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层薄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5347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叠层薄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叠层薄膜,特别是涉及通过涂布来设置叠层膜的叠层薄膜。更详细地说,涉及用于液晶电视、车载导航装置用显示器、便携电话的液晶显示器、计算机显示器等中的偏振片等的加工、实际安装时用于表面保护的叠层薄膜。
另外,本发明的叠层薄膜可用于向成型部件直接热转印的热压印箔法、在注射成型的同时进行转印印刷的模内转印法、通过将转印用薄膜和成型部件之间的空气减压后,进行加压加热来转印印刷的真空压制转印法等中。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显示器革命的进展,从所谓的布劳恩管型电视向液晶显示器的转变越发显著。对于液晶显示器,包含作为主要构成部件的偏振片等的光学用片材的加工、实际安装的工序,但是为了保护表面,在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或者聚酯薄膜等透明的保护用薄膜、所谓的表面保护薄膜上,涂布粘合剂等,以便将该薄膜与该部件贴合,或者叠层来使用。因此,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在液晶显示器等组装完成后,将这些保护薄膜剥离、除去,但是在进行该剥离时,发生所谓的剥离带电现象,由于静电而导致灰尘附着,或者,以贴合的状态带电,从而附着灰尘等。这些灰尘附着的问题,例如在制品检查时难以判别究竟是属于液晶部件本身的缺陷,还是表面上附着的灰尘所致,另外,也是不能顺利地进行检查等制造工序上的重大问题。另外,特别是近年来,对于高精细显示器等,除了上述的灰尘附着带来的问题以外,还会发生由于剥离带电造成的显示器的电子元件破坏等问题。
另一方面,在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中混入抗静电剂而形成的产品,其透明性差,在液晶显示器等组装后检查制品的缺陷时,由于该保护薄膜的透明性差,因此存在检查精度降低,检查变得缓慢等的问题。
另外,即使在使用透明性优异的聚酯薄膜的场合,由于未处理的薄膜没有抗静电性,因此常常发生灰尘附着等的由带电现象引起的麻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正对混入了抗静电剂的聚酯薄膜、涂布有抗静电剂的聚酯薄膜进行研究,提出了例如在作为抗静电剂使用离子传导型抗静电剂的场合,通过与丙烯酸树脂等并用,即使适用于在薄膜制膜工序中进行涂布、干燥、拉伸、热处理的在线涂布法的场合,也可以设置具有优异透明性的抗静电层等方案(专利文献1)。
另一方面,作为使用电子传导型抗静电剂的方案,曾提出了例如聚苯胺系抗静电剂(专利文献2)、氧化锡系抗静电剂(专利文献3)、聚噻吩系抗静电剂(专利文献4)等方案。特别是,还曾提出了涂布一种含有电子传导型的聚噻吩系抗静电剂和胶乳聚合物的涂布液的方案(专利文献5)。
另外,在上述贴合时使用粘合剂,但是此时基于与上述相同的理由,要求无意地附着的粘合剂、特别是附着在相反面的叠层薄膜表面上的粘合剂能够简单地擦拭除去等,即要求防污性,于是有人曾提出设置具有防污性的层等的方案(专利文献6)。
下面说明转印用薄膜。
一般来说,转印薄膜是指通过将转印用薄膜作为基材,在其表面上层叠被转印物,再根据需要将该被转印物转印到所希望的制品等上而使用的薄膜。近来在环境意识提高的过程中,作为在最终制品化工序等中不使用有机溶剂等而设置图案的方法最近特别地被重新认识。
例如,家庭用电化制品、汽车用制品、住宅建材制品、图形制品、安全制品、有关安全显示的制品等所使用的塑料制品和金属部件等,正在进行设计性的多样化,现在已经能够在这些制品的表面上形成为以往技术无法与其相比的精密的图案。作为在这些塑料制品和金属部件等上实施图案印刷的方法,可以采用模内转印法、真空压制转印法、热压印箔法等。例如,模内转印法是在用于成型形成转印箔的金属模中预先确定位置,然后用注射成型机将树脂压入金属模内,在成型的同时,绘制转印箔的图案的方法。真空压制转印法是通过使转印箔与成型品相面对,将转印箔与成型品之间的空气减压,从而使转印箔与成型品表面接触,通过加压加热,由此绘制转印箔的图案的方法。
此外,不仅限于现有的图案转印,在IT·平板显示器·便携电话·光学用途等的市场急速扩大之中,例如,过去在最终制品组装时,涂布含有有机溶剂的硬涂层涂料,使其UV固化,从而赋予耐摩划性的制品,也在废弃设备完善了的制造工序中,在该转印用薄膜上设置硬涂层和粘合剂层,使该叠层体在制品组装时转印等的方法,在以往不曾考虑过的质量严格的光学关系等用途等中也正在使用。
作为用于这些转印箔中的基材薄膜,优选使用热塑性树脂薄膜,特别是从耐热性和成型性方面考虑,优选使用聚酯薄膜,该转印箔的基本结构是,在成为基材的聚酯薄膜的一面上按顺序设置脱模层、图案层、粘合剂层而成的结构。应予说明,图案层可以在整个表面上设置,也有时在一部分表面上设置。
有人公开了一种在聚酯薄膜的至少一个面上涂布聚酯系树脂而成的转印箔用薄膜,但这是改善基材聚酯薄膜与脱模层之间的粘合性的目的的薄膜(专利文献7)。
另一方面,伴随制造工序高速化,由于开卷时的剥离带电,导致放电现象或火花的产生,或者伴随图案的高精细化,灰尘的附着会成为十分讨厌的问题。因此,要求转印箔具有抗静电性,而且,近年来,对其所要求的功能日益提高,要求在低湿度下的抗静电性,也有时要求106Ω/□以下的导电性水平。关于赋予抗静电性,例如,有人公开了向聚酯树脂中添加低分子量的抗静电剂进行涂布的方法(专利文献8)、涂布没有湿度依赖性的属于电子传导型抗静电剂的掺杂锑的氧化锡系导电剂的方法(专利文献9)、涂布属于电子传导型抗静电剂的聚噻吩系导电剂的方法等(专利文献10)。
专利文献1特开昭61-204240号公报(第1页、权利要求等)专利文献2特开平7-330901号公报(第1页、权利要求等)专利文献3特开平7-329250号公报(第1页、权利要求等)专利文献4特开平1-313521号公报(第1页、权利要求等)专利文献5特开平6-295016号公报(第1页、权利要求等)专利文献6特开2003-154616号公报(第1页、权利要求等)专利文献7特开平10-114039号公报(第1页、权利要求等)专利文献8特开昭60-141525号公报(第1页、权利要求等)专利文献9特开平7-329250号公报(第1页、权利要求等)专利文献10特开平9-31222号公报(第1页、权利要求等)发明内容但是,上述的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的问题。
关于抗静电性的赋予,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在使用离子传导型抗静电剂的场合,由于其导电机理是依赖于由离子带来的空气中的水分的吸附,因此,必然存在湿度依赖性,特别是在使用低分子量型的抗静电剂的场合显著地显现,在冬季等湿度低的环境下完全得不到导电性等,这是存在的问题。
另外,作为导电机理,在采用使用共轭电子的电子传导性导电剂,例如掺杂锑的氧化锡系抗静电剂、聚噻吩系抗静电剂的场合,虽然没有上述的湿度依赖性,但是组合物本身为刚性,例如适用于在薄膜制膜工序中进行涂布、干燥、拉伸、热处理的在线涂布法的场合,由于没有拉伸追随性,因此会发生由于拉伸而导致涂膜产生龟裂、涂膜白化、在上述的制品检查时发生障碍等的问题。
另一方面,仅采用涂布抗静电剂的技术时,由于该抗静电层没有防污性、脱模性,因此,如上所述,例如,对于偏振片保护用薄膜等而言,在制品检查时,难以判别究竟是液晶部件本身的缺陷,还是表面上附着的粘合剂,从而发生检查不能顺利地进行等在制造工序上的重大问题。
此外,在使用表面粗糙的薄膜、具有粗大突起的薄膜等的场合,也难以判别其缺陷状的部位究竟是液晶部件本身的缺陷还是单单的薄膜的缺陷,例如来源于突起的缺陷,存在上述同样的问题。
另外,对于转印用薄膜等而言,在设置图案层、粘合剂层的情况下,会发生相反面的基材聚酯薄膜面与粘合剂层粘连在一起,从而不能从滚筒开卷等的重大问题。即,,为了防止近年来的与呈现非常牢固的粘合性的粘合剂层的该粘连现象,在基材聚酯薄膜的相反面侧上需要有所谓的“脱模功能层”,但是至今得不到能够满足这些要求的转印用薄膜。
此外,在IT·平板显示器·便携电话·光学用途等的市场快速扩大的用途方面,例如,将作为构件以叠层状态使用的光学薄膜和其保护薄膜等从转印用薄膜上剥离而使用的场合等,非常重视该剥离后的构件表面的平滑性、光泽性,但是至今得不到能够以高水平满足抗静电性和平滑性的所述薄膜。
本发明的叠层薄膜包括以下构成。
(1)一种叠层薄膜,其特征在于,是在热塑性树脂薄膜的至少一面上,设置有含有组合物(A)、环氧系交联剂(B)、具有碳数为18~25的烷基链的丙烯酸系树脂(C)而成的叠层膜的叠层薄膜,组合物(A)为至少含有聚噻吩和聚阴离子的组合物和/或含有聚噻吩衍生物和聚阴离子的组合物;并且,在叠层膜中,相对于组合物(A)和交联剂(B)和/或其反应生成物的合计100重量份,含有15~100重量份的具有碳数为18~25的烷基链的丙烯酸系树脂(C);并且,该叠层薄膜的至少一面的3维中心线平均粗糙度(SRa)为3~50nm;并且,在该叠层薄膜中所含有的平均粒径100μm以上的内部异物不足10个/m2。
(2)如(1)所述的叠层薄膜,其特征在于,相对于组合物(A)和环氧交联剂(B)和/或其反应生成物,按固形物重量比计,环氧系交联剂(B)和/或其反应生成物的总量为50~95重量%。
(3)如(1)或(2)所述的叠层薄膜,其特征在于,在叠层膜中,相对于组合物(A)和交联剂(B)和/或其反应生成物的合计100重量份,含有15~40重量份的具有碳数为18~25的烷基链的丙烯酸系树脂(C)。
(4)如(1)~(3)的任一项所述的叠层薄膜,其特征在于,叠层薄膜的雾度(浊度)为5%以下。
(5)如(1)~(4)的任一项所述的叠层薄膜,其特征在于,叠层薄膜的3维十点平均粗糙度(SRz)为1000nm以下。
(6)如(1)~(5)的任一项所述的叠层薄膜,其特征在于,叠层薄膜的至少一面的3维十点平均粗糙度(SRz)为500nm以下。
(7)如(1)~(6)的任一项所述的叠层薄膜,其特征在于,3维中心线平均粗糙度(SRa)为3~15nm。
(8)如(1)~(7)的任一项所述的叠层薄膜,其特征在于,叠层膜的导电性为1×103~1×107Ω/□。
(9)如(1)~(8)的任一项所述的叠层薄膜,其特征在于,在对于叠层薄膜的TD测定的截面厚度变化中,TD中每隔3cm测定的0.3μm以上的厚度不匀的个数为5个以下/m。
(10)如(1)~(9)的任一项所述的叠层薄膜,其特征在于,100μm以上的附着异物少于10个/m2。
(11)如(1)~(10)的任一项所述的叠层薄膜,其特征在于,热塑性树脂薄膜的树脂聚合催化剂使用了钛化合物。
(12)如(1)~(11)的任一项所述的叠层薄膜,其特征在于,是采用同时双轴拉伸法而制造的。
(13)如(1)~(12)的任一项所述的叠层薄膜,其特征在于,是在叠层薄膜的至少一面上设置粘合剂层而形成。
(14)如(1)~(13)的任一项所述的叠层薄膜,其特征在于,是在叠层薄膜中,在与设置有叠层膜的面相反的面上设置粘合剂层而形成的。
(15)如(1)~(14)的任一项所述的叠层薄膜,其特征在于,热塑性树脂薄膜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或者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
(16)如(1)~(15)的任一项所述的叠层薄膜,其特征在于,它是偏振片保护用薄膜。
(17)如(1)所述的叠层薄膜,其特征在于,它是转印用薄膜。
(18)如(17)所述的叠层薄膜,其特征在于,3维中心线平均粗糙度(SRa)为3~10nm。
(19)如(17)所述的叠层薄膜,其特征在于,它被用于转印箔。
(20)如(19)所述的叠层薄膜,其特征在于,与设置有叠层膜的面相反的面的3维中心线平均粗糙度(SRa)为3~15nm。
(21)如(1)~(20)的任一项所述的叠层薄膜,其特征在于,是在叠层薄膜的与设置有叠层膜的面相反的一侧上,设置由选自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丙烯酸树脂中的至少1种树脂形成的层而成的。
发明的效果本发明的叠层薄膜,不依赖于湿度变化而显现高水平的导电性,且防污性、脱模性、耐水性、平滑性、加热时的低聚物析出抑制性、透明性均优异,而且,薄膜内部的异物少,因此在检查时是最适宜的,作为偏振片保护用叠层薄膜和转印用叠层薄膜是非常有用的。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中所说的热塑性树脂薄膜,是受热而熔融或软化的薄膜的总称,并没有特殊限定。作为代表性的热塑性树脂薄膜,可以使用聚酯薄膜、聚丙烯薄膜和聚乙烯薄膜等聚烯烃薄膜、聚乳酸薄膜、聚碳酸酯薄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膜和聚苯乙烯薄膜等丙烯酸系薄膜、尼龙等聚酰胺薄膜、聚氯乙烯薄膜、聚氨酯薄膜、氟系薄膜、聚苯硫醚薄膜等。
这些薄膜可以是均聚物也可以是共聚物。其中,从机械特性、尺寸稳定性、透明性等方面考虑,优选聚酯薄膜、聚丙烯薄膜、聚酰胺薄膜等,进而,从机械强度、通用性等方面考虑,特别优选聚酯薄膜。
下面,以聚酯薄膜为代表例,说明本发明的叠层薄膜,但本发明不受它的限定。
在作为本发明的叠层薄膜而优选使用的聚酯薄膜中,聚酯是以酯键为主链的主要键合链的高分子的总称。在本发明的叠层薄膜中,优选使用以选自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2,6-萘二甲酸丙二醇酯、亚乙基-α,β-二(2-氯苯氧基)乙烷-4,4’-二羧酸酯等中的至少1种构成成分作为主要构成成分的聚酯。这些构成成分可以只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并用,其中,综合判断品质、经济性等,特别优选以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作为主要构成成分的聚酯,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另外,在基材上有热、收缩应力等作用的场合,更优选耐热性和刚性优异的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这些聚酯中,也可以进一步共聚有一部分、优选20摩尔%以下的其他二羧酸成分、二元醇成分。
