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男用小便器防溅射装置及男用小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6358阅读:6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男用小便器防溅射装置及男用小便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洁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男用小便器防溅射装置及男用小便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很多酒店、商场甚至住宅内的男士卫生间都设有男用小便器,设置男用小便器不仅满足了男性选择站立的方式进行小便的需求,相对坐便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水资源。但由于现有技术中男用小便器的结构还不够完善,男士在使用男用小便器时往往会造成尿液溅射的现象,不仅使男用小便器更难清洗,还容易弄脏衣物和室内地面,影响卫生间的卫生状况,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针对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在男用小便器背面设置升降架和改变男用小便器的结构的方法。前者是在男用小便器背部装设升降架,并将升降架固定在男用小便器所依靠的墙体上,根据使用者自身的身高调节男用小便器的高度,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缩短使用者与男用小便器的距离,从而降低尿液在与男用小便器接触时的速度,达到避免出现尿液溅射现象的目的。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很大,操作不便且效果不明显,公共场所中男用小便器多为公用,多人用手反复接触调整男用小便器不卫生,而且过于缩短使用者与男用小便器之间的距离容易弄脏衣物;后者是根据尿液的运动路径更改小便槽的结构,改造后的男用小便器的结构类似抛物线形状,使男用小便器的内壁与尿液运动的切线方向的角度变小,以避免出现尿液溅射的情况。此方法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尿液溅射的程度,但以尿液的运动轨迹为根据来改变小便槽的形状,会使得男用小便器的长度变长,过滤网的设置深度更深,给清理小便槽内垃圾带来了不小的困难,而且使用者在小便过程中尿液速度随时间变化,导致尿液轨迹也随时间变化,此方法所涉及的小便槽的结构是固定的,无法实时根据尿液的运动路径更改小便槽的结构,无法彻底解决尿液溅射的问题,而且重新生产男用小便器的一次性投入较大,原有男用小便器作废弃处理,不符合经济原则。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无法有效解决使用男用小便器时的尿液溅射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男用小便器防溅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有效解决使用男用小便器时的尿液溅射的问题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男用小便器防溅射装置,包括:刷毛以及用于固定所述刷毛的固定层,所述刷毛的数量为多根,各所述刷毛均连接在所述固定层的同一面。

优选地,还包括胶粘层,所述胶粘层连接在所述固定层的另一面。

优选地,所述胶粘层为防水双面胶带。

优选地,各所述刷毛均为尼龙丝、PBT丝或PET丝。

优选地,所述固定层为塑料纸或防水面料。

优选地,各所述刷毛长度均为10mm~20mm,各所述刷毛直径均为0.2mm~0.5mm,分布密度为200根/cm2~500根/cm2。

优选地,各所述刷毛均通过粘接或纺织的方式与所述固定层连接。

优选地,各所述刷毛在所述固定层上的倾斜方向相同,且倾斜角度均为20°~60°。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男用小便器防溅射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男用小便器上装设男用小便器防溅射装置的方式解决男用小便器的尿液溅射问题,在使用前,将固定层上未连接各刷毛的一面与男用小便器内的小便槽侧壁以及斗型底部连接。在使用时,当使用者小便时,尿液喷射入小便槽内,以一定的速度与小便槽的侧壁以及斗型底部上连接的男用小便器防溅射装置接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男用小便器防溅射装置中的各刷毛会将尿液的冲击力分散,降低尿液的速度,速度降低后的尿液在接触到小便槽的侧壁或斗型底部时不易发生溅射,如仍发生溅射,被溅射的部分尿液会与侧壁或斗型底部的上层的各刷毛再次接触,并再次分散尿液的冲击力,降低尿液速度,做到二次防御,使尿液不会溅射到使用者身上。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男用小便器上加设男用小便器防溅射装置,在不改变原有男用小便器结构的基础上有效解决使用男用小便器时的尿液溅射的问题,方法便捷有效而且安装简单,经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男用小便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有效解决使用男用小便器时的尿液溅射的问题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男用小便器,包括:小便器本体,所述小便器本体设有容纳尿液的小便槽,所述小便槽呈斗型,所述小便槽的侧壁以及斗型底部均设有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男用小便器防溅射装置。

