I)内,另一端与摆块(8)至少在铰链关闭过程中连接;外摇臂(4)和/或内摇臂(5)与阻尼器(9)之间还设置有引导装置,使铰链在关闭过程中至少通过二级的推力作用于阻尼器(9)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引导装置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装置包括设置于连接臂(I)、外摇臂(4)、内摇臂(5)和/或摆块(8)上的引导槽、引导面、引导边或引导条,使铰链在关闭过程中至少通过二级的推力作用于阻尼器(9)上;所述引导槽、引导面、引导边或引导条为弧形、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或异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带引导装置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装置包括设置于摆块(8)上的摆块引导槽(8.1);所述摆块(8)为长条形、L形、T形或腰鼓形,一端通过销轴与内摇臂(5)铰接,另一端至少在铰链关闭过程中与阻尼器(9)连接,并且摆块(8)通过在摆块引导槽(8.1)上设置销轴与连接臂(I)连接,使铰链在关闭过程中至少通过二级的推力作用于阻尼器(9)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带引导装置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装置包括设置于内摇臂(5)上的摇臂引导槽(5. 1),且通过在摇臂引导槽(5.1)内设置销轴与摆块(8)铰接,使铰链在关闭过程中至少通过二级的推力作用于阻尼器(9)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带引导装置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装置包括设置于连接臂(I)上的连接臂引导槽(1.1)或连接臂引导面(1. 2),且通过在连接臂引导槽(1.1)或连接臂引导面(1. 2)上设置销轴与摆块(8)连接,使铰链在关闭时至少通过二级的推力作用于阻尼器(9)上;或者,摆块(8)对应连接臂引导槽(1.1)或连接臂引导面(1. 2)设置有凸销(8. 2)与连接臂(I)配合连接,使铰链在关闭过程中至少通过二级的推力作用于阻尼器(9)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带引导装置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块(8)为塑料件、金属件或其组合件,一端通过销轴与内摇臂(5)铰接,中部通过销轴与连接臂(I)连接;所述阻尼器(9)的活塞杆(9.1)端面与摆块(8)的另一端至少在铰链关闭过程中配合连接,且在铰链打开状态时连接或保持一定间距; 或者,所述阻尼器(9)的活塞杆(9.1)端部设置有缓冲头(9. 2),缓冲头(9. 2)为塑料件、金属件或其结合件,缓冲头(9. 2)的端面与摆块(8)的另一端至少在铰链关闭过程中配合连接,且在铰链打开状态时连接或保持一定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引导装置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6)通过销轴定位设置在连接臂(I)与外摇臂(4)的铰接处;所述内摇臂(5)上设置有销轴,扭簧(6)至少包括一端与连接臂(I)连接的支撑脚,以及另一端与销轴连接的支撑脚; 或者,所述内摇臂(5)上通过销轴转动设置有套筒(7),扭簧(6)至少包括一端与连接臂(I)连接的支撑脚,以及另一端与套筒(7)连接的支撑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带引导装置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内摇臂两端分别与连接臂(I)和活动杯座(3)铰接;内摇臂(5)位于外摇臂(4)下方,其外端和中部分别通过销轴与活动杯座(3)和连接臂(I)铰接,内端通过销轴与摆块(8)的一端传动连接,摆块(8)的另一端至少在铰链关闭过程中与阻尼器(9)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带引导装置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I)与阻尼器(9)之间设置有固定臂(2),固定臂(2)上设置有弹性机构,阻尼器(9) 一端通过弹性机构设置于固定臂(2)上,另一端通过活塞杆(9.1)或缓冲头(9. 2)与摆块(8)至少在铰链关闭过程中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带引导装置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机构包括中空的保持套(10),保持套(10)上设置有定位孔以及弹性定位件(10. 1),阻尼器(9) 一端插装在保持套(10)上,且分别通过在定位孔以及弹性定位件(10.1)上设置销轴弹性定位于固定臂(2)上。
全文摘要
一种带引导装置的铰链,包括外摇臂,内摇臂,以及通过外摇臂、内摇臂连接的连接臂和活动杯座,连接臂内设置有阻尼器,铰链中设置有至少对活动杯座产生启闭作用力的扭簧,其特征在于阻尼器为压力阻尼器,一端设置于连接臂内,另一端与摆块至少在铰链关闭过程中连接;外摇臂和/或内摇臂与阻尼器之间还设置有引导装置,使铰链在关闭过程中至少通过二级的推力作用于阻尼器上。本发明在连接臂、内摇臂和/或摆块上设置引导装置,使摆块在铰链关闭时至少通过二级推力作用于阻尼器上,减少了零件的数量;并且该阻尼器为压力阻尼器,铰链关闭时,各零件在具有曲面或直线的引导装置内运动,控制了零件工作行程,以及铰链的关闭速度、力度,从而减小作用于阻尼器上的缸体、活塞杆以及密封圈等零件的压力,延长了阻尼器的寿命。
文档编号E05F3/20GK103061632SQ201310009109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0日
发明者伍志勇 申请人:伍志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