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色纱线及多功能针织面料和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47983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色纱线及多功能针织面料和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色纱线及多功能针织面料和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已经影响到全球的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在传统的纺织服装行业,以欧、美、德、意、日为代表的各大国际知名品牌,无论从产品开发与设计、生产与成衣制作、销售与产品物流等诸多方面都纷至沓来的移入我国境内,主导和影响着国内外的市场变化。然而,在给我国纺织业带来发展和机遇之同时,也给我们做技术的人们带来开发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标准的挑战。如何根据国际知名品牌的标准和要求,调整生产企业的产品结构、创新开发国际市场急需的新型、多功能的纺织服装用纱线和面料是其企业综合实力的竞争和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而针织面料具有质地柔软、吸湿透气、优异的弹性与延伸回复性,以及可生产性。针织服装服饰穿着舒适、贴身和体、无拘紧感、能充分体现人体曲线美的特质。现代针织面料更加丰富多彩,已经进入多功能化和高档化的发展阶段,各种肌理效应、不同功能的新型针织面料不断开发出来,给针织品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官效果、视觉效果和更加舒服的效果。

但现有的针织面料在新型功能性纤维的选用和搭配上单一、面料穿着服用性差、缩水率和稳定性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针织面料服用要求;而且目前的针织面料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经过各种化学功能整理的织物手感硬、弹性差、透气差、耐洗次数不高、强力下降大,整理前后经常出现色光萎暗、色光变化、跳灯严重,导致返单、续单时颜色难以复制、跟单和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多功能色纱线及多功能针织面料和制备方法,制得的针织面料具有手感细腻、飘逸柔滑、尺寸稳定性和服用性好、绿色环保、功能性持久、耐洗次数好、面料性价比高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多功能色纱线,该色纱线是由有色粘胶纤维与天丝纤维混纺成条之后,经过复合纺纱机纺成捻度为400~500T/M的环锭纺纱线,再与无捻超细FDY全拉伸的PTT聚酯纱线在络并捻机上复合成并列的多功能色纱线。

进一步地,将得到的多功能色纱线加捻,加捻方向与环锭纺纱线的加捻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将得到的多功能色纱线加捻,加捻方向为Z捻或S捻。

进一步地,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多功能色纱线中含有色粘胶纤维30~40%、天丝纤维20~30%和FDY的PTT聚酯纱线35~45%。

优选地,所述多功能色纱线中含有色粘胶纤维35%、天丝纤维25%和FDY的PTT聚酯纱线40%。

进一步地,所述环锭纺纱线与所述FDY的PTT聚酯纱线之间采用水溶性粘合剂粘结复合。

进一步地,所述水溶性粘合剂为丙烯酸酯,其含固量为5~8%;优选地,含固量为6%。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是提供一种采用所述多功能色纱线经功能整理而成的针织用多功能复合色纱线或多功能色纱线针织而成的多功能针织面料。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所述的多功能复合色纱线及多功能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上述多功能色纱线进行功能整理而成的针织用多功能复合色纱线或由所述多功能色纱线针织而成的坯布;

(2)将复合色纱线依次经松筒——入缸——精炼——水洗——HAC中和——缸内加入复配的整理剂(5~15g/l)PH5-6,50℃×30分钟——脱水——烘干——检验——络筒——包装,即得针织用多功能复合色纱线;

将针织坯布依次经精炼——水洗——HAC中和——缸内加入复配的整理剂(4~8g/l)——脱水——再次浸轧复配的多功能整理剂(8~12g/l)——拉幅定形——(磨毛、刷毛)——验布——打卷包装,即得多功能针织面料。

进一步地,所述整理剂的组分配比为:纳米高岭黏土10~20份、分散剂8~10份、GP-105哌啶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0~40份、乳化剂3~8份、交联剂3~5份和去离子水17~46份。

优选地,所述整理剂的组分配比为:纳米高岭黏土12~15份、分散剂8~10份、GP-105哌啶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5~38份、乳化剂4~6份、交联剂3~4份和去离子水20~35份。