优选地,所述小便器本体还包括用于冲洗所述小便槽的冲水阀以及排水口,所述冲水阀设置在所述小便槽的顶部,所述冲水阀沿小便槽的侧壁喷射且喷射方向为朝向所述小便槽上装设有男用小便器防溅射装置的方向,所述排水口设置在所述小便槽的底部,所述排水口上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上盖合有吸水海绵。

所述男用小便器与上述男用小便器防溅射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男用小便器防溅射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男用小便器防溅射装置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男用小便器的主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的男用小便器沿A-A面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男用小便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刷毛; 2-固定层; 3-胶粘层;

4-小便器本体; 41-小便槽; 42冲水阀;

43-排水口; 44-过滤网; 45-吸水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男用小便器防溅射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男用小便器防溅射装置的左视图。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男用小便器防溅射装置,包括刷毛1以及用于固定刷毛1的固定层2,刷毛的数量为多根,各刷毛1均连接在固定层2的同一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采用在男用小便器上装设男用小便器防溅射装置的方式解决男用小便器的尿液溅射问题,在使用前,将固定层2上未连接各刷毛1的一面与男用小便器内的小便槽41侧壁以及斗型底部连接。在使用时,当使用者小便时,尿液喷射入小便槽41内,以一定的速度与小便槽41的侧壁以及斗型底部上连接的男用小便器防溅射装置接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男用小便器防溅射装置中的各刷毛1会将尿液的冲击力分散,降低尿液的速度,速度降低后的尿液在接触到小便槽41的侧壁或斗型底部时不易发生溅射,如仍发生溅射,被溅射的部分尿液会与侧壁或斗型底部的上层各刷毛1再次接触,并再次分散尿液的冲击力,降低尿液速度,做到二次防御,使尿液不会溅射到使用者身上。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一在男用小便器上加设男用小便器防溅射装置,在不改变原有男用小便器结构的基础上有效解决使用男用小便器时的尿液溅射的问题,方法便捷有效而且安装简单,经济实用。

优选地,本实例一中提供的男用小便器防溅射装置还包括胶粘层3,胶粘层3连接在固定层2的另一面。即固定层2的一面连接有胶粘层3,相对的另一面连接有各刷毛1。将固定层2的另一面设置胶粘层3,利用胶粘层3的粘接性能将固定层2与小便槽41的侧面和斗型底面进行粘接,目的是为了方便男用小便器防溅射装置分别与小便槽41侧壁、斗型底部的连接。方法简单实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通过在固定层2的另一面固定连接多个真空吸盘的方法实现男用小便器防溅射装置分别与小便槽41侧壁、斗型底部的快速连接。

当使用胶粘层连接固定层2与小便槽41的侧面和斗型底面进行粘接时,胶粘层可以为防水双面胶带。防水双面胶带不仅具有双面粘接的功能,还具有防水功能,在使用时,将防水双面胶带的一面与固定层2上未连接各刷毛1的一面粘接,将防水双面胶带的另一面与小便槽41的侧壁以及斗型底部粘接。其防水的功能使粘接在小便槽41侧壁以及斗型底部的男用小便器防溅射装置更加能够适应小便槽41内潮湿的环境,而不会因为尿液或水影响粘接性能从而使男用小便器防溅射装置从小便槽41的外壁或斗型底部脱落下来。增加了男用小便器防溅射装置的使用寿命。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在固定层2分别与小便槽41的侧壁、斗型底部的连接面上涂覆防水凝胶的方法达到上述目的。

进一步地,各刷毛1均为尼龙丝、PBT丝或PET丝。选用尼龙丝、PBT丝(PBT: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PBT丝(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出于其化学性能的考量,以上材质的刷毛1均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可挠性以及耐折性,这些性能能使各刷毛1具有适应小便槽41内高温、低温、碱性、腐蚀性等复杂环境的能力,采用尼龙丝、PBT丝、PET丝能够大大延长各刷毛1的使用寿命。此外,各刷毛1还可以由其它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可挠性以及耐折性的的材料制作而成。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层2为塑料纸或防水面料。塑料纸与防水面料均具有不亲水的特点,所以还能够阻止固定层2一面上连接的胶粘层3与水接触,避免影响胶粘层3的粘接性能,进而出现男用小便器防溅射装置从小便槽41的侧壁或斗型底部脱落的现象。固定层2还可由其他具有防水功能的组成。

