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油机盘根夹取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7362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抽油机盘根夹取钳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抽油机盘根夹取钳。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采油技术的发展,柱塞泵采油、注水泵采油、螺杆泵采油等广泛应用于各大油田。在采油过程中,通过在井口设置装填有盘根的盘根盒与光杆配合密封井口,防止油气泄漏。由于盘根磨损严重、盘根盒和压盖紧固性差,容易产生漏油、跑油等油气泄漏问题,这些问题既污染环境,又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因此,为了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保证油井的正常生产,需要取出盘根盒内的旧盘根并对其进行更换。

现有技术通过使用螺丝刀取出旧盘根,具体地,操作人员打开压盖,一只手拽着旧盘根,另一只手拿着螺丝刀将旧盘根自盘根盒中撬出,进而将旧盘根取出。

设计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使用螺丝刀取出盘根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的抽油机盘根夹取钳。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抽油机盘根夹取钳,包括:夹持筒,所述夹持筒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相对的用于穿过待取出的旧盘根的通孔;

连接杆,可轴向移动地固定在所述夹持筒上部内腔中;

固定防滑头,可轴向移动地固定在所述夹持筒下部内腔中;

活动防滑头,可轴向移动地放置在所述夹持筒内腔中,上端与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连接,下端用于与所述固定防滑头的上端配合,以夹紧所述旧盘根;

把手,与所述连接杆的上端连接。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活动防滑头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连接杆下端的盲孔。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杆为顶丝,所述夹持筒的上部内腔与所述连接杆螺纹连接。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杆包括:一端与所述把手连接的大径杆体、与所述大径杆体的另一端连接的小径杆体;

所述大径杆体与所述夹持筒的上部内腔螺纹连接。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小径杆体的侧壁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一圈凹槽;

所述活动防滑头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凹槽对应的第一内螺纹孔;

所述抽油机盘根夹取钳还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内螺纹孔螺纹连接的第一紧固件,以穿过所述第一内螺纹孔后固定在所述凹槽内。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活动防滑头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自所述活动防滑头的下部延伸至上端的纵向条形槽;

所述夹持筒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纵向条形槽对应的第二内螺纹孔;

所述抽油机盘根夹取钳还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内螺纹孔螺纹连接的第二紧固件,以穿过所述第二内螺纹孔后固定在所述纵向条形槽内。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固定防滑头与所述夹持筒螺纹连接,并且所述固定防滑头的下端位于所述夹持筒外部。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固定防滑头的下端呈六角螺母结构或者正方体结构;

或者,所述固定防滑头的下端侧壁上设置有一个轴孔。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固定防滑头的上端和所述活动防滑头的下端均设置有粗糙结构。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固定防滑头上端的粗糙结构为多个方形凸起;

所述活动防滑头下端的粗糙结构为多个凸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抽油机盘根夹取钳,将待取出的旧盘根的一端穿过夹持筒侧壁上两个相对的通孔,使其处于固定防滑头与活动防滑头之间。随后,握住把手,使连接杆的下端在夹持筒内沿轴向移动,进而带动活动防滑头移动,直至活动防滑头与固定防滑头将待取出的旧盘根夹紧。随后通过旋转把手带动夹持筒旋转,将旧盘根缠在该夹持筒的外壁上即可将该旧盘根取出。如此,使抽油机盘根夹取钳不仅能够牢牢地夹紧该旧盘根,而且操作起来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抽油机盘根夹取钳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抽油机盘根夹取钳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抽油机盘根夹取钳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防滑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活动防滑头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夹持筒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分别表示:

