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烹饪器具的盖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5857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用于烹饪器具的盖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烹饪电器领域,特别是用于烹饪器具的盖体。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烹饪器具的盖体一般可以包括面盖和内盖。在烹饪的过程中,由于内盖的温度相对于烹饪器具的锅体内的温度较低,因此,水蒸气很容易在内盖的下表面上液化而生成冷凝水。冷凝水会对烹饪过程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例如,冷凝水有可能会流入锅体内,大大降低锅体内的食物(例如米饭)的口感。

尽管现有技术中可以通过在内盖和面盖之间设置保温板,以提高内盖的温度。但是现有的烹饪器具的盖体中内盖和保温板之间通常间隔有一定距离。在这种情况下,内盖和保温板之间的热传导主要依靠辐射,热传导效率很低,致使不能有效地提高内盖的温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索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用于烹饪器具的盖体,盖体上设置有加热组件,以及与加热组件配合使用的弹性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受弹性组件的回复力使得加热组件紧密贴合内盖,提高了用户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用于烹饪器具的盖体,包括:盖体本体;内盖,所述内盖可拆卸装配于盖体本体的内侧面,所述内盖本体上还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内盖本体的内侧面之间设置有弹性组件,内盖装配于内盖本体上时所述弹性组件对所述加热组件施加第一作用力,以使加热组件贴合内盖的内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内盖装配于所述内盖本体上时,所述内盖朝向盖体本体的内面对所述加热组件施加第二作用力,所述第一作用力与所述第二作用力施加的力的方向相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内盖本体的内侧面设置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加热组件放置于所述凹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放置弹性组件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至少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凹槽的两端区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发热片,包覆所述发热片的贴合板,所述贴合板的边沿设置有多个卡扣部,所述卡扣部深入所述盖体本体的内侧面上,以将所述加热组件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卡扣部包括贯穿部以及与贯穿部连接的折弯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折弯部与所述贯穿部的连接处设置有凹陷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内还设置有供所述贯穿部穿过的穿设孔,所述贯穿部穿设于所述穿设孔后,所述凹陷口凸出于所述凹槽的内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内盖本体上还设置有下料仓的安装孔,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至少一组,所述加热组件布局于所述安装孔的周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包括两组,所述内盖朝向内盖本体的方向设置有内台阶和外台阶,形成内台阶的第二压板用于压住两组加热组件的其中任意一组,形成外台阶的上边沿板用于压住两组加热组件的另外一组。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盖体上设置有加热组件,以及与加热组件配合使用的弹性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受弹性组件的回复力使得加热组件紧密贴合内盖,提高了用户体验;另外地,由于内盖本身设置有台阶,使得加热组件不在同一平面,盖体加热更均匀、防冷凝水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盖与盖体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盖与盖体的装配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贴合板与盖体的装配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内盖时盖体的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内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2以及图3所示,用于烹饪器具的盖体,包括:盖体本体100;内盖200,其中内盖200可拆卸装配于盖体本体100的内侧面110,内盖本体100上还设置有加热组件300,所述加热组件300与所述内盖本体100的内侧面之间设置有弹性组件400,内盖200装配于内盖本体上时所述弹性组件400对所述加热组件300施加第一作用力,以使加热组件贴合内盖的内面。

进一步地,施加第一作用力的同时,内盖200朝向盖体本体的内面210对加热组件300施加第二作用力,第一作用力与第二作用力施加的力的方向相反。

内盖本体100的内侧面110设置至少一个凹槽120,上述加热组件300放置于所述凹槽120内;具体地,凹槽120内设置有放置弹性组件的安装孔1201,所述安装孔至少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凹槽120的两端区域以保证采用数量最少的弹性组件对加热组件施加第一作用力。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安装孔位于两端区域的装配位置最好对称设置,这样能够保证弹性组件对加热组件施加稳定的第一作用力;但是安装孔位于两端区域的装配位置也可以不是对称设置,同样保证弹性组件对加热组件施加稳定的第一作用力。

为了达到更好的装配效果及美观外,凹槽120的形状与加热组件300的形状一致。

其中加热组件300包括发热片310,包覆所述发热片310的贴合板320,所述贴合板320的边沿设置有多个卡扣部330,所述卡扣部330深入所述盖体本体的内侧面110上,以将所述加热组件300固定。

另外地,发热片达到为了更好的发热效果,发热片310包括电热丝310a,以及为电热丝310a供电的电源线310b,所述发热片310的端部设置有连接电源线的连接口。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卡扣部330包括贯穿部330a以及与贯穿部连接的折弯部330b,而折弯部与所述贯穿部的连接处设置有凹陷口330c,该凹陷口330c的设置便于在使用过程中,便于弯折折弯部。

凹槽120内还设置有供所述贯穿部穿过的穿设孔1202,所述贯穿部330a穿设于所述穿设孔1202后,所述凹陷口330c凸出于所述凹槽120的内表面,在使用过程中,沿着凹陷口330c掰折折弯部330b以将整个卡扣部330装配于内盖本体上;在未装配内盖时候,折弯部330b与内盖本体100的外侧面104的表面相互贴合,两者之间没有间隙,即间歇C=0;

如图4所示,内盖本体100上安装内盖时,内盖卡扣于内盖本体上时候,也进一步推动弹性组件,使得弹性组件反向推动卡扣部和发热片朝向内盖本体的内侧移动,即折弯部330b与内盖本体100的外侧面104的表面留有间隙C,间隙C的大小一般为0-3mm,间隙太小弹簧就不能很好的运用弹性组件的弹性势能;间隙太大,折弯部330b容易卡住穿设孔1202,影响实际使用。

实施例2:

参照图1,图5所示,除了如实施例1所示的加热组件、弹性组件以及内盖三者之间的装配关系外,其中内盖本体100上还设置有下料仓的安装孔130,加热组件300包括至少一组,加热组件300布局于所述安装孔130的周侧。

加热组件包括两组,所述内盖朝向内盖本体的方向设置有内台阶A和外台阶B,

内台阶A由第一压板210a,与所述第一压板平行的第二压板210c以及连接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的第一连接板210b构成;外台阶B由第二压板210c,与所述第二压板平行的上边沿板210e以及连接第二压板和上边沿板的第二连接板210d构成。

形成内台阶A的第二压板210c用于压住两组加热组件的其中任意一组,形成外台阶B的上边沿板210e用于压住两组加热组件的另外一组;两组加热组件不在同一平面,实现立体加热模式,内盖加热更均匀,防冷凝水效果好。

如本实施例1、实施例2中披露的加热组件为闭合的环形状,或者为片状。

如本实施例1、实施例2中披露的弹性组件可以为弹簧或者弹片或者其他具有弹性的结构。

一种烹饪器具,具有如实施例1、实施例2披露的用于烹饪器具的盖体,上述烹饪器具可以为电饭煲、电压力煲或者其他烹饪器具。

如本实施例中露的烹饪器具可以为电饭煲、电压力煲或者其他烹饪器具。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厚度”、“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