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弯矩钢绞线穿束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6014阅读:1359来源:国知局
负弯矩钢绞线穿束工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绞线穿束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使用在墩顶负弯矩钢绞线穿束施工的负弯矩钢绞线穿束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墩顶在进行负弯矩施工时,往往采用手工穿束施工,也即首先需要将钢绞线穿入一端负弯矩跨梁板预留波纹管口,然后再将钢绞线连续穿入梁体预留的波纹管内,然后再将外部的钢绞线回穿入到与所穿入波纹管口对齐的梁体另一跨梁板端头的对向波纹管内,实现对钢绞线的回穿穿束操作,直到桥墩两端钢绞线预留长度满足图纸设计要求。然而现有墩顶在进行负弯矩钢绞线穿束施工过程中,一般是采用吊篮在桥下进行穿束作业,然而这样穿束施工存在最大的缺陷就是在桥下施工作业容易发生高空坠落安全事故,且穿束施工费时费力,穿束施工效率低,穿束施工成本高,穿束施工安全隐患问题大,直接影响到穿束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顶在进行负弯矩钢绞线穿束施工过程中存在着施工作业容易发生高空坠落安全事故,且穿束施工费时费力,穿束施工效率低,穿束施工成本高,穿束施工安全隐患问题大,直接影响到穿束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问题等现状而提供的一种能够改变穿束施工位置,穿束施工操作更加安全可靠,更加简单省时省力,穿束效率更高的负弯矩钢绞线穿束工具。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负弯矩钢绞线穿束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杆,在拉杆上端头固定连接有拉手柄,拉手柄与拉杆端头固定连接形成T字形结构,在拉杆下端头处连接有两根相互平行的内、外侧横向卡体,在其中靠向拉手柄一侧的内侧横向卡体上活动旋转连接有的定位摩擦片,定位摩擦片上设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的轴向弧面与内侧横向卡体相垂直,两根横向卡体之间留有将定位摩擦片的弧形凹槽与钢绞线卡住定位后进行穿束施工操作的间隔距离。可更大程度上的提高穿束施工人员在桥墩上方进行穿束施工操作安全可靠性,穿束施工操作更加安全可靠,更加简单省时省力,穿束效率更高;同时利用本实用新型负弯矩钢绞线穿束工具的定位摩擦片的弧形凹槽以及内外侧横向卡体轻松实现对每根钢绞线的穿束与回穿施工操作,施工过程安全可靠,并且可实现在多根钢绞线穿束之后容易可靠有效提取后面需要继续穿束的单根钢绞线进行穿束施工操作,避免穿束施工人员的手掌或其他身体部位刮擦受伤现象发生,穿束施工操作更加安全可靠有效,更加省时省力。

作为优选,所述的弧形凹槽的内弧面上设有增加摩擦力的凹凸摩擦面层。提高穿束施工操作时内弧面对钢绞线的摩擦受力,更利于提高穿束施工的操作方便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内、外侧横向卡体与拉杆垂直连接,内、外侧横向卡体均与拉手柄相平行。提高穿束施工操作人员的施工用力操作便捷可靠性,双手拉动拉手柄带动内外横向卡体及摩擦片对钢绞线的穿束施工操作。

作为优选,所述的内侧横向卡体在外端头处设有防止定位摩擦片脱落的限位件。提高防止定位摩擦片从内侧横向卡体上脱落的风险性,提高使用与存放的可靠有效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内、外侧横向卡体在与拉杆相连接的内端头处设有加强连接体。提高内、外侧横向卡体在穿束施工操作的受力强度,提高使用安全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定位摩擦片在与内侧横向卡体活动连接的连接体上设有调节定位摩擦片旋转方向的拉绳调节结构,拉绳结构的拉绳另一端与拉杆上端处相连接。提高穿束施工操作前对摩擦片的定位调节作用,提高施工操作安全性及操作便捷性。即便对面辅助施工人员不在也可单个人轻松完成定位卡住调节操作。