1 夹持筒,

101 通孔,

102 第二内螺纹孔,

2 连接杆,

201 大径杆体,

202 小径杆体,

2021 凹槽,

3 固定防滑头,

301 轴孔,

302 方形凸起,

4 活动防滑头,

401 盲孔,

402 第一内螺纹孔,

403 纵向条形槽,

404 凸刺,

5 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抽油机盘根夹取钳,如附图1、附图2、附图3所示,该抽油机盘根夹取钳包括:夹持筒1、连接杆2、固定防滑头3、活动防滑头4和把手5,其中,该夹持筒1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相对的用于穿过待取出的旧盘根的通孔101;连接杆2可轴向移动地固定在夹持筒1上部内腔中;固定防滑头3可轴向移动地固定在夹持筒1下部内腔中;活动防滑头4可轴向移动地放置在夹持筒1内腔中,且上端与连接杆2的下端连接,下端用于与固定防滑头3的上端配合,以夹紧该旧盘根;把手5与连接杆2的上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抽油机盘根夹取钳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

将连接杆2的下端与活动防滑头4的上端连接后,再将连接杆2与夹持筒1连接,使活动防滑头4处于夹持筒1内,然后将待取出的旧盘根的一端穿过夹持筒1侧壁上两个相对的通孔101,使该旧盘根处于固定防滑头3与活动防滑头4之间。随后,握住把手5,使连接杆2的下端在夹持筒1内沿轴向移动,进而带动活动防滑头4移动,直至活动防滑头4与固定防滑头3将待取出的旧盘根夹紧。随后通过旋转把手5带动夹持筒1旋转,将旧盘根缠在夹持筒1的外壁上即可将旧盘根取出。如此,使抽油机盘根夹取钳不仅能够牢牢地夹紧旧盘根,而且操作起来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抽油机盘根夹取钳,将把手5所在的端部视为上,将固定防滑头3所在的端部视为下。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活动防滑头4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容纳连接杆2下端的盲孔401(参见附图6)。通过如此设置,使连接杆2的下端插入并固定于活动防滑头4上端的盲孔401内,便于连接杆2带动活动防滑头4在夹持筒1内沿轴向运动。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连接杆2为顶丝,夹持筒1的上部内腔与连接杆2螺纹连接。其中,顶丝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夹持筒1上部内腔中的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夹持筒1与顶丝螺纹连接,不仅保证了夹持筒1与连接杆2连接的紧固性,而且,通过旋转顶丝可以实现顶丝下端在夹持筒1内沿轴向移动,进而带动活动防滑头4在夹持筒1内移动,操作十分简单。顶丝为本领域所常见的,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市购即可获得,举例来说,可以为深圳市佰瑞特紧固件有限公司生产并销售的型号为M12的顶丝。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如附图4所示,连接杆2包括:一端与把手5连接的大径杆体201、与该大径杆体201的另一端连接的小径杆体202,并且,大径杆体201与夹持筒1的上部内腔螺纹连接。应用时,把手5与大径杆体201连接后,将小径杆体202插入并固定于活动防滑头4上端的盲孔401内,随后将大径杆体201与夹持筒1的上部内腔螺纹连接,保证了大径杆体201与夹持筒1连接的紧固性。并且,通过旋转大径杆体201,带动小径杆体202以及活动防滑头4在夹持筒1内沿轴向移动即可实现对待取出的旧盘根的夹紧。其中,大径杆体201外壁的下部设置有与夹持筒1上部内腔中的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作为优选,把手5与大径杆体201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保证了把手5与连接杆2连接的牢固性,应用时,通过旋转把手5即可实现对连接杆2的旋转。其中,把手5优选为一字形,便于抓握,在操作时十分方便。

进一步地,小径杆体202的侧壁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一圈凹槽2021(参见附图4),活动防滑头4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该凹槽2021对应的第一内螺纹孔402(参见附图6);并且,抽油机盘根夹取钳还包括至少一个与第一内螺纹孔402螺纹连接的第一紧固件,以穿过第一内螺纹孔402后固定在凹槽2021内。通过将第一紧固件与第一内螺纹孔402螺纹连接后固定在凹槽2021内,使活动防滑头4和连接杆2连接在一起,保证了小径杆体202牢牢地固定在盲孔401内,使活动防滑头4能够随连接杆2一起在夹持筒1内沿轴向移动。其中,紧固件可以为多种,举例来说,可以为螺钉、顶丝、螺栓等;第一内螺纹孔402、第一紧固件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例如,一个、三个、四个等,能够将小径杆体202固定在活动防滑头4的盲孔401内即可。

