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膜压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9719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复膜压合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层状产品的制作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复膜压合机。
背景技术
复膜压合机能使BOPP、PVC或PET等各种膜与印刷品压合,使印刷品表面光亮美观并同时具有防水保洁的优点,它广泛用于书刊封面、年画、挂历、卡片、包装纸盒等的裱塑。复膜压合机包括送膜装置、上胶装置、烘道箱、送纸装置、压合装置和收料装置。传统的复膜压合机的烘道箱处于整台机的上部,而送膜装置及上胶装置处于烘道箱的一端,送纸装置、压合装置及收料装置则处于烘道箱的另一端,并排放置,这种安装方式使复膜压合机占地面积大,操作不方便。另外,传统烘道箱中的加热器件沿直线排布,烘道箱比较长,这也是复膜压合机占地面积大的原因之一;烘道箱正下方的空间没有充分利用,造成场地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占地少的复膜压合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复膜压合机,包括送膜装置、送纸装置、收料装置、烘道箱、上胶装置和压合装置,其特征是在一框架式机架的两侧设有送膜装置、送纸装置和收料装置,烘道箱设于机架的上方,机架上的适当位置设有上胶装置和压合装置。进一步,送膜装置、送纸装置和收料装置中,设于机架同一侧的两装置上下叠置。这样,烘道箱下方的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复膜压合机的组成部分多层上下叠置,结构更加紧凑,可以减小复膜压合机总的占地面积。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送膜装置和收料装置设于机架的同一侧并上下叠置,送纸装置设于机架的另一侧,烘道箱设于机架的上方,上胶装置处于机架内靠近送膜装置的一侧,压合装置处于送纸装置和收料装置之间。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送膜装置设于机架的一侧,送纸装置和收料装置同设于机架的另一侧并上下叠置,烘道箱设于机架的上方,上胶装置处于送膜装置和烘道箱之间,压合装置处于机架内靠近送纸装置的一侧。除了上述两种实施方案外,还可以有其它方案,其基本要求是将复膜压合机多层上下叠置,以减小占地面积。
送膜装置、上胶装置、送纸装置、压合装置和收料装置的结构属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详细描述。
所述烘道箱中的加热器件沿曲线排布,即加热器件分布在一形状与该曲线对应的曲面上;优选加热器件弧状排布,更优选加热器件沿半圆弧排布;烘道箱中的导膜辊也沿上述曲线分布。为了使烘干效果好,加热器件的分布应均匀,导膜辊的分布也应均匀。与传统的加热器件沿直线排布的烘道箱相比,这种烘道箱只需要较短的水平长度即可实现同样长的加热路程,有利于进一步减小复膜压合机的占地面积。以半圆形的曲线为例,4米长的加热路程在约2.55米长的烘道箱中即可实现,而传统烘道箱则需要4米长,本实用新型的烘道箱长度约为传统烘道箱的0.64倍,不到三分之二。所述加热器件可以是电热管(如红外电热管),也可以是其它能够发热的器件。
送膜装置和收料装置与同一驱动电机连接,以利于放卷、收卷的同步。
本实用新型由于将组成部分多层上下叠置,并且采用长度较短的烘道箱,因此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少且场地利用充分;有利于操作者观察各装置的运行状况,便于操作,降低劳动强度。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这种复膜压合机的送膜装置2和收料装置7设于框架式机架1的同一侧并上下叠置,送纸装置5设于机架1的另一侧,烘道箱4设于机架1的上方,上胶装置3处于机架1内靠近送膜装置2的一侧,压合装置6处于送纸装置5和收料装置7之间。这样,复膜压合机的组成部分多层上下叠置,结构更加紧凑,可以减小整机的占地面积。送膜装置2、上胶装置3、送纸装置5、压合装置6和收料装置7的结构属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详细描述。
