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桩顶处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2869阅读:5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桩顶处理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桩顶处理,特别涉及一种桩顶处理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上部荷载变化较大的房屋,桩基的布置可能要进行大范围调整,需要拔除桩会占据新桩的位置,由于需要拔除桩和新桩的长度或者直径会有较大的不同,所以要施工新桩必须要拔除需要拔除桩。如果保留需要拔除桩,在需要拔除桩周围布置新桩,则要考虑整体地基刚度问题,如果局部桩布置过多,会造成局部桩沉降过小而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

由于钢吊板受到的局部力会很大,做好钢吊板与需要拔除桩的连接至关重要不然容易造成局部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桩顶处理结构,解决拔桩时局部破坏的问题。

需要拔除桩进行拔除时吊点受到的局部承压力会很大,故在需要拔除桩顶部设置钢吊板避免局部承压破坏,钢吊板厚度为20~25mm,钢吊板上部设置三个或四个吊点,当拔除力小于300kN时采用三个吊点,吊点布置成等边三角形,当拔除力大于等于300kN时采用四个吊点,吊点布置成正方形。

如果需要拔除桩为管桩,由于管桩通常为预应力混凝土,顶部不易凿除处理,故采用在管桩上部管腔内浇筑混凝土,利用混凝土与管壁的摩擦力作为钢吊板拔除时的反力。混凝土长度为400~500mm。需要拔除桩管腔内放置钢筋笼,钢筋笼主框架由四根直径为20mm的钢筋组成,钢筋笼底部为20mm的短钢筋形成的正方形,钢筋笼顶部比底部增设了十字交叉筋,交叉筋直径为20mm。钢筋笼采用工地的废钢筋,以降低成本。钢筋笼底部铺设了牛皮纸作为浇筑时垫物,牛皮纸作为浇筑时垫物而不是采用垫板可以节省成本。

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管桩顶部结构处理示意图,图2为钢筋笼示意图。

各附图中:1、牛皮纸,2、钢筋笼,3、钢吊板,4、吊点,5、交叉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在需要拔除桩顶部设置钢吊板3避免局部承压破坏,钢吊板3厚度为22mm,钢吊板3上部设置三个吊点4,吊点4布置成等边三角形。

图1为管桩顶部结构处理示意图。如果需要拔除桩为管桩,采用在管桩上部管腔内浇筑混凝土,利用混凝土与管壁的摩擦力作为钢吊板3拔除时的反力。混凝土长度为450mm。需要拔除桩管腔内放置钢筋笼2,图2为钢筋笼示意图,钢筋笼2主框架由四根直径为20mm的钢筋组成,钢筋笼2底部为20mm的短钢筋形成的正方形,钢筋笼2顶部比底部增设了十字交叉筋5,交叉筋5直径为20mm。钢筋笼2采用工地的废钢筋,钢筋笼2底部铺设了牛皮纸1作为浇筑时垫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