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凸立交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6211阅读:1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凹凸立交桥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凹凸曲折面与原路平面相结合构成的立交桥。尤其是占地面积不大,基于原地方就能建成,能达到庞大立交桥的通行能力。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立交桥构造需要很宽的占地面积,它们主要是靠横向扩展,向上扩展空间而实现立交,这样的大桥不适合在城市中心建立,那太浪费土地资源,并且因为有许多高楼的城区也不现实,不可能用来解决城区的交通拥堵。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城区日益拥堵的问题,增加一个城市的活力,让人们生活在一个更加生生不息,商业更活,各种活动更准时便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交桥,该立交桥能充分发挥城区许多交叉量不大类似十字路等却连在一块的交通结构的优势,在主要通道干线上达到畅通无阻,让道路高效率的运行。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1 对十字交叉路来说,通过凹凸两个曲折面的相让,解决左转向与直行之间、两个直行之间、两个左转向之间因行驶方向交叉的矛盾。设十字路相交的两条路一条为A,另一条为B,在立交范围内,把A和B都分成七车道,在路A的七车道中,三车道是来向的,其中, 一车道是路B去向中的右转向和路B来向的左转向的合并而成,一车道是路A来向中的直行,另外一车道是A来向的将要左转向的所用。而另外四车道中,三车道又是去向,一车道是去向的左转向,一车道是去向的直行,一车道是去向的右转向,最后一车道是来向左转向车道所用。同样路B也是这样划分的。①对于任意右转向来说,都可以在原路面直接实现。②设A与B直行的相交中,A通过凹折面与B通过凸折面相让而过,因为凹凸相结合,使得凹不会很深,而凸不会很高,坡度不会太陡太长,车辆容易通行,A和B的直行就这样实现了。③对路A去向中到B的左转向来说,其进入立交范围后就开始向下斜行,它所通过的凹折面要比A直行的深一些,到十字相交中心范围时便是其最深的地方了,然后再在这个深度下相对路平面保持平行一段距离,然后在适合的地方在地下横穿A的来向三个车道后再沿一个向上的斜坡行驶,最后与A来向的右转向合并到路B原路平面。而对路B去向中到A的左转向来说,其进入立交范围后就开始向上斜行,它所通过的凸折面要比B直行的高一些,到十定相交中心范围时便是其最高的地方了,然后再在这个高度中相对路平面保持一段平行距离,然后在适合的地方在空中横穿B来向的三个车道后再沿一个向下的斜坡行驶,最后与B来向的右转向合并到A原路平面。(如果车流量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可以不专建左转向车道,也可以比原来容易通行,根据实际情况而定)[0010]2 对T字路来说,只要解决其中的两个左转向就可以,而一个左转向通过凹折面, 另一个左转向就得通过凸折面实现。3 对超过十字路口的,先把其中容易合并的两条通过凹凸小立交桥合二为一,最后以十字路(或T字路)的结果处理。对不规范的十字路形状,也可以先通过相应车道的连接,等效为十字路的结果处理。4:对于上边有高架桥之类的,结合本技术方案第1条,让其左转向通过十字中心范围后再通过凹折面实现左转。而对下边有地铁之类的,结合本方案第1条,让其左转向通过十字中心范围后再通过凸折面实现左转。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占地面积不大的情况下实现立交,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十字路形的一般情况说明。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不规范的十字路情况的举例说明。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不规范的十字路情况的举例说明。图4是对上边有高架桥之类的情况的举例说明。图5是对下边有地铁之类的情况的举例说明。图6是对较容易合并的两条路情况的举例说明。图7是对车流量不大,没有专设左转弯车道情况的举例说明。图8是对一些特殊地理的情况举例。图9是对凹凸结构的简单示意图。
