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破壁料理机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3893阅读:9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破壁料理机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破壁料理机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破壁机集合了榨汁机、豆浆机、冰激凌机、料理机、研磨机等产品功能,完全达到一机多用功能,是一种可以瞬间击破食物细胞壁,释放植物生化素的机器。破壁机通过实际工作时电机的转速约16000-30000转/分钟,甚至能达到45000转/分钟,因此,电机会产生非常大的热量,需要在破壁机的主机内部设置散热风道,以助电机散热。

现有技术的风扇转速超过2万转时,风量难以进一步增加,并且风燥很高,散热风道的结构形式并不合理,导致散热效果差,噪音高,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破壁料理机的散热结构,其离心风扇的结构设计更加合理,能够承受更高的转速,产生更大的风量,并且进一步降低工作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破壁料理机的散热结构,包括由上壳和底盖构成的主机,并形成电器腔,电器腔内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为直流无刷电机,电机的电机轴上安装有离心风扇;所述离心风扇包括基座和设置在其上的若干扇叶;所述基座为圆板基座,其中心设有与电机轴装配的轴座;所述扇叶以基座的中心呈放射状地均布在其顶面,扇叶的截面呈弧形,其从基座的顶面自上而上延伸而成。

本实用新型还对散热风道进行改进,进一步提高风量及降低噪音,其是这样实现的。

所述底盖的上底面向上延伸有电机筒,电机筒包围住电机、使电机与电器腔隔开,电机形成入气口,电机筒底部设有通孔;底盖的下底面对应通孔的位置凹设有离心风道,底盖的下底面还设有盖住离心风道的盖板,盖板上设有连通离心风道的排风口,通孔为离心风道的吸气口,电机的电机轴从通孔伸入离心风道内,并安装有离心风扇;底盖上布满与电器腔连通的进气口;电机工作时,主机外部的空气从进气口进入电器腔内,然后从入气口进入电机筒内,再从通孔进入离心风道内,最后从排风口排出,以此构成散热风道。

所述进气口位于底盖的左右两侧或前侧,排风口位于底盖的后侧,排风方向朝向底盖的后侧。

所述底盖的下底面布设有若干支撑脚,支撑脚至少使进气口和排风口悬空。

所述排风口为倾斜设置在盖板上的排风格栅。

所述离心风道由内凹的蜗壳腔构成,电机筒、离心风道与底盖一体成型。

所述电机安装在电机筒顶部,电机筒侧部设有向外凸起的凸板。

所述电机与电机筒之间设有若干减震硅胶。

所述扇叶的数量为3-19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对离心风扇的结构进行上述的改进优化,使其能够承受更大的转速,能够源源不断的产生风量,不会有风量瓶颈的情况,而且噪音更低,对电机的散热效果好。

通过对散热风道作出上述的改进优化,能够进一步提高空气与电机的热交换率、提高对电机的散热效果,从而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而且该散热风道能够避免散热气流相互干涉,避免噪音的产生,从而使其工作更加安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又一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图4,本破壁料理机的散热结构,包括由上壳1和底盖2构成的主机,并形成电器腔100,电器腔100内安装有电机4,电机4为直流无刷电机,电机4的电机轴上安装有离心风扇5;离心风扇5包括基座51和设置在其上的若干扇叶52;基座51为圆板基座,其中心设有与电机轴装配的轴座;扇叶52以基座51的中心呈放射状地均布在其顶面,扇叶52的截面呈弧形,其从基座51的顶面自上而上延伸而成。扇叶52能够与基座51一体成型成为离心风扇5,加工方便、成本低,经过实测,通过上述的改进优化后,离心风扇5能够承受更加高的转速,随着转速的不断提高,能够保证能够源源不断的提高风量,不会有风量瓶颈的情况出现,而且噪音更低,对电机的散热效果好。特别适合直流无刷电机的使用。

进一步地,可以根据实际设计要求,把扇叶52的数量设计为3-19片,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成13片,不但风量大,还能避免发生共振现象,以降低噪音。

进一步地,电机轴与轴座之间设有减震硅胶(图中未标出),能够进一步降低离心风扇的震动,震动更低、噪音自然更小。

进一步地,底盖2的上底面向上延伸有电机筒21,电机筒21包围住电机4、使电机4与电器腔100隔开,电机4形成入气口(图中未标出),电机筒21底部设有通孔212;底盖2的下底面对应通孔212的位置凹设有离心风道22,底盖2的下底面还设有盖住离心风道22的盖板3,盖板3上设有连通离心风道22的排风口31,通孔212为离心风道22的吸气口,电机4的电机轴从通孔212伸入离心风道22内,并安装有离心风扇5;底盖2上布满与电器腔100连通的进气口23。

电机4工作时,主机外部的空气从进气口23进入电器腔100内,然后从入气口进入电机筒21内,再从通孔212进入离心风道22内,最后从排风口31排出,以此构成散热风道。外界气流从进气口23进入,依次流向电器腔100、电机筒21、离心风道22后从排风口31排出,电器腔100与电机筒21相对隔离,机筒21与离心风道22相对隔离,能够起到一定的隔音效果,还能够有效避免散热气流相互干涉,能够更有效降低噪音的发生,散热气流单向流动,能够对电器腔100内的电器元件、电机筒21内的电机4进行散热、散热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进气口23位于底盖2的左右两侧或前侧,排风口31位于底盖2的后侧,排风方向朝向底盖2的后侧,保证进气口23、排风口31处于相对的位置上,进一步避免散热气流的干涉现象,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和静音效果。

进一步地,底盖2的下底面布设有若干支撑脚24(本实施例共4个支撑脚24),支撑脚24至少使进气口23和排风口31悬空,保证散热气流通过畅通无阻,减小风阻,能够更好地提高风量。

进一步地,排风口31为倾斜设置在盖板3上的排风格栅,排风格栅能够引导排风气流的流动方向,进一步避免与进风气流相互干涉,保证进气口23不会重新吸入排风气流,保证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离心风道22由内凹的蜗壳腔构成,电机筒21、离心风道22与底盖2一体成型,集成程度高,加工更加方便、成本更加低廉。

进一步地,电机4安装在电机筒21顶部,能够很好地固定电机4,电机筒21侧部设有向外凸起的凸板2111,凸板2111能够增加电机筒21的机械强度。电机4与电机筒21之间设有若干减震硅胶211,能够起到减震的效果,避免电机4噪音的产生,而且减震硅胶211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能力可以吸收电机4在高速转动时所产生的震动,避免震动直接传递到主机。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而非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依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