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改变真空性能的保温器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76771发布日期:2020-12-22 11:17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改变真空性能的保温器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保温饮食器皿技术领域,具体是同一真空保温器皿即可以保温又可外部加热冷却。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真空保温饭盒、水杯应用普遍,传统用法多是利用真空腔对容器内饮食保温的装置。

当前的真空保温饮食器皿的保温效果大多比较理想,正因如此也存在一些弊端,尤其旅行途中如高温的汤水类食物,放在容器中想尽快饮食可温度太高无从下嘴,想开盖晾凉,时间缓慢又不安全。

再有内盛放饮食偏凉时,因真空腔隔离又不能外部加热,美中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改变真空保温器皿性能的方法结构,使一个真空保温器皿可以长时保温,又可经简单操作,实现通过器皿外壁对内盛放物的可加热、冷却。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便改变真空性能的保温器皿结构,包括组成器皿的器皿外壁和器皿内壁,器皿外壁的直径大于器皿内壁,且器皿外壁和器皿内壁开口处无缝连接,器皿外壁和器皿内壁连接后皿外壁和器皿内壁围成一个真空腔,所述器皿外壁与转换架相接,所述转换架上设有磁铁块,所述器皿的器皿外壁与器皿内壁之间对应磁铁块设有触片模块,所述磁铁块用于控制触片模块运动,导通或断开触片模块与器皿外壁及器皿内壁之间的连接,进行散热或保温。

进一步的,所述触片模块包括安装在器皿外壁和器皿内壁之间真空腔内的触片结构、用于安装触片结构的触片安装结构以及用于控制触片结构上下运动的触片控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触片安装结构包括触片安装架,所述的触片安装架上设有导向触片结构运动方向的触片导向槽;触片结构包括内外壁触片a、内外壁触片b、滑动槽、触片滑动板、滑动销和外壁触片;

所述内外壁触片a上安装触片连动杆,且内外壁触片b的滑动槽连接;

所述外壁触片a设置在器皿外壁内侧,内外壁触片b通过滑动销铰接在外壁触片上,内外壁触片b的另一端与通过触片滑动板连动配合,且触片控制结构与转换架上设有的磁铁块配合控制内外壁触片b上下运动,触片滑动板的动作范围是外壁触片和内壁外侧设有向内凹陷的内壁凹槽的间隔;

内外壁触片b两端镜像开有滑动槽,槽向按设计角度倾斜与触片连动杆和触片连动杆a配合,实现内外壁触片b通过自身升降,使触片连动杆与滑动槽相互作用,推动自身前后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触片安装结构包括设置在触片安装架,所述的触片安装架上设有导向触片结构运动方向的触片导向槽;且触片控制结构包括触片控制板和控制板固定销,所述触片控制板与设置在器皿真空腔内的内外壁触片a、内外壁触片b和触片导向槽分别连接。

进一步的,内外壁触片b与外壁触片为高温导热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一个真空保温容器一个部件位置改变,可以实现对内容物的保温或非保温存放模式,非保温状态,可以把真空保温器皿放置在高温环境对内盛放物加热,也可以把真空保温器皿放置在低温环境对内盛放物冷却,温度适合可调整为保温模式存放,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转换架在器皿上端安装,触片模块连接触片滑动板,且器皿处于非保温状态是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转换架在器皿上端安装,触片模块连接触片滑动板,且器皿处于保温状态是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转换架在器皿下端安装,触片模块连接滑动槽,且器皿处于非保温状态是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转换架在器皿下端安装,触片模块连接滑动槽,且器皿处于保温状态是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专利器皿内壁、外壁,通过内外壁触片b和外壁触片与器皿内壁凹槽贴近的上视截面结构、原理示意图,非保温状态。

