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屏结构及具有其的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33772发布日期:2020-02-04 12:45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交互屏结构及具有其的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互屏结构及具有其的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各式各样的机器人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机器人的升级迭代面临的用户需求也越来越多。目前机器人的人机交互多是通过外部设备进行,如采用电脑或工业板式终端等;也有部分机器人通过在机器人本体镶嵌屏幕,这类交互屏功能单一,角度固定,对不同人群的适应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交互屏结构及具有其的机器人。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交互屏结构,包括:

安装件,安装件包括支架部和壳体部,支架部安装在壳体部的第一侧,且支架部的至少部分相对于壳体部位置可调节地设置;

显示屏,显示屏设置在支架部上,并随支架部相对于壳体部位置可调节地设置;

交互板卡,交互板卡连接在壳体部的第二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架部包括:

底座,底座安装在壳体部上;

安装板,安装板与底座铰接,显示屏设置在安装板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壳体部的第一侧具有凸起块,底座安装在凸起块上;

其中,凸起块为矩形块,底座朝向凸起块的一侧为矩形面。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架部还包括:

铰链,铰链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底座和安装板上;

其中,显示屏设置在安装板远离铰链所在一面的另一面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铰链为阻尼铰链,铰链为多个。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交互板卡包括显示屏驱动板和交互驱动板,交互屏结构还包括:

卡板支撑板,显示屏驱动板和交互驱动板分别设置在卡板支撑板的两个面上,卡板支撑板连接在壳体部的第二侧,以使显示屏驱动板和交互驱动板通过卡板支撑板连接在壳体部上;

其中,显示屏驱动板设置在卡板支撑板朝向壳体部的侧,以使显示屏驱动板夹设在卡板支撑板与壳体部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交互屏结构还包括:

防护板,防护板设置在卡板支撑板上,防护板与卡板支撑板之间形成防护腔,交互驱动板位于防护腔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屏包括:

后盖,后盖设置在支架部上;

摄像头,摄像头设置在后盖上;

安装座,安装座设置在后盖上,安装座包括安装腔和避让孔,摄像头位于避让孔内;

液晶屏,液晶屏设置在安装腔内,且位于摄像头的一侧,以将摄像头限位于避让孔内;

前盖,前盖设置在安装座远离后盖的一侧,以与后盖将液晶屏固定在安装腔内。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包括上述的交互屏结构和机器人本体,交互屏结构安装在机器人本体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机器人本体内设置有容纳腔,交互板卡位于容纳腔内;

其中,壳体部为弧形板,弧形板安装在机器人本体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壳体部与机器人本体卡接、磁性连接或通过紧固件连接。

本发明的交互屏结构通过安装件能够将显示屏以及交互板卡安装在待互动的装置上,且显示屏的位置可以进行调整,以此适应不同位置的互动需求。其中,显示屏设置在支架部上,交互板卡连接在壳体部上,而壳体部用于安装在待互动的装置上,且支架部可以带动显示屏相对于壳体部移动。通过支架部与壳体部的相互配合,不仅能够将交互屏结构安装在待互动的装置上,并且可以调节显示屏的位置,从而满足不同方位的互动需求。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交互屏结构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交互屏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交互屏结构的支架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交互屏结构的显示屏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安装件;20、支架部;21、底座;211、第一立板;22、安装板;221、第二立板;23、铰链;30、壳体部;31、凸起块;40、显示屏;41、后盖;42、摄像头;43、安装座;431、安装腔;432、避让孔;44、液晶屏;45、前盖;50、交互板卡;51、显示屏驱动板;52、交互驱动板;60、卡板支撑板;70、防护板;71、防护腔;72、固定板;80、机器人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公开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公开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公开。

