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水线喷涂限流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8370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水线喷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水线喷涂限流门。



背景技术:

流水喷涂线上除尘室与喷涂房或烤炉房之间,常设有用于传输产品的开口,这类开口的尺寸通常为固定式开口,固定式开口以此条流水线生产的最大产品的尺寸为依据进行开设。

由于上述原因,使得流水喷涂线实际在进行传输尺寸较小的产品时,由于固定开口的尺寸固定,且此时相对较大,使得流水线上除尘室或烤炉房处流向喷涂房的气流会变强,从而导致喷涂房内喷枪喷出的雾状漆受气流影响,导致产品喷涂不均,同时开口越大,喷涂房内的雾状飞漆会进入除尘室或烤炉房,从而形成环境污染,更会导致产品喷漆不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流水喷涂线上固定开口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流水线喷房限流门,旨在实现开口的灵活调节。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流水线喷涂限流门,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

一由第一门梁和第二门梁构成的两段式门梁,门梁内设有横向滑轨,门梁的两端沿竖直方向设有可供第一门梁和第二门梁上下滑动的竖直导轨;

两横截面呈“L”形的门体,每一门体的上部对应设有一上部框架,每一门体的侧边缘对应设有一侧面框架,每一上部框架的上端均设有若干个与横向滑轨配合的滑轮组件。

上述的流水线喷涂限流门,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滑轮组件通过螺钉固定于上部框架上。

上述的流水线喷涂限流门,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滑轮组件的数量为两个。

上述的流水线喷涂限流门,还具有这样的特征,两个滑轮组件对称设置于每一上部框架的两端。

上述的流水线喷涂限流门,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每一侧面框架上设置有纵向排列于同一直线上的第一螺栓孔。

上述的流水线喷涂限流门,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每一上部框架的侧边缘设有第二螺栓孔,第二螺栓孔和第一螺栓孔的位置相对应。

上述的流水线喷涂限流门,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每一上部框架通过第二螺栓孔和第一螺栓孔对应螺栓固定于一侧面框架。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流水线喷涂限流门,可以通过“L”形门体的左右、上下移动,可以获得与传输产品的尺寸相匹配的开口,避免因开口尺寸过大而导致喷涂室内产品喷涂不均、雾状飞漆进入除尘室或烤炉房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功能实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流水线喷涂限流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门梁;11.第一门梁;12.第二门梁;13.横向滑轨;14.竖直导轨;2.门体;3.上部框架;31.第二螺栓孔;4.侧面框架;41第一螺栓孔;5.滑轮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流水线喷涂限流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流水线喷涂限流门,包括:

一由第一门梁11和第二门梁12构成的两段式门梁1,门梁1内设有横向滑轨13,门梁1的两端沿竖直方向设有可供第一门梁11和第二门梁12上下滑动的竖直导轨14。

两横截面呈“L”形的门体2,每一门体2的上部对应设有一上部框架3,每一门体2的侧边对应设有一侧面框架4,每一上部框架3的上端均设有2个与横向滑轨13配合的滑轮组件5。

具体的,滑轮组件5通过图中未显示的螺钉固定于上部框架3上,2个滑轮组件5对称设置于每一上部框架3的两端,每一侧面框架4上设置有第一螺栓孔41,每一上部框架3的侧边缘设有第二螺栓孔31,第二螺栓孔31和第一螺栓孔41的位置相对应,每一上部框架3通过第二螺栓孔31和第一螺栓孔41对应固定于一侧面框架4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