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防撞护栏养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4059发布日期:2019-06-26 00:36阅读:5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防撞护栏养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养护,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防撞护栏养护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常使用的混凝土防撞护栏养护方法为:人工覆盖土工布于混凝土防撞护栏上,再进行人工洒水养护。

现有混凝土防撞护栏养护方法有以下缺点:(1)人工洒水养护需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且需大量的水源供给;(2)混凝土防撞护栏的外形轮廓通常不平整,人工覆盖土工布时,很难将土工布较为紧密的贴合于砼体的外壁面上;在洒水养护时,水流顺着土工布外流,部分混凝土防撞护栏养护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混凝土防撞护栏养护系统,以解决现有混凝土防撞护栏养护方法中,由于土工布不能紧密的贴合于砼体的外壁面,在洒水养护时,水流顺着土工布外流,致使部分混凝土防撞护栏养护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防撞护栏养护系统,包括包覆于砼体外壁面的土工布、若干箍筋和水管;

所述箍筋为底端开口结构,且其内轮廓与砼体的竖截面外轮廓相似;

所述水管上均匀开设有若干撒水口;

若干箍筋抱箍于砼体上,并位于土工布外;

所述水管固设于砼体的顶面。

进一步地,所述箍筋包括顶筋和连接于顶筋两侧的侧筋;

所述顶筋为条状结构;

所述侧筋依次由竖直筋、内凹筋和钩头组成。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设于砼体侧壁内凹拐角处的贴合管,且贴合管位于土工布外;

所述侧筋底端的钩头钩挂于底端的贴合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贴合管采用PVC管制作。

进一步地,抱箍于砼体上的箍筋的间距为0.5-1.5m。

进一步地,所述箍筋采用钢筋制作。

进一步地,所述水管上开设的撒水口间距为0.1-0.3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土工布包覆于砼体上后,通过固设于砼体侧壁内凹拐角处的贴合管来加强土工布与砼体侧壁的贴合度;再通过箍筋抱箍于砼体上,起到防止土工布被风吹起的目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土工布与砼体侧壁的贴合度;

(2)本实用新型采用水管滴水养护法,可使得砼体面全面得到养护,且较大程度的节省水资源和人力资源,具有方便、快捷、经济的特点;

(3)依据现场实际情况、护栏尺寸,可快捷地制作出本实用新型;因而,本实用新型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砼体、2-贴合管、3-水管、4-顶筋、5-竖直筋、6-内凹筋、7-钩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请参阅图1,一种混凝土防撞护栏养护系统,以混凝土防撞护栏砼体1的侧面中部设有一段内凹段为例,包括土工布、若干箍筋、若干根贴合管2和一根水管3;

所述土工布包覆于砼体1外壁面;

所述水管3上均匀开设有若干撒水口,且撒水口间距为0.2m;所述水管3的长度等于砼体1的长度;

所述箍筋为底端开口结构,包括顶筋4和连接于顶筋4两侧的侧筋;所述顶筋4为条状结构;所述侧筋依次由竖直筋5、内凹筋6和钩头7组成;所述箍筋的内轮廓与砼体1的竖截面外轮廓相似;

所述贴合管2采用PVC管制作,且其长度等于砼体1的长度;

所述贴合管2固设于砼体1侧壁内凹拐角处,并位于土工布外;所述贴合管2的轴线方向与砼体1的长度方向一致;

若干箍筋抱箍于砼体1上,并位于土工布外;所述侧筋底端的钩头7钩挂于底端的贴合管2上;

所述水管3固设于砼体1的顶面中部,并位于顶筋4的外侧;所述水管3的轴线方向与砼体1的长度方向一致。

抱箍于砼体1上的箍筋的间距为1m;所述箍筋采用钢筋制作。

使用方式:

(1)土工布全面覆盖在砼体1外壁面;

(2)于砼体1侧壁内凹拐角处固设贴合管2,加强土工布和砼体2的贴合度;

(3)每隔一米,用箍筋箍住土工布,以防止土工布因其他原因卷起;

(4)在砼体1顶面固设水管3,连接水源并供给。

其中,所述水管3可设置于箍筋外,也可设置于箍筋内。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