作为优选,所述的拉手柄在拉杆端头两端处的长度相同。提高双手拉动穿束工具操作的便捷均衡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拉杆长度为30~40CM。提高穿束施工操作的使用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更大程度上的提高穿束施工人员在桥墩上方进行穿束施工操作安全可靠性,穿束施工操作更加安全可靠,更加简单省时省力,穿束效率更高,降低人工使用成本;同时利用本实用新型负弯矩钢绞线穿束工具的定位摩擦片的弧形凹槽以及内外侧横向卡体轻松实现对每根钢绞线的穿束与回穿施工操作,施工过程安全可靠,并且可实现在多根钢绞线穿束之后容易可靠有效提取后面需要继续穿束的单根钢绞线进行穿束施工操作,避免穿束施工人员的手掌或其他身体部位刮擦受伤现象发生,穿束施工操作更加安全可靠有效,更加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负弯矩钢绞线穿束工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负弯矩钢绞线穿束工具定位摩擦片在旋转到另一角度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负弯矩钢绞线穿束工具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本实用新型负弯矩钢绞线穿束工具中具有倾斜护壁定位摩擦片的侧面观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图2、图3、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负弯矩钢绞线穿束工具,包括拉杆10,在拉杆10上端头固定连接有拉手柄20,拉手柄20与拉杆10端头固定连接形成T字形结构,在拉杆10下端头处连接有两根相互平行的内侧横向卡体和外侧横向卡体,在其中靠向拉手柄一侧的内侧横向卡体30上活动旋转连接有的定位摩擦片50,定位摩擦片上开有弧形凹槽51,弧形凹槽51的轴向弧面与内侧横向卡体30相垂直, 且弧形凹槽51的轴向弧面在内侧横向卡体30上转动到朝向外侧横向卡体40时的轴向弧面在空间上是处于倾斜朝向于外侧横向卡体40;定位摩擦片50外侧固定连接具有内圆通孔的旋转体52,旋转体52在内侧横向卡体30上的转动带动定位摩擦片50沿内侧横向卡体转动,从而实现定位摩擦片50上的弧形凹槽定位卡住需要穿束施工的钢绞线,拉动拉杆10上端的拉手柄20可实现拉动钢绞线进行穿束施工操作;旋转体52旋转套装在内侧横向卡体30上,内侧横开卡体30和外侧横向卡体40这两根横向卡体之间留有将定位摩擦片50的弧形凹槽51与钢绞线卡住定位后进行穿束施工操作的间隔距离。也可以是采用弧形凹槽51轴向弧面上的弧形护壁具有两端高度差的倾斜护壁53结构(见图3、图4),且弧形凹槽51轴向弧面在内侧横向卡体30上转动到朝向外侧横向卡体40时,高端处的弧形护壁朝向拉手柄端,这样在高端处的弧形护壁在穿束施工人员穿束施力时,可将更大的受力施加于钢绞线上,更利于提高弧形凹槽51对钢绞线的卡住定位及穿束施工操作辅助方便有效性。弧形凹槽51的内弧面上设有增加摩擦力的凹凸摩擦面层,提高穿束施工操作的摩擦受力程度,更易提高穿束效率。内侧横向卡体30和外侧横向卡体40均与拉杆垂直连接,且内侧横向卡体30和外侧横向卡体40均与拉手柄20相平行。内侧横向卡体30在外端头处安装有防止定位摩擦片脱落的限位件。内侧横向卡体30和外侧横向卡体40在与拉杆相连接的内端头处焊接有加强连接体。拉手柄20在拉杆10端头两端处的长度相同。拉杆长度为30CM,当然也可以是30~40CM。在同根波纹管内穿束多根钢绞线时,可以利用本实用新型负弯矩钢绞线穿束工具的定位摩擦片的弧形凹槽以及内外侧横向卡体轻松实现对每根钢绞线的穿束与回穿施工操作,施工过程安全可靠,并且可实现在多根钢绞线穿束之后容易可靠有效提取后面需要继续穿束的单根钢绞线进行穿束施工操作,避免穿束施工人员的手掌或其他身体部位刮擦受伤现象发生,穿束施工操作更加安全可靠有效,更加省时省力。提高对钢绞线的穿束施工卡住定位边捷性,穿束施工操作更加简单轻松,施工效率高,人力使用成本低,最多使用2个穿束施工操作人员即可轻松安全可靠施工完成。特别是在穿束施工多根之后的继续在在同根波纹管内继续穿束施工操作时的操作便捷可靠性,更容易实现对剩余的钢绞线进行定位卡住后再穿束施工,更有效的防止常规施工穿束过程中容易产生的擦伤等伤害现象,施工更加安全可靠便捷。因为通常情况下同根波纹管内需要穿束施工进多根钢绞线,而在同根波纹管内每增加穿束进一根钢绞线,就会加大后面再继续穿束施工进去的施工难度,需要施加更大的施工穿束力度,而使用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带有弧形凹槽的定位摩擦片之后,则更大程度上的提高了施工穿束操作的便捷性及穿束受力容易性,更容易快捷完成施工穿束操作,穿束施工效率更高更安全可靠。

实施例2:

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定位摩擦片在与内侧横向卡体活动连接的连接体上设有调节定位摩擦片旋转方向的拉绳调节结构,拉绳结构的拉绳另一端与拉杆上端处相连接。其他同实施例1相同。

通过本实用新型申请的负弯矩钢绞线穿束工具及其使用方法可带来更大的实际经济效益性:1.以新华村大桥右幅第2#、3#墩顶负弯矩钢绞线为例,该墩顶处共有梁板7片,每片梁板有钢绞线4束,每束5根,即每个墩顶共钢绞线140根。2.未使用该工具时,穿钢绞线需要人工用手紧握住钢绞线进行穿束,完成140根钢绞线的穿束工作,需要2个人配合,花费7个小时才能完成。3.使用该工具后,由2个人配合,只需要4个小时就能完成一个墩顶的140根钢绞线的穿束任务。4.因此,使用该工具后,可以节省40%左右的人工,以新华村大桥为例,该桥左幅、右幅共有需要穿束的墩顶负弯矩钢绞线共24个墩,全部使用该工具穿束可以减少人工20个工日,按照250元/工日的人工费计算,全桥可以节省人工费5000元。使用该穿束工具,不但可以缩短工人工作时间,而且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有益于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拉杆、拉手柄、内、外侧横向卡体、定位摩擦片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