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加热装置和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19256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红外加热装置和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烹饪器具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红外加热装置和包括该红外加热装置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国内外电热电器产品(如电磁炉、电饭煲等烹饪器具)基本上都是采用传统的电热丝加热技术和电磁加热技术,然而,电热丝加热和电磁加热的电-热转换能效比较低,不能完全满足国家节能环保要求,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其次,加热装置各部件之间的固定方式,将影响到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并影响热量传递的效率;再者,通常在加热装置上设有温度传感器,以检测位于加热装置上部的锅具的温度,然而由于加热装置加热时热量传递较快,导致中心位置温度较高,会影响中心位置处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加热装置,能够有效提高电-热转换效率,且通过在支撑座上设有与绝缘载体上的限位通孔相配合的中空的限位凸台,有效阻隔热量向绝缘载体的限位通孔处传递。
[000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红外加热装置的烹饪器具。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红外加热装置,包括:绝缘载体,所述绝缘载体的下壁面上附设有红外加热膜层,且所述绝缘载体上开设有限位通孔;和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位于所述绝缘载体的下方,所述支撑座的上壁面上设有中空的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穿过所述限位通孔,使所述绝缘载体支撑在所述支撑座上。
[0007]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红外加热装置,绝缘载体的下壁面上附设有红外加热膜层,红外加热膜层在通电后能够将辐射热能转换成远红外热能,使红外加热膜层的温度迅速升高,并向锅具等待加热部件辐射出加热效率极高的远红外线,从而使位于绝缘载体上方的锅具的温度迅速升高,提高了红外加热装置对锅具等的加热效率,有效解决传统技术采用电热丝加热和电磁加热而导致的加热效率低的问题;支撑座上设有中空的限位凸台,绝缘载体上设有限位通孔,限位凸台穿过限位通孔,使得绝缘载体支撑在支撑座上,一方面支撑座配合其上设置的限位凸台对绝缘载体等部件提供支撑和周向限位作用;另一方面,支撑座能够反射由红外加热膜层辐射出的远红外线,并有效阻隔热量向下传递,使热量向上传输并对位于红外加热装置上方的锅具等待加热部件进行加热,从而提高了红外加热装置的热能效率;且限位凸台能够进一步阻隔红外加热膜层产生的热量向限位凸台处传递,隔热效果好,这样,可在限位凸台的中空腔体内放置温度传感器,并有效阻隔热量向温度传感器传递,使得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锅具的温度更加精准,有效解决传统技术中温度传感器测温不精准或需在加热装置上额外增加隔热模块来隔热而导致的增加装配难度、浪费材料、增加人工成本等问题。
[0008]其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红外加热膜层的制造方法为:采用包含二氧化锡、锑和氟气的混合物经喷涂法、沉积法或蒸镀法在绝缘载体的表面形成红外电热子膜层,而后使该红外电热子膜层经退火成膜工艺处理来制成红外加热膜层,具体地,退火成膜工艺的处理温度为500?600度,退火成膜工艺的处理时间为16?24min。
[0009]其中,二氧化锡、锑和氟气中锑所占的质量比为1.2?1.8%,氟气所占的质量比为0.1?0.3% ;优选地,二氧化锡、锑和氟的质量百分比为98.35:1.5:0.15 ;此外,混合物内还包含 Cr203、MnO2, Ni2O3 °
[0010]具体地,在上述红外加热膜层制造方法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二氧化锡、锑和氟气中锑所占的质量比为1.2%,氟气所占的质量比为0.1 %,退火成膜工艺的处理温度为500度、处理时间为16min,分别采用喷涂法、沉积法和蒸镀法制备红外加热膜层。
[0011]上述方法制造的红外加热膜层可将能源转换成远红外热能,且其能源利用率可达到96%以上,从而实现了红外加热膜层温度的迅速提高,从而增加了红外加热膜层与待加热部件之间的温度梯度,进而提高了热量从红外加热膜层到待加热部件的传递效率。
[0012]当然,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红外加热膜层还可采用其他制造方法制成,在此不再赘述。
[0013]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红外加热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限位凸台的上端面上设有环形凹槽,且所述环形凹槽贯穿所述支撑座的上壁面,使所述环形凹槽的底壁面低于所述支撑座的上壁面。
[00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座的下壁面上设有环形凹槽,且所述环形凹槽贯穿所述限位凸台的下端面,使所述环形凹槽的底壁面高于所述支撑座的上壁面。
[00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限位凸台的上壁面与所述绝缘载体的上壁面平齐。
[00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座为与所述绝缘载体的形状相适配的圆盘形,所述限位凸台设在所述支撑座的中心位置处,所述限位凸台的中空腔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
[00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绝缘载体的下壁面上设有限位柱,所述支撑座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限位柱穿过所述安装孔,并凸出所述支撑座的下壁面;所述限位柱的外表面上附设有电极膜层,所述电极膜层与所述红外加热膜层电连接。
[00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红外加热装置还包括:环形支架,所述环形支架套设在所述绝缘载体和所述支撑座的侧壁上,所述环形支架上设有周向限位扣,所述周向限位扣扣合在所述绝缘载体的上壁面和/或所述支撑座的下壁面上。
[00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绝缘载体为微晶玻璃绝缘载体;和/或,所述支撑座为陶瓷载体。
[0021]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红外加热装置,并具体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红外加热装置的有益效果。
[002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烹饪器具为电饭煲、电压力锅或电饼铛。
[0023]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5]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红外加热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图1所示的红外加热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图1所示的红外加热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4是图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5是图2所示的红外加热装置中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0]其中,图1至图5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0031]I绝缘载体,10红外加热膜层,11限位通孔,12限位柱,13电极膜层,2支撑座,20限位凸台,21环形凹槽,23安装孔,24中空腔体,3环形支架,30周向限位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3]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4]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红外加热装置和烹饪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