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风叶家用机器人吸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2091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风叶家用机器人吸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多风叶家用机器人吸尘装置,属于家用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机器人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家用机器人进入普通家庭中,代替人们进行家务劳动,扫地机器人就是其中的一种,扫地机器人主要包括控制装置、行走装置、吸尘装置等单元,其中吸尘装置决定着扫地机器人的吸尘能力,现有的扫地机器人,吸尘装置的电机和风叶都设置在吸尘盒内部,减少了吸尘盒的工作空间,电机通常设计在风叶下方,影响了空气流通,不利于电机散热,电机的拆卸和维修都很困难,并且由于受到吸尘能力的限制,如果行走速度过快或地面较脏,扫地机器人的吸尘效果也很难令人满意。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尘效率高,工作空间大,维修拆卸方便的多风叶家用机器人吸尘装置,包括吸尘盒、涡轮吸尘装置、导风管,吸尘盒上设有进风口,所述吸尘盒外形为长方体,所述涡轮吸尘装置数量为2至8个,每个涡轮吸尘装置都包括电机及风叶,每个风叶上方都连接一个电机,每个风叶下方都通过一个导风管连接吸尘盒。

进一步的,所述涡轮吸尘装置数量为4个,分别设置在长方形的4个角点上。

进一步的,所述涡轮吸尘装置数量为3个,分别设置在三角形的3个角点上。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设置在吸尘盒侧面靠近底部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管形状为漏斗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多风叶家用机器人吸尘装置,通过对吸尘装置结构和形状的改进,安装了多个涡轮吸尘装置,吸力更大,吸尘效果更好,电机和风叶设置在吸尘盒外部,电机设置在风叶上方,在吸尘盒外形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工作空间,减少了运行时的空气阻力,进一步增加了吸力,更有利于散热,也方便了拆卸和维修电机。本实用新型的吸尘装置适合于在各种家用扫地机器人上安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风叶家用机器人吸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1、吸尘盒,2、涡轮吸尘装置,3、导风管,4、进风口,5、电机,6、风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多风叶家用机器人吸尘装置,包括吸尘盒1、涡轮吸尘装置2、导风管3,吸尘盒1上设有进风口4,吸尘盒1外形为长方体,涡轮吸尘装置2数量为2至8个,每个涡轮吸尘装置2都包括电机5及风叶6,每个风叶6上方都连接一个电机5,每个风叶6下方都通过一个导风管3连接吸尘盒1。

由于安装了多个涡轮吸尘装置2,吸力更大,吸尘效果更好,吸尘盒1外形设计为长方体,在同等条件下,扫地机器人可以行走的更快,吸尘效果更好,电机5和风叶6设置在吸尘盒1外部,电机5设置在风叶6上方,在吸尘盒1外形不变的情况下相对增加了工作空间,减少了运行时的空气阻力,进一步增加了吸力,更有利于散热,也方便了拆卸和维修电机。

在本实施例中,涡轮吸尘装置2数量为2个,相对于吸尘盒中心对称设置。这也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主要的结构形式。

优选的,进风口4设置在吸尘盒1侧面靠近底部位置。

优选的,导风管3形状为漏斗形。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改进之处主要在于涡轮吸尘装置2数量为4个,分别设置在长方形的4个角点上,呈矩形布置。同样的,进风口4可以设置在吸尘盒1侧面靠近底部位置。导风管3形状优选为漏斗形。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改进之处主要在于涡轮吸尘装置2数量为3个,分别设置在三角形的3个角点上,呈三角形布置,其中两个涡轮吸尘装置2设置在靠近进风口4的一侧,同样的,进风口4可以设置在吸尘盒1侧面靠近底部位置。导风管3形状优选为漏斗形。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