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移动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62244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室内移动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机器人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室内移动机器人。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对生活水平要求、工作效率要求的日益提高,人们逐步研发出各类机器人,用于协助或者取代人类工作。传统的机器人固定连接在基座上,无法在水平面上移动,也无法完成机器人转向和掉头、操作平台升降等动作;传统的机器人的功能单一,不具备功能拓展结构,且结构复杂,维修成本高。

【发明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移动、旋转、升降、具有功能拓展结构的室内移动机器人。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室内移动机器人,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的运动层壳体、控制层壳体和颈部壳体,运动层壳体底部设置有底盘,底盘上设置有支撑轮开口和一对驱动轮开口。底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运动组件,运动组件包括支撑轮组、电池组和一对驱动轮组。支撑轮组包括支撑轮安装架,以及设置在支撑轮安装架底部的万向轮,支撑轮安装架与底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万向轮穿过支撑轮开口设置在运动层壳体外部。电池组设置在支撑轮安装架上表面。驱动轮组包括步进电机、连接器、减速箱、传动件和行走轮,传动件与底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传动件上表面依次固定连接减速箱、连接器和步进电机,行走轮与传动件转动连接,行走轮穿过驱动轮开口设置在运动层壳体外部,行走轮两侧设置有支撑行走轮的轴承座,轴承座与底盘固定连接。
[0005]控制层壳体内旋转连接有上层支撑板。颈部壳体上端设置有旋转台,旋转台上设置有升降台壳体,上层支撑板与升降台壳体之间设置有驱动升降台壳体升降的升降梁。升降台壳体上设置有应用组件。
[0006]进一步地,底盘与上层支撑板之间设置有下支撑梁。
[0007]进一步地,电池组包括电池垫板以及设置在电池垫板上表面的电池块,电池垫板与支撑轮安装架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地,上层支撑板与旋转台的旋转中心之间设置有支撑中梁和旋转连接块,支撑中梁下端与上层支撑板固定连接,支撑中梁上端通过旋转连接块与旋转台旋转连接。
[0009]进一步地,应用组件包括安装挂钩,以及卡接在安装挂钩之间的显示器,安装挂钩与升降台壳体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地,颈部壳体表面固定连接有触摸屏。
[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电池块为该机器人所有部件提供电源;该对驱动轮组中的步进电机精度高,能够精确驱动行走轮转向与转速,且采用该对行走轮的差速驱动方式,确保该机器人能够在狭小的室内空间转向和掉头;旋转台使得无需机器人整体转向即可达到应用组件的旋转效果;升降梁用于驱动应用组件的上升下降;应用组件可以根据用户自身的不同需求,安装不同功能的的应用模块,包括红外摄像头、机械臂和云台等模块。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发明的室内移动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发明的室内移动机器人去除运动层壳体、控制层壳体、颈部壳体和旋转台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发明的运动组件安装在底盘上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发明的底盘的俯视图。
[0016]附图中:
[0017]11、运动层壳体;12、控制层壳体;13、颈部壳体;14、底盘;141、支撑轮开口 ;142、驱动轮开口 ;15、上层支撑板;16、旋转台;17、升降台壳体;2、支撑轮组;21、支撑轮安装架;22、万向轮;3、电池组;31、电池垫板;32、电池块;4、驱动轮组;41、步进电机;42、连接器;43、减速箱;44、传动件;45、行走轮;46、轴承座;51、升降梁;52、下支撑梁;53、支撑中梁;54、旋转连接块;6、应用组件;61、安装挂钩;62、显示器;7、触摸屏。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19]本发明提供一种室内移动机器人,如附图1所示,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的运动层壳体11、控制层壳体12和颈部壳体13,运动层壳体11底部设置有底盘14,如附图4所示,底盘14上设置有支撑轮开口 141和一对驱动轮开口 142。如附图3所示,底盘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运动组件,运动组件包括支撑轮组2、电池组3和一对驱动轮组4。支撑轮组2包括支撑轮安装架21,以及设置在支撑轮安装架21底部的万向轮22,支撑轮安装架21与底盘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万向轮22穿过支撑轮开口 141设置在运动层壳体11外部。电池组3包括电池垫板31以及设置在电池垫板31上表面的电池块32,电池垫板31与支撑轮安装架21固定连接,电池块32为该机器人所有部件提供电源。
