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疏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2884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道路疏通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技术领域,特别设计一种道路疏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行的加快,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迅速,私家车的持有量急剧增长,由此带来的交通出行需求以及交通运输量持续攀升使得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尤其在公众集中出行的节假日高峰时期,拥堵情况更为严重,当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或自然灾害后,路段通行能力会显著下降,易引起交通拥堵或堵塞,会严重影响到高速公路自身的运营安全与效率,甚至造成二次交通事故。由于高速公路实行单向行驶,导致当高速公路发生堵塞时,后方的车辆滞留无法前行也无法回头,使得部分驾驶员会选择应急车道通行,容易导致二次交通事故和伤害,因此道路疏通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

现有的道路疏通是采用交警人工疏导的作用进行疏导,通过交警的人工指挥,对拥堵的区域进行缓慢疏导。

现有道路疏通由于采用交警人工疏导的方式使得疏导的效率不高,且人工疏导的方式治标不治本,只能使得车辆行驶得更加的流程,但当发生较大的交通事故时导致交通完全瘫痪时,人工疏导的方式并起不到车辆疏导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疏导效率高的道路疏通装置。

一种道路疏通装置,包括中转板和设于所述中转板下方的车轮以及与所述中转板枢接的疏导组件;

所述疏导组件包括两块相邻的疏导板;

所述中转板上设有展开组件,所述展开组件包括一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中转板上方,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疏导板上;

当所述道路疏通装置处于疏导状态时,所述疏导板通过所述展开组件实现展开并架设在地面上,以使车辆从相邻的所述疏导板上通过。

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中转板与所述疏导组件的枢接设计,使得所述疏导板能通过所述展开组件架设在底面上,以使所述车辆能从所述疏导板上移动至相邻的车道上,方便了所述车辆的转移,进而提高了所述道路疏通装置的疏导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中转板的另外两相邻侧边上设有两块侧板,两块所述侧板与所述中转板以及相邻的所述疏导板共同组成一箱体。

进一步地,所述展开组件进一步包括一旋转部,所述旋转部固定在所述侧板内壁上,所述拉绳的一端缠绕于所述旋转部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疏导板的顶角上。

进一步地,当所述道路疏通装置处于疏导状态时,相邻的所述疏导板的侧边之间设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分别与相邻的所述疏导板的侧边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疏导板包括固定板、与所述固定板活动连接的第一滑板和与所述第一滑板活动连接的第二滑板,所述第一滑板设于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滑板设于所述第一滑板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所述第一滑板和所述第二滑板的上表面均设有防滑波纹。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的末端设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垂直地面用于支撑所述固定板,所述第一滑板的末端设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滑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架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支架的长度,所述第一支架的长度小于所述中转板的高度,以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一滑板朝向地面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上表面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板的背面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第一滑槽相匹配,以使所述第一滑板在所述固定板上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板上表面设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板的背面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第二滑槽相匹配,以使所述第二滑板在所述第一滑板上滑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道路疏通装置组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道路疏通装置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第一疏导板收缩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第一疏导板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第二疏导板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中第一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4中第二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4中第一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具体实施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道路疏通装置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道路疏通装置100包括中转板11和设于所述中转板11下方的车轮40以及与所述中转板11枢接的疏导组件13;

所述疏导组件13包括两块相邻的疏导板,所述中转板11上设有展开组件14,所述展开组件14包括一拉绳142,所述拉绳14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中转板11上方,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疏导板上;

当所述道路疏通装置100处于疏导状态时,所述疏导板通过所述展开组件14实现展开并架设在地面上,以使车辆从相邻的所述疏导板上通过。

所述中转板11的另外两相邻侧边上设有两块侧板12,两块所述侧板12与所述中转板11以及相邻的所述疏导板共同组成一箱体10,所述箱体10为长方形结构,所述中转板11与所述疏导组件13之间设有转动轴,所述疏导组件13固定在所述转动轴上,以实现所述疏导组件13与所述中转板11之间枢接转动。

