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环氧棉子油酸丁酯的汽车内饰件表面复合机织面料专用粘结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3738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含有环氧棉子油酸丁酯的汽车内饰件表面复合机织面料专用粘结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粘结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有环氧棉子油酸丁酯的汽车内饰件表面复合机织面料专用粘结剂。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内饰件表面的装饰性材料中有针织面料或皮革等,产品的成型工艺为模压工艺或低压注塑工艺。模压时多采用先裁剪好布料,再模压包边,裁剪工艺人员使用最大,每个人的裁剪的方式方法不一样,所以产品的一致性无法保障,模压工艺的生产效率低,次品率高,使用人工的数量大,从半成品到成品的整个生产流程复杂。而低压注塑工艺的成本过高,设备投入大,对面料的延伸要求极高,急需一种性能优异的汽车内饰件用胶水,满足生产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环氧棉子油酸丁酯的汽车内饰件表面复合机织面料专用粘结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有环氧棉子油酸丁酯的汽车内饰件表面复合机织面料专用粘结剂,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EVA 60-65、萜烯树脂T-120 15-20,酚醛树脂240212-15,石蜡3-5,氧化聚乙烯蜡O. 5-1,改性页岩粉2_4、改性树木灰烬3. 5-6. 8、纳米竹炭粉1.5-2. 5,硅烷偶联剂A-151 O. 8-1. 7,甲基丙烯酸正丁酯O. 4-0. 6,甘油三醋酸酯O. 2-0. 5,环氧棉子油酸丁酯1-2,环氧大豆油1-2,抗氧剂168 1-2,抗氧剂T501O. 1-0. 3,二茂铁 1-2 ;
改性页岩粉的制备方法为
(1)、将页岩于500-6001下煅烧8-10小时,粉碎,过100-200目筛;
(2)、再将过筛后的页岩粉用浓度为10-12%的乙酸溶液浸泡4-6小时后,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
(3)、在烘干后的页岩粉中加入相当于其重量1.5-2. 5%的环氧大豆油、2-3%的a-氰基丙烯酸酯,在3000-4000转/分下搅拌30-40分钟后,烘干粉碎,过400-500目筛,即得;
改性树木灰烬的制备方法为
(I)、树木灰烬用浓度为10-15%的双氧水溶液浸泡4-6小时后,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 (3)、在烘干后的树木灰烬中加入相当于其重量1-2%的氯化石蜡、2. 5-3. 5%的a-氰基丙烯酸酯,在4000-4600转/分下搅拌20-30分钟后,烘干粉碎,即得。所述的一种含有环氧棉子油酸丁酯的汽车内饰件表面复合机织面料专用粘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EVA为美国杜邦560。
所述的一种含有环氧棉子油酸丁酯的汽车内饰件表面复合机织面料专用粘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结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捏合机预加热至壁温190-205°c;
(2)然后按重量份加入EVA、萜烯树脂T-120、酚醛树脂2402、硅烷偶联剂A-151、环氧棉子油酸丁酯、抗氧剂168、抗氧剂T501,捏合40-60min ;
(3)后按重量份加入剩余原料,于170-190°C下捏合30-50min,取出冷却即得。所述的一种含有环氧棉子油酸丁酯的汽车内饰件表面复合机织面料专用粘结剂,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的粘结剂在汽车内饰件表面复合机织面料的方法为
(1)、在需要复合机织面料的内饰件表面喷涂粘结剂;
(2)、将内饰件放置于下模中凸台上固定,且内饰件周围的下模凸台外侧设有容纳上模切刀的环形凹腔;
(3)、将成卷的机织面料拉动至凸台处并覆盖在内饰件上;