为了能够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男用小便器防溅射装置能够更好地起到分散尿液冲击力、减小尿液冲击速度的作用,各刷毛1长度均为10mm~20mm,各刷毛1直径均为0.2mm~0.5mm,分布密度为200根/cm2~500根/cm2。相同材质下,各刷毛1的长度与直径决定了各刷毛1的强度与韧度,密度设计得较大,如此设计各刷毛1的参数,是为了使各刷毛1对尿液具有较大的阻挡能力,使尿液在冲击到各刷毛1上时,能够有效减弱冲击力、减小尿液速度。此外,各刷毛1的长度、直径与分布密度也可根据各刷毛1的材质的更换进行重新设定。

进一步地,各刷毛1通过粘接或纺织的方式与固定层2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男用小便器防溅射装置中各刷毛1与固定层2之间的固定方式为采用粘接或纺织在一起。较其他连接方式,采用粘接的连接方式更为简单易操作;采用纺织的方式将各刷毛1与固定层2连接,使各刷毛1与固定层2之间的固定得更为结实,使用过程中不会轻易掉各刷毛1。

值得一提的是,各刷毛1在固定层2上的倾斜方向相同,且倾斜角度均为20°~60°。需要说明的是,设置在小便槽41侧壁上的男用小便器防溅射装置中的各刷毛1方向为斜向上并与各刷毛1所在的竖直的固定层2呈20°~60°夹角;设置在小便槽41侧壁上的男用小便器防溅射装置中的各刷毛1方向为背离小便槽41方向并与各刷毛1所在的水平的固定层2夹角20°~60°。如此设置是考虑到在使用本实施例中男用小便器防溅射装置时尿液的喷射方向,使男用小便器防溅射装置在与尿液接触时能够对尿液进行有效阻挡,分散了冲击力。

实施例2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男用小便器的主视图;图4为图3所示的男用小便器沿A-A面的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男用小便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男用小便器,包括小便器本体4,小便器本体4设有容纳尿液的小便槽41,小便槽41呈斗型,小便槽41的侧壁以及斗型底部均设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男用小便器防溅射装置。

本实施例二中将男用小便器防溅射装置设置在男用小便器内小便槽41的侧壁与斗型底部,具体地,将一面与各刷毛1连接的固定层2的另一面与小便槽41的侧壁、斗型底部固定连接,使男用小便器防溅射装置贴附在小便槽41的侧壁以及斗型底部,在使用本实施例二提供的男用小便器时,尿液以一定的速度喷射入小便槽41中,与男用小便器防溅射装置的各刷毛1接触,被各刷毛1分散了冲击力,降低了喷射速度,使尿液沿小便槽41的侧壁、斗型底部流下,避免了发生溅射的情况。

进一步地,小便器本体4还包括用于冲洗小便槽41的冲水阀42以及排水口43,冲水阀42设置在小便槽41的顶部,冲水阀42沿小便槽41的侧壁喷射且喷射方向为朝向小便槽41上装设有男用小便器防溅射装置的方向,如此设计的目的是使冲水阀42在对小便槽41进行清洗的过程中也能够为男用小便器防溅射装置进行清洗,避免因粘附过多杂质而影响其功能,将冲水阀42设置在小便槽41顶部,使喷射出来的水沿侧壁上设有的男用小便器防溅射装置流淌下来,清洗得更加全面。排水口43设置在小便槽41的底部,排水口43上设有过滤网44,过滤网44上盖合有吸水海绵45。过滤网44的设置是为了阻止烟头等较大杂物随排水口43进入下水管,堵塞住下水管。过滤网44上设有的吸水海绵45的作用与男用小便器防溅射装置的作用相同,目的是避免尿液在喷射到过滤网44上时发生喷溅,起到缓冲的作用,分散了冲击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