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压紧装置的压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21279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具有压紧装置的压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门中的门锁进行操作的压杆装置,所述门优选是紧急出口门、即在逃生或救援通道中的门。所述门具有可动地支承在位置固定的门框上的门扇,所述门锁装配在门扇中或门扇上,包括:
[0002]可固定在门扇(16)上的U形基础型材(22);
[0003]可用手操作的U形按压型材(28),其中,所述基础型材(22)和按压型材(28)通过其各自敞开的侧面相互插入,所述按压型材(28)可以相对于基础型材(22)运动;
[0004]设置在基础型材(22)与按压型材(28)之间的传动系统(30),通过使传动系统
(30)耦联在设置在按压型材(28)中的接收装置(32)上,该传动系统将按压型材(28)的运动转换成用于操作门锁(18)的运动。
【背景技术】
[0005]紧急出口门在本发明中理解为位于建筑物的逃生和救援通道中的门。在正常情况下紧急出口门是关闭的,例如出于隔声和隔离的目的。紧急出口门也可以设计成防火封闭装置。这种紧急出口门为了防止火灾扩大必需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关闭。但是在危险状况下紧急出口门必须能可靠地且以简单的方式快速打开。为此紧急出口门可以配备有压杆装置,压杆装置水平地布置在门扇上且在门扇的大部分宽度或甚至整个宽度上延伸,并因此提供在紧急情况下非常简单的打开门锁并因此打开紧急出口门的可能性。为了打开紧急出口门,使用者将按压型材朝向门板的方向伸缩式地压入到基础型材中。传动系统将按压型材的运动转换成打开通过连接接头连接的门锁的转动运动。
[0006]为了保证压杆装置的无故障的功能,必须在按压型材与传动系统或传动系统的接收装置之间实现可靠且可承载的连接。在常见的压杆装置中,传动系统的相关部件卡夹在按压型材上,由此按压型材必须具有用于提供卡夹连接的连接部位,传动系统的相关部件可以卡夹在该连接部位上。在已知的按压型材中连接部位被设计成具有沉割部/底切部的轨道的形式,轨道设置在按压型材的底部上并且在整个按压型材上延伸。为了提供轨道,目前大多对按压型材进行连续挤压或连续拉伸,但是缺陷是,按压型材的材料选择受到限制,并且相应的制造工艺相对较昂贵。此外在常见的压杆装置中按压型材必须具有一定的材料厚度,因此不能使用薄板。
[0007]DE 20 2009 009 609 Ul描述了一种压杆装置,其中接收装置通过拼合连接/接缝连接固定在按压型材的底部上。除了拼合连接比卡夹连接相对较费事以外,特别是在使用材料厚度小的薄板时还可以在按压型材的与拼接部位/接缝部位对置的侧上看到拼接部位。这个侧是观察者看到的侧,因此通过这种方式制造的压杆装置具有在视觉上不利的印象。为了改善这种视觉印象,必需再加工这个侧,这带来成本和复杂性。

【发明内容】

[0008]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杆装置,该压杆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尤其能够成本有利地使用材料厚度小的薄板,并赋予视觉上有利的印象。
[0009]这个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压杆装置得以实现。有利的扩展结构是从属权利要求的内容。