更为优选地,所述整理剂的组分配比为:纳米高岭黏土14份、分散剂9份、GP-105哌啶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5份、乳化剂6份、交联剂4份和去离子水28份。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高岭黏土具有纳米级尺寸、层状结构以及可改质性的复合材料。它是由无数的镁、铝、硅酸盐层堆栈而成,其化学式为:(Al2-xMgx)(Si4)O10(OH)2Mgn+x/n.mH2O,当纳米黏土的八面与四面体层中的原子(如Al3+)被低价数的原子(如Mg2+)所取代时,黏土层内的电荷平衡将被破坏而吸附阳离子(Mgn+)至层间以恢复电中性。因此提高了高分子的稳定性、耐热性,强化了高分子基材的机械稳定性能。本发明将具有纳米级尺寸、层状结构、无数的镁、铝、硅酸盐层堆栈而成的黏土与抗皱、抗起毛起球的GP-105哌啶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配伍组合,由于镁、铝、硅酸盐层自身也具有透气、透水的性质,可有效增加水分、气体在高分子基材中的渗透路径,从而增加了吸湿透气、保湿导湿、抗起毛起球、抗褶皱和抗菌的复合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整理剂的制备方法为:用少量的去离子水稀释纳米高岭黏土至糊状,然后加入分散剂、乳化剂和1/2的水,高速旋转搅拌10min后,再加入GP-105哌啶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交联剂和剩余的水,超声波法继续分散、乳化,直至达到足够小的分散悬浮粒子,调节乳液的pH值为7.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的各工艺条件为:缸内整理:pH5~6或者pH9~10,45~50℃×15min;浸轧整理:pH5~6,20~30℃浸轧;定形:150~180℃,2~5min。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所采用的多功能色纱线由不同收缩比例的纱线捻丝而成,由于该混纺纱线的特殊结构,具有高的抗起球性,大大增加面料使用效果;而由该多功能色纱线针织而成的织物经过整理后的面料,高岭黏土与GP-105整理剂能够围绕纤维表面形成分子屏障,高温定形之后成为一层表面张力极小的网状结构膜,达到吸湿透气、保湿导湿、抗菌抑菌的目的;制得具有吸湿透气、保湿导湿、抗菌抑菌、除臭消臭、低温产生并放射远红外线和负氧离子功能、抗起毛起球、抗褶皱的多功能面料;该面料表面触感柔软,悬垂度好,且具有手感细腻、飘逸柔滑、服用性和稳定性好,由于不染色减少环境污染、绿色环保功能性永久、面料性价比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色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色纱线加捻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色纱线,该色纱线1是由有色粘胶纤维4与天丝纤维5混纺成条之后,经过复合纺纱机纺成捻度为400~500T/M的环锭纺纱线3,再与无捻超细FDY全拉伸PTT聚酯纱线2在络并捻机上复合而成的多功能色纱线。

如图2所示,以及将若干根得到的多功能色纱线即色纱线1加捻,加捻方向与环锭纺纱线3的加捻方向相反,加捻后即得加捻的多功能复合色纱线6。

其中,所得到多功能复合色纱线6的并列复合加捻纱线的加捻方向为Z捻或S捻。按重量百分比计,多功能色纱线1或多功能复合色纱线6中含有色粘胶纤维30~40%、天丝纤维20~30%和FDY的PTT聚酯纱线35~45%;优选地,多功能色纱线1或多功能复合色纱线6中含有色粘胶纤维35%、天丝纤维25%和FDY的PTT聚酯纱线40%。

优选地,环锭纺纱线与FDY的PTT聚酯纱线之间采用水溶性粘合剂粘结复合。水溶性粘合剂为丙烯酸酯,其含固量为5~8%;优选地,含固量为6%。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和具体的介绍,以使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但是下述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发明范围。

实施例1多功能针织面料的制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多功能色纱线或多功能复合色纱线针织成针织坯布,其中,色纱线为2根S捻并列复合纱线,色纱线中含有色粘胶纤维30%、天丝纤维30%和FDY的PTT聚酯纱线40%,环锭纺纱线3的捻度为400T/M;

(2)将针织坯布依次经精炼——水洗——HAC中和——缸内加入复配的整理剂(4~8g/l)——脱水——再次浸轧复配的多功能整理剂(8~12g/l)——拉幅定形——(磨毛、刷毛)——验布——打卷包装,即得多功能色纱线针织面料。

其中,整理剂的组分配比为:纳米高岭黏土20份、分散剂10份、GP-105哌啶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40份、乳化剂8份、交联剂5份和去离子水46份。整理剂的制备方法为:用少量的去离子水稀释纳米高岭黏土至糊状,然后加入分散剂、乳化剂和1/2的水,高速旋转搅拌10min后,再加入GP-105哌啶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交联剂和剩余的水,超声波法继续分散、乳化,直至达到足够小的分散悬浮粒子,调节乳液的pH值为7.0。

