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壳体装配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1270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短壳体装配工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短壳体装配工装,属于工装设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如代步车后桥的短壳体在装配时,通常是将短壳体直接放置在工作台上进行装配,在装配过程中短壳体往往会因为自身形状的原因,得不到平稳的支撑,从而装配过程中不能提供一个足够的支持力或者装配的过程中易发生摆动,给装配操作带来了不便,影响了装配效率,对于一些外形较特殊的短壳体工件甚至需要多名操作人员的配合才能完成装配,严重影响了装配效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短壳体装夹固定,利于提高装配效率的短壳体装配工具,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短壳体等工件定位不便,装配效率较低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它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有立柱,所述立柱上端固定有装夹体,所述装夹体上有水平设置的装夹孔,所述装夹体上设有弹簧腔,所述弹簧腔与所述装夹孔之间形成隔板, 所述弹簧腔与所述装夹孔通过第一通孔连通,所述弹簧腔内设有弹簧固定螺栓,所述弹簧固定螺栓穿过第一通孔与在装夹孔内的弹簧紧定垫片连接,所述弹簧固定螺栓上套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位于弹簧固定螺栓头部与隔板之间,所述弹簧腔上壁通过螺纹孔与装夹体上端连通,所述装夹体上端设有弹簧紧定螺钉与螺纹孔相配,所述弹簧固定螺栓、第一通孔与螺纹孔三者轴线在同一直线上。在弹簧紧定螺钉不对弹簧固定螺栓受力时,第一弹簧处于原长。当弹簧紧定螺钉往下拧时,弹簧紧定螺钉对弹簧固定螺栓产生压力,同时可以压缩第一弹簧。在操作过程中,装配人员拧紧弹簧紧定螺钉,这时弹簧紧定螺钉对弹簧固定螺栓作用一个向下的力,弹簧固定螺栓向下运动,同时因为弹簧固定螺栓与弹簧紧定垫片的连接,使得弹簧紧定垫片向下压工件。拧动弹簧紧定螺钉至工件压紧,可以开始装配工作。要取出工件时,拧松弹簧紧定螺钉,这时弹簧紧定螺钉对弹簧固定螺栓的力减小,同时弹簧回复力对弹簧固定螺栓产生向上的力,弹簧固定螺栓向上运动,因为弹簧固定螺栓与弹簧紧定垫片的连接,使得弹簧定紧垫片对工件的力减少。拧动弹簧紧定螺钉至工件不受弹簧紧定垫片的力或者受力很小,就可以取出工件。这种结构,实现了短壳体的定位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提高了装配效率。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上设有一个定位孔,所述立柱下端配合在定位孔内,所述定位孔的孔壁设有一个径向通孔,对应于径向通孔外端的底座一侧设有弹簧套筒,弹簧芯棒穿过弹簧套筒并伸入径向通孔内,立柱上设有可与弹簧芯棒配合的盲孔,弹簧芯棒上套设有第二弹簧,当立柱插入底座中的定位孔中时,弹簧芯棒插入到立柱上的盲孔中,起到固定作用。拉动弹簧芯棒,使弹簧芯棒从立柱中的盲孔中脱离出来,立柱就可以从底座上面取出。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随时的装上、卸载立柱,更换不同的工装,在同一底座上可以加装不同的工装。作为优选,所述的立柱下端垫设有一块锁紧垫片。锁紧垫片可以加固立柱,从而大大的减小在装配过程中因为震动,重压等对工件造成影响。作为优选,所述弹簧芯棒的外端固定有连接手柄。固定的连接手柄可以方便弹簧芯棒从径向通孔中拔出。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了一个手柄,既可以很省力的拉出弹簧芯棒,同时使得装配人员很快的找到位置,简便操作。作为优选,所述弹簧紧定螺钉上端带有拧紧把手。拧紧把手通过杠杆的作用,使得很轻松的拧紧、松开弹簧紧定螺钉。作为优选,所述装夹孔的两侧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装夹孔的设有加厚块,所述装夹体外侧设有螺钉,所述螺钉穿过第二通孔与加厚块连接。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可以实现短壳体的定位且操作简单方便,可以在同一底座上加装不同的装配工装,采用锁紧垫片和弹簧与盲孔配合结构更好的固定立柱与底座连接,弹簧芯棒外端固定有连接手柄方便弹簧芯棒拉出,弹簧紧定螺钉上面带有拧紧把手方便拧紧、松开弹簧紧定螺钉等特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1锁紧垫片;2底座;3立柱;4装夹体;5加厚块;6弹簧紧定垫片;7弹簧腔; 8弹簧固定螺栓;9第一弹簧;10弹簧紧定螺钉;11拧紧把手;12定位孔;13径向通孔;14 盲孔;15第二弹簧;16连接手柄;17弹簧芯棒;18弹簧套筒;19内六角螺钉,20螺钉;21装夹孔;22第一通孔;23螺纹孔;24第二通孔;25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短壳体装配工装,底座2上设有一个定位孔12,立柱3下端配合在定位孔12内,立柱3下端垫有一块锁紧垫片1。定位孔12的孔壁设有一个径向通孔13,径向通孔13外端设有弹簧套筒18,弹簧芯棒17穿过弹簧套筒18并伸入径向通孔13内,刚好插入到立柱的盲孔中。弹簧芯棒17上套着第二弹簧15,弹簧芯棒17的外端固定有连接手柄16。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需要装入装配工装时,拉开弹簧芯棒17,把立柱3放入底座 2的定位孔12中,同时底座2内的锁紧垫片1配合且立柱3的盲孔与底座2的径向通孔13 对准,然后松开弹簧芯棒17,让弹簧芯棒17进入盲孔14中,于是立柱与底座固定。