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流蓄热汤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0446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流蓄热汤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灶具,尤其涉及一种导流蓄热汤桶。



背景技术:

汤桶是一种最常用的厨具。目前,许多汤桶自己带有内加热装置,但在酒店、企业机关食堂等场所,仍以使用较大直径的在灶具上加热的糖果居多。作为厨房烹饪时煮、炖、卤的加热炊具,需要汤桶底部受热均匀以避免桶内食物粘锅底,同时也需要炉灶的火焰能有效的作用在桶底上以节约能源,有时还希望有蓄热功能,能连续保持桶体温度,在没有外热源情况下还能持续保温一段时间。现有的汤桶一是由于桶底相对光滑,使火焰在桶底滞留时间短,能源浪费大;二是桶底受热不均,加之大火集中在中部,容易沾锅底。尤其是在较大的商用灶上更是如此。专利CN201410596928.0公开了一种节能型商用汤桶,这种具有径向辐射筋板的锅虽然加大了桶底与火焰的接触面积,但也加快了火焰快速向外扩散不利于节能和蓄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良好蓄热、均热和节能效果的导流蓄热汤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导流蓄热汤桶,包括桶体及桶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桶底布有翘翅板,所述翘翅板沿桶底的径向呈辐射状排布,沿桶底的周向呈环形布置;

所述翘翅板的至少一边与所述桶底一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所述桶底布有翘翅板使桶底形成了凹凸状的蓄热均热结构,每个翘翅板形成一个单体的蓄热空间,多个翘翅板整体上形成了立体的蓄热层;这同时也对商用炉灶集中的大火力起到了分解均化作用,从而使桶底受热均匀,并在桶底形成立体的加热温度场。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在所述桶底上还设有多圈隔焰环,多圈所述隔焰环同心设置,所述隔焰环上设有通孔或缺口。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置隔焰环可以阻碍火苗直接沿桶底散射,使火焰在桶底有个滞留时间,起到节能作用;

进一步,所述翘翅板的最外端还设有挡火圈,所述挡火圈上均布有通孔或缺口。

进一步,所述翘翅板和桶底为一体铸造而成或一体加工而成。

进一步,所述挡火圈的高度大于所述翘翅板及隔焰环的高度。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挡火圈除过使火焰在该位置有个滞留外,还能方便桶底在炉灶的锅圈上拉动。不让翘翅板直接接触锅圈。

进一步,所述翘翅板呈近似“L”状、弧形板状、条板状或凸齿状。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一体铸造。

进一步,所述桶体为桶圈状,所述桶底设有上翻边并与所述桶体密封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单独加工桶底,然后与桶体焊接或扣接,这样可方便选用不同材质结合,以提高桶底耐热性能并使整桶轻便。

进一步,所述桶体及桶底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正多边形。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将汤桶加工成各种适合的形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图3为图2中A部位的结构放大图;

在图1到图3中,1、桶底;2、翘翅板;3、挡火圈;4、隔焰环;5、缺口;6、桶体;7、上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到图3所示,一种导流蓄热汤桶,包括桶体6及桶底1,在所述桶底1布有翘翅板2,所述翘翅板2沿桶底1的径向呈辐射状排布,沿桶底1的周向呈环形布置;

所述翘翅板2的至少一边与所述桶底1一体连接。即当一边连接时,另一边为自由端;当两端连接时,中间形成翘环;当所述翘翅板2呈板状时,也可以三边连接一边开口。

在所述桶底1上还设有多圈隔焰环4,多圈所述隔焰环4同心设置,所述隔焰环4上设有通孔或缺口5。

所述翘翅板2的最外端还设有挡火圈3,所述挡火圈3上均布有通孔或缺口5。

所述翘翅板2和桶底1为一体铸造而成或一体加工而成。材质可以选用普通碳素结构钢,如Q235等。

所述挡火圈3的高度大于所述翘翅板2及隔焰环4的高度。

所述翘翅板2呈近似“L”状、弧形板状、条板状或凸齿状。

所述桶体6为桶圈状,所述桶底1设有上翻边7并与所述桶体6密封连接。

所述桶体及桶底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正多边形。当为正多边形时,所述翘翅板2可以分布在该正多边形的内切圆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