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初期径流收集净化再利用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21421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初期径流收集净化再利用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初期径流收集净化回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初期径流收集净化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我国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而且我国水资源分布存在着严重不均的情况。近年来,我国全国总供水量大约在5500亿立方米,农业用水量占全部用水量的70%左右,其中农业灌溉用水量占农业总用水量的90%,因此,应充分发开和回收利用一切可能的水资源,提高农业用水循环利用率,提高农业灌溉用水率,减少农业灌溉用水总量。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雨水就是被长期忽略的优质水资源。我国雨水资源的总量相对丰富,全年的降雨量大约有6万亿立方米。其中有3.2万亿立方米渗透到土壤里,大部分被植被吸收后蒸发掉,小部分补充到地下水;而另外的2.8万亿立方米的雨水形成地面径流中,有2.7万亿立方米汇聚成河流、湖泊等地表水,还有少量的成为地下水。若是将初期径流雨水资源利用起来,将大大减少用水的总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0003]除此之外,面源污染也是不可忽略的问题。如降雨形成的农田径流造成农业N、P面源污染,农田径流汇入河水后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据调查,我国农业化肥中营养元素N、P的流失严重,农作物对N、P的平均利用率仅为35%左右,约2/3的剩余部分通过地表径流、土壤渗滤进入水体,导致江河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因此,开发初期径流资源回收利用同时减弱面源污染问题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0004]公开号为CN102786110的专利是一种农田氮磷面源污染控制与回收利用的方法,提供了利用蓄水设施和吸附单元来控制农田N、P面源污染的方法。该发明具有净化效果好、循环利用水资源的优点。
[0005]但是,该技术仅仅实现了蓄集设施中农田N、P元素污染防治的目的,并没有关注未进入蓄集池的农田径流的净化,并且在回用雨水时,经过多层吸附材料的脱附作用,大大降低了回用水中N、P的浓度,并没有很大程度的将与水资源化,且该设施吸附单元吸附容量量有限需经常维护,工程量大,成本较高。公开号为CN101555071的发明专利是一种人工湿地的技术,提供了利用缓冲带控制河网地区农田N、P面源污染的方法,该发明利用缓冲带区域,缓冲带植物简单实用的达到减污的目的,但是却没有回收利用雨水资源。
[0006]一般情况下,对于同一污染物的控制,优先选择资源化方案,其次才是治理方案。排水中的N、P元素虽然对水体是污染物,但是对植被却是必需的营养物质。研宄表明,农田排水中的N、P元素占施肥中N、P总量的2/3,若将这部分营养物质回用至农田,可为农民节约2/3的肥料成本,具有可观的经济意义。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即蓄集了降雨初期径流,同时净化了未能收集利用的雨水,降低了面源污染发生的可能。除此之外,在本装置中设置了活化装置,可使雨水回灌时使其释放出更多有利于植被生长的营养物质,真正的达到节约肥料,雨水资源化的目的。

【发明内容】

[0007]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面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初期径流收集净化再利用装置。
[000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一种初期径流收集净化再利用装置包括蓄集装置、径流收集装置、回用装置、腔体、排水区、工程土层、活化装置;
[0010]所述的蓄集装置包括:储水容器、平衡管、通气管;
[0011]所述的回用装置包括:灌溉分支管道、潜水泵、灌溉管道;
[0012]所述的径流收集装置包括:径流收集管、滤网;
[0013]所述的排水区包括:净化装置和排水装置;
[0014]所述的净化装置包括:同步硝化反硝化层、过滤层;
[0015]所述的排水装置包括:排水填料、排水管;
[0016]所述的活化装置包括:带槽管、活化剂;
[0017]径流收集装置中的多个储水容器通过平衡管和通气管相连,储水容器通过径流收集装置的径流收集管连通至地表,排水区位于储水容器上方的腔体中,净化装置中自上而下依次铺设过滤层和同步硝化反硝化层,过滤层上方铺设工程土层,回用装置中的灌溉分支管道单元埋设在工程土层内并与灌溉管道连通,灌溉管道通过潜水泵与储水容器连通,活化装置的带槽管设置在灌溉分支管道出水口,实现降雨径流收集净化再利用。
[0018]优选的,所述带槽管上设置有活化剂,活化剂材料为负载在活性炭上的柠檬酸、抗坏血酸。
[0019]优选的,所述的储水容器之间设有平衡管(2)和通气管(3)来均衡多个储水容器之间的水量。
[0020]优选的,所述的净化装置由过滤层和同步硝化反硝化层组成,过滤层材料选取果壳、秸杆、活性炭、活性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同步硝化反硝化层材料选取填充质量分数为8%活性炭的高分子多孔载体的活性PVF泡沫填料。
[0021]优选的,所述的排水装置由排水填料和排水管组成,经过净化的洁净的雨水进入排水层,通过排水管排出。
[0022]优选的,所述的排水填料为碎石、卵石或沙土。
[0023]优选的,所述的径流收集管上设置有滤网,过滤杂物以免堵塞雨水收集管道。
[002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中一部分雨水经过植被吸收、净水装置最终无污染风险排入河流、湖泊或进入地下水。另一部分形成地表径流,通过径流收集装置储存在储水装置中,需水时利用抽水设备抽取储水至地面,经过活化装置使其成为更有利于植被生长的再利用水资源,同时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0025]装置通过降雨径流收集装置和蓄集装置收集地表径流,减少了水资源的流失,并通过回用装置达到了雨水回用的目的,同时该装置通过活化装置提高回用水中植被可利用营养物的浓度,节约了施肥成本。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例I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例I的局部放大图。
[002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例I的活化装置图。
[0029]图中:储水容器1、平衡管2、通气管3、潜水泵4、排水填料5、同步硝化反硝化层6、过滤层7、排水管8、灌溉管道9、雨水收集管10、滤网11、活化装置12、混凝土腔体13、灌溉分支管道14、工程土层15、带槽管16、活化剂17。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多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31]图1-3所示,一种初期径流收集净化再利用装置包括蓄集装置、径流收集装置、回用装置、腔体13、排水区、工程土层15、活化装置12 ;腔体13的壁面通过混凝土铺设而成。
[0032]所述的蓄集装置包括:储水容器1、平衡管2、通气管3 ;
[0033]所述的回用装置包括:灌溉分支管道14、潜水泵4、灌溉管道9 ;
[0034]所述的径流收集装置包括:径流收集管10、滤网11 ;
[0035]所述的排水区包括:净化装置和排水装置;
[0036]所述的净化装置包括:同步硝化反硝化层6、过滤层7 ;
[0037]所述的排水装置包括:排水填料5、排水管8 ;
[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