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力张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0729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恒力张紧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恒力张紧器,具体地说是一种平行四边形机构和凸轮及弹簧
的组合体,通过凸轮作用控制弹簧的变形量,从而得到输出为恒力的一个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以往带、链条等柔体传动的张紧器装置中,有纯弹簧的装置和固定的张紧 轮装置。纯弹簧的装置虽可达到自动张紧的功能,但作用在柔体上的力是变化的。随着工 作时间的延长柔体变形量增加而弹簧的变形量反而减小,使得作用在柔体上的拉力变小而 降低张紧的功能。固定的张紧轮装置虽然不会改变张紧力的大小,但需要经常进行人工调 整,在使用过程中不方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能提高传动系统中的工
作质量、工作速度;使用方便,能降低噪音,且能延长使用寿命的恒力张紧器。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恒力张紧器,特征是支架一端与左摆杆连
接,另一端与右摆杆一端连接,左摆杆另一端与圆滑弧块连接,右摆杆另一端与圆滑弧块连
接,由支架、左摆杆、圆滑弧块、右摆杆共同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固定凸
轮,固定凸轮上设有凸轮槽,在凸轮槽内设有滚子,弹簧一端与滚子连接,弹簧另一端与右
摆杆和圆滑弧块连接的交接处联接。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在带、链条等柔体传动中所使用该张紧器,能提 高传动系统的工作质量、工作速度、降低燥音和延长使用寿命;使用更为方便、可靠,效果更 好的张紧器装置。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包括支架1、滚子2、左摆杆3、弹簧4、外部柔体(带或链条等柔体)5、 圆滑弧块6、右摆杆7等。 本实用新型支架1 一端与左摆杆3连接,另一端与右摆杆7 —端连接,左摆杆3另 一端与圆滑弧块6连接,右摆杆7另一端与圆滑弧块6连接,由支架1、左摆杆3、圆滑弧块 6、右摆杆7共同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平行四边形机构的四个对角点为别为第一对角点A、 第二对角点B、第三对角点C及第四对角点D ;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固定凸轮,固定凸轮上设 有凸轮槽,在凸轮槽内设有滚子2,弹簧4 一端与滚子2连接,弹簧4另一端与右摆杆7与圆滑弧块6连接的交接处联接。 将支架l固定在相对静止的机架上,当外部柔体5(带或链条等柔体)作用在设有 圆滑弧的圆滑弧块6上时,机构的状态改变,①发生了变化,从40。《①《80° 。这时通过 在第一构件1上的凸轮槽控制弹簧4的变形(即控制弹簧的作用力),使得作用在圆滑弧块 6上的外力^、F2(圆滑弧切线方向)大小相等并为一恒力的一个装置。在几乎为一恒力的 情况下机构都可处于平衡状态,从而实现沿着圆滑弧切线拉力输出。
权利要求一种恒力张紧器,其特征是包括支架(1)、左摆杆(3)、弹簧(4)、圆滑弧块(6)、右摆杆(7),所述支架(1)一端与左摆杆(3)连接,另一端与右摆杆(7)一端连接,左摆杆(3)另一端与圆滑弧块(6)连接,右摆杆(7)另一端与圆滑弧块(6)连接,由支架(1)、左摆杆(3)、圆滑弧块(6)、右摆杆(7)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固定凸轮,固定凸轮上设有凸轮槽,在凸轮槽内设有滚子(2),弹簧(4)一端与滚子(2)连接,弹簧(4)另一端与右摆杆(7)和圆滑弧块(6)连接的交接处联接。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恒力张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滑弧块(6)上设有圆滑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恒力张紧器,特征是采用支架一端与左摆杆连接,另一端与右摆杆一端连接,左摆杆另一端与圆滑弧块连接,右摆杆另一端与圆滑弧块连接,由支架、左摆杆、圆滑弧块、右摆杆共同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固定凸轮,固定凸轮上设有凸轮槽,在凸轮槽内设有滚子,弹簧一端与滚子连接,弹簧另一端与右摆杆和圆滑弧块连接的交接处联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在带、链条等柔体传动中所使用该张紧器,能提高传动系统的工作质量、工作速度、降低噪音和延长使用寿命;使用更为方便、可靠,效果更好的张紧器装置。
文档编号B25B25/00GK201493802SQ20092023406
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5日
发明者陆凤翔, 陈伟明 申请人:江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