另外,在该聚酯中,还可以在不使其特性恶化的程度下添加各种添加剂,例如,抗氧化剂、耐热稳定剂、耐气候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有机润滑剂、颜料、染料、有机或无机的微粒子、填充剂、抗静电剂、成核剂等。
上述聚酯的特性粘度(在25℃的邻氯苯酚中测定)优选处于0.4~1.2dl/g、更优选处于0.5~0.8dl/g的范围内,这样从实施本发明方面考虑是合适的。
使用了上述聚酯的聚酯薄膜,在设置有叠层膜的状态下,优选为经过双轴取向的聚酯薄膜。双轴取向聚酯薄膜一般是指通过将未拉伸状态的聚酯片材或薄膜在纵向(长度方向)和横向(宽度方向)上各拉伸2.5~5倍程度,然后,施行热处理,使其完成结晶取向而获得的聚酯薄膜,是在广角X射线衍射中,显示出双轴取向的图案的聚酯薄膜。
聚酯薄膜的厚度没有特殊限定,可根据本发明叠层薄膜所用的用途和种类适宜地选择,从机械强度、操作性等观点考虑,通常优选为1~500μm,更优选为5~250μm,最优选为9~50μm。另外,聚酯薄膜基材也可以是采用共挤出的方法形成的复合薄膜。特别是制成2层以上的复合薄膜时,例如,向皮层中添加润滑性的微粒子,并使芯层中无粒子等,可以容易地兼有润滑性和表面粗糙度。进而,在制成3层复合薄膜时,例如,在向皮层中添加润滑性的微粒子,并使芯层中无粒子或者使用回收原料等的场合,具有可以容易地兼有润滑性和表面粗糙度等的优点。另一方面,也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将得到的薄膜贴合起来使用。
本发明中,所谓叠层膜,是指在成为基材的热塑性树脂薄膜的表面上按叠层结构形成、存在的膜状物。该膜本身可以是单一层,也可以由多数层形成。
本发明的叠层薄膜的叠层膜,是含有组合物(A)、环氧交联剂(B)、具有碳数为18~25的烷基链的丙烯酸系树脂(C)而形成的叠层膜。另外,组合物(A)为至少由聚噻吩和聚阴离子形成的组合物和/或由聚噻吩衍生物和聚阴离子形成的组合物。在本发明中,在含有环氧交联剂(B)和/或其反应生成物的状态下,即,叠层膜中的组合物(A)、具有碳数为18~25的烷基链的丙烯酸系树脂(C)、环氧交联剂(B)和/或其反应生成物的含有量,优选为叠层膜整体的5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70重量%以上,最优选为80重量%以上。
本发明的叠层薄膜的叠层膜的组合物(A),优选含有聚噻吩、聚噻吩衍生物而形成。
作为能够用于本发明的叠层薄膜的叠层膜中的组合物(A),可以通过在聚阴离子的存在下将下述的化1[化1]
和/或下述的化2[化2] 所表示的化合物聚合来获得。在化1中,R1、R2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元素、碳数为1~12的脂肪族烃基、脂环族烃基、或芳香族烃基,例如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亚环己基、苯基等。在化2中,n为1~4的整数。
本发明的叠层薄膜中,优选使用由化2所示的结构式形成的聚噻吩和/或聚噻吩衍生物,例如,优选化2中n=1(亚甲基)、n=2(亚乙基)、n=3(亚丙基)的化合物。其中,特别优选的是n=2的亚乙基的化合物,即,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
本发明的叠层薄膜中,作为聚噻吩和/或聚噻吩衍生物,例如可列举出具有噻吩环的3位和4位的位置被取代的结构的化合物,且可列举出按照上述那样该3位和4位的碳原子上键合有氧原子的化合物。该碳原子上直接键合有氢原子或者碳原子的化合物有时不易使涂布液水性化。
说明用于本发明的叠层薄膜的叠层膜的组合物(A)中的聚阴离子。
本发明的叠层薄膜的聚阴离子是游离酸状态的酸性聚合物,为高分子羧酸或者高分子磺酸、聚乙烯基磺酸等。作为高分子羧酸,可列举出例如,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聚马来酸;作为高分子磺酸,可列举出例如,聚苯乙烯磺酸,特别是从导电性方面考虑,最优选聚苯乙烯磺酸。应予说明,本发明中,游离酸也可以采取一部分被中和的盐的形式。
可以认为,通过在聚合时使用这些聚阴离子,可以使本来不溶于水的聚噻吩系化合物容易进行水分散或者水性化,且作为酸的功能也可以起到作为聚噻吩系化合物的掺杂剂的功能。
应予说明,在本发明中,高分子羧酸、高分子磺酸也可以以与可共聚的其他单体,例如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苯乙烯等共聚的形式使用。
作为聚阴离子使用的高分子羧酸、高分子磺酸的分子量没有特殊限定,从涂布剂的稳定性和导电性方面考虑,其重均分子量优选为1000~1000000,更优选为5000~150000。在不损害本发明特性的范围内,也可以含有一部分的锂盐、钠盐等碱金属盐、铵盐等。可以认为,在为被中和而成的盐的场合,作为非常强的酸而发挥功能的聚苯乙烯磺酸与铵盐由于中和后进行平衡反应,使得平衡向酸性一侧移动,由此作为掺杂剂起作用。
在本发明中,从导电性方面考虑,优选相对于聚噻吩或者聚噻吩衍生物按固形物重量比计,聚阴离子过剩地存在。相对于聚噻吩和/或聚噻吩衍生物1重量份,聚阴离子优选为多于1重量份、5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多于1重量份、3重量份以下。
不言而喻,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组合物(A)中也可以使用其他成分。
另外,上述的组合物(A)可以采用例如特开平6-295016号公报、特开平7-292081号公报、特开平1-313521号公报、特开2000-6324号公报、欧洲专利EP602713号、美国专利US5391472号等中记载的方法来制备,但也可以是这些方法以外的方法。例如,作为由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聚苯乙烯磺酸形成的复合体的水性涂布液,可以使用Bayer公司/H.C.Starck公司(德国)以“Baytron”P销售的水性涂布液等。
组合物(A)可以按下述方法制得例如,将3,4-二羟基噻吩-2,5-二羧酸酯的碱金属盐作为起始物质,制得3,4-亚乙二氧基噻吩后,向聚苯乙烯磺酸水溶液中导入过氧二硫酸钾、硫酸铁、以及先前制得的3,4-亚乙二氧基噻吩,使其反应,可以制得由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等聚噻吩与聚苯乙烯磺酸等聚阴离子复合物化而成的组合物。
作为用于本发明的叠层薄膜的叠层膜中的具有碳数为18~25的烷基链的丙烯酸系树脂(C),可列举出例如,在侧链上具有碳数为18~25个的烷基的丙烯酸系单体、与可与该丙烯酸系单体共聚的单体形成的共聚丙烯酸系树脂。
共聚丙烯酸系树脂中的在侧链上具有碳数为18~25个的烷基的丙烯酸系单体的共聚比率,优选为35重量%以上。应予说明,该共聚的量,更优选为35~85重量%,最优选为60~80重量%,这从防污性和共聚化等方面考虑是优选的。
作为这种在侧链上具有碳数为18~25的烷基链(以下有时称为“长链烷基”)的丙烯酸系单体,只要是满足上述要件的,就没有特殊限定。例如,在本发明中,可使用丙烯酸十八烷基酯、丙烯酸十九烷基酯、丙烯酸二十烷基酯、丙烯酸二十一烷基酯、丙烯酸二十二烷基酯、丙烯酸二十三烷基酯、丙烯酸二十四烷基酯、丙烯酸二十五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九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二十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二十一烷基、甲基丙烯酸二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二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二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二十五烷基酯等的含有长链烷基的丙烯酸系单体。应予说明,碳数超过25的丙烯酸系单体,在工业上难以容易地取得,因此,以碳数为25左右的丙烯酸系单体为上限。
本发明中使用的含有长链烷基的丙烯酸系树脂,从环境方面考虑,优选使用水系的涂布剂。例如,为了进行乳液化,作为其他的可共聚单体,可以使用下述的丙烯酸系单体、乙烯基系单体。作为单体,可以使用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氧基乙酯、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丙烯酸2-丁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腈、甲基丙烯腈、乙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苯乙烯、衣康酸、(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二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二甲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二乙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酸酯、乙烯基磺酸钠、苯乙烯磺酸钠、马来酸酐等。
作为优选的含有长链烷基的丙烯酸系树脂,可列举出选自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甲基丙烯酸山萮酯、丙烯酸山萮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共聚物等。
能够用于本发明的叠层薄膜的叠层膜中的环氧系交联剂(B)没有特殊限定,在本发明中,优选其分子量在1000以下。特别是,通过使环氧系交联剂(B)成为水溶性且分子量在1000以下,在拉伸工序中呈现出柔软性、流动性,提高形成叠层膜的混合物在干燥后的拉伸追随性,抑制由于涂膜龟裂造成的白化现象,从而赋予透明性。另一方面,例如,如果分子量过大,则在涂布、干燥后的拉伸时会发生涂膜出现龟裂等现象,具有透明性降低的倾向。另外,通过使分子量在800以下、更优选在600以下,组合物(A)、含有长链烷基的丙烯酸系树脂(C)与环氧交联剂(B)更容易相溶,从而透明性提高。
在本发明中,为了提高透明性、导电性等,环氧系交联剂(B)优选为水溶性的交联剂。
应予说明,在本发明中,水溶性的交联剂是指水溶率在80%以上的交联剂,“水溶率”是指在23℃下,将交联剂的固形物10份溶解于90份水中时,交联剂所溶解的比例。即,水溶率为80%是表示在23℃下10份交联剂中,80重量%溶解于90份水中,剩余的20重量%的交联剂作为未溶解物而残留的状态。另外,水溶率100%是指所用的10份交联剂完全溶解于90份水中的状态。应予说明,在本发明中,环氧系交联剂(B)优选其水溶率在90%以上,更优选其水溶率为100%。如果水溶率高,则不仅能够将涂布液本身水性化,而且在透明性和导电性方面也优异。
上述的水溶性的环氧系交联剂,例如,与添加甘油等高沸点溶剂等的情况相比,不会发生粘连,在进行热处理工序时不会发生拉幅机内部的污染和大气污染,因此是优选的。
另外,在本发明的叠层薄膜中,可以优选使用以下的环氧系交联剂(B)。例如,可以使用山梨糖醇聚缩水甘油醚系、聚甘油聚缩水甘油醚系、二甘油聚缩水甘油醚系、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系等。具体地,优选使用ナガセケムテツク株式会社制的环氧化合物“デナコ-ル”(EX-611、EX-614、EX-614B、EX-512、EX-521、EX-421、EX-313、EX-810、EX-830、EX-850等)、坂本药品工业株式会社制的二环氧·聚环氧系化合物(SR-EG、SR-8EG、SR-GLG等)、大日本油墨工业株式会社制的环氧交联剂“EPICLON”EM-85-75W、或者CR-5L等,其中,优选具有水溶性的环氧系交联剂。
从反应性方面考虑,环氧系交联剂(B)的环氧当量(weight per epoxyequivalent)优选为100~300WPE。环氧当量更优选为110~200WPE。
可用于制造本发明的叠层薄膜的涂布液,优选为实际上以水为主要介质的水性涂布液。用于制造本发明的叠层薄膜的涂布液,为了提高涂布性、提高透明性等,也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程度下含有适量的有机溶剂。例如,可优选使用异丙醇、叔丁基溶纤剂、正丁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丙酮、N-甲基-2-吡咯烷酮、乙醇、甲醇等。其中,从提高涂布性方面考虑,特别优选使用异丙醇,其含有量在涂布液中优选为2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10重量%以下。应予说明,如果涂布液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溶剂,则在适用于所谓的在线涂布法的场合,在进行预热、干燥、拉伸和热处理工序等的拉幅机中,具有爆炸的危险,因此是不理想的。
本发明的叠层薄膜的环氧系交联剂(B),在叠层膜的状态下,可以是与构成叠层膜的成分中所含有的官能团键合的状态,也可以是未反应的状态,还可以是部分地形成了交联结构的状态。环氧系交联剂(B)在叠层膜的状态下,从涂膜的强度、耐粘连性、发粘感、进而从耐水性等方面考虑,优选是交联着的状态。应予说明,交联可以是与其他成分中所含有的官能团键合的状态,也可以是交联剂本身的自交联结构。
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将多种交联剂合并使用,例如,环氧系交联剂(B)与蜜胺系交联剂、或者作为环氧系交联剂(B)不同种类的环氧系交联剂的并用,可以体现二者的特性,因此是优选的。作为此时使用的交联剂,可以使用例如,蜜胺系交联剂、环氧系交联剂、氮丙啶系交联剂、酰胺环氧化合物、钛螯合剂等的钛酸酯系偶合剂、唑啉系交联剂、异氰酸酯系交联剂、羟甲基化或者烷基醇化了的尿素系、丙烯酰胺系等。
