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六轴机器人设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六轴机器人的关节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生产已经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手工作业,其中六轴机器人已经成为一种应用领域广、实用性高的自动化生产设备,现有的六轴机器人主要为关节式六轴机器人,六轴机器人的关节处采用伺服电机进行驱动,由于伺服电机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热量,这些热量如果不能及时的散发出去将会严重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尤其是需要频繁作业的机器人关节处,由于六轴机器人末端的关节为了保障良好的工作刚性,因此难以集成主动式散热设备,现有的六轴机器人末端关节的散热方式主要采用铝质电机仓进行被动式风冷散热,但如果六轴机器人工作在高温场合中显然采用该类散热方式远远不能达到使用要求,如果发明一种能够保障六轴机器人末端关节工作刚性的前提下提供更好散热效果的新型散热装置就能够解决此类问题,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用于六轴机器人的关节散热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六轴机器人的关节散热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机器人关节散热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六轴机器人的关节散热装置,包括机械臂,且机械臂的前端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中间安装有谐波减震器和伺服电机,且安装座的外端通过螺栓分别安装有相互匹配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下端设置有卡紧槽,且下壳体上设置有与卡紧槽匹配的卡紧凸起,所述上壳体的下端安装有位于下壳体内部的侧置铝罩,且侧置铝罩的后侧螺接安装有后置铝罩,所述侧置铝罩内分别安装有液冷支管和风冷支管,且伺服电机上安装有与外部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所述后置铝罩上安装有连通风冷支管的风冷总管,且后置铝罩上安装有连通液冷支管的液冷总管,所述下壳体的后端安装有与液冷总管相通的进液管和出液管,且下壳体的后端安装有与风冷总管相通的出风口和进风口,所述侧置铝罩上设置有透气孔,且上壳体的后端设置有方便下壳体插入的插紧槽。
优选的,所述风冷支管的末端开设有通风口,且液冷支管为缠绕在伺服电机上的铜导管。
优选的,所述透气孔为腰形孔,且透气孔上设置有用于密封的橡胶塞。
优选的,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均由隔热陶瓷制成,且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内壁均设置有均温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六轴机器人关节降温装置使用时能够根据使用场合采取被动风冷、主动风冷和主动液冷,从而能够有效改善六轴机器人关节处的工作条件,尤其是能够解决末端关节刚度需求与降温的矛盾,而且能够有效的减少在低降温需求时该装置对末端关节刚度的影响,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剖视图。
图中:1机械臂、2进风口、3出风口、4进液管、5出液管、6下壳体、7螺栓、8安装座、9上壳体、10风冷总管、11后置铝罩、12液冷总管、13伺服电机、14液冷支管、15风冷支管、16侧置铝罩、17透气孔、18温度传感器、19插紧槽、20卡紧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六轴机器人的关节散热装置,包括机械臂1,且机械臂1的前端设置有安装座8,安装座8的中间安装有谐波减震器和伺服电机13,且安装座8的外端通过螺栓7分别安装有相互匹配的上壳体9和下壳体6,上壳体9的下端设置有卡紧槽20,且下壳体6上设置有与卡紧槽20匹配的卡紧凸起,上壳体9的下端安装有位于下壳体6内部的侧置铝罩16,且侧置铝罩16的后侧螺接安装有后置铝罩11,侧置铝罩16内分别安装有液冷支管14和风冷支管15,且伺服电机13上安装有与外部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温度传感器18,后置铝罩11上安装有连通风冷支管15的风冷总管10,且后置铝罩11上安装有连通液冷支管14的液冷总管12。
下壳体6的后端安装有与液冷总管12相通的进液管4和出液管5,且下壳体6的后端安装有与风冷总管10相通的出风口3和进风口2,侧置铝罩16上设置有透气孔17,且上壳体9的后端设置有方便下壳体6插入的插紧槽19,风冷支管15的末端开设有通风口,且液冷支管14为缠绕在伺服电机13上的铜导管,透气孔17为腰形孔,且透气孔17上设置有用于密封的橡胶塞,上壳体6和下壳体9均由隔热陶瓷制成,且上壳体6和下壳体9的内壁均设置有均温板。
该装置使用时能够根据使用场合采取被动风冷、主动风冷和主动液冷,从而能够有效改善六轴机器人关节处的工作条件,尤其是能够解决末端关节刚度需求与降温的矛盾,具体为当降温需求低环境较好时取出下壳体6、风冷支管15、风冷总管10、液冷支管14和液冷总管12,从而降低末端关节的重量,并利用侧置铝罩16和后置铝罩11,此时还可以根据环境中是否有灰尘选着是否利用橡胶塞将透气孔17封闭,当降温需求提高使,则安装上下壳体6、风冷支管15和风冷总管10,从而通过外置的风机进行主动式风冷降温,当降温需求进一步提高时,则将液冷总管12和液冷支管14安装上,从而有效利用外部冷却液进行降温,因此能够满足各种状况下的降温需求,而且能够有效的减少在低降温需求时该装置对末端关节刚度的影响,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