图6是本专利器皿内壁、外壁,通过内外壁触片b和外壁触片与器皿内壁凹槽分离的上视截面结构、原理示意图,保温状态。

图7是本专利触片导向槽、内外壁触片b、内外壁触片a、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中:10-外壁,20-转换架,21-转换架锁定销,30-磁铁块,40-内外壁触片a,41-内外壁触片b,42-触片连动杆,43-滑动槽,45-触片连动杆a,46-触片滑动板,47-滑动销,48-外壁触片,50-触片安装架,51-触片导向槽,60-触片控制板,61-控制板固定销,70-内壁,71-内壁凹槽,80-真空保温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上端”、“下端”、“左侧”、“右侧”、“前端”、“后端”以及类似的表达是参考附图的位置关系。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本方案提出了一种方便改变真空性能的保温器皿结构,本方案提出的保温器皿结构包括组成器皿的器皿外壁和器皿内壁,器皿外壁的直径大于器皿内壁,且器皿外壁和器皿内壁开口处无缝连接,器皿外壁和器皿内壁连接后皿外壁和器皿内壁围成一个真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器皿下部与转换架相接,所述转换架上设有磁铁块,所述器皿的器皿外壁与器皿内壁之间对应磁铁块设有触片模块,所述磁铁块用于控制触片模块上下运动导通或断开与器皿外壁与器皿内壁之间的连接进行散热。实现了一个真空保温容器一个部件位置改变,即可切换器皿内容物的保温或非保温存放模式,非保温状态,可以把真空保温器皿放置在高温环境对内盛放物加热,也可以把真空保温器皿放置在低温环境对内盛放物冷却,温度适合可调整为保温模式存放,非常方便。

本方案中的真空保温器皿,包括器皿外壁和内壁开口处无缝连接,外壁直径大于内壁,内壁嵌入外壁内,两壁间形成密封夹层后,排除空气密封形成真空区。在真空保温皿外壁,加装转换架20根据内外壁触片a40需要数量,转换架20内部分布装有配套的磁铁块30,磁铁块30位置变化,驱动对应触片控制板60的上下移动,触片控制板60的上下,通过内外壁触片a40和内外壁触片b41倾斜的配合连接机构,驱动内外壁触片b41前后移动,使外壁触片48和内外壁触片(内外壁触片a40和内外壁触片b41)以及内壁凹槽71连接,内外壁触片b与内壁凹槽71分离或贴近实现器皿内壁与器皿外壁的导通;保温器皿内壁、外壁通过内外壁触片a内外壁触片b分离时器皿保温性质不变;保温器皿内壁和外壁,通过内外壁触片b和外壁触片贴近时,器皿保温性无效或变差。

如图1所示,转换架20设置在器皿上部,且转换架20转动将器皿处于非保温位置,驱动触片控制板末端图中向下,连动内外壁触片a上的触片滑动板,使内外壁触片b配合外壁触片和器皿内壁凹槽贴近的整体配合结构、原理示意图,且转换架20转动将器皿处于非保温位置:

在非磁性真空保温皿外壁10上,加装转换架10根据需要数量分布装有磁铁块30,真空保温皿外壁10内侧与内壁70间装有保温器皿内外壁触片a40内外壁触片b41触片安装架50,触片数量与外装磁铁30块数量对应,内外壁触片a40内外壁触片b41可根据转换架20的磁铁块30位置变化驱动触片控制板60上下移动,触片控制板60的上下移动带动内外壁触片a40内外壁触片b41位置状态的改变,使保温器皿内壁70和器皿外壁10连接分离或贴近,保温器皿内壁70和器皿外壁10通过内外壁触片a40内外壁触片b41分离时器皿保温性质不变;保温器皿内壁70外壁10通过内外壁触片a40、内外壁触片b41通过外壁触片48贴近时器皿保温性无效或变差。

转换架20的磁铁块30位置向对应内外壁触片a40反方向移动,超过控制板固定销61时,磁铁块30吸起触片控制板60对应内外壁触片a40方向远端,内外壁触片a40向下移动;由于内外壁触片a40内外壁触片b41由触片滑动板46连接,内外壁触片b41同样受力下移,内外壁触片b41下端与外壁触片48由向内壁70倾斜的触片滑动板46连接,内外壁触片b41下移致使触片滑动板46向内壁70顺时针倾斜度增加,斜度增加推动内外壁触片b41贴外壁触片48向内壁凹槽71移动贴近;内外壁触片a40下移,继续推动内外壁触片b41上端的触片滑动板46,向内壁70顺时针倾斜度减小,斜度减小推动内外壁触片b41贴外壁触片48向内壁凹槽71贴近;触片滑动板46的动作范围由外壁触片48和内壁凹槽71的间隔,通过内外壁触片b41控制。