图10是对特殊情况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1)在实行左转弯DPrzyon段,从D到P逐渐往下斜行,从P到r到ζ 到y水平行驶,从y到ο逐渐往上斜行与on段合并进入原路面。(2)在实行直行EQs6段,从E到Q逐渐往下斜行,从Q到s水平行驶,从s到6逐渐往上斜行进入原路面。(3)在实行右转弯FRST段,按原路面实现。(4)在实行左转弯hgfedJKA段,从h到g水平行驶,从g到f逐渐往上斜行,从f 到e到d到J水平行驶,从J到K逐渐往下斜行与KA段合并进入原路面。(5)在实行直行mlkji段,从m到1水平行驶,从1到k逐渐往上斜行,从k到j 水平行驶,从j到i逐渐往下斜行进入原路面。(6)在实行右转弯vut7段,按原路面实现。(7)在实行左转弯4qOGHIST段,从4到q逐渐往下斜行,从q到0到G到H到I 水平行驶,从I到S逐渐往上斜行与RT段合并进入原路面。(8)在实行直行3pNB段,从3到ρ逐渐往下斜行,从ρ到N水平行驶,从N到B逐渐往上斜行进入原路面。(9)在实行右转弯2on段,按原路面实现。(10)在实行左转弯YZabxw7段,从Y到Z逐渐往上斜行,从Z到a到b到χ水平行驶,从X到W逐渐往下斜行与t7合并进入原路面。(11)在实行直行UVWX段,从U到V逐渐往上斜行,从V到W水平行驶,从W到X 逐渐往下斜行进入原路面。(12):在实行右转弯LMA段,按原路面实现。(注水平行驶指原路面上或者与原路面平行的行驶,转弯就是转向的意思)。在图2中,这种图的实现与附
图1 一样,其中(1)路段DcgP的设计与附
图1的路段gfed相同。(2)路段EdhQ的设计与附
图1的路段Ikji相同。(3)路段TO的设计与附
图1的路段ut7相同。(4)路段JcgV的设计与附
图1的路段4qOG相同。(5)路段KdhW的设计与附
图1的路段3pNB相同。(6) =LR路段的设计与附
图1的路段2on相同。其余以此类推。在图3中,这种图的实现与附图3 —样,其中(1) :DP路段设计与附图3中路段DcgP相同。(2) =EQ路段设计与附图3路段EdhQ相同。(3) =FG路段设计与附图3路段TO相同。其余以此类推。在图4中,RT为高架桥路面(1)在实行左转弯AB⑶EG路段中,从A到B逐渐往上斜行,从B到C平行,从C到 D逐渐往下斜行,从D到E平行,从E到G逐渐往上斜行到原路面。(2)在实行左转弯HIJKL路段中,从H到I平行,从I到J逐渐往下斜行,从J到 K平行,从K到L逐渐往上斜行到原路面。(3)在实行左转弯MNOP路段中,丽过JK后就开始逐渐往下斜行到0,从0到P平行,从P逐渐往上斜行到原路面。还有一条同理可得。在图5中,MN为地铁。(1)在左转弯路段AB⑶E中,从A到B水平行驶,从B到C逐渐向上斜行,从C到 D水平行驶,从D到E逐渐向下斜行到原路面。(2)在左转弯路段FGHIJ中,同理。其余同理可得。在图6中,a与b经凹凸桥的作用合并后变成了 c具有了统一的(1 6道),为进入下一个凹凸桥做好了准备。其中A为a的来向,B为a的去向;C为b的来向,D为b的去向;1、2、3为c的来向,4、5、6为c的去向。BGI路段为凹路面,从B点开始逐渐向下斜行,到I点后与原路面合并。而CHF路段为凸路面,从C点开始向上斜行,到F点后与原路面合并。[0063]在图7中,(1)凹曲面由路段NG和FM组成,凸曲面由路段BJ和GC组成。凹曲面的最高点就是凸曲面的最低点。(2) :ED、AL、OK、IH分别是原路平面右转弯道。(3) :NG为凹桥去向的直行和左转弯共用,FM为凹桥来向的直行和左转弯共用。(4) =BJ为凸桥去向的直行和左转弯共用,GC为凸桥来向的直行和左转弯共用。在图8中,曲面路段CD是从C到D去向的凹桥,曲面路段AB是从A到B去向的凸桥。在图9中,上下行的坡度差不多,在底端或者是顶端是相对原路面平行在
图10中,AC是从A到C的凹桥,其下行路程比上行路程短。DB是从D到B的凸桥,其下行路程比上行路程短,这样更容易上坡,也容易下坡。
权利要求1. 一种立交桥,以十字结构为建立基础,其特征是凹曲折面、凸曲折面与原路平面的结合,凹曲折面是一种洼入地平面以下的曲折面,凸曲折面是一种相对地平面隆起的曲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交桥,其特征是由路A和路B组成的十字路,路A的直行在凹曲折面上行驶,则路B的直行就在凸曲折面上行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交桥,其特征是由路A和路B组成的十字路,在路A和路 B之间的每条左转向的实现都先通过一次向上的坡度行驶和一次向下的坡度行驶后再经一次右转向,或者先通过一次向下的坡度行驶和一次向上的坡度行驶后再经一次右转向实现。
4.根居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交桥,其特征是对于上边有高架桥之类的情况,左转向先通过十字交叉处后行经一段距离再通过凹曲折面实现,而对于下边有地铁之类的情况,左转向先通过十字交叉处后行经一段距离再通过凸曲折面实现。
专利摘要凹凸桥是一种使用凹面与凸面、路平面相结合的立交桥,凹面是一种具有一定程度进入地平面以下的曲折面,凸面是一种相对地平面隆起的曲折面。它是基于现有路面上建立的一种立交桥,因为使用了曲折面,所以占地面积就被缩小,而结合原路平面,使实现立交更容易。这种立交桥形式灵活,同时也能达到各条车道互不相交的目的,从而解决了因为等红灯导致车速的减速和时间分割使用造成的拥堵。
文档编号E01C1/04GK202247565SQ20112020078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5日
发明者廖敢云 申请人:廖敢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