本发明的叠层薄膜的叠层膜,在叠层膜中,按照固形物重量比计,相对于组合物(A)和环氧交联剂(B)和/或其反应生成物,环氧系交联剂(B)和/或其反应生成物优选为50~95重量%。例如,环氧交联剂(B)和/或其反应生成物低于50重量%时,往往难以体现导电性。进而,在环氧交联剂(B)和/或其反应生成物极少的场合,例如低于10重量%等的场合,成为与未处理的聚酯薄膜等同样的绝缘体水平,且涂膜的白化大,透明性也差。另一方面,如果环氧交联剂(B)和/或其反应生成物超过95重量%,则虽然透明性良好,但能够赋予导电性的组合物(A)的量过少,从而难以体现导电性。应予说明,根据本发明者们的研究,从透明性和导电性方面考虑,环氧交联剂(B)和/或其反应生成物更优选为50~8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60~80重量%。通过使叠层膜中的环氧系交联剂(B)的含有量为50~90重量%,可以以极高的水平兼有透明性和导电性。
本发明的叠层薄膜的叠层膜,除了上述的组合物(A)和环氧系交联剂(B)和/或其反应生成物以外,还含有具有碳数为18~25的烷基链的丙烯酸系树脂(C)是必要的。通过相对于组合物(A)和环氧系交联剂(B)和/或其反应生成物的合计100重量份,含有15~100重量份丙烯酸系树脂(C),可体现防污性,进一步地,通过含有15~40重量份,可对偏振片保护用叠层薄膜赋予极高的防污性的同时,还赋予导电性。另外,对于转印用叠层薄膜,在可赋予极高的脱模性的同时,还赋予导电性。通过进一步优选为15~30重量份,可以制成加热时的低聚物析出抑制性、导电性均达到极高水平的产品。可以推测,这是由于聚噻吩系组合物(A)、环氧系交联剂(B)等具有亲水性的化合物、即物质的表面能高的化合物与具有碳数为18~25的烷基链的丙烯酸系树脂(C)等的疏水性化合物、即物质的表面能低的化合物这二者产生相分离现象的缘故。特别地,可以推测,通过适用于在线涂布法之类的可在高温下进行热处理的工艺,本现象更显著地呈现。
应予说明,本发明的叠层薄膜的叠层膜,以组合物(A)、环氧系交联剂(B)和/或其反应生成物、具有碳数为18~25的烷基链的丙烯酸系树脂(C)作为必需成分,但还可以进一步含有至少1种的其他的树脂,特别是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丙烯酸树脂等。但是,例如,对于偏振片保护用叠层薄膜,当聚酯树脂等其他树脂成分在叠层膜中超过20重量%的场合等,具有难以体现本发明的特性、特别是防污性的倾向,在添加其他树脂成分的场合,其添加量优选为1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5重量%以下,对于转印用叠层薄膜,在脱模性方面,优选为7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50重量%以下。
另外,在本发明中,在热塑性树脂薄膜的至少一面上设置的叠层膜的相反侧上可以设置由选自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丙烯酸树脂中的至少1种形成的层。在该场合,设置叠层膜的一侧,具有没有湿度依赖性的高水平的导电性、防污性、平滑性、耐水性、低聚物析出抑制性,且相反侧可以形成为具有粘合性等的其他功能层。例如,在该层上设置粘合剂层、或设置印刷层的场合,粘合性提高等等,较为有用。
进而,叠层膜中还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配合各种添加剂,例如抗氧化剂、耐热稳定剂、耐气候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有机润滑剂、颜料、染料、有机或无机的微粒子、填充剂、抗静电剂、成核剂等。
特别是在实施本发明时,在涂布液中添加配合无机粒子并进行双轴拉伸后,润滑性提高,因此更为优选。
作为所添加的无机粒子,代表性的可以使用二氧化硅、胶体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铝溶胶、高岭土、滑石、云母、碳酸钙等。所使用的无机粒子,只要是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的即可。
下面说明表面粗糙度。
本发明中,关于叠层薄膜的表面粗糙度,至少一面的3维中心线平均粗糙度(SRa)为3~50nm是必要的。由此,在例如用于作为本发明中获得的薄膜之一的用途的偏振片保护用途等的场合,由于其表面的平滑性更被重视,因此特别优选使用。
另外,3维十点平均粗糙度(SRz)是以大的突起、凹陷等为特征的。如果这些值大,则在例如偏振片的缺陷检查时等,该突起有可能作为异物被识别。在本发明中,在用作偏振片保护用的场合,SRa更优选为10~35nm,最优选为10~30nm,SRz优选为1500nm以下,更优选为1000nm以下,最优选为800nm以下。SRa、SRz可以使用光触针式3维粗糙度计ET-30HK(小坂研究所株式会社制)进行测定。应予说明,如测定方法的项目中所记载,按照JIS-B-0601来进行。
另外,在本发明中,例如,将作为构件以叠层状态使用的光学薄膜、其保护薄膜等从本发明的转印用薄膜上剥离而使用的场合等,由于其剥离后的构件表面的平滑性和光泽性被认为非常重要,因此,对于叠层薄膜的表面粗糙度,至少一面的3维中心线平均粗糙度(SRa)优选为3~15nm。此外,在本发明中,设置转印物的一侧的薄膜表面的表面粗糙度非常重要,因此,SRa更优选为3~10nm,最优选为3~6nm。另外,3维十点平均粗糙度(SRz)是以大的突起、凹陷等为特征的,如果该值大,则转印物的表面部分地呈较大的粗糙状,具有光泽感丧失等的特征。在本发明中,作为转印用使用的场合,优选SRz为500nm以下。更优选为300nm以下。通过设定上述的表面粗糙度(SRa和SRz),可以使例如剥离后的构件表面的平滑性和光泽性、或者转印箔的光泽性等极为优异。不言而喻,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将本发明的叠层薄膜的设置有叠层膜的表面作为设置转印物的表面来利用,将与设置该叠层膜的面相反的面作为设置转印物的表面来利用。
为了达到上述的表面粗糙度,在本发明中,作为添加到叠层膜中的粒子,优选平均粒径为0.01~0.3μm,更优选为0.02~0.15μm,最优选为0.05~0.1μm,相对于固形物的配合比也没有特殊限定,按重量比计,优选为0.05~20重量份,更优选为0.1~10重量份。
在本发明中,叠层薄膜的雾度优选为5%以下。更优选为4%以下,最优选为0.9~3.5%。如果大于5%,则由于透过光的散射大,透明性差,因此,具有使缺陷等的检查性变差的倾向。另一方面,在透明性极为优异的场合,薄膜中的异物等在偏振片的保护用途中不成问题的水平的缺陷被看出来,因此具有获得相反效果的倾向。
本发明的叠层薄膜中所含有的平均粒径100μm以上的内部异物,必须少于10个/m2。更优选少于5个/m2,进一步优选少于2个/m2。如果在10个/m2以上,则可能发生如下的情况,例如,在制品检查时,虽然液晶构件本身没有缺陷,但是却错误地将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薄膜的内部异物统计在内,从而有可能将制品判定为不良品。
为了使内部异物的个数处于上述范围内,通过在从挤出机到口模之间放置高精度的过滤器、或是使用杂质少的原料、或是调整为适当的挤出温度,就可以使内部异物达到上述范围内。例如,作为制膜时聚酯树脂的过滤器,优选使用平均网孔为3~15μm、优选为5~10μm的将不锈钢纤维烧结压缩而成的过滤器(FSS)。另外,可以使用在通过由上述不锈钢纤维烧结压缩而成的过滤器之后,再通过平均网孔为10~30μm的由不锈钢粉末烧结而成的过滤器(PSS)这样按照该顺序连续地过滤的过滤器,或者在一个容器中同时具有上述2种过滤器的复合过滤器(FP)。这样,可以除去催化剂凝聚物和粗大粒子,同时还可以高效率地除去树脂的凝胶化物和热老化物,而且可以延长过滤器的寿命。由此生产率提高,因此是特别希望的。另外,作为上述那样的难以生成凝聚物的金属催化剂,例如将钛化合物、锗化合物用作聚合时的催化剂是更有效的。
关于沿本发明的叠层薄膜的横向(TD)测定的截面厚度变化,在TD上每隔3cm测定的0.3μm以上的厚度不匀的个数优选为5个以下/m。更优选为3个以下/m,进一步优选为1个以下/m。当作为偏振片保护薄膜使用时,例如,如果发生该厚度不匀,则在检查时该部分作为波筋状的缺陷被计数,这样虽然偏振片没有问题,也有可能被判定为不合格品。当口模发生伤痕、或者老化聚合物附着在口模的模唇部分时,都有产生上述缺陷的倾向,因此,例如,通过使用异物少的原料、清扫口模、扩大口模的模唇间隙、使老化聚合物难以附着等,都可以使厚度不匀的个数处于上述范围内。
此处所说的厚度不匀,是在连续测定薄膜厚度时,在该测定范围内,厚度的最大值与厚度的最小值之差。
在本发明中,叠层薄膜的100μm以上的附着异物优选为少于10个/m2。更优选少于5个/m2,进一步优选少于2个/m2。如果在10个/m2以上,则在作为偏振片保护薄膜使用的场合,例如,在制品检查时,虽然液晶构件本身没有缺陷,但是却错误地将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薄膜的附着异物统计在内,因此有可能将制品判定为不良品。为了使附着异物的个数处于上述范围内,通过改善制膜室的清洁度、减少拉幅机内的低聚物含有量、在制膜生产线中使用粘附辊来除去附着异物、在制膜生产线中用除尘器等的空气除去附着异物,可以使附着异物的个数达到上述范围内。
另外,在实施本发明时,水系树脂的涂布方法,可以采用例如逆向涂布法、喷雾涂布法、棒涂法、凹版辊涂布法、棒式涂布法、模涂法等。
叠层膜的厚度没有特殊限定,通常优选在0.005~0.2μm的范围内。更优选为0.01~0.1μm,最优选为0.01μm~0.05μm。如果叠层膜的厚度过薄,则往往会使导电性变得不良。
在制造本发明的叠层聚酯薄膜时,作为设置叠层膜的优选方法,是在聚酯薄膜的制造工序中进行涂布、与基材薄膜一同拉伸的方法。例如,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来获得将熔融挤出的结晶取向前的聚酯薄膜沿纵向拉伸2.5~5倍左右,在经过单轴拉伸的薄膜上连续涂布涂布液。一边使涂布后的薄膜通过阶段地加热的区一边将其干燥,并在横向拉伸2.5~5倍左右。进而,将其连续地导入到150~250℃的加热区中,以使其完成结晶取向(在线涂布法)。该场合使用的涂布液,从环境污染和防爆性方面考虑,优选水系涂布液。
在本发明中,在涂布涂布液之前,在基材薄膜的表面(在上述例的场合,为单轴拉伸薄膜)上施加电晕放电处理等,使该表面的润湿张力优选为47mN/m以上,更优选为50mN/m以上,这从提高叠层膜与基材薄膜的粘合性的观点考虑,是优选的。另外,使涂布液中含有一些量的异丙醇、丁基溶纤剂、N-甲基-2-吡咯烷酮等有机溶剂,从提高润湿性、与基材薄膜的粘合性方面考虑也是优选的。
下面,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下简称为“PET”)作为基材薄膜为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叠层薄膜的制造方法,但本发明不受该例子的限定。
更具体地举例说明本发明的叠层薄膜的制造方法。将特性粘度0.5~0.8dl/g的PET粒料真空干燥后,供给到挤出机中,在260~300℃下熔融。然后,用3~15μm截止(cut-off)不锈钢纤维烧结过滤器(FSS)过滤后,从T字型口模挤出成片状,采用施加静电流延法,卷绕到表面温度10~60℃的镜面流延鼓上,使其冷却固化,制成未拉伸PET薄膜。将该未拉伸薄膜在加热至70~120℃的辊之间,沿纵向(薄膜的行进方向)拉伸2.5~5倍。对该薄膜的至少一面施加电晕放电处理,使该表面的润湿张力为47mN/m以上,在该处理面上涂布本发明中的水性涂布液。将该涂布过的薄膜用夹子夹持,将其导入到加热至70~150℃的热风区中,干燥后,沿横向拉伸2.5~5倍,接着将其导入到160~250℃的热处理区中,进行1~30秒的热处理,使其完成结晶取向。在该热处理工序中,可以根据需要沿横向或者纵向实施1~10%的松弛处理。双轴拉伸可以是纵向、横向逐次拉伸或同时双轴拉伸之中的任一种,还可以在沿纵向、横向拉伸后,沿纵向、横向的任一方向进行再拉伸。另外,聚酯薄膜的厚度没有特殊限定,优选为1~500μm。同时双轴拉伸法是指沿纵向和横向同时进行拉伸的方式,实施同时双轴拉伸法时的拉伸温度优选为70~180℃,另外,拉伸倍率优选为9~35倍的范围。
应予说明,通过使设置有叠层膜的基材薄膜中含有选自叠层膜形成组合物、或者叠层膜形成组合物的反应生成物中的至少1种物质,可以提高叠层膜与基材薄膜的粘合性,提高其润滑性。叠层膜形成组合物、或者它们的反应生成物的添加量,其添加量的合计量为5ppm以上、低于20重量%,这从粘合性、润滑性方面考虑是优选的。特别地,如果考虑环境保护和生产率,则优选使用含有该叠层膜形成组合物的再生粒料的方法。
这样得到的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用叠层薄膜,可以不受湿度变化影响地体现高水平的导电性,其防污性、平滑性、透明性也优异,进而令人惊奇的是,它还兼有低聚物析出抑制性,因此特别优选作为偏振片保护用途的基材薄膜使用。
另外,这样得到的本发明的转印用叠层薄膜,高水平的导电性、脱模性、耐水性、光泽性均优异,而且还兼有加热时的低聚物析出抑制性。因此,非常适合作为在热压印箔法、模内转印法、真空压制转印法等方法中使用的转印箔的基材薄膜。进而,在IT·平板显示器·便携电话·光学用途等中,在本发明的叠层薄膜上,例如,也可以设置硬涂层和粘合剂层,在制品组装时将该叠层体转印后使用。另外,也可以在本发明的叠层薄膜的叠层面上,采用涂布等的方法直接层叠成为光学用构件的薄膜状物、片状物,利用本发明的叠层膜的脱模性,根据需要进行剥离,也利用其平滑性,采用剥离法、溶液流延法等得到光泽性优异的光学用构件。
本发明中的特性的测定方法和效果的评价方法如下。
(1)叠层膜的厚度将样品、例如叠层聚酯薄膜的截面切成超薄切片,采用RuO4染色、OsO4染色、或者二者的双重染色的染色超薄切片法,用TEM(透射型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照片拍摄。由该截面照片测定叠层膜的厚度。应予说明,使用测定视野中的10个部位的平均值。
观察方法装置透射型电子显微镜(日立(株)制H-7100FA型)测定条件加速电压100kV试样制备超薄切片法观察倍率20万倍。
(2)表面粗糙度测定叠层薄膜的叠层膜表面的表面粗糙度。按照JIS-B-0601,3维中心线平均粗糙度(SRa)和3维十点平均粗糙度(SRz),使用光触针式3维粗糙度计ET-30HK(小坂研究所株式会社制),在测定长度0.5mm、测定条数80条、截止值0.25mm、送料间距5μm、触针负荷10mg、速度100μm/秒的条件下进行测定。应予说明,进行3次测定,采用其平均值。
(3)导电性测定叠层薄膜的叠层膜表面的导电性。导电性使用表面电阻率的值。表面电阻率的测定是在常态(23℃,相对湿度65%)下放置24小时后,在该气氛下,按照JIS-K-7194中规定的形式,使用ロレスタ-EP(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型号MCP-T360)来实施。单位为Ω/□。应予说明,本测定器可测定1×106Ω/□以下。