(4)、上模下压,施加压力20-25Mpa,上模模头下表面与内饰件表面形状吻合,将机织面料压紧贴合于内饰件表面,成型周期13-17秒,保压10-15秒;
(5)、采用手工切去内饰件周边多余的机织面料;或者在复合面料过程中,上模模头周边设有弹性伸缩的切刀,切刀下沉,伸入到所述的环形凹腔内,切除内饰件周边多余的机织面料;
(6)、上模回弹,取出复合了机织面料内饰件,人工对多余面料进行包边,即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粘结剂的制备原料含有纳米竹炭粉以及改性树木灰烬,耐温性好,粘结强度高,非常适用于汽车内饰件表面复合机织面料,复合效果平整,长期使用不会起泡。


图1为利用本发明在汽车内饰件表面复合机织面料使用的模具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含有环氧棉子油酸丁酯的汽车内饰件表面复合机织面料专用粘结剂,其是由下述重量份(kg)的原料制得美国杜邦560 EVA 63、萜烯树脂T-120 20,酚醛树脂240214. 5,石蜡5,氧化聚乙烯蜡O. 6,改性页岩粉4、改性树木灰烬6. 8、纳米竹炭粉2. 5,硅烷偶联剂A-151 1.2,甲基丙烯酸正丁酯0.5,甘油三醋酸酯O. 5,环氧棉子油酸丁酯1.4,环氧大豆油1. 2,抗氧剂168 2,抗氧剂T501 O. 13,二茂铁1. 4 ;
改性页岩粉的制备方法为
(1)、将页岩于560°C下煅烧10小时,粉碎,过200目筛;
(2)、再将过筛后的页岩粉用浓度为11.5%的乙酸溶液浸泡5小时后,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
(3)、在烘干后的页岩粉中加入相当于其重量2.2%的环氧大豆油、2. 3%的a-氰基丙烯酸酯,在4000转/分下搅拌40分钟后,烘干粉碎,过500目筛,即得;
改性树木灰烬的制备方法为
(I)、树木灰烬用浓度为10%的双氧水溶液浸泡4小时后,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
干;(3)、在烘干后的树木灰烬中加入相当于其重量1%的氯化石蜡、2. 8%的a-氰基丙烯酸酯,在4000转/分下搅拌30分钟后,烘干粉碎,即得。所述的粘结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捏合机预加热至壁温197°c;
(2)然后按重量份加入EVA、萜烯树脂T-120、酚醛树脂2402、硅烷偶联剂A-151、环氧棉子油酸丁酯、抗氧剂168、抗氧剂T501,捏合60min ;
(3)后按重量份加入剩余原料,于175°C下捏合50min,取出冷却即得。参见附图,本发明的模具包括有上模6、下模4,下模4上具有供内饰件3放置固定的凸台1,内饰件5上粘有皮革,下模4上、凸台I周边环绕有容纳上模切刀3的环形凹腔2 ;上模切刀3为环形结构,滑动套装在上模6模头周边,通过设置在上模6上的另外的驱动 机构,推动上模6切刀运动以实现切割功能。上述的上模切刀3结构也可以不设,采用人工剪边。本发明模具具有左、右二个凸台,可同时进行二个不同结构内饰件5的复合面料。利用所述的粘结剂在汽车内饰件表面复合机织面料的方法为
(1)、在需要复合机织面料的内饰件表面喷涂粘结剂;
(2)、将内饰件放置于下模中凸台上固定,且内饰件周围的下模凸台外侧设有容纳上模切刀的环形凹腔;
(3)、将成卷的机织面料拉动至凸台处并覆盖在内饰件上;
(4)、上模下压,施加压力23Mpa,上模模头下表面与内饰件表面形状吻合,将机织面料压紧贴合于内饰件表面,成型周期13秒,保压13秒;
(5)、采用手工切去内饰件周边多余的机织面料;或者在复合面料过程中,上模模头周边设有弹性伸缩的切刀,切刀下沉,伸入到所述的环形凹腔内,切除内饰件周边多余的机织面料;
(6)、上模回弹,取出复合了机织面料内饰件,人工对多余面料进行包边,即得。经过实际验证,复合效率增加2倍,单件减少3-4个人工,经济效益明显。本实施例的粘结剂的表观粘度为4800MPa. s,剥离强度150N/2. 5cm,初粘力达到5号钢球,软化点137°C,开放时间36s, 24小时热稳定性状稳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含有环氧棉子油酸丁酯的汽车内饰件表面复合机织面料专用粘结剂,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EVA 60-65、萜烯树脂T-120 15-20,酚醛树脂 2402 12-15,石蜡3-5,氧化聚乙烯蜡O. 