当需要取出装配工装时,拉开弹簧芯棒17,取出立柱即可。立柱3上端固定装夹体4,装夹体4上有水平设置的装夹孔21和弹簧腔7,弹簧腔 7与装夹孔21之间形成隔板25,隔板上有第一通孔22。弹簧腔7内的弹簧固定螺栓8穿过第一通孔22与在装夹孔21内的弹簧紧定垫片6连接。弹簧固定螺栓8头部与隔板25之间的弹簧固定螺栓8段套有第一弹簧9。弹簧腔7上壁与装夹体4上端有一个螺纹孔23进行连通。弹簧紧定螺钉10可以与螺纹孔23相配,穿过螺纹孔23。弹簧固定螺栓8、第一通孔22与螺纹孔23三者轴线在同一直线上。弹簧紧定螺钉10上端有一个拧紧把手11,在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拧紧把手11对弹簧紧定螺钉10进行控制拧紧、拧松。在弹簧紧定螺钉10不对弹簧固定螺栓8受力时,第一弹簧9处于原长。当弹簧紧定螺钉11往下拧时,弹簧紧定螺钉11对弹簧固定螺栓8产生压力,同时可以压缩第一弹簧 9。在操作过程中,装配人员拧紧弹簧紧定螺钉10,这时弹簧紧定螺钉10对弹簧固定螺栓8 作用一个向下的力,弹簧固定螺栓8向下运动,同时因为弹簧固定螺栓8与弹簧紧定垫片6 的连接,使得弹簧紧定垫片6向下压工件。拧动弹簧紧定螺钉11至工件压紧,可以开始装配工作。要取出工件时,拧松弹簧紧定螺钉11,这时弹簧紧定螺钉11对弹簧固定螺栓8的力减小,同时弹簧回复力对弹簧固定螺栓8产生向上的力,弹簧固定螺栓8向上运动,因为弹簧固定螺栓8与弹簧紧定垫片6的连接,使得弹簧定紧垫片6对工件的力减少。拧动弹簧紧定螺钉11至工件不受弹簧紧定垫片6的力或者受力很小,就可以取出工件。这种方法, 实现了短壳体的定位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提高了装配效率。装夹孔21的左右两壁有第二通孔25,装夹孔21的左右两侧有加厚块5,螺钉20从装夹体4外侧穿过第二通孔25与加厚块5连接。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工件, 可以调节两边的螺钉20,配合所需夹紧的工件,调节装夹孔21左右两侧的宽度。
权利要求1.一种短壳体装配工装,包括底座O),其特征为所述底座( 上固定有立柱(3),所述立柱C3)上端固定有装夹体G),所述装夹体(4)上有水平设置的装夹孔(21),所述装夹体(4)上设有弹簧腔(7),所述弹簧腔(7)与所述装夹孔之间形成隔板(25),所述弹簧腔(7)与所述装夹孔通过第一通孔0 连通,所述弹簧腔(7)内设有弹簧固定螺栓(8),所述弹簧固定螺栓(8)穿过第一通孔0 与在装夹孔内的弹簧紧定垫片(6) 连接,所述弹簧固定螺栓(8)上套有第一弹簧(9),所述第一弹簧(9)位于所述弹簧固定螺栓⑶头部与所述隔板05)之间,所述弹簧腔(7)上壁通过螺纹孔03)与装夹体⑷上端连通,所述装夹体(4)上端设有弹簧紧定螺钉(10)与所述螺纹孔相配,所述弹簧固定螺栓(8)、所述第一通孔0 与所述螺纹孔三者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壳体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 上设有一个定位孔(12),所述立柱C3)下端配合在所述定位孔(1 内,所述定位孔(1 的孔壁设有一个径向通孔(13),对应于径向通孔(13)外端的底座(2) 一侧设有弹簧套筒(18),弹簧芯棒(17) 穿过弹簧套筒(18)并伸入径向通孔(13)内,立柱(3)上设有可于弹簧芯棒(17)配合的盲孔(14),弹簧芯棒(17)上套设有第二弹簧(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短壳体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C3)下端垫设有一块锁紧垫片(1)。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短壳体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芯棒(17)的外端固定有连接手柄(16)。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短壳体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紧定螺钉 (10)上端带有拧紧把手(11)。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短壳体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孔的两侧设有第二通孔(25),所述装夹孔的设有加厚块(5),所述装夹体(4)外侧设有螺钉 (20),所述螺钉(20)穿过第二通孔(25)与加厚块(5)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短壳体装配工装,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短壳体装夹固定,利于提高装配效率的短壳体装配工装,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短壳体等工件定位不便,装配效率较低等问题。它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有立柱,立柱上端有装夹体,装夹体上有装夹孔和弹簧腔,弹簧腔与装夹孔之间形成隔板,通过第一通孔连通,弹簧腔内的弹簧固定螺栓穿过第一通孔与在装夹孔内的弹簧紧定垫片连接,弹簧固定螺栓上套有第一弹簧,弹簧腔上壁通过螺纹孔与装夹体上端连通,装夹体上端设有弹簧紧定螺钉与螺纹孔相配,弹簧固定螺栓、第一通孔与螺纹孔三者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文档编号B25B11/02GK201950604SQ20112006602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4日
发明者方广忠, 邓承满 申请人:许晓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