另一方面,对于1×106Ω/□以上的区域,使用数字超高电阻/微小电流计R8340A(アドバンテスト(株)制),施加电压100V,施加10秒后,进行测定。单位为Ω/□。在本发明中,1×106Ω/□以下的产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进而,可以判断,1×105Ω/□以下的产品具有极为优异的导电性。
另外,为了测定导电性的湿度依赖性,在23℃、相对湿度20%的环境中放置1小时后,进行与上述同样的测定。应予说明,上述测定分别测定2次,使用2次测定值的平均值。
(4)耐水性使用自来水,将叠层薄膜在流水状态下洗涤1分钟后,在60℃下风干5分钟,然后评价(3)项中记载的导电性。与进行耐水性评价之前的导电性进行比较,进行该耐水性评价后的导电性的变化小的叠层薄膜,具有优异的耐水性。
(5)防污性(水滴接触角)评价叠层薄膜的叠层膜表面的防污性。关于防污性,表面能低的叠层膜,其防污性优异,疏水性表面其防污性优异。根据本发明,将水滴接触角作为防污性的参数使用,可以判断,水滴接触角越大,越显示出优异的防污性。应予说明,在本发明中,可以判断,水滴接触角如果在95度以上,则防污性良好,进而,在98度以上时,防污性优异,在100度以上时,显示出极为优异的防污性。应予说明,测定是在23℃、相对湿度65%的条件下,使用接触角计CA-D型(协和界面科学(株)制)来进行,使用3次测定的平均值。
(6)脱模性(水滴接触角)评价叠层薄膜的叠层膜表面的脱模性。表面能低的叠层膜,其脱模性优异,疏水性表面其脱模性优异。在本发明中,将水滴接触角作为脱模性的参数使用,水滴接触角越大,越显示出优异的脱模性。应予说明,在本发明中,可以判断,水滴接触角如果在95度以上,则脱模性良好,进而,在98度以上时脱模性优异,在100度以上时显示出极为优异的脱模性。应予说明,测定是在23℃、相对湿度65%的条件下,使用接触角计CA-D型(协和界面科学(株)制)来进行,使用3次测定的平均值。
(7)雾度使用雾度作为透明性的指标。雾度的测定是在常态(23℃,相对湿度65%)下,将叠层薄膜放置2小时后,使用スガ试验机(株)制全自动直读雾度计算机“HGM-2DP”来进行。将3次测定的平均值作为该样品的雾度值。
(8)低聚物的析出抑制性-1评价叠层薄膜的叠层膜表面的低聚物的析出抑制性。将本发明中得到的叠层薄膜在180℃的热风烘箱中放置30分钟,使低聚物从基材薄膜中析出。将相反面(其中,相反面上也设置有叠层膜、涂布层的,是指其表面)使用浸渗了DMF(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ベンコツトン”(旭化成工业(株)制),擦拭该表面,按照上述的雾度测定方法测定雾度。应予说明,雾度上升小的产品,判断为低聚物的析出抑制性优异。
(9)低聚物的析出抑制性-2评价叠层薄膜的叠层膜表面的低聚物的析出抑制性。将本发明中得到的叠层薄膜在180℃的热风烘箱中放置30分钟,使低聚物从基材薄膜中析出。将10cm×10cm大小的该叠层膜表面在DMF(N,N-二甲基甲酰胺)中浸渍3分钟,将溶出的该DMF中的低聚物量供给HPLC(高性能液相色谱仪)测定,进行定量。应予说明,单位换算为每1m2浸渍薄膜表面的析出量(mg)。应予说明,评价的方法是,每单位面积的析出量越少,可以判断低聚物的析出抑制性越高,例如,如果为约2mg/m2,则充分具有低聚物的析出抑制性。
(10)光泽性在将本发明的叠层薄膜用于转印用途时,作为该场合的转印物的光泽性的模型试验,对本发明的叠层薄膜的叠层膜实施0.5μm的氧化铝蒸镀,如下所述地评价该表面的光泽感。
(优)均匀地具有极为优异的光泽性(良)具有优异的光泽性(不好)没有光泽性,成为消光的状态。
(11)内部异物检查采用正交尼科尔(crossed-Nicol)法实施异物检查。即,在2片偏振片之间放入样品,进行检查。使用的测定器为新东科学株式会社制的“应变检查机HEIDON-13型”。使用气流除尘器,除去表面的尘埃等,然后对样品面积10m2部分进行检查,当存在异物的场合,用光学显微镜(50~400倍)测定其大小。大小的测定方法是测定异物最长处的长度(长轴),计数长轴长度为100μm以上的个数,将其全部的个数作为A个,按以下的公式进行换算,对换算值进行比较。
内部异物个数[个/m2]=A[个]/10[m2]。
(12)厚度不匀使用接触式连续厚度计、アンリツ(株)制的“KG601B”。样品的评价方向为横向(TD),实施制品的全宽度测定。测定频度,沿纵向(MD),每隔10m进行1次全宽度测定,将该测定重复5次。由该测定结果,统计薄膜的每3cm长度中0.3μm以上的厚度不匀的个数,将其全部的个数作为B个,按以下的公式进行换算,对换算值进行比较。
厚度不匀[个/m]=B[个5次合计]/5[次]/1次测定的横向长度[m]。
(13)附着异物检查在暗室中,使用3波长荧光灯的反射光,进行目视检查。对样品面积10m2部分进行检查,当存在异物的场合,用光学显微镜(50~400倍)测定其大小。大小的测定方法是测定异物最长处的长度(长轴),计数长轴长度在100μm以上的个数,将其全部的个数作为C个,按以下的公式进行换算,对换算值进行比较。
附着异物个数[个/m2]=C[个]/10[m2]。
(14)偏振片检查性使用制得的聚酯薄膜,涂布由固化型聚硅氧烷树脂(信越化学工业(株)制“KS-779H”)100份、固化剂(信越化学工业(株)制“CAT-PL-8”)1份、甲乙酮/甲苯混合溶剂2200份形成的脱模剂,使涂布量成为0.2g/mm2,在175℃下进行15秒的干燥,得到脱模薄膜。预先准备2片没有异物·亮点缺陷的偏振片,分别将其称为偏振片A、偏振片B。使该脱模薄膜的横向与偏光薄膜的取向轴平行,通过粘合剂,使脱模薄膜与偏振片A密合。接着,在该偏振片A下面重叠偏振片B,并使得取向轴与薄膜横向垂直,从偏振片B的下侧照射白色光。3名检查员分别从偏振片A的上侧目视观察,发现缺陷时就做出记号,然后用光学显微镜测定尺寸,将该结果平均,按照下述基准评价目视检查性。测定面积为,每1人观察10m2。应予说明,光学显微镜的测定倍率使用50~400倍,测定缺陷的尺寸。
(优)缺陷的长轴长度在100μm以上的缺陷有0~少于3个/m2。
(良)缺陷的长轴长度在100μm以上的缺陷,有3个/m2以上、少于10个/m2。
(不好)缺陷的长轴长度在100μm以上的缺陷,有10个/m2以上。
(15)剥离带电评价法在上述(14)中制作的脱模薄膜的脱模层面上,贴合聚酯胶粘带(ニツト-31B),用5kg的压接辊压接,在70℃下维持24小时后,将脱模薄膜侧朝下水平地固定,以500mm/分的牵引速度进行180度剥离后,从粘合剂面使用测定器、シムコジヤパン(株)制“FMX-002”,由25mm的距离测定聚酯胶粘带的粘合剂面的电位,作为剥离带电量。测定次数为10次。
(良)剥离带电量在-2KV~2KV的范围内,没有异常噪声地剥离。
(不好)剥离带电量小于-2KV,或者大于2KV时。
(16)波筋状缺陷评价与上述(14)同样地制作脱模薄膜,采用与上述(14)同样的方法目视观察。
(良)没有观察到波筋状的缺陷。
(不好)观察到波筋状的缺陷。
实施例下面基于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定。
(实施例1)将相对于高纯度对苯二甲酸100kg含有乙二醇45kg的浆液,用4小时依次供给到预先加入了二(羟乙基)对苯二甲酸酯约123kg的、且保持在温度250℃、压力1.2×105Pa下的酯化反应槽中。供给结束后,再用1小时进行酯化反应,将该酯化反应生成物移送至缩聚槽中。接着,向移送有酯化反应生成物的上述缩聚反应槽中,添加二乙基膦酰基乙酸乙酯0.01重量份,再添加乙酸镁4水盐0.04重量份,再添加作为聚合催化剂的三氧化锑(住友金属矿山(株)制),并使相对于得到的聚酯,按锑原子换算成为400ppm。进而,作为添加剂,添加平均粒径0.4μm的二氧化硅粒子,并使其相对于聚酯为0.015重量%,再添加平均粒径1.5μm的二氧化硅粒子,并使其相对于聚酯为0.006重量%。然后,一边以30rpm搅拌低聚物,一边用60分钟将反应体系从250℃升温至285℃,同时,将压力降低至40Pa为止。应予说明,到达最终压力为止的时间为60分钟。在达到规定的搅拌扭矩时,用氮气吹扫反应体系,使其恢复至常压,停止缩聚反应,在20℃的冷水中以线束(strand)状挤出,立即进行切断,从而得到聚酯的粒料。应予说明,从减压开始至达到规定的搅拌扭矩的时间为3小时。
得到的聚酯粒料,其特性粘度为0.63dl/g,羧基末端基量为40当量/吨,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78℃,环状三聚物的含有量为1.1重量%。
将该聚酯粒料真空干燥至水分率20ppm后,供给到挤出机中,在285℃的温度下熔融。然后,用8μm截止不锈钢纤维烧结过滤器(FSS)过滤后,从模唇间隙为3.5mm的T字型口模挤出成片状。采用施加静电流延法将挤出的聚合物卷绕到表面温度为20℃的镜面流延鼓上,使其冷却固化。将这样得到的未拉伸薄膜加热至88℃的温度,沿纵向拉伸3.3倍,制成单轴拉伸薄膜。在空气中,对该单轴拉伸薄膜施加电晕放电处理,在其处理面上涂布下述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一边将涂布有叠层膜形成涂布液的单轴拉伸薄膜用夹子夹持,一边导入到预热区中,在95℃的温度下干燥后,接着连续地在110℃温度的加热区中沿横向拉伸3.8倍。进而,在230℃温度的加热区中施加热处理,得到完成了结晶取向的叠层PET薄膜。得到的PET薄膜的厚度为38μm,叠层膜的厚度为0.025μm。结果示于表1中。其导电性、防污性、透明性、检查性、低聚物的析出抑制性等均优异。
“叠层膜形成涂布液”涂布液A1由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聚苯乙烯磺酸形成的复合物的水性涂布液(Bayer公司/H.C.Starck公司(德国)制“Baytron”P)。
涂布液B1将作为环氧交联剂的、聚羟基链烷聚缩水甘油醚系环氧交联剂(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株)制CR-5L(环氧当量180、水溶率100%))溶解于水中而形成的水性涂布液。
涂布液C1将由下述的共聚组分形成的含有长链烷基的丙烯酸树脂溶解于含有异丙醇10重量%和正丁基溶纤剂5重量%的水中而形成的水性涂布液。
<共聚成分>
甲基丙烯酸山萮酯65重量%(长链烷基链的碳数为22)甲基丙烯酸 25重量%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 10重量%将上述的涂布液A1和涂布液B1按固形物重量比为涂布液A1/涂布液B1=10/90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液在常温下熟化5天(简称为熟化涂布液1)。然后,将该熟化涂布液1和涂布液C1按固形物重量比为熟化涂布液1/涂布液C1=100/20的比例混合,将由此得到的混合液作为叠层膜形成涂布液。应予说明,此时,各涂布液的固形物重量比为,涂布液A1/涂布液B1/涂布液C1=10/90/20。
(实施例2)使用下述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代替实施例1中使用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叠层PET薄膜。
“叠层膜形成涂布液”涂布液A1、涂布液B1和涂布液C1,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涂布液。
将上述的涂布液A1和涂布液B1按固形物重量比为涂布液A1/涂布液B1=25/75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液,在常温下熟化5天(简称为熟化涂布液2)。然后,将该熟化涂布液2和涂布液C1按固形物重量比为熟化涂布液2/涂布液C1=100/20的比例混合,将由此得到的混合液作为叠层膜形成涂布液。结果示于表1中。其导电性、防污性、透明性、检查性、低聚物的析出抑制性等均优异。
(实施例3)使用下述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代替实施例1中使用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叠层PET薄膜。
“叠层膜形成涂布液”涂布液A1、涂布液B1和涂布液C1,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涂布液。
涂布液D1平均粒径为45nm的胶体二氧化硅的水性涂布液。
将上述的涂布液A1和涂布液B1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涂布液A1/涂布液B1=25/75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液在常温下熟化5天(简称为熟化涂布液2)。然后,将该熟化涂布液2、涂布液C1和涂布液D1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熟化涂布液2/涂布液C1/涂布液D1=100/25/3的比例混合,将由此得到的混合液作为叠层膜形成涂布液。结果示于表1中。其导电性、防污性、透明性、检查性、低聚物的析出抑制性等均优异。
(实施例4)作为在实施例1中使用的PET粒料,使用含有0.06重量%的平均粒径为1.5μm的二氧化硅粒子的PET粒料(特性粘度0.63dl/g),并使用下述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叠层PET薄膜。
“叠层膜形成涂布液”涂布液A1、涂布液B1和涂布液C1,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涂布液。
将上述的涂布液A1和涂布液B1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涂布液A1/涂布液B1=25/75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液在常温下熟化5天(简称为熟化涂布液2)。然后,将该熟化涂布液2和涂布液C1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熟化涂布液2/涂布液C1=100/25的比例混合,将由此得到的混合液作为叠层膜形成涂布液。结果示于表1中。其导电性、防污性、透明性、检查性、低聚物的析出抑制性等均优异。