所述疏导组件13包括两块相邻的疏导板,所述疏导板起到承载和转移车辆的作用,本实施例中所述疏导组件13包括第一疏导板131和第二疏导板132。

当所述道路疏通装置100处于疏导状态时,所述第一疏导板131架设在相邻的车道上,且所述第一疏导板131和所述第二疏导板132分别通过所述展开组件14实现展开并架设在地面上,以使当道路发生拥堵时所述车辆可从所述第一疏导板131上转移到所述第二疏导板132的车道上,进而实现了车道的变化,起到了疏导交通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展开组件14进一步包括一旋转部141,所述旋转部141固定在所述侧板12内壁上,所述拉绳142的一端缠绕于所述旋转部141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疏导板的顶角上,所述旋转部141采用滚轮结构,所述第一疏导板131和所述第二疏导板132的顶角上分别设有通孔203,所述拉绳142贯穿所述通孔203并分别与所述第一疏导板131和所述第二疏导板132固定;

其中,所述箱体10的底边设有挂钩,所述道路疏通装置100可通过所述挂钩的设计,可所述道路疏通装置100进行拖取,本实施例中所述道路疏通装置100被固定在一汽车车头尾部,以使移动所述道路疏通装置100。

请参阅图3至图8,所述第一疏导板131和所述第二疏导板132均包括固定板20、与所述固定板20活动连接的第一滑板21和与所述第一滑板21活动连接的第二滑板22,所述第一滑板21设于所述固定板20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滑板22设于所述第一滑板21的上表面,所述固定板20、所述第一滑板21和所述第二滑板22均采用长方形结构。

所述固定板20、所述第一滑板21和所述第二滑板22的上表面均设有防滑波纹,所述防滑波纹为条形的螺纹结构并均匀的排列在所述固定板20、所述第一滑板21和所述第二滑板22的上表面,且所述防滑波纹与所述固定板20、所述第一滑板21和所述第二滑板22的长平行,通过所述防滑波纹的设计,增大了所述车辆的车轮与所述固定板20、所述第一滑板21和所述第二滑板22之间的摩擦力,防止了所述车辆从所述疏导组件13上滑落,进而提高了所述道路疏通装置100的安全性能。

所述固定板20的末端设有第一支架202,所述第一支架202垂直地面用于支撑所述固定板20,所述第一滑板21的末端设有第二支架212,所述第二支架212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滑板21,所述第一支架202和所述第二支架212均采用柱形结构。

请参阅图9,为图4中第一支架202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一支架202与所述第二支架212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支架212比所述第一支架202短,所述第一支架202和所述固定板20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支架212和所述第一滑板21之间均采用螺纹固定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一支架202和所述第二支架212的顶端均设有螺纹205,所述固定板20和所述第一滑板21上设有与所述螺纹205匹配的螺纹孔214,以实现所述第一支架202和所述固定板20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支架212和所述第一滑板21之间的结构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202的长度小于所述中转板11的高度,以使所述固定板20向下倾斜,所述第二支架212小于所述第一支架202的长度,以使所述第一滑板21向下倾斜,通过所述第一支架202和所述第二支架212的设计使得所述第一疏导板131和所述第二疏导板132的展开操作更加的合理。

请再参阅图4,所述固定板20上表面设有第一滑轨201,所述第一滑轨201垂直所述固定板20的长,所述第一滑板21的背面设有第一滑槽213,所述第一滑轨201与所述第一滑槽213相匹配,以使所述第一滑板21在所述固定板20上滑动,进而保障了所述第一滑板21的收缩和展开操作。

所述第一滑板21上表面设有第二滑轨211,所述第二滑板22的背面设有第二滑槽221,所述第二滑轨211与所述第二滑槽221相匹配,以使所述第二滑板22在所述第一滑板21上滑动,进而保障了所述第二滑板22的收缩和展开操作。