5_1,改性页岩粉2_4、改性树木灰烬3. 5-6. 8、纳米竹炭粉1.5-2. 5,硅烷偶联剂A-151 O. 8-1. 7,甲基丙烯酸正丁酯O. 4-0. 6,甘油三醋酸酯O. 2-0. 5,环氧棉子油酸丁酯1-2,环氧大豆油1-2,抗氧剂168 1-2,抗氧剂T501O.1-0. 3,二茂铁 1-2 ;改性页岩粉的制备方法为(1)、将页岩于500-600°C下煅烧8-10小时,粉碎,过100-200目筛;(2)、再将过筛后的页岩粉用浓度为10-12%的乙酸溶液浸泡4-6小时后,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3)、在烘干后的页岩粉中加入相当于其重量1.5-2. 5%的环氧大豆油、2-3%的a-氰基丙烯酸酯,在3000-4000转/分下搅拌30-40分钟后,烘干粉碎,过400-500目筛,即得;改性树木灰烬的制备方法为(I)、树木灰烬用浓度为10-15%的双氧水溶液浸泡4-6小时后,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3)、在烘干后的树木灰烬中加入相当于其重量1-2%的氯化石蜡、2. 5-3. 5%的a-氰基丙烯酸酯,在4000-4600转/分下搅拌20-30分钟后,烘干粉碎,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环氧棉子油酸丁酯的汽车内饰件表面复合机织面料专用粘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EVA为美国杜邦56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含有环氧棉子油酸丁酯的汽车内饰件表面复合机织面料专用粘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结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捏合机预加热至壁温190-205°C;(2)然后按重量份加入EVA、萜烯树脂T-120、酚醛树脂2402、硅烷偶联剂A-151、环氧棉子油酸丁酯、抗氧剂168、抗氧剂T501,捏合40-60min ;(3)后按重量份加入剩余原料,于170-190°C下捏合30-50min,取出冷却即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环氧棉子油酸丁酯的汽车内饰件表面复合机织面料专用粘结剂,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的粘结剂在汽车内饰件表面复合机织面料的方法为(1)、在需要复合机织面料的内饰件表面喷涂粘结剂;(2)、将内饰件放置于下模中凸台上固定,且内饰件周围的下模凸台外侧设有容纳上模切刀的环形凹腔;(3)、将成卷的机织面料拉动至凸台处并覆盖在内饰件上;(4)、上模下压,施加压力20-25Mpa,上模模头下表面与内饰件表面形状吻合,将机织面料压紧贴合于内饰件表面,成型周期13-17秒,保压10-15秒;(5)、采用手工切去内饰件周边多余的机织面料;或者在复合面料过程中,上模模头周边设有弹性伸缩的切刀,切刀下沉,伸入到所述的环形凹腔内,切除内饰件周边多余的机织面料;(6)、上模回弹,取出复合了机织面料内饰件,人工对多余面料进行包边,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环氧棉子油酸丁酯的汽车内饰件表面复合机织面料专用粘结剂,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EVA60-65、萜烯树脂T-12015-20,酚醛树脂2402 12-15,石蜡3-5,氧化聚乙烯蜡0.5-1,改性页岩粉2-4、改性树木灰烬3.5-6.8、纳米竹炭粉1.5-2.5,硅烷偶联剂A-1510.8-1.7,甲基丙烯酸正丁酯0.4-0.6,甘油三醋酸酯0.2-0.5,环氧棉子油酸丁酯1-2,环氧大豆油1-2,抗氧剂1681-2,抗氧剂T5010.1-0.3,二茂铁1-2。本发明粘结剂的制备原料含有纳米竹炭粉以及改性树木灰烬,耐温性好,粘结强度高,非常适用于汽车内饰件表面复合机织面料,复合效果平整,长期使用不会起泡。
文档编号B32B37/12GK103013392SQ2012104792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2日
发明者戴永坤 申请人:芜湖众力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