(实施例5)使用下述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代替实施例4中使用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除此之外,与实施例4同样地得到叠层PET薄膜。
“叠层膜形成涂布液”涂布液A1、涂布液B1和涂布液C1,使用与实施例4相同的涂布液。
将上述的涂布液A1和涂布液B1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涂布液A1/涂布液B1=25/75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液在常温下熟化5天(简称为熟化涂布液2)。然后,将该熟化涂布液2和涂布液C1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熟化涂布液2/涂布液C1=100/30的比例混合,将由此得到的混合液作为叠层膜形成涂布液。结果示于表1中。其导电性、防污性、透明性、检查性、低聚物的析出抑制性等均优异。
(实施例6)使用下述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代替实施例4中使用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除此之外,与实施例4同样地得到叠层PET薄膜。
“叠层膜形成涂布液”涂布液A1、涂布液B1和涂布液C1,使用与实施例4相同的涂布液。
将上述的涂布液A1和涂布液B1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涂布液A1/涂布液B1=40/60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液在常温下熟化5天(简称为熟化涂布液3)。然后,将该熟化涂布液3和涂布液C1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熟化涂布液3/涂布液C1=100/15的比例混合,将由此得到的混合液作为叠层膜形成涂布液。结果示于表1中。其导电性、防污性、透明性、检查性、低聚物的析出抑制性等均优异。
(实施例7)使用下述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代替实施例4中使用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除此之外,与实施例4同样地得到叠层PET薄膜。
“叠层膜形成涂布液”涂布液A1和涂布液B1,使用与实施例4相同的涂布液。
涂布液C2将由下述的共聚组分形成的含有长链烷基的丙烯酸树脂溶解于含有异丙醇5重量%和正丁基溶纤剂5重量%的水中而形成的水性涂布液。
<共聚成分>
甲基丙烯酸硬脂酯65重量%(长链烷基的碳数为18)甲基丙烯酸 25重量%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 10重量%将上述的涂布液A1和涂布液B1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涂布液A1/涂布液B1=25/75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液在常温下熟化5天(简称为熟化涂布液2)。然后,将该熟化涂布液2和涂布液C2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熟化涂布液2/涂布液C2=100/20的比例混合,将由此得到的混合液作为叠层膜形成涂布液。结果示于表1中。其导电性、防污性、透明性、检查性、低聚物的析出抑制性等均优异。
(实施例8)使用下述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代替实施例4中使用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除此之外,与实施例4同样地得到叠层PET薄膜。
“叠层膜形成涂布液”涂布液A1和涂布液B1,使用与实施例4相同的涂布液。
涂布液C3将由下述的共聚组分形成的含有长链烷基的丙烯酸树脂溶解于含有异丙醇5重量%和正丁基溶纤剂5重量%的水中而形成的水性涂布液。
<共聚成分>
甲基丙烯酸月桂酯70重量%(长链烷基链的碳数为18)甲基丙烯酸 25重量%
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5重量%将上述的涂布液A1和涂布液B1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涂布液A1/涂布液B1=25/75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液在常温下熟化5天(简称为熟化涂布液2)。然后,将该熟化涂布液2和涂布液C3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熟化涂布液2/涂布液C3=100/40的比例混合,将由此得到的混合液作为叠层膜形成涂布液。结果示于表1中。其导电性、防污性、透明性、检查性、低聚物的析出抑制性等均优异。
(实施例9)使用下述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代替实施例4中使用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除此之外,与实施例4同样地得到叠层PET薄膜。
“叠层膜形成涂布液”涂布液A1和涂布液B1,使用与实施例4相同的涂布液。
涂布液C3将由下述的共聚组分形成的含有长链烷基的丙烯酸树脂溶解于含有异丙醇5重量%和正丁基溶纤剂5重量%的水中而形成的水性涂布液。
<共聚成分>
甲基丙烯酸月桂酯70重量%(长链烷基链的碳数为18)甲基丙烯酸 25重量%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 5重量%将上述的涂布液A1和涂布液B1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涂布液A1/涂布液B1=25/75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液在常温下熟化5天(简称为熟化涂布液2)。然后,将该熟化涂布液2和涂布液C3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熟化涂布液2/涂布液C3=100/100的比例混合,将由此得到的混合液作为叠层膜形成涂布液。结果示于表1中。其导电性、防污性、透明性、检查性、低聚物的析出抑制性等均优异。
(实施例10)使用下述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代替实施例4中使用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除此之外,与实施例4同样地得到叠层PET薄膜。
“叠层膜形成涂布液”涂布液A1和涂布液B1,使用与实施例4相同的涂布液。
涂布液C4将由下述的共聚组分形成的含有长链烷基的丙烯酸树脂溶解于含有异丙醇10重量%和正丁基溶纤剂5重量%的水中而形成的水性涂布液。
<共聚成分>
甲基丙烯酸山萮酯62重量%(长链烷基链的碳数为22)甲基丙烯酸月桂酯3重量%(长链烷基链的碳数为12)甲基丙烯酸 25重量%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 10重量%将上述的涂布液A1和涂布液B1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涂布液A1/涂布液B1=25/75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液在常温下熟化5天(简称为熟化涂布液2)。然后,将该熟化涂布液2和涂布液C4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熟化涂布液2/涂布液C4=100/20的比例混合,将由此得到的混合液作为叠层膜形成涂布液。结果示于表1中。其导电性、防污性、透明性、检查性、低聚物的析出抑制性等均优异。
(实施例11)使用下述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代替实施例4中使用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除此之外,与实施例4同样地得到叠层PET薄膜。
“叠层膜形成涂布液”涂布液A1,使用与实施例4相同的涂布液。
涂布液B2将作为环氧交联剂的、山梨糖醇聚缩水甘油醚系环氧交联剂(ナガセケムテツクス(株)制“デナコ-ル”EX-614B(分子量约550、环氧当量173、水溶率94%))溶解于水中而形成的水性涂布液。
涂布液C4,使用与实施例9相同的涂布液。
将上述的涂布液A1和涂布液B2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涂布液A1/涂布液B2=25/75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液在常温下熟化5天(简称为熟化涂布液4)。然后,将该熟化涂布液4和涂布液C4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熟化涂布液4/涂布液C4=100/20的比例混合,将由此获得的混合液作为叠层膜形成涂布液。结果示于表1中。其导电性、防污性、透明性、检查性、低聚物的析出抑制性等均优异。
(实施例12)作为在实施例1中使用的PET粒料,使用不含粒子的PET粒料(特性粘度0.65dl/g),并使用下述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叠层PET薄膜。
“叠层膜形成涂布液”涂布液A1、涂布液B1和涂布液C1,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涂布液。
将上述的涂布液A1和涂布液B1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涂布液A1/涂布液B1=25/75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液在常温下熟化5天(简称为熟化涂布液2)。然后,将该熟化涂布液2和涂布液C1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熟化涂布液2/涂布液C1=100/20的比例混合,将由此获得的混合液作为叠层膜形成涂布液。结果示于表1中。其导电性、防污性、透明性、检查性、低聚物的析出抑制性等均优异。
(实施例13)使用下述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代替实施例4中使用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除此之外,与实施例4同样地得到叠层PET薄膜。
“叠层膜形成涂布液”涂布液A1和涂布液B1,使用与实施例4相同的涂布液。
涂布液C5将由下述的共聚组分形成的含有长链烷基的丙烯酸树脂溶解于含有异丙醇10重量%和正丁基溶纤剂5重量%的水中而形成的水性涂布液。
<共聚成分>
甲基丙烯酸山萮酯62重量%(长链烷基链的碳数为22)甲基丙烯酸月桂酯3重量%(长链烷基链的碳数为18)甲基丙烯酸 25重量%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 10重量%将上述的涂布液A1和涂布液B1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涂布液A1/涂布液B1=25/75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液在常温下熟化5天(简称为熟化涂布液2)。然后,将该熟化涂布液2和涂布液C5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熟化涂布液2/涂布液C5=100/20的比例混合,将由此获得的混合液作为叠层膜形成涂布液。结果示于表1中。其导电性、防污性、透明性、检查性、低聚物的析出抑制性等均优异。
(比较例1)使用下述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代替实施例1中使用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且使涂布层的厚度为0.08μm,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叠层PET薄膜。
“叠层膜形成涂布液”涂布液E1将聚苯乙烯磺酸铵盐(重均分子量65000)溶解于水中而形成的水性涂布液。
涂布液F1将由下述的共聚组分形成的丙烯酸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42℃)以粒子状分散于水中而形成的水性涂布液(乳液粒径为50nm)。
<共聚成分>
甲基丙烯酸甲酯 62重量%(烷基链的碳数为1)丙烯酸乙酯 35重量%(烷基链的碳数为2)
丙烯酸2重量%N-羟甲基丙烯酰胺 1重量%将上述的涂布液E1和涂布液F1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涂布液E1/涂布液F1=20/80的比例混合,将由此得到的混合液作为叠层膜形成涂布液。结果示于表2中。其导电性、防污性极差。
(比较例2)使用下述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代替实施例1中使用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叠层PET薄膜。
“叠层膜形成涂布液”涂布液A1,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涂布液。
涂布液B3将作为环氧交联剂的、聚甘油聚缩水甘油醚系环氧交联剂(ナガセケムテツクス(株)制“デナコ-ル”EX-512(分子量约630、环氧当量168、水溶率100%))溶解于水中而形成的水性涂布液。
涂布液G1将由下述的共聚组分形成的含有长链烷基的丙烯酸树脂溶解于含有异丙醇5重量%和正丁基溶纤剂5重量%的水中而形成的水性涂布液。
<共聚成分>
