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7334发布日期:2019-08-07 01:23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具有线圈盘组件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电压力锅为了监控锅内的温度,通常在线圈盘的中央开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感温杯,感温杯下方设置弹簧,以使感温杯可以紧密贴合锅底。一般此感温杯需要从线圈盘的下方放入,并保持在通孔内。现有的电压力锅用的线圈盘主要是通过螺丝将一个盖板锁紧在通孔下方,以支撑住温控器和弹簧。但是此种方式在组装时还需要扭转螺丝进行锁紧,既花费了时间又增加了成本。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烹饪器具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能够良好支撑内锅并且成本低的烹饪器具。

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内锅、保温罩、线圈盘组件及感温杯,该内锅容纳在该保温罩内,该线圈盘组件位于该内锅底部及该保温罩底部之间,该线圈盘组件包括线圈盘盖、线圈盘座及位于该线圈盘盖与该线圈盘座之间的线圈,所述感温杯设置在所述线圈盘组件的中心处的容纳腔内,并穿过所述线圈盘盖使其顶面与该内锅的底面贴合以感测该内锅底部的温度,所述线圈盘盖及线圈盘座分别对该感温杯进行上下限位,避免该感温杯脱离该容纳腔。借助线圈盘盖及线圈盘座固定感温杯,组装方便,无需螺钉。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感温杯底部套设有弹簧,所述线圈盘座底部凹设有固定孔,该弹簧一端抵压该固定孔的底壁上,另一端抵触该感温杯。弹簧提供感温杯移动的弹力,该固定孔的底壁对该感温杯进行限位。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固定孔的底壁设有穿孔及围绕该穿孔向上凸出的凸墙,供所述弹簧套设定位。方便弹簧组装定位。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感温杯设有安装部及自该安装部中心处向上凸伸出的测温部,所述安装部容纳在所述固定孔内,所述线圈盘盖中心处设有向下凸出的凸肋以及由该凸肋围绕而成并贯穿该线圈盘盖的通孔,所述测温部穿过该通孔露出以与该内锅底面接触,所述凸肋位于所述安装部的正上方对所述安装部进行限位,避免该感温杯脱离该通孔。所述线圈盘盖的凸肋对该感温杯进行限位。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线圈盘盖的凸肋伸入所述线圈盘座的固定孔内。降低该线圈盘的高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线圈盘座设有外周壁,所述线圈盘盖设在所述线圈盘座之上,并定位在所述外周壁的内侧。所述线圈盘盖的定位在所述线圈盘座的外周壁的内侧,不易晃动。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线圈盘盖贴合该内锅的底部并与该内锅的底部接触,所述线圈盘盖包括若干个自其底壁向下凸伸的支撑筋,所述线圈盘座设有位于外周壁内侧的平台,所述若干支撑筋抵持在该平台上以支撑该线圈盘盖。上述设置方式可降低应力集中,所述线圈盘盖底壁不易变形。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若干支撑筋包括两圈环形筋以及连接两环形筋的多个条形筋。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线圈盘座的底壁上设有一圈凸筋及连接该凸筋与该底壁的加强肋,所述保温罩设有保温罩平台,支撑所述凸筋及加强肋。通过凸筋、加强肋与平台的互配,实现平稳支撑。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线圈盘盖对应所述内锅底部的形状设置为上凸的球形;所述线圈绕设固定在该线圈盘座上。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2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剖面图。

图3为图1所示烹饪器具的线圈盘盖的立体图。

图4为图1所示烹饪器具的线圈盘座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内锅1、感温杯2、弹簧20、安装部21、测温部22、线圈盘盖3、底壁30、凸肋31、通孔32、支撑筋33、环形筋34、条形筋35、线圈4、线圈盘座5、外周壁50、固定孔51、穿孔52、凸墙53、平台54、凸筋55、加强肋56、保温罩6、保温罩平台60、外壳7、容纳腔100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装置、系统、设备和方法的例子。

参考图1所示,本申请的烹饪器具包括锅盖及锅体,所述锅体又包括内锅1、保温罩6、外壳7及线圈盘组件,该内锅1容纳在该保温罩6内,该保温罩6位于外壳7内。所述内锅1与锅盖之间形成烹饪腔,锅盖与保温罩6之间设有相互卡扣的锅牙结构。所述线圈盘组件位于该内锅1底部及该保温罩6底部之间,用于对该内锅1进行加热。

该线圈盘组件包括线圈盘盖3、线圈4及线圈盘座5,所述线圈盘盖3与线圈盘座5独立制作,然后相互组装在一起。所述线圈盘组件的中心处设有容纳腔100内,由所述线圈盘盖3与线圈盘座5上下盖合而成。