其中,步骤2中的各工艺条件具体为:缸内整理:pH5,50℃×15min;浸轧整理:pH6,30℃浸轧;定形:180℃,2min。

实施例2多功能针织面料的制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多功能色纱线或多功能复合色纱线针织成针织坯布,其中,色纱线为多根Z捻并列复合纱线,色纱线中含有色粘胶纤维30%、天丝纤维30%和FDY的PTT聚酯纱线40%,环锭纺纱线3的捻度为400T/M;

(2)将针织坯布依次经精炼——水洗——HAC中和——缸内加入复配的整理剂(4~8g/l)——脱水——再次浸轧复配的多功能整理剂(8~12g/l)——拉幅定形——(磨毛、刷毛)——验布——打卷包装,即得多功能色纱线针织面料。

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的是,整理剂的组分配比为:纳米高岭黏土14份、分散剂9份、GP-105哌啶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5份、乳化剂6份、交联剂4份和去离子水28份。

实施例3多功能针织面料的制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多功能色纱线或多功能复合色纱线针织成针织坯布,其中,色纱线为多根Z捻并列复合纱线,色纱线中含有色粘胶纤维35%、天丝纤维25%和FDY的PTT聚酯纱线40%,环锭纺纱线3的捻度为500T/M;

(2)将针织坯布依次经精炼——水洗——HAC中和——缸内加入复配的整理剂(4~8g/l)——脱水——再次浸轧复配的多功能整理剂(8~12g/l)——拉幅定形——(磨毛、刷毛)——验布——打卷包装,即得多功能色纱线针织面料。

其中,整理剂的组分配比为:纳米高岭黏土12份、分散剂8份、GP-105哌啶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5份、乳化剂4份、交联剂3份和去离子水35份。该整理剂的制备方法为:用少量的去离子水稀释纳米高岭黏土至糊状,然后加入分散剂、乳化剂和1/2的水,高速旋转搅拌10min后,再加入GP-105哌啶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交联剂和剩余的水,超声波法继续分散、乳化,直至达到足够小的分散悬浮粒子,调节乳液的pH值为7.0。

其中,步骤2中的各工艺条件具体为:缸内整理:pH9,45℃×15min;浸轧整理:pH8,20℃浸轧;定形:160℃,5min。

实施例4多功能针织面料的制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多功能色纱线或多功能复合色纱线针织成针织坯布,其中,色纱线为多根Z捻并列复合纱线,色纱线中含有色粘胶纤维35%、天丝纤维25%和FDY的PTT聚酯纱线40%,环锭纺纱线3的捻度为500T/M;

(2)将针织坯布依次经精炼——水洗——HAC中和——缸内加入复配的整理剂(4~8g/l)——脱水——再次浸轧复配的多功能整理剂(8~12g/l)——拉幅定形——(磨毛、刷毛)——验布——打卷包装,即得多功能色纱线针织面料。

与上述实施例3不同的是,整理剂的组分配比为:纳米高岭黏土14份、分散剂9份、GP-105哌啶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5份、乳化剂6份、交联剂4份和去离子水28份。

性能测试:将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4制备的针织面料进行各指标测试,具体测试结果如下表1、表2、表3和表4:

表1:针织面料的物理指标

表2:针织面料的牢度测试指标

其中:*—空白,没有经过整理的织物,**—经过自制乳液整理剂整理的织物。

表3:针织面料的抗菌性指标

表4:针织面料的远红外线放射性质

注:实施例4测试的负离子浓度(个/cm3):5740

测试结果:

高岭黏土具有纳米级尺寸层状结构和无数个含镁铝硅酸盐层堆栈而成的黏土,不同型号的黏土PH值和化学成分含量也不同。根据纺织品整理技术的需求和应用的稳定性,本发明选择了PH在9.5~10之间的H-Y182和H-Y185的天然纳米级黏土作为纺织品功能整理的主要材料之一;本发明自制研究开发了整理液,进行针织产品染浴中与染浴后浸轧定形的二次整理,不仅达到了预期的多功能整理效果,而且解决了功能整理产品强度下降大的问题;经过自制复配的纳米级多功能整理技术整理的针纺织产品,不仅提高了色牢度,且对色光没有明显的变化;经过自制的多功能整理剂整理后的针织面料,对人体皮肤无刺激和过敏反应。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发明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发明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发明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