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70重量%(长链烷基链的碳数为8)甲基丙烯酸 25重量%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 5重量%将上述的涂布液A1和涂布液B3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涂布液A1/涂布液B3=25/75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液在常温下熟化5天(简称为熟化涂布液5)。然后,将该熟化涂布液5和涂布液G1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熟化涂布液5/涂布液G1=100/20的比例混合,将由此获得的混合液作为叠层膜形成涂布液。结果示于表2中。其防污性差。
(比较例3)
作为在实施例1中使用的PET粒料,使用含有14重量%氧化钛且含有0.5重量%的平均粒径为4μm的二氧化硅粒子的PET粒料(特性粘度0.62dl/g),并使用下述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叠层PET薄膜。应予说明,得到的PET薄膜的厚度为188μm,叠层膜的厚度为0.025μm。结果示于表2中,虽然其导电性、防污性良好,但由氧化钛带来的遮蔽性呈现出来,完全得不到透明性,不适于作为偏振片保护用薄膜使用。另外,内部异物量也不能定量化。
“叠层膜形成涂布液”涂布液A1,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涂布液。
涂布液B3将作为环氧交联剂的、聚甘油聚缩水甘油醚系环氧交联剂(ナガセケムテツクス(株)制“デナコ-ル”EX-512(分子量约630、环氧当量168、水溶率100%))溶解于水中而形成的水性涂布液。
涂布液C1,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涂布液。
将上述的涂布液A1和涂布液B3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涂布液A1/涂布液B3=25/75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液在常温下熟化5天(简称为熟化涂布液5)。然后,将该熟化涂布液5和涂布液C1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熟化涂布液5/涂布液C1=100/20的比例混合,将由此获得混合液作为叠层膜形成涂布液。
(比较例4)作为在实施例1中使用的PET粒料,使用含有0.2重量%的平均粒径为1.5μm的二氧化硅粒子的PET粒料(特性粘度0.63dl/g),并使用下述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叠层PET薄膜。得到的PET薄膜的厚度为7μm,叠层膜的厚度为0.025μm。结果示于表2中。虽然其导电性、防污性良好,但透明性、检查性差。另外,透明性差,内部异物量也是不能定量化的水平。
“叠层膜形成涂布液”涂布液A1,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涂布液。
涂布液B3将作为环氧交联剂的、聚甘油聚缩水甘油醚系环氧交联剂(ナガセケムテツクス(株)制“デナコ-ル”EX-512(分子量约630、环氧当量168、水溶率100%))溶解于水中而形成的水性涂布液。
涂布液C1,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涂布液。
将上述的涂布液A1和涂布液B3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涂布液A1/涂布液B3=25/75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液在常温下熟化5天(简称为熟化涂布液5)。然后,将该熟化涂布液5和涂布液C1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熟化涂布液5/涂布液C1=100/20的比例混合,将由此获得的混合液作为叠层膜形成涂布液。
(比较例5)使用下述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代替实施例4中使用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除此之外,与实施例4同样地得到叠层PET薄膜。
“叠层膜形成涂布液”涂布液A1、涂布液B1和涂布液C1,使用与实施例4相同的涂布液。
将上述的涂布液A1和涂布液B1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涂布液A1/涂布液B1=40/60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液在常温下熟化5天(简称为熟化涂布液3)。然后,将该熟化涂布液3和涂布液C1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熟化涂布液3/涂布液C1=100/10的比例混合,将由此获得的混合液作为叠层膜形成涂布液。结果示于表1中。其防污性差。
(比较例6)使用下述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代替实施例4中使用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除此之外,与实施例4同样地得到叠层PET薄膜。
“叠层膜形成涂布液”涂布液A1和涂布液B1,使用与实施例4相同的涂布液。
涂布液G2将由下述的共聚组分形成的含有长链烷基的丙烯酸树脂溶解于含有异丙醇5重量%和正丁基溶纤剂5重量%的水中而形成的水性涂布液。
<共聚成分>
甲基丙烯酸月桂酯 70重量%(长链烷基链的碳数为12)甲基丙烯酸 25重量%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 5重量%将上述的涂布液A1和涂布液B1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涂布液A1/涂布液B1=25/75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液在常温下熟化5天(简称为熟化涂布液2)。然后,将该熟化涂布液2和涂布液G2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熟化涂布液2/涂布液G2=100/20的比例混合,将由此获得的混合液作为叠层膜形成涂布液。结果示于表1中。其防污性差。
表1

表2

(实施例14)将相对于高纯度对苯二甲酸100kg含有乙二醇45kg的浆液,用4小时依次供给到预先加入了二(羟乙基)对苯二甲酸酯约123kg的、且保持在温度250℃、压力1.2×105Pa下的酯化反应槽中。供给结束后,再用1小时进行酯化反应,将该酯化反应生成物移送至缩聚槽中。接着,向移送有酯化反应生成物的上述缩聚反应槽中,添加二乙基膦酰基乙酸乙酯0.01重量份,再添加乙酸镁4水盐0.04重量份,再添加作为聚合催化剂的三氧化锑(住友金属矿山(株)制),并使相对于得到的聚酯按锑原子换算成为400ppm。进而,作为添加剂,添加平均粒径2.3μm、比表面积300m2/g的二氧化硅粒子,并使其相对于聚酯为0.04重量%。然后,一边以30rpm搅拌低聚物,一边用60分钟将反应体系从250℃升温至285℃,同时,将压力降低至40Pa为止。应予说明,直至到达最终压力为止的时间为60分钟。在达到规定的搅拌扭矩时刻,用氮气吹扫反应体系,使其恢复至常压,停止缩聚反应,在20℃的冷水中以线束状挤出,立即进行切断,从而得到聚酯的粒料。应予说明,从减压开始至达到规定的搅拌扭矩的时间为3小时。
得到的聚酯粒料,其特性粘度为0.62dl/g,羧基末端基量为40当量/吨,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78℃,环状三聚物的含有量为1.1重量%。
将该聚酯粒料真空干燥至水分率为20ppm后,供给到挤出机中,在285℃的温度下熔融,用8μm截止不锈钢纤维烧结过滤器(FSS)过滤后,从模唇间隙为3.5mm的T字型口模挤出成片状,采用施加静电流延法将其卷绕到表面温度为25℃的镜面流延鼓上,使其冷却固化。将这样得到的未拉伸薄膜加热至92℃的温度,沿纵向拉伸3.5倍,制成单轴拉伸薄膜。在空气中,对该单轴拉伸薄膜施加电晕放电处理,使其润湿张力为50mN/m以上,在其处理面上涂布下述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一边将涂布有叠层膜形成涂布液的单轴拉伸薄膜用夹子夹持,一边导入到预热区中,在115℃的温度下干燥。然后,接着连续地在100℃温度的加热区中沿横向拉伸3.8倍,进而,在温度225℃的加热区中施加2.6秒的热处理,然后在230℃的加热区中施加2.6秒的热处理。按照上述的方法,得到完成了结晶取向的叠层PET薄膜,卷取前在薄膜的两面用除尘器除去表面的灰尘。得到的PET薄膜的厚度为38μm,叠层膜的厚度为0.025μm。结果示于表3和表4中。其导电性、脱模性、100μm以上的内部异物、雾度、厚度不匀、100μm以上的附着异物等均优异。
“叠层膜形成涂布液”涂布液A1由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聚苯乙烯磺酸形成的复合物的水性涂布液(Bayer公司/H.C.Starck公司(德国)制“Baytron”P)。
涂布液B3将作为环氧交联剂的、聚甘油聚缩水甘油醚系环氧交联剂(ナガセケムテツクス(株)制“デナコ-ル”EX-512(分子量约630、环氧当量168、水溶率100%))溶解于水中而形成的水性涂布液。
涂布液C2将由下述的共聚组分形成的含有长链烷基的丙烯酸树脂溶解于含有异丙醇5重量%和正丁基溶纤剂5重量%的水中而形成的水性涂布液。
<共聚成分>
甲基丙烯酸硬脂酯 65重量%(长链烷基的碳数为18)甲基丙烯酸25重量%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10重量%将上述的涂布液A1和涂布液B3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涂布液A1/涂布液B3=25/75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液在常温下熟化5天(简称为熟化涂布液5)。然后,将该熟化涂布液5和涂布液C2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熟化涂布液5/涂布液C2=100/25的比例混合,将由此获得的混合液作为叠层膜形成涂布液。结果示于表3和表4中。其偏光检查性、波筋状缺陷、剥离带电评价、光泽性均优异。
(实施例15)作为在实施例14中使用的PET粒料,使用含有0.07重量%的平均粒径为2.3μm的二氧化硅粒子的PET粒料(特性粘度0.62dl/g),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4同样地得到叠层PET薄膜。结果示于表3和表4中。其偏光检查性、波筋状缺陷、剥离带电评价、光泽性均优异。
(实施例16)在将实施例14中使用的PET粒料聚合时使用钛系聚合催化剂,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4同样地得到叠层PET薄膜。结果示于表3和表4中。其偏光检查性、波筋状缺陷、剥离带电评价、光泽性均优异。
(实施例17)将实施例14中的逐次双轴拉伸变更为同时双轴拉伸法,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4同样地得到叠层PET薄膜。结果示于表3和表4中。其偏光检查性、波筋状缺陷、剥离带电评价、光泽性均优异。
(实施例18)将在实施例14中使用除尘器变更为不使用,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4同样地得到叠层PET薄膜。结果示于表3和表4中。其偏光检查性、波筋状缺陷、剥离带电评价、光泽性均优异。
(实施例19)作为在实施例14中使用的PET粒料,使用含有0.06重量%的平均粒径为2.3μm的胶体二氧化硅、和0.03重量%的平均粒径为3.8μm的胶体二氧化硅的PET粒料(特性粘度0.63dl/g),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4同样地得到叠层PET薄膜。结果示于表3和表4中。其偏光检查性、波筋状缺陷、剥离带电评价、光泽性均优异。
(实施例20)作为在实施例14中使用的PET粒料,使用不含粒子的PET粒料(特性粘度0.63dl/g),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4同样地得到叠层PET薄膜。结果示于表3和表4中。其偏光检查性、波筋状缺陷、剥离带电评价、光泽性均优异。
(比较例7)使用下述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代替实施例14中使用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且,使涂布层的厚度为0.08μm,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4同样地得到叠层PET薄膜。
“叠层膜形成涂布液”涂布液E1将聚苯乙烯磺酸铵盐(重均分子量65000)溶解于水中而形成的水性涂布液。
涂布液F1将由下述的共聚组分形成的丙烯酸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42℃)以粒子状分散于水中而形成的水性涂布液(乳液粒径为50nm)<共聚成分>
甲基丙烯酸甲酯62重量%(烷基链的碳数为1)丙烯酸乙酯35重量%(烷基链的碳数为2)丙烯酸2重量%N-羟甲基丙烯酰胺 1重量%将上述的涂布液E1和涂布液F1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涂布液E1/涂布液F1=20/80的比例混合,将该混合液作为叠层膜形成涂布液。结果示于表3和表4中。剥离带电评价的结果较差。
(比较例8)使用14μm截止不锈钢粉末烧结过滤器(PSS)代替实施例14中使用的8μm截止不锈钢纤维烧结过滤器(FSS),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4同样地得到叠层PET薄膜。结果示于表3和表4中。偏光检查性差。
表3

表4