该容纳腔100内容纳有感温杯2。该感温杯2穿过所述线圈盘盖3与该内锅1的底面贴合以感测该内锅1底部的温度,所述线圈盘盖3及线圈盘座5分别对该感温杯3进行上下限位,避免该感温杯3脱离该容纳腔100。借助线圈盘盖3及线圈盘座5固定感温杯2,组装方便,无需螺钉。

所述感温杯2底部套设有弹簧20,该弹簧20抵推该感温杯2,使感温杯2贴着内锅1底壁。在该烹饪器具的烹饪过程中,该感温杯2能够实时检测该内锅1底部的温度,借助温度与气压的关系,判断烹饪腔内的气体压力是否过大造成危险。

所述线圈盘座5底部凹设有固定孔51。该弹簧20一端抵压该固定孔51的底壁上,另一端抵触该感温杯2。该固定孔51的底壁对该感温杯2进行限位。所述固定孔51的底壁设有穿孔52及围绕该穿孔52向上凸出的凸墙53,供所述弹簧20套设定位,以方便弹簧20组装定位。

所述感温杯2设有安装部21及自该安装部21中心处向上凸伸出的测温部22,所述安装部21容纳在所述固定孔51内。所述线圈盘盖3中心处设有向下凸出的凸肋31以及由该凸肋31围绕而成并贯穿该线圈盘盖3的通孔32,所述测温部22穿过该通孔32露出以与该内锅1底面接触,所述凸肋31位于所述安装部21的正上方对所述安装部21进行限位,避免该感温杯2脱离该通孔32。所述线圈盘盖3的凸肋31伸入所述线圈盘座5的固定孔51内,以降低该线圈盘组件的高度。

所述线圈盘盖3贴合该内锅1的底部并与该内锅1的底部接触,以支撑该内锅1,并且所述线圈盘盖3支撑在所述线圈盘座5上,所述线圈盘座5支撑在所述保温罩6底部上。锅内的气压施加在内锅上的压力经过线圈盘盖3传递给线圈盘座5,再到保温罩6。由于保温罩6为金属材质,能够承担较大的压力。

所述线圈4为电磁线圈,设置在该线圈盘盖3与该线圈盘座5之间,所述线圈盘盖3与线圈盘座5上下之间形成一容纳该线圈4的空间。所述线圈盘座5设有上侧设有若干导磁条及若干固定所述线圈4的定位部,所述线圈4一圈圈的绕设固定在所述线圈盘座5的顶面,被可靠固定。在线圈4组装好之后,所述线圈盘盖3设在所述线圈盘座5之上。所述线圈盘座5的边缘设有一圈外周壁53,所述线圈盘盖3定位在所述外周壁53的内侧,也就是在所述线圈盘盖3组装好后,所述线圈盘座5的外周壁53围绕所述线圈盘盖3设置,能够避免该线圈盘盖3产生晃动。

作为一种替换方式,所述线圈4也可以是有所述线圈盘盖3及所述线圈盘座5两者夹持固定,或者固定至所述线圈盘盖3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内锅1为圆弧底,相应的所述线圈盘盖3的上表面对应所述内锅1底部的形状设置为上凸的球形,以贴合该内锅1底面,实现良好的加热效果,同时以能够与该内锅1接触,起到支撑作用。

请参考图2至图3,并结合图1所示,下面将描述线圈盘盖3与线圈盘座5的关于支撑的互配结构。所述线圈盘盖3包括若干个自其底壁向下凸伸的支撑筋33。所述支撑筋33位于所述线圈盘盖3的外周缘,包括两圈环形筋34以及连接两环形筋的多个条形筋35。所述线圈盘座5相应设有平台54,所述若干环形筋34及条形筋35均抵持在该平台54上以支撑该线圈盘盖3。借助线圈盘盖3的支撑筋33与线圈盘座5的平台54的互配,实现所述线圈盘座3对所述线圈盘盖3的平稳支撑。将支撑筋33设置为两环形筋34以及连接两环形筋的多个条形筋35,可降低该线圈盘盖3的应力集中问题,使所述线圈盘盖3底壁30不易变形。

所述平台54同为环形,由位于前述外周壁53的内侧的部分底壁形成。所述支撑筋33及所述平台54均位于所述线圈4的外围,故不会影响该线圈4的排布。

请参考图3至图4,并结合图1所示,下面将描述线圈盘座5与保温罩6的互配结构。所述线圈盘座5的底壁上设有一圈凸筋55及连接该凸筋55与该底壁的加强肋56,所述保温罩6设有支撑所述凸筋55及加强肋56的保温罩平台61。通过凸筋55、加强肋56与保温罩平台61的互配,实现保温罩6对线圈盘座5的平稳支撑。同样,这些凸筋55、加强肋56的设置使该线圈盘座5不会发生应力集中而形变的问题,对该线圈盘座5的成型有帮助。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