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蒸汽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1872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蒸汽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蒸汽锅。



背景技术:

蒸汽锅是利用蒸汽将食物煮熟的一种烹饪器具,现有的蒸汽锅通常需要用一个单独的蒸汽发生器来产生蒸汽并将蒸汽注入锅体内,这个蒸汽发生器通常是利用一加热装置对水进行加热而产生蒸汽,体积较大,成本较高,因此价格也相应较高,难以普及推广,也不方便使用。大部分家庭都有电磁炉、燃气灶等烹饪加热器具,因此,完全可以利用这些加热器具来对蒸汽锅进行加热以产生蒸汽,而无需另外单独配备蒸汽发生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经济实用的新型蒸汽锅。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蒸汽锅,包括一锅体,所述的锅体上设置有一相对独立并可被加热的蒸汽发生室,该蒸汽发生室上设置有一蒸汽出口和可与水源连通的至少一进水口,蒸汽发生室通过该蒸汽出口与锅体的内腔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蒸汽发生室位于锅体的内腔中。

优选的,所述的蒸汽发生室位于锅体内腔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锅体的内腔中设置有一底罩,该底罩可拆卸扣设在锅体的底面上并与锅体的底面一起围成所述的蒸汽发生室,所述的蒸汽出口设置在底罩上。

优选的,所述的蒸汽出口设置在底罩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底罩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进水槽,所述的进水口由所述进水槽与锅体的底面围成。

优选的,所述进水槽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的锅体上设置有用于将锅体的内腔与外界水源连通的一注水管。

优选的,所述的注水管上串联有一可调节的流量阀。

优选的,所述的锅体上还设置有一控制器和一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的蒸汽发生室中并与控制器电连接,该控制器可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控制所述流量阀的启闭和流量大小。

优选的,所述的控制器包括一控制面板,该控制面板可拆卸固定在锅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中在锅体上设置有蒸汽发生室,利用注水口可将水注入到蒸汽发生室中,利用外界的电磁炉、燃气炉等常用加热器具即可对蒸汽发生室进行加热,蒸汽发生室内的水受热后产生的蒸汽能够从蒸汽出口进入到锅体的内腔中以对食物等进行烹饪,结构简单,有效降低了产品成本,相应的降低了产品的价格,经济实用,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并且,由于该蒸汽发生室相对独立于锅体的内腔,因此可制成较小的体积,减少受热的水的容量,这样只需短时间加热即可快速产生蒸汽,而且在使用中即便揭开锅盖也不易造成蒸汽发生室内的水温骤降,使得蒸汽发生室能够持续的产生蒸汽,保证烹饪效果和烹饪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一种新型蒸汽锅,包括一锅体10,锅体10上设置有一相对独立并可被加热的蒸汽发生室20,该蒸汽发生室20上设置有一蒸汽出口21和可与水源连通的至少一进水口22,蒸汽发生室20通过该蒸汽出口21与锅体10的内腔连通。由于本实用新型中在锅体10上设置有蒸汽发生室20,利用注水口可将水注入到蒸汽发生室20中,利用外界的电磁炉、燃气炉等常用加热器具即可对蒸汽发生室20进行加热,蒸汽发生室20内的水受热后产生的蒸汽能够从蒸汽出口21进入到锅体10的内腔中以对食物等进行烹饪,结构简单,有效降低了产品成本,相应的降低了产品的价格,经济实用,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并且,由于该蒸汽发生室20相对独立于锅体10的内腔,因此可制成较小的体积,减少受热的水的容量,这样只需短时间加热即可快速产生蒸汽,而且在使用中即便揭开锅盖11也不易造成蒸汽发生室20内的水温骤降,使得蒸汽发生室20能够持续的产生蒸汽,保证烹饪效果和烹饪效率,便于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水源可以是外界水源,也可以是设置在锅体10上的水箱等储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锅体10内腔的中部设置有一蒸盘12,锅体10的顶部扣设有一锅盖11,该锅盖11上设置有透明的观察部111,便于使用者查看锅体10内的烹饪情况,方便使用。

本实施例中,蒸汽发生室20位于锅体10的内腔中,这样使得本蒸汽锅的外形平整并且与常用锅具的形状大致相同,便于在现有的燃气灶、电磁炉等常用加热器具上使用,也便于收纳和存放,当然,实际应用中,蒸汽发生室20也可以设置在锅体10的外部。另外,由于目前的燃气灶、电磁炉等通常是对锅体10的底部进行加热的,因此,本实施例中将蒸汽发生室20位于锅体10内腔的底部,便于对蒸汽发生室20进行加热以产生蒸汽,当然,实际应用中针对其他类型的加热器具也可以将蒸汽发生室20设置在锅体10的侧部、顶部等其他任意位置,并不局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中,锅体10的内腔中设置有一底罩30,该底罩30可拆卸扣设在锅体10的底面上并与锅体10的底面一起围成蒸汽发生室20,蒸汽出口21设置在底罩30上,这样能够简化本蒸汽锅的加工制造工艺,便于生产,并且,需要时也可以将底罩30拆下而将本蒸汽锅作为普通的煮锅等来使用,丰富了本蒸汽锅的功能,便于使用。由于蒸汽锅在使用中通常是平置而且极少移动的,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底罩30是直接安放在锅体10的底部的,结构简单,也能满足使用需求,当然,实际应用中,底罩30也可通过螺纹连接、卡扣等结构可拆卸安装在锅体10上,并不局限于此。

本实施例中,蒸汽出口21设置在底罩30的顶部,使得蒸汽能够直接流向蒸盘12,提高加热效率,减低热量损耗,当然,实际应用中,蒸汽出口21也可开设在底罩30的侧部等其他位置。

底罩30的底部设置有若干进水槽31,进水口22由进水槽31与锅体10的底面围成,这样一方面能够简化底罩30的结构,便于加工,也方便进行清洗,另一方面,将进水口22设置在底罩30的底部也使得底罩30内的水能够对进水口22起到一个密封的作用,防止蒸汽从进水口22泄漏和被外界的水冷却,降低蒸汽损坏,提高加热效率。锅体10上设置有用于将锅体10的内腔与外界水源连通的一注水管41,该注水管41可以将外界水源的水导入到锅体10内,这些水汇集到锅体10的底部后再从各个进水口22进入到蒸汽发生室20中以供加热,进一步简化了锅体10和底罩30的结构,便于加工和制造,也便于底罩30的拆装和清洗,本实施例中因为具有多个进水口22,因此注水管41并未伸入到蒸汽发生室20内,而是只延伸至靠近底罩30的位置,利用锅体10自身的形状特性来将水聚集并令水流入蒸汽发生室20,而无需设置多个管路来分别为各进水口22注水,简化了本蒸汽锅的结构,降低了产品成本。

注水管41上串联有一可调节的流量阀(图中未示出),可以方便的调节进水速度而控制蒸汽发生室20内的水量,保证蒸汽发生效率。锅体10上还设置有一控制器(图中未示出)和一温度传感器42,该温度传感器42设置在蒸汽发生室20中并与控制器电连接,该控制器可根据温度传感器42的检测信号控制流量阀的启闭和流量大小,利用该温度传感器42能够检测蒸汽发生室20内的温度,防止出现干烧,控制器依据温度传感器42的检测信号通过流量阀自动控制注水速度,保证蒸汽发生室20内的水量在适宜的范围,保证蒸汽发生速度,防止干烧。控制器包括一控制面板(图中未示出),便于使用者对加热时间等进行设置,该控制面板可通过挂设、卡扣等方式拆卸固定在锅体10上,便于拆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