(实施例21)将相对于高纯度对苯二甲酸100kg含有乙二醇45kg的浆液,用4小时依次供给到预先加入了二(羟乙基)对苯二甲酸酯约123kg的、且保持在温度250℃、压力1.2×105Pa下的酯化反应槽中。供给结束后,再用1小时进行酯化反应,将该酯化反应生成物移送至缩聚槽中。接着,向移送有酯化反应生成物的上述缩聚反应槽中,添加二乙基膦酰基乙酸乙酯0.01重量份,再添加乙酸镁4水盐0.04重量份,再添加作为聚合催化剂的三氧化锑(住友金属矿山(株)制),并使其相对于得到的聚酯按锑原子换算成为400ppm。进而,作为添加剂,添加平均粒径0.4μm的二氧化硅粒子,并使其相对于聚酯为0.015重量%,再添加平均粒径1.5μm的二氧化硅粒子并使其相对于聚酯为0.006重量%。然后,一边以30rpm搅拌低聚物,一边用60分钟将反应体系从250℃升温至285℃,同时,将压力降低至40Pa为止。应予说明,直到到达最终压力为止的时间为60分钟。在达到规定的搅拌扭矩时刻,用氮气吹扫反应体系,使其恢复至常压,停止缩聚反应,在20℃的冷水中以线束状挤出,立即进行切断,从而得到聚酯的粒料。应予说明,从减压开始至达到规定的搅拌扭矩的时间为3小时。
得到的聚酯粒料,其特性粘度为0.63dl/g,羧基末端基量为40当量/吨,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78℃,环状三聚物的含有量为1.1重量%。
将该聚酯粒料真空干燥至水分率为20ppm后,供给到挤出机中,在285℃的温度下熔融,用8μm截止不锈钢纤维烧结过滤器(FSS)过滤。然后,从模唇间隙为3.5mm的T字型口模挤出成片状,采用施加静电流延法将其卷绕到表面温度为25℃的镜面流延鼓上,使其冷却固化。将这样得到的未拉伸薄膜加热至92℃的温度,沿纵向拉伸3.3倍,制成单轴拉伸薄膜。在空气中,对单轴拉伸薄膜施加电晕放电处理,使其润湿张力为55mN/m,在其处理面上涂布下述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一边将涂布有叠层膜形成涂布液的单轴拉伸薄膜用夹子夹持,一边导入到预热区中,在95℃的温度下干燥后,接着连续地在100℃温度的加热区中沿横向拉伸3.5倍,进而,在225℃温度的加热区中施加热处理,得到完成了结晶取向的叠层PET薄膜。得到的PET薄膜的厚度为38μm,叠层膜的厚度为0.025μm。结果示于表5和表6中。其导电性、脱模性、低聚物的析出抑制性、光泽性均优异。
“叠层膜形成涂布液”涂布液A1由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聚苯乙烯磺酸形成的复合物的水性涂布液(Bayer公司/H.C.Starck公司(德国)制“Baytron”P)。
涂布液B3将作为环氧交联剂的、聚甘油聚缩水甘油醚系环氧交联剂(ナガセケムテツクス(株)制“デナコ-ル”EX-512(分子量约630、环氧当量168、水溶率100%))溶解于水中而形成的水性涂布液。
涂布液C2将由下述的共聚组分形成的含有长链烷基的丙烯酸树脂溶解于含有异丙醇5重量%和正丁基溶纤剂5重量%的水中而形成的水性涂布液。
<共聚成分>
甲基丙烯酸硬脂酯65重量%(长链烷基的碳数为18)甲基丙烯酸 25重量%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 10重量%将上述的涂布液A1和涂布液B3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涂布液A1/涂布液B3=25/75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液在常温下熟化5天(简称为熟化涂布液5)。然后,将该熟化涂布液5和涂布液C2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熟化涂布液5/涂布液C2=100/20的比例混合,将由此得到的混合液作为叠层膜形成涂布液。应予说明,此时,各涂布液的固形物重量比为涂布液A1/涂布液B3/涂布液C2=25/75/20。
(实施例22)
作为在实施例21中使用的PET粒料,使用含有0.06重量%的平均粒径为1.5μm的二氧化硅粒子的PET粒料(特性粘度0.63dl/g),并使用下述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且使PET薄膜的厚度为16μm,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1同样地得到叠层PET薄膜。
“叠层膜形成涂布液”涂布液A1、涂布液B3,使用与实施例21相同的涂布液。
涂布液C1将由下述的共聚组分形成的含有长链烷基的丙烯酸树脂溶解于含有异丙醇10重量%和正丁基溶纤剂5重量%的水中而形成的水性涂布液。
<共聚成分>
甲基丙烯酸山萮酯 65重量%(长链烷基链的碳数为22)甲基丙烯酸25重量%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10重量%将上述的涂布液A1和涂布液B3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涂布液A1/涂布液B3=40/60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液在常温下熟化5天(简称为熟化涂布液6)。然后,将该熟化涂布液6和涂布液C1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熟化涂布液6/涂布液C1=100/15的比例混合,将由此获得的混合液作为叠层膜形成涂布液。结果示于表5和表6中。其导电性、脱模性、低聚物的析出抑制性、光泽性均优异。
(实施例23)使用下述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代替实施例22中使用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2同样地得到叠层PET薄膜。
“叠层膜形成涂布液”涂布液A1、涂布液B3、涂布液C1,使用与实施例22相同的涂布液。
将上述的涂布液A1和涂布液B3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涂布液A1/涂布液B3=25/75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液在常温下熟化5天(简称为熟化涂布液5)。然后,将该熟化涂布液5和涂布液C1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熟化涂布液5/涂布液C1=100/20的比例混合,将由此获得的混合液作为叠层膜形成涂布液。结果示于表5和表6中。其导电性、脱模性、低聚物的析出抑制性、光泽性均优异。
(实施例24)使用下述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代替实施例22中使用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2同样地得到叠层PET薄膜。
“叠层膜形成涂布液”涂布液A1、涂布液B3、涂布液C1,使用与实施例22相同的涂布液。
将上述的涂布液A1和涂布液B3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涂布液A1/涂布液B3=25/75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液在常温下熟化5天(简称为熟化涂布液5)。然后,将该熟化涂布液5和涂布液C1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熟化涂布液5/涂布液C1=100/40的比例混合,将由此获得的混合液作为叠层膜形成涂布液。结果示于表5和表6中。其导电性、脱模性、低聚物的析出抑制性、光泽性均优异。
(实施例25)使用下述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代替实施例22中使用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2同样地得到叠层PET薄膜。
“叠层膜形成涂布液”涂布液A1、涂布液B3、涂布液C1,使用与实施例22相同的涂布液。
将上述的涂布液A1和涂布液B3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涂布液A1/涂布液B3=25/75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液在常温下熟化5天(简称为熟化涂布液5)。然后,将该熟化涂布液5和涂布液C1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熟化涂布液5/涂布液C1=100/100的比例混合,将由此获得的混合液作为叠层膜形成涂布液。结果示于表5和表6中。其导电性、脱模性、低聚物的析出抑制性、光泽性均优异。
(实施例26)作为在实施例22中使用的PET粒料,使用不含粒子的PET粒料(特性粘度0.65dl/g),并使用下述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且使PET薄膜的厚度为100μm,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2同样地得到叠层PET薄膜。
“叠层膜形成涂布液”涂布液A1和涂布液B3,使用与实施例22相同的涂布液。
涂布液C6将由下述的共聚组分形成的含有长链烷基的丙烯酸树脂溶解于含有异丙醇10重量%和正丁基溶纤剂5重量%的水中而形成的水性涂布液。
<共聚成分>
甲基丙烯酸山萮酯 70重量%(烷基链的碳数为22)甲基丙烯酸30重量%将上述的涂布液A1和涂布液B3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涂布液A1/涂布液B3=25/75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液在常温下熟化5天(简称为熟化涂布液5)。然后,将该熟化涂布液5和涂布液C6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熟化涂布液5/涂布液C6=100/20的比例混合,将由此获得的混合液作为叠层膜形成涂布液。结果示于表5和表6中。其导电性、脱模性、低聚物的析出抑制性、光泽性均优异。
(实施例27)使用下述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代替实施例26中使用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6同样地得到叠层PET薄膜。
“叠层膜形成涂布液”涂布液A1、涂布液B3、涂布液C2,使用与实施例21相同的涂布液。
将上述的涂布液A1和涂布液B3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涂布液A1/涂布液B3=25/75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液在常温下熟化5天(简称为熟化涂布液5)。然后,将该熟化涂布液5和涂布液C2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熟化涂布液5/涂布液C2=100/30的比例混合,将由此获得的混合液作为叠层膜形成涂布液。结果示于表5和表6中。其导电性、脱模性、低聚物的析出抑制性、光泽性均优异。
(实施例28)
使用下述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代替实施例26中使用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6同样地得到叠层PET薄膜。
“叠层膜形成涂布液”涂布液A1,使用与实施例21相同的涂布液。
涂布液B1将作为环氧交联剂的、聚羟基链烷聚缩水甘油醚系环氧交联剂(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株)制CR-5L(环氧当量180、水溶率100%))溶解于水中而形成的水性涂布液。
涂布液C1,使用与实施例22相同的涂布液。
将上述的涂布液A1和涂布液B1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涂布液A1/涂布液B1=25/75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液在常温下熟化5天(简称为熟化涂布液2)。然后,将该熟化涂布液2和涂布液C1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熟化涂布液2/涂布液C1=100/20的比例混合,将由此获得的混合液作为叠层膜形成涂布液。结果示于表5和表6中。其导电性、脱模性、低聚物的析出抑制性、光泽性均优异。
(实施例29)针对实施例28,在与设置有叠层膜的面相反的面上,采用在线涂布法,在设置该叠层膜的同时,设置由下述的聚酯树脂形成的涂布层,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8同样地进行,得到叠层PET薄膜。应予说明,此时,设置有该涂布层的一侧的表面粗糙度为SRa=5nm、SRz=70nm。结果示于表5和表6中。其导电性、脱模性、低聚物的析出抑制性、光泽性均优异。进而,在相反面上设置的由聚酯树脂形成的涂布层上设置氧化聚合型印刷油墨层的场合,粘合性优异。
“涂布层形成涂布液”聚酯树脂水分散体将由下述的共聚成分形成的聚酯树脂以粒子状分散于水中而形成的水性涂布液。
<共聚成分>
对苯二甲酸70摩尔%间苯二甲酸23摩尔%5-钠磺基间苯二甲酸7摩尔%乙二醇70摩尔%二乙二醇 30摩尔%(实施例30)作为在实施例21中使用的PET粒料,使用含有0.016重量%的平均粒径为1.5μm的二氧化硅粒子的PET粒料(特性粘度0.63dl/g),并使用下述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1同样地得到叠层PET薄膜。
“叠层膜形成涂布液”涂布液A1和涂布液B3,使用与实施例21相同的涂布液。
涂布液C1,使用与实施例22相同的涂布液。
将上述的涂布液A1和涂布液B3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涂布液A1/涂布液B3=25/75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液在常温下熟化5天(简称为熟化涂布液5)。然后,将该熟化涂布液5和涂布液C1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熟化涂布液5/涂布液C1=100/20的比例混合,将由此获得的混合液作为叠层膜形成涂布液。结果示于表5和表6中。其导电性、脱模性、低聚物的析出抑制性、光泽性均优异。