烘道箱4中的加热器件为红外电热管8,沿半圆弧均匀排布(即红外电热管8均匀分布在一曲面9上,曲面9呈半圆柱面形),烘道箱4中的导膜辊10也沿上述半圆形曲线均匀分布。与传统的加热器件沿直线排布的烘道箱相比,这种烘道箱4以较短的长度,可实现同样长的加热路程,进一步减小复膜压合机的占地面积。
送膜装置2和收料装置7与同一驱动电机连接,以利于放卷、收卷的同步。
与现有的复膜压合机一样,膜11由送膜装置2提供,然后由上胶装置3在膜11的一面涂上胶,接着经烘道箱4烘干,然后与送纸装置5提供的纸12一起经压合装置6压合,压合后的复膜纸13由收料装置7收卷。
实施例2如图2所示,这种复膜压合机的送膜装置2设于框架式机架1的一侧,送纸装置5和收料装置7同设于机架1的另一侧并上下叠置,烘道箱4设于机架1的上方,上胶装置3处于送膜装置2和烘道箱4之间,压合装置6处于机架1内靠近送纸装置5的一侧。这样,复膜压合机的组成部分多层上下叠置,结构更加紧凑,可以减小整机的占地面积。送膜装置2、上胶装置3、送纸装置5、压合装置6和收料装置7的结构属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详细描述。
烘道箱4中的加热器件为红外电热管8,沿半圆弧均匀排布(即红外电热管8均匀分布在一曲面9上,曲面9呈半圆柱面形),烘道箱4中的导膜辊10也沿上述半圆形曲线均匀分布。与传统的加热器件沿直线排布的烘道箱相比,这种烘道箱4以较短的长度,可实现同样长的加热路程,进一步减小复膜压合机的占地面积。
膜11由送膜装置2提供,然后由上胶装置3在膜11的一面涂上胶,接着经烘道箱4烘干,然后与送纸装置5提供的纸12一起经压合装置6压合,压合后的复膜纸13由收料装置7收卷。
权利要求1.一种复膜压合机,包括送膜装置、送纸装置、收料装置、烘道箱、上胶装置和压合装置,其特征是在一框架式机架的两侧设有送膜装置、送纸装置和收料装置,烘道箱设于机架的上方,机架上的适当位置设有上胶装置和压合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膜压合机,其特征是所述送膜装置、送纸装置和收料装置中,设于机架同一侧的两装置上下叠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膜压合机,其特征是所述送膜装置和收料装置设于机架的同一侧并上下叠置,送纸装置设于机架的另一侧,烘道箱设于机架的上方,上胶装置处于机架内靠近送膜装置的一侧,压合装置处于送纸装置和收料装置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膜压合机,其特征是所述送膜装置设于机架的一侧,送纸装置和收料装置同设于机架的另一侧并上下叠置,烘道箱设于机架的上方,上胶装置处于送膜装置和烘道箱之间,压合装置处于机架内靠近送纸装置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复膜压合机,其特征是所述烘道箱中的加热器件沿曲线排布,即加热器件分布在一形状与该曲线对应的曲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膜压合机,其特征是所述加热器件弧状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膜压合机,其特征是所述加热器件沿半圆弧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膜压合机,其特征是所述烘道箱中的导膜辊沿所述曲线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膜压合机,其特征是所述加热器件的分布均匀,导膜辊的分布也均匀。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复膜压合机,其特征是所述送膜装置和收料装置与同一驱动电机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复膜压合机,包括送膜装置、送纸装置、收料装置、烘道箱、上胶装置和压合装置,其特征是在一框架式机架的两侧设有送膜装置、送纸装置和收料装置,烘道箱设于机架的上方,机架上的适当位置设有上胶装置和压合装置。送膜装置、送纸装置和收料装置中,设于机架同一侧的两装置上下叠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少且场地利用充分;有利于操作者观察各装置的运行状况,便于操作,降低劳动强度。
文档编号B32B38/16GK2808554SQ20052006010
公开日2006年8月23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23日
发明者林灿龙 申请人:林灿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