进一步地,活动防滑头4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自活动防滑头4的下部延伸至上端的纵向条形槽403(参见附图6);夹持筒1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纵向条形槽403对应的第二内螺纹孔102(参见附图3、附图7);并且,抽油机盘根夹取钳还包括至少一个与第二内螺纹孔102螺纹连接的第二紧固件,以穿过第二内螺纹孔102后固定在纵向条形槽403内。通过将第二紧固件与第二内螺纹孔102螺纹连接后固定在纵向条形槽403内,保证了活动防滑头4只能在夹持筒1内沿纵向条形槽403轴向运动,不能左右转动,起到限位作用,进而使活动防滑头4的下端能够稳固地抵住待取出的旧盘根。其中,紧固件可以为多种,举例来说,可以为螺钉、顶丝、螺栓等;第二内螺纹孔102、第二紧固件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例如,一个、三个、四个等,能够保证活动防滑头4不会在夹持筒1内左右转动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防滑头3与夹持筒1螺纹连接,并且固定防滑头3的下端位于夹持筒1外部。如此,保证了固定防滑头3与夹持筒1连接紧固,同时,使固定防滑头3的上端能够在夹持筒1内沿轴向运动,便于配合活动防滑头4夹紧待取出的旧盘根。并且,固定防滑头3的下端位于夹持筒1外部,便于操作,例如,可以通过手拧或使用工具旋转固定防滑头3的下端以调节固定防滑头3在夹持筒1内的移动。其中,夹持筒1的下部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固定防滑头3的外壁上部设置有该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

作为优选,固定防滑头3的下端呈六角螺母结构或者正方体结构,这样可以通过手拧或者使用扳手及其它工具对固定防滑头3进行旋转;或者,还可以在固定防滑头3的下端侧壁上设置有一个轴孔301(参见附图2、附图5),这样可以使用轴、钢管等工具插入该轴孔301,随后用手拧动轴、钢管等工具调节固定防滑头3在夹持筒1内的移动,省时省力,且操作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防滑头3的上端和活动防滑头4的下端均设置有粗糙结构。如此可以提高固定防滑头3、活动防滑头4与抵住待取出的旧盘根之间的摩擦力,使固定防滑头3和活动防滑头4能够将旧盘根夹紧。具体地,为了便于制备,同时保证其粗糙度,该粗糙结构为多条线状凸起和/或多个点状凸起,并且该线性凸起和点状凸起的凸起高度优选为0.5mm-1.5mm,例如为0.5mm、0.6mm、0.7mm、0.8mm、0.9mm、1.0mm等等。举例来说,该粗糙结构可以为多条线状凸起、多个点状凸起、多条线状凸起和多个点状凸起的组合。其中,该线性凸起可以为规则的几何线条,也可以为不规则的几何线条,并且各个线条之间可以平行设置,也可以交错设置。或者,还可以在多条线条之间设置多个点状凸起等。

作为优选,固定防滑头3上端的粗糙结构设置为多个方形凸起302(参见附图5);活动防滑头4下端的粗糙结构设置为多个凸刺404(参见附图6)。通过在固定防滑头3上端设置多个方形凸起302,进一步提高了固定防滑头3与待取出的旧盘根的摩擦力,在固定防滑头3的上端抵住该旧盘根后,由于活动防滑头4对旧盘根的挤压作用,使旧盘根向多个方形凸起302之间的间隙内凹陷。并且,通过在活动防滑头4下端设置多个凸刺404,使活动防滑头4能够牢牢地抵住该旧盘根,配合固定防滑头3上的方形凸起302对该旧盘根产生了较好地夹紧效果。其中,凸刺404可以理解为尖锐凸起,其结构可以为多种,例如,三角形凸起、锥形凸起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