在对本公开的不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下面描述中,参照附图进行,附图形成本公开的一部分,并且其中以示例方式显示了可实现本公开的多个方面的不同示例性结构,系统和步骤。应理解的是,可以使用部件,结构,示例性装置,系统和步骤的其他特定方案,并且可在不偏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和功能性修改。而且,虽然本说明书中可使用术语“之上”,“之间”,“之内”等来描述本公开的不同示例性特征和元件,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文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的示例的方向。本说明书中的任何内容都不应理解为需要结构的特定三维方向才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互屏结构,请参考图1至图4,交互屏结构包括:安装件10,安装件10包括支架部20和壳体部30,支架部20安装在壳体部30的第一侧,且支架部20的至少部分相对于壳体部30位置可调节地设置;显示屏40,显示屏40设置在支架部20上,并随支架部20相对于壳体部30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交互板卡50,交互板卡50连接在壳体部30的第二侧。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交互屏结构通过安装件10能够将显示屏40以及交互板卡50安装在待互动的装置上,且显示屏40的位置可以进行调整,以此适应不同位置的互动需求。其中,显示屏40设置在支架部20上,交互板卡50连接在壳体部30上,而壳体部30用于安装在待互动的装置上,且支架部20可以带动显示屏40相对于壳体部30移动。通过支架部20与壳体部30的相互配合,不仅能够将交互屏结构安装在待互动的装置上,并且可以调节显示屏40的位置,从而满足不同方位的互动需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交互板卡50用于实现显示屏40与待互动的装置的交互连接,即交互板卡50是一种开发板,主要用来进行数据、图像处理,为摄像头图像采集提供软硬件支撑,并为整个交互屏结构提供usb,串口,wifi,4g等数据通讯接口。例如,在交互屏结构应用到机器人上时,交互板卡50就是实现显示屏40与机器人交互的中枢,搭载相应的硬件,配合实现预设功能的软件。

如图3所示,支架部20包括:底座21,底座21安装在壳体部30上;安装板22,安装板22与底座21铰接,显示屏40设置在安装板22上。底座21属于固定件,用于将安装有显示屏40的安装板22设置在壳体部30上。而安装板22通过铰接在底座21上,可以实现显示屏40相对于壳体部30的转动,从而可以调节显示屏40的朝向。

如图2和图3所示,壳体部30的第一侧具有凸起块31,底座21安装在凸起块31上;其中,凸起块31为矩形块,底座21朝向凸起块31的一侧为矩形面。凸起块31的设置不仅可以方便底座21的连接,且能够增强壳体部30的强度。而将凸起块31设置为矩形块可以保证底座21的连接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底座21与凸起块31可拆卸地连接,可以利用紧固件直接连接,也可以利用卡接、粘结等方式。可选地,底座21与凸起块31也可以是一体结构,即二者可以是一个整体结构,也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

如图3所示,支架部20还包括:铰链23,铰链2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底座21和安装板22上;其中,显示屏40设置在安装板22远离铰链23所在一面的另一面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架部20由底座21、安装板22以及铰链23组成,底座21和安装板22通过铰链23实现连接,铰链23的两个固定端分别连接在底座21和安装板22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铰链23为阻尼铰链,铰链23为多个。通过选择阻尼铰链可以在铰链23旋转到某一角度后保持此角度,而不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出现误转动。多个铰链23可以保证底座21和安装板22的连接稳定性,也可以进一步防止安装板22误旋转。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底座21的两个侧边缘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立板211,铰链23的一端位于两个第一立板211之间,第一立板211为矩形板。安装板22的两个侧边缘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二立板221,铰链23的另一端位于两个第二立板221之间,第二立板221为三角板。第一立板211和第二立板221的设置可以防止铰链23外漏,起到了一定的防护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屏40可以通过紧固件安装在安装板22上,或者,在,显示屏40以及安装板22上均设置有磁性件,通过磁性件实现二者的连接。