(比较例9)使用下述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代替实施例21中使用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且使涂布层的厚度为0.08μm,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1同样地得到叠层PET薄膜。
“叠层膜形成涂布液”涂布液E1将聚苯乙烯磺酸铵盐(重均分子量65000)溶解于水中而形成的水性涂布液。
涂布液F1
将由下述的共聚组分形成的丙烯酸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42℃)以粒子状分散于水中而形成的水性涂布液(乳液粒径为50nm)。
<共聚成分>
甲基丙烯酸甲酯62重量%(烷基链的碳数为1)丙烯酸乙酯35重量%(烷基链的碳数为2)丙烯酸2重量%N-羟甲基丙烯酰胺 1重量%将上述的涂布液E1和涂布液F1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涂布液E1/涂布液F1=20/80的比例混合,将该混合液作为叠层膜形成涂布液。结果示于表5和表6中。导电性、脱模性极差。
(比较例10)使用下述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代替实施例21中使用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1同样地得到叠层PET薄膜。
“叠层膜形成涂布液”涂布液A1和涂布液B3,使用与实施例21相同的涂布液。
涂布液G1将由下述的共聚组分形成的含有长链烷基的丙烯酸树脂溶解于含有异丙醇5重量%和正丁基溶纤剂5重量%的水中而形成的水性涂布液。
<共聚成分>
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70重量%(长链烷基链的碳数为8)甲基丙烯酸 25重量%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 5重量%将上述的涂布液A1和涂布液B3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涂布液A1/涂布液B3=25/75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液在常温下熟化5天(简称为熟化涂布液5)。然后,将该熟化涂布液5和涂布液G1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熟化涂布液5/涂布液G1=100/20的比例混合,将由此获得的混合液作为叠层膜形成涂布液。结果示于表5和表6中。脱模性、低聚物析出抑制性极差。
(比较例11)使用下述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代替实施例21中使用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叠层PET薄膜。
“叠层膜形成涂布液”涂布液A1和涂布液B3,使用与实施例21相同的涂布液。
涂布液G2将由下述的共聚组分形成的含有长链烷基的丙烯酸树脂溶解于含有异丙醇5重量%和正丁基溶纤剂5重量%的水中而形成的水性涂布液。
<共聚成分>
甲基丙烯酸月桂酯 70重量%(长链烷基链的碳数为12)甲基丙烯酸25重量%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5重量%将上述的涂布液A1和涂布液B3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涂布液A1/涂布液B3=25/75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液在常温下熟化5天(简称为熟化涂布液5)。然后,将该熟化涂布液5和涂布液G2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熟化涂布液5/涂布液G2=100/20的比例混合,将由此获得的混合液作为叠层膜形成涂布液。结果示于表5和表6中。脱模性差。
(比较例12)作为在实施例21中使用的PET粒料,使用含有0.06重量%的平均粒径为1.5μm的二氧化硅粒子的PET粒料(特性粘度0.63dl/g),并使用下述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且使PET薄膜的厚度为16μm,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1同样地得到叠层PET薄膜。
“叠层膜形成涂布液”涂布液A1和涂布液B3,使用与实施例21相同的涂布液。
涂布液C1将由下述的共聚组分形成的含有长链烷基的丙烯酸树脂溶解于含有异丙醇10重量%和正丁基溶纤剂5重量%的水中而形成的水性涂布液。
<共聚成分>
甲基丙烯酸山萮酯65重量%(长链烷基链的碳数为22)甲基丙烯酸 25重量%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 10重量%将上述的涂布液A1和涂布液B3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涂布液A1/涂布液B3=25/75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液在常温下熟化5天(简称为熟化涂布液5)。然后,将该熟化涂布液5和涂布液C1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熟化涂布液5/涂布液C1=100/5的比例混合,将由此获得的混合液作为叠层膜形成涂布液。结果示于表5和表6中。脱模性极差。
(比较例13)作为在比较例12中使用的PET粒料,使用含有0.06重量%的平均粒径为1.5μm的二氧化硅粒子的PET粒料(特性粘度0.63dl/g),并使用下述的叠层膜形成涂布液,且使PET薄膜的厚度为16μm,除此之外,与比较例12同样地得到叠层PET薄膜。
“叠层膜形成涂布液”涂布液A1、涂布液B3、涂布液C1,使用与比较例12相同的涂布液。
将上述的涂布液A1和涂布液B3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涂布液A1/涂布液B3=40/60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液在常温下熟化5天(简称为熟化涂布液6)。然后,将该熟化涂布液6和涂布液C1按照固形物重量比为熟化涂布液6/涂布液C1=100/10的比例混合,将由此获得的混合液作为叠层膜形成涂布液。结果示于表5和表6中。脱模性差。
(比较例14)采用直流磁控管溅射法,在东丽(株)制的双轴拉伸聚酯薄膜“ルミラ一”U35的未处理面上,制成由厚度为150nm的ITO(铟·锡复合氧化物)膜形成的导电性金属氧化物层。
结果示于表5和表6中,虽然光泽性极优异,但脱模性极差。另外,由于本制法必须在高真空下进行,因此难以连续制膜,在成本上也是非常不利的方法。
表5

表6

工业实用性本发明涉及叠层薄膜、特别是涉及通过涂敷来设置有叠层膜的叠层薄膜。
进而,本发明的叠层薄膜具有高水平的导电性,脱模性、耐水性优异,进而还兼有加热时的低聚物析出抑制性。因此,作为在有关光学构件的表面保护用途等中使用的工程薄膜,可以发挥出优异的功能,是很有用的。例如,可用作液晶电视、车载导航装置用显示器、便携电话的液晶显示器、计算机显示器等中使用的偏振片等的加工、实际安装时用于表面保护的偏振片保护用叠层薄膜。
另外,本发明的叠层薄膜具有高水平的导电性,脱模性、耐水性、光泽性均优异,进而还兼有加热时的低聚物析出抑制性。因此,作为在有关光学构件的转印用途等中使用的工程薄膜,可以发挥出优异的功能,是很有用的。例如,在将向成型部件直接热转印的热压印箔法、在注射成型的同时进行转印印刷的模内转印法、将转印用薄膜和成型部件之间的空气减压后,通过加压加热进行转印印刷的真空压制转印法等方法中使用的转印箔用叠层薄膜、光学用构件转印而使用的场合,作为采用剥离法、溶液流延法等方法获得的具有脱模功能的转印用叠层薄膜是很有用的。
本发明中表示数值范围的“以上”、“以下”包括本数。
权利要求
1.一种叠层薄膜,其特征在于,是在热塑性树脂薄膜的至少一面上,设置有含有组合物(A)、环氧系交联剂(B)、具有碳数为18~25的烷基链的丙烯酸系树脂(C)而形成的叠层膜的叠层薄膜,组合物(A)为至少含有聚噻吩和聚阴离子的组合物和/或含有聚噻吩衍生物和聚阴离子的组合物;并且,在叠层膜中,相对于组合物(A)和交联剂(B)和/或其反应生成物的合计100重量份,含有15~100重量份的具有碳数为18~25的烷基链的丙烯酸系树脂(C);并且,该叠层薄膜的至少一面的3维中心线平均粗糙度(SRa)为3~50nm;并且,在该叠层薄膜中所含有的平均粒径为100μm以上的内部异物不足10个/m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薄膜,其特征在于,相对于组合物(A)和环氧交联剂(B)和/或其反应生成物,按固形物重量比计,环氧系交联剂(B)和/或其反应生成物的总量为50~95重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薄膜,其特征在于,在叠层膜中,相对于组合物(A)和交联剂(B)和/或其反应生成物的合计100重量份,含有15~40重量份的具有碳数为18~25的烷基链的丙烯酸系树脂(C)。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薄膜,其特征在于,叠层薄膜的雾度为5%以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薄膜,其特征在于,叠层薄膜的3维十点平均粗糙度(SRz)为1000nm以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薄膜,其特征在于,叠层薄膜的至少一面的3维十点平均粗糙度(SRz)为500nm以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薄膜,其特征在于,3维中心线平均粗糙度(SRa)为3~15n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薄膜,其特征在于,叠层膜的导电性为1×103~1×107Ω/□。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薄膜,其特征在于,在对于叠层薄膜的横向测定的截面厚度变化中,在横向上每隔3cm测定的0.3μm以上的厚度不匀的个数为5个以下/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薄膜,其特征在于,100μm以上的附着异物不足10个/m2。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薄膜,其特征在于,热塑性树脂薄膜的树脂聚合催化剂使用了钛化合物。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薄膜,其特征在于,是采用同时双轴拉伸法而制造的。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薄膜,其特征在于,是在叠层薄膜的至少一面上设置粘合剂层而形成的。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薄膜,其特征在于,是在叠层薄膜上的与设置有叠层膜的面相反的面上设置粘合剂层而形成的。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薄膜,其特征在于,热塑性树脂薄膜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或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薄膜,其特征在于,它是偏振片保护用薄膜。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薄膜,其特征在于,它是转印用薄膜。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叠层薄膜,其特征在于,3维中心线平均粗糙度(SRa)为3~10nm。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叠层薄膜,其特征在于,它被用于转印箔。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叠层薄膜,其特征在于,与设置有叠层膜的面相反的面的3维中心线平均粗糙度(SRa)为3~15nm。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薄膜,其特征在于,是在叠层薄膜的与设置有叠层膜的面相反的一侧上,设置由选自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丙烯酸树脂中的至少1种树脂形成的层而成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叠层薄膜,其特征在于,是在热塑性树脂薄膜的至少一面上,设置由组合物(A)、环氧系交联剂(B)、具有碳数为18~25的烷基链的丙烯酸系树脂(C)形成的叠层膜而成的叠层薄膜,组合物(A)为至少含有聚噻吩和聚阴离子的组合物和/或含有聚噻吩衍生物和聚阴离子的组合物,并且,在叠层膜中,相对于组合物(A)和交联剂(B)和/或其反应生成物的合计100重量份,含有15~100重量份的上述的丙烯酸系树脂(C),并且,该叠层薄膜的至少一面的3维中心线平均粗糙度(SRa)为3~50nm,并且,在该叠层薄膜中所含有的平均粒径为100μm以上的内部异物少于10个/m
文档编号B32B27/36GK101065246SQ200580040
公开日2007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9日
发明者高田育, 柳桥真人, 牛岛正人 申请人:东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