所述固定板20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滑板21的长度,以使所述第一滑板21能收缩在所述固定板20的上表面内,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滑板2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滑板22的长度,进而方便了所述第一滑板21和所述第二滑板22的收缩操作。

请参阅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具体实施流程结构示意图,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以两个所述道路疏通装置100为一组,当第一车道31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交通拥堵时,将两个所述道路疏通装置100开至所述第一车道31的相邻车道第二车道32上,并将其中一辆所述道路疏通装置100移动至车辆拥堵处33,另一辆所述道路疏通装置100移动至车辆流畅处34,通过逆时针旋转所述旋转部141松弛所述拉绳142,以实现所述第一疏导板131和所述第二疏导板132的展开,通过所述第一滑轨201和所述第二滑轨211拉伸所述第一滑板21和所述第二滑板22,以实现所述第一滑板21和所述第二滑板22的滑动,将所述第一支架202和所述第二支架212对准所述螺纹孔214,通过旋转所述第一支架202和所述第二支架212将所述第一支架202和所述第二支架212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板20和所述第一滑板21上,实现了所述疏导组件13的展开,通过人员指挥将所述车辆移动至所述车辆拥堵处33的所述道路疏通装置100的所述第一疏导板131上再通过转向转移到所述第二疏导板132上,所述车辆行驶相应的距离后,移动至所述车辆流畅处34的所述道路疏通装置100的所述第二疏导板132上再通过转向移动至所述车辆处的所述道路疏通装置100的所述第一疏导板131上,进而通过所述车辆拥堵处33和所述车辆流畅处34的所述道路疏通100的设计,将所述车辆和所述第一车道31移动至所述第二车道32上,再从所述第二车道32上移动至所述第一车道31上绕过了交通意外的车段,以使达到了道路交通的疏导作用。

本实施例通过所述中转板11和所述疏导组件13的活动连接和所述展开组件14的设计,使得所述第一疏导板131和所述第二疏导板132能架设在底面上,以使所述车辆能从所述第一疏导板131和所述第二疏导板132上移动至相邻的车道上,达到了疏导交通的作用,且通过所述第一疏导板131和所述第二疏导板132的设计方便了所述车辆的转移,进而提高了所述道路疏通装置100的疏导效率,通过所述第一滑槽213、所述第一滑轨201、所述第二滑槽221和所述第二滑轨211的设计方便了所述第一疏导板131和所述第二疏导板132的拉伸和收缩流程,提高了所述道路疏通装置100的疏导效率,通过所述螺纹孔214、所述第一支架202和所述第二支架212的设计,为所述固定板20和所述第一滑板21提供了支撑力,进而提高了所述第一疏导板131和所述第二疏导板132的承载力,提高了所述道路疏通装置100的承受力,本实施例在平时日常使用过程中,通过所述箱体10的设计可以进行货物运输,进而提高了所述道路疏通装置100的实用性。

请参阅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道路疏通装置100a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该第二实施例与该第一实施例大抵相同,其区别在于:当所述道路疏通装置100a处于疏导状态时,相邻的所述第一疏导板131和所述疏导板132的侧边之间设有延伸板15,所述延伸板15分别与所述第一疏导板131和所述第二疏导板132的侧边的顶角固定。

其中,所述延伸板15采用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一疏导板131和所述第二疏导板132的侧边上均设有卡槽,所述延伸板15的侧边上设有与所述卡槽匹配的卡合部,通过所述卡槽与所述卡合部的匹配设计,以使所述延伸部15与所述第一疏导板131和所述第二疏导板132之间采用卡槽扣合结构,进而方便了所述延伸板15的安装。

由于车辆在转弯时需要的转角较大,进而通过所述延伸板15的设计,为所述车辆的转向提供了较大的空间,防止了所述车辆从所述中转板11上掉落,进而提高了所述道路疏通装置100a的安全性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某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