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窗升降器滑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8294阅读:91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窗升降器滑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升降器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在汽车升降器上设置的用于承载车窗的升降器滑块。



背景技术:

绳轮式升降器包括滑轨和设置在滑轨上的滑块,滑块和钢绳固接,在滑块上固定车窗,钢绳通过卷轮卷绕。通过卷绕钢绳收放以控制滑块在滑轨上上下滑移,从而最终使得车窗上升或者下降。

但是目前滑块在滑轨上升降时,由于滑块和滑轨配合的不合理,使得滑块在滑轨上滑动时容易产生抖动,从而导致噪音的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车窗升降器滑块。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车窗升降器滑块,包括滑块主体,在所述滑块主体上间隔设置有两个腰孔,在所述腰孔上固定有用于固定车窗的固定扣,在所述滑块主体正面设置有用于支撑车窗的支撑板,所述滑板主体背部上下两侧设置有滑轨导向座,在所述两滑轨导向座间设置有第一卡夹座和第二卡夹座,所述第一卡夹座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卡夹座设置在同侧且在该同侧上下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卡夹座包括基座和连接在该基座上的弯折片,所述第二卡夹座设置在相异第一卡夹座的一侧,所述第二卡夹座包括一个定位扣,所述弯折片和所述定位扣呈三角形分布。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腰孔的一侧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槽。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滑块主体上端设置有垂直所述支撑板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呈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滑块在滑轨上下滑移时,不容易产生抖动,从而防止了噪音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滑块主体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滑块主体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块主体背面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腰孔和固定扣的配合示意图。

图5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减振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滑块主体与滑轨的配合示意图。

图9为滑块主体与滑轨另一方向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至图7,一种车窗升降器滑块,包括滑块主体1,在所述滑块主体1上间隔设置有两个腰孔10,在所述腰孔10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车窗的固定扣2,一螺栓(附图未示出)穿过所述固定扣2将其固定在所述腰孔10上,通过拧松螺栓可以调节固定扣2在滑块主体1上的位置,从而使得在加工时不需要对腰孔10的加工精度有过高的要求。在所述腰孔10的一侧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槽11,因此实际在腰孔10的宽度未加工到位(宽度略小于螺栓的支架时),螺栓也可以穿过所述腰孔10。

在所述滑块主体1正面设置有用于支撑车窗的支撑板3,在所述滑块主体1上端设置有垂直所述支撑板3的加强板4,所述加强板4呈三角形,所述加强板4与所述支撑板3的下端连接,因此在实际车窗受到较大下压力时,加强板4可以对支撑板3做刚性支撑,防止支撑板3弯折甚至折断的问题发生。

所述滑板主体1背部上下两侧设置有滑轨导向座5,在所述两滑轨导向座5间设置有第一卡夹座6和第二卡夹座7,所述第一卡夹座6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卡夹座6设置在同侧且在该同侧上下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卡夹座6包括基座60和连接在该基座60上的弯折片61,所述第二卡夹座7设置在相异第一卡夹座6的一侧,所述第二卡夹座7包括一个定位扣70,所述弯折片61和所述定位扣70呈三角形分布。在所述滑板主体1设置在滑轨上时,参见图8,第一卡夹座6卡在滑轨正面设置的竖直导轨上;参见图9,弯折片61和定位扣70顶靠滑轨背面,因此滑板主体1在滑轨上不易产生抖动。

在所述滑板主体1背面可拆卸的设置有减振垫8,具体的,在所述滑板主体1上设置有减振垫座80,所述减振垫座80包括两凸起部81,在凸起部81上设置有卡扣82,所述减振垫8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部81配合的导向槽83,在所述导向槽83内设置有与所述卡扣82配合的卡槽84。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