如图2所示,交互板卡50包括显示屏驱动板51和交互驱动板52,交互屏结构还包括:卡板支撑板60,显示屏驱动板51和交互驱动板52分别设置在卡板支撑板60的两个面上,卡板支撑板60连接在壳体部30的第二侧,以使显示屏驱动板51和交互驱动板52通过卡板支撑板60连接在壳体部30上;其中,显示屏驱动板51设置在卡板支撑板60朝向壳体部30的侧,以使显示屏驱动板51夹设在卡板支撑板60与壳体部30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交互板卡50由显示屏驱动板51和交互驱动板52组成,显示屏驱动板51能够为显示屏40的工作提供动力和信号交互,其可以包括电源接口,数据接口等,交互驱动板52为交互屏结构与待互动的装置的交互工作提供动力和信号交互管理,其是一种开发板,用来进行数据、图像处理,为摄像头图像采集提供软硬件支撑,并为整个交互屏结构提供usb,串口,wifi,4g等数据通讯接口等。显示屏驱动板51和交互驱动板52分别连接在卡板支撑板60的两个侧面上,然后通过卡板支撑板60安装到壳体部30上。

如图1和图2所示,交互屏结构还包括:防护板70,防护板70设置在卡板支撑板60上,防护板70与卡板支撑板60之间形成防护腔71,交互驱动板52位于防护腔71内。由于显示屏驱动板51夹设在卡板支撑板60与壳体部30之间,即由卡板支撑板60与壳体部30实现了对显示屏驱动板51的防护,而防护板70的设置可以对交互驱动板52进行保护。

在一个实施例中,防护板70的至少部分为u型板体,u型板体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固定板72,固定板72连接在卡板支撑板60上。壳体部30的第二侧设置有两个连接块,卡板支撑板60连接在两个连接块上,显示屏驱动板51位于两个连接块之间,连接块的设置可以保证壳体部30与卡板支撑板60之间具有容纳显示屏驱动板51的空间。

如图4所示,显示屏40包括:后盖41,后盖41设置在支架部20上;摄像头42,摄像头42设置在后盖41上;安装座43,安装座43设置在后盖41上,安装座43包括安装腔431和避让孔432,摄像头42位于避让孔432内;液晶屏44,液晶屏44设置在安装腔431内,且位于摄像头42的一侧,以将摄像头42限位于避让孔432内;前盖45,前盖45设置在安装座43远离后盖41的一侧,以与后盖41将液晶屏44固定在安装腔431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避让孔432设置在安装座43上,其为一个位于安装腔431一侧的开孔,摄像头42位于此避让孔432内,而位于安装腔431内的液晶屏44位于避让孔432的开口处,即能够实现对摄像头42的限位。其中,摄像头42安装在后盖41的一个滑槽内,故其需要通过液晶屏44与液晶屏44进行限位。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如图5所示,包括上述的交互屏结构和机器人本体80,交互屏结构安装在机器人本体80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机器人本体80内设置有容纳腔,交互板卡50位于容纳腔内;其中,壳体部30为弧形板,弧形板安装在机器人本体80上。壳体部30与机器人本体80相连接的表面为与机器人本体80相适配的弧面,壳体部30将位于第二侧的交互板卡50、卡板支撑板60以及防护板70封闭在机器人本体80的容纳腔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部30与机器人本体80卡接、磁性连接或通过紧固件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交互屏结构由显示屏40、支架部20、壳体部30、显示屏驱动板51、交互驱动板52、卡板支撑板60以及防护板70组成。显示屏40为人机交互提供图形界面,其内部安装有摄像头42,可对操作人进行人脸识别等权限管理。支架部20不仅为显示屏40提供支撑接口,并可实现一定角度转动,提高人机交互对不同高度人群的适应性;壳体部30为支架部20提供安装接口,并通过卡扣或磁铁与机器人本体80的外壳相连;卡板支撑板60为显示屏驱动板51何交互驱动板52提供安装支撑接口;防护板70对交互驱动板52提供一定防护。

本发明的机器人通过将交互屏结构安装在机器人本体80的外壳上,可随机器人一起工作,操作人员可直接通过其对机器人进行操作,能够提高对机器人控制的便捷性,交互屏结构可旋转的设置对不同高度人群有一定的适应性。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发明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示例实施方式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