如图2所示,转换架20设置在器皿上部,且转换架20转动将器皿处于保温位置,驱动触片控制板末端图中向上,连动内外壁触片a上的触片滑动板,使内外壁触片b配合外壁触片和器皿内壁凹槽分离的整体配合结构、原理示意图:

转换架20的磁铁块30位置向对应内外壁触片a40方向移动,超过控制板固定销61时,磁铁块30吸起触片控制板60对应内外壁触片a40方向近端,内外壁触片a40向上移动;由于内外壁触片a40内外壁触片b41由触片滑动板46连接,内外壁触片b41同样受力上移,内外壁触片b41下端与外壁触片48由向内壁70倾斜的触片滑动板46连接,内外壁触片b41上移致使触片滑动板46向内壁70顺时针倾斜度减小,斜度减小拉动内外壁触片b41贴外壁触片48向外壁10移动;内外壁触片a40上移,继续推动内外壁触片b41上端的触片滑动板46,向内壁70顺时针倾斜度增大,斜度增大拉动内外壁触片b41向外壁10移动,内外壁触片b41与内壁凹槽71分离;触片滑动板46的动作范围由外壁触片48和内壁凹槽71的间隔,通过内外壁触片b41控制。

如图3所示,转换架20设置在器皿下部,且转换架20转动将器皿处于非保温位置,驱动触片控制板末端图中向上,连动内外壁触片a上的触片连动杆,作用内外壁触片b上的滑动槽,使内外壁触片b配合外壁触片和器皿内壁凹槽贴近的整体配合结构、原理示意图。

转换架20的磁铁块30位置向对应内外壁触片a40反方向移动,超过控制板固定销61时,磁铁块30吸起触片控制板60对应内外壁触片a40方向远端,内外壁触片a40向上移动;内外壁触片a40安装触片连动杆42,和内外壁触片b41的滑动槽43连接,触片连动杆42上移,推动倾斜滑动槽43连动内外壁触片b41受力向内壁70和上方移动;内外壁触片b41上端与外壁触片48的触片连动杆a45通过倾斜滑动槽43连接,内外壁触片b41上移使倾斜的滑动槽43受触片连动杆a45的推动,推动内外壁触片b41贴外壁触片48向内壁凹槽71移动贴近;内外壁触片b41的动作范围由外壁触片48和内壁凹槽71的间隔控制。

图4所示,转换架20设置在器皿下部,且转换架20转动将器皿处于非保温位置,驱动触片控制板末端图中向下,连动内外壁触片a上的触片连动杆,作用内外壁触片b上的滑动槽,使内外壁触片b配合外壁触片和器皿内壁凹槽分离的整体配合结构、原理示意图。

转换架20的磁铁块30位置向对应内外壁触片a40方向移动,超过控制板固定销61时,磁铁块30吸起触片控制板60对应内外壁触片a40方向近端,内外壁触片a40向下移动;内外壁触片a40安装触片连动杆42,和内外壁触片b41的滑动槽43连接,触片连动杆42下移,拉动倾斜滑动槽43连动内外壁触片b41受力向外壁10和下方移动;内外壁触片b41上端与外壁触片48的触片连动杆a45通过倾斜滑动槽43连接,内外壁触片b41下移使倾斜的滑动槽43受触片连动杆a45的拉动,内外壁触片b41贴外壁触片48向外壁10移动与内壁凹槽71分离;内外壁触片b41的动作范围由外壁触片48和内壁凹槽71的间隔控制。

如图5所示,该图是图1和图3转换架到贴近保温状态,相关器件上视切面示意:内外壁触片b41贴外壁触片48向内壁70移动;内外壁触片b41的动作范围由外壁触片48和内壁凹槽71的间隔控制,内外壁的热量通过内外壁触片b41和外壁触片48的相贴面传导。

如图6所示,该图是图2和图4转换架到贴近非保温状态,相关器件上视切面示意:内外壁触片b41贴外壁触片48向外壁10移动;内外壁触片b41的动作范围由外壁触片48和内壁凹槽71的间隔控制。

图7所示触片安装架50上一组相关部件关系、位置,相关器件上视切面示意:外壁10内侧安装,触片安装架50上镜向加工有定位内外壁触片a40的触片导向槽51,内外壁触片a40上装有触片连动杆42,内外壁触片b41在滑动槽43和触片连动杆42的驱动下,可参照外壁10远近移动。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