[0010]按照本发明,所述传动系统的接收装置通过下述方式保持在按压型材中,S卩:使与接收装置共同作用的或刚性连接的U形卡箍装置朝向相对于按压型材固定的突出部装置压紧。这意味着,所述接收装置通过所述压紧被保持在按压型材中。在这方面不必一定使接收装置为了固定在按压型材上也与按压型材直接接触。也可包括下面这种情况,即:所述接收装置间接地通过U形卡箍装置固定在按压型材上,亦即与按压型材没有直接接触。在这种情况下,U形卡箍装置与接收装置之间的连接可以通过各种适合的方式实现。为此例如也可以使用拼合连接,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拼合连接无须设置在按压型材上,并因此对按压型材的视觉印象没有影响。由此能够实现优选由塑料制成的一体结构。U形卡箍装置的自由端部通过压紧件装置压抵在按压型材的突出部装置上,从而U形卡箍装置也即通过形状锁合和摩擦锁合固定在按压型材上。在此,压紧件装置将一指向突出部装置的力施加在U形卡箍上并且可以是支承在按压型材底部上的螺纹压紧装置,但是例如也可以是弹簧。在按压型材底部上无需拼合连接,由此简化了制造工艺并且使按压型材的视觉印象保持不变。此外由此能够,对于按压型材使用材料厚度薄的薄板,这是因为不再需要提供具有沉割部的轨道。因为既不需要连续挤压材料,也不需要连续拉伸材料,所以材料选择几乎无限制。尤其也可以使用特种钢。
[0011]优选可以规定,所述接收装置具有体部,该体部具有用于与传动系统联接的耦联装置和与U形卡箍装置和/或与压紧件装置共同作用的保持部段。所述接收装置与U形卡箍装置的共同作用可以通过支承装置来实现,该支承装置可以形成在接收装置的体部上,并且在该支承装置上可以平放地支承U形卡箍装置。通过作为连接区域的支承装置,所述U形卡箍装置也可以与接收装置形成一个共同的构件。所述耦联装置将接收装置的运动传递到传动系统、例如滑槽引导装置上。
[0012]在一有利的扩展结构中,所述接收装置的体部具有压力传递部段,该压力传递部段设置在U形卡箍装置的底部部段与基础型材的底部之间。在此所述U形卡箍装置有利地不是直接支承在按压型材的底部上,而是使压力均匀地传递到按压型材上,对于微小的材料厚度也没有鼓起部。
[0013]所述U形卡箍装置可以具有被设计成U形卡箍的体部,该U形卡箍具有两个通过连接臂连接的U形腿部,该U形卡箍通过其U形腿部的自由端部与突出部装置共同作用,并且在该U形卡箍的连接臂上具有压紧件装置。所述U形卡箍装置可以是多件式的。所述U形卡箍装置可以由多个U形卡箍组装而成。U形卡箍可以作为单独的零部件相互间隔开地设置,例如在接收装置的体部的端部的区域中搭接接收装置地设置。
[0014]所述U形卡箍具有连接臂和两个侧腿(也称为U形腿部),并且在侧腿的自由端部上与突出部装置共同作用。优点在于该构造的简单结构。
[0015]优选所述U形卡箍通过其连接臂与压紧件装置共同作用。优点在于构造的简单性。
[0016]在一优选的扩展结构中,通过将所述接收装置设计成可拆松地或持久地与U形卡箍装置连接,使所述接收装置和U形卡箍装置形成一个共同的结构单元。优点在于预装配的可能性或制造成唯一的结构单元、例如注塑件的可能性。由此简化加工和装配。
[0017]所述突出部装置优选通过按压型材的折边来提供。所述折边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通过成型/变形来实现。折边的区域还可以通过专门的处理而自身加固或固定,例如通过预压印、卷边或者也可以通过拼合连接。
[0018]所述突出部装置也可以设计成单独的支承件,例如装在按压型材的U形腿部中。可以规定,所述突出部装置被设计成与按压型材分开地构造的、与按压型材固定连接的支承件。在薄板情况下,折边不能施加必需的力并且会变形。单独支承件这一设计方案可以提供补救。
[0019]在一有利的改进方案中,所述压紧件装置被设计成螺纹压紧装置。螺柱可以简单地操作以实现压紧。
[0020]在此可以规定,所述螺纹压紧装置与U形卡箍装置的螺纹共同作用,并且间接地通过支承在按压型材底部上的接收装置的压力传递部段来支承,或者直接支承在按压型材的底部上或直接支承在一中间连接在按压型材的底部与接收装置之间的压力传递装置上。优点在于大的设计自由度。
[0021]此外优选,所述接收装置的压力传递部段具有固定凸起或凹陷部,它们与U形轮卡箍装置的相应凹陷部或固定凸起相对应。由此可以在对中/定心的意义上确定U形卡箍与接收装置之间的位置,这简化了装配。
[0022]在一有利的扩展结构中,所述螺纹压紧装置的螺柱与U形卡箍装置的螺纹共同作用并且支承在接收装置的压力传递部段上。压力被均匀地传递到按压型材上。不通过螺柱产生鼓起部。所述压力传递部段优选设计成板状的。
[0023]在按照本发明的解锁装置的一优选改进方案中,所述接收装置具有通孔,所述通孔被螺纹压紧装置的螺柱穿透接合/透卡(durchgriffen)。所述螺柱使U形卡箍装置压紧在按压型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