[0020]如附图3所示,驱动轮组4包括步进电机41、连接器42、减速箱43、传动件44和行走轮45,传动件44与底盘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传动件44上表面依次固定连接减速箱43、连接器42和步进电机41,行走轮45与传动件44转动连接,行走轮45穿过驱动轮开口142设置在运动层壳体11外部,行走轮45两侧设置有支撑行走轮45的轴承座46,轴承座46与底盘14固定连接。该对驱动轮组4中的步进电机41精度高,能够精确驱动行走轮45转向与转速,且采用该对行走轮45的差速驱动方式,确保该机器人能够在狭小的室内空间转向和掉头。
[0021]如附图2所示,控制层壳体12内旋转连接有上层支撑板15。底盘14与上层支撑板15之间设置有下支撑梁52。颈部壳体13表面固定连接有触摸屏7 ;颈部壳体13上端设置有旋转台16,旋转台16使得无需机器人整体转向即可达到应用组件6的旋转效果。旋转台16上设置有升降台壳体17,上层支撑板15与升降台壳体17之间设置有驱动升降台壳体17升降的升降梁51,升降梁51用于驱动应用组件6的上升下降。上层支撑板15与旋转台16的旋转中心之间设置有支撑中梁53和旋转连接块54,支撑中梁53下端与上层支撑板15固定连接,支撑中梁53上端通过旋转连接块54与旋转台16旋转连接。如附图1所示,升降台壳体17上设置有应用组件6,应用组件6包括安装挂钩61,以及卡接在安装挂钩61之间的显示器62,安装挂钩61与升降台壳体17固定连接;应用组件6也可以根据用户自身的不同需求,安装不同功能的的应用模块,包括红外摄像头、机械臂和云台等模块。
【主权项】
1.一种室内移动机器人,其特征是: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的运动层壳体(11)、控制层壳体(12)和颈部壳体(13),运动层壳体(11)底部设置有底盘(14),底盘(14)上设置有支撑轮开口(141)和一对驱动轮开口(142);底盘(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运动组件,运动组件包括支撑轮组(2)、电池组(3)和一对驱动轮组(4);支撑轮组(2)包括支撑轮安装架(21),以及设置在支撑轮安装架(21)底部的万向轮(22),支撑轮安装架(21)与底盘(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万向轮(22)穿过支撑轮开口(141)设置在运动层壳体(11)外部;电池组(3)设置在支撑轮安装架(21)上表面;驱动轮组(4)包括步进电机(41)、连接器(42)、减速箱(43)、传动件(44)和行走轮(45),传动件(44)与底盘(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传动件(44)上表面依次固定连接减速箱(43)、连接器(42)和步进电机(41),行走轮(45)与传动件(44)转动连接,行走轮(45)穿过驱动轮开口(142)设置在运动层壳体(11)外部,行走轮(45)两侧设置有支撑行走轮(45)的轴承座(46),轴承座(46)与底盘(14)固定连接; 控制层壳体(12)内旋转连接有上层支撑板(15);颈部壳体(13)上端设置有旋转台(16),旋转台(16)上设置有升降台壳体(17),上层支撑板(15)与升降台壳体(17)之间设置有驱动升降台壳体(17)升降的升降梁(51);升降台壳体(17)上设置有应用组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移动机器人,其特征是:所述的底盘(14)与上层支撑板(15)之间设置有下支撑梁(5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移动机器人,其特征是:所述的电池组(3)包括电池垫板(31)以及设置在电池垫板(31)上表面的电池块(32),电池垫板(31)与支撑轮安装架(21)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移动机器人,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层支撑板(15)与旋转台(16)的旋转中心之间设置有支撑中梁(53)和旋转连接块(54),支撑中梁(53)下端与上层支撑板(15)固定连接,支撑中梁(53)上端通过旋转连接块(54)与旋转台(16)旋转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移动机器人,其特征是:所述的应用组件(6)包括安装挂钩¢1),以及卡接在安装挂钩¢1)之间的显示器(62),安装挂钩¢1)与升降台壳体(17)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移动机器人,其特征是:所述的颈部壳体(13)表面固定连接有触摸屏(7)。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移动机器人,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的运动层壳体、控制层壳体和颈部壳体,运动层壳体底部设置有底盘,底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运动组件,运动组件包括支撑轮组、电池组和一对驱动轮组。驱动轮组包括步进电机、连接器、减速箱、传动件和行走轮。控制层壳体内旋转连接有上层支撑板,颈部壳体上端设置有旋转台,旋转台上设置有升降台壳体,上层支撑板与升降台壳体之间设置有升降梁,升降台壳体上设置有应用组件。步进电机能够精确驱动行走轮转向与转速,采用该对行走轮的差速驱动方式,确保该机器人能够在狭小的室内空间转向和掉头;且能够达到应用组件升降、功能拓展的效果。
【IPC分类】B25J5/00, B25J9/08, B25J19/00
【公开号】CN105082103
【申请号】CN201510591887
【发明人】彭倍, 骆德渊, 王凯
【申请人】彭倍
【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