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操作倍捻或并捻机的锭子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0108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操作倍捻或并捻机的锭子(2)的方法,该倍捻或并捻机包括能够调节的气圈线导纱眼(9),其特征在于,针对生产状态下的所述锭子(2)的操作,基于与锭子驱动器(3)的能量消耗相关的测量值(i)将所述气圈线导纱眼(9)调整至第一操作位置(AP1),在该第一操作位置(AP1)处,实现所述锭子驱动器(3)的取决于位置的最小能量消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确定所述气圈线导纱眼(9)的取决于纱线加捻参数而要达到的相应的第一操作位置(AP1),并且能够针对待处理的纱线加捻批次调用该第一操作位置,以控制用于所述气圈线导纱眼(9)的调节驱动器(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决于纱线加捻参数达到的所述气圈线导纱眼(9)的所述第一操作位置(AP1)经由控制电路(20)进行调节并且在所述锭子(2)的操作期间被精细调节,其中与所述锭子驱动器的能量消耗相关的测量值(i)用作控制值。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锭子驱动器(3)的电流消耗、线气圈(B)的尺寸或形成所述线气圈(B)的外纱线(5)的纱线张力用作与所述锭子(2)的能量消耗相关的测量值(i)。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线气圈(B)的所述外纱线(5)的纱线张力如此借助构造为纱线供给单元或纱线制动器的能够控制的纱线张力影响设备(22)被提高,即对于所述锭子(2)的操作来说,所述线气圈(B)被减小至仍然不接触环绕喂给筒管(15)的保护罐(19)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由能够控制的所述纱线张力影响设备(22)调整纱线张力之后,所述气圈线导纱眼(9)在进一步减少能量消耗的情况下沿纱线行进方向向后移动至第二操作位置(AP2),在超过该第二操作位置时,所述锭子(2)的能量消耗再次升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确定所述气圈线导纱眼(9)的所述第二操作位置(AP2)并且能够针对待处理的纱线加捻批次进行调用,以便控制用于所述气圈线导纱眼(9)的调节驱动器(18)。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测量在位于所述保护罐(19)的具有最大外径的上边缘区域内的平面上的气圈直径(D2),作为与所述锭子驱动器的能量消耗相关的测量值(i)。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测量在位于所述线气圈(B)的最大直径区域内的平面上的气圈直径(D2),作为与所述锭子驱动器的能量消耗相关的测量值(i)。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