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纱线织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织造纱线并轴机轴架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化纤纺丝、织造产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化纤服装面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手感滑腻、透气防水,已成为高档服装的一个基本要求。因对织造纱线的旦尼数要求愈来愈细,已由100D、70D逐渐发展到40D、20D甚至15D、10D;坯布的经纬密也愈做愈高,由原来的210条/sq.in.、270条/sq.in.至380条/ sq.in.,甚至高达420条/sq.in.。
若生产高密产品,织轴经纱总条数最高要达到22000条,由于现有技术的并轴机通常最大只能并10个经轴,而且前经轴也最多只能卷绕1620条纱线,所以1620X10=16200条,无法满足生产高密产品的要求,最少必须有14轴。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揭示的并轴机轴架结构示意图,其轴架10设置为单层且一排设置,通常一排设置为10个轴架10,每一轴架10上设置一经轴20,每一经轴20牵引一根纱线30进行纱线并轴。所述单层轴架需要延长至更多轴时,如延长至16轴时,纱线较长,前后轴的距离大,易造成张力不匀,且受到场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织造纱线并轴机轴架结构,以设置更多经轴,且纱线的张力均匀,不受场地限制。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
一种织造纱线并轴机轴架结构,包括上层机架和下层机架,上层机架位于下层机架上方;上层机架并排设置多个轴架,每一轴架上设置一经轴,在每一经轴的斜下方设置一第一导辊;下层机架并排设置多个轴架,每一轴架上设置一经轴,在每一经轴的斜上方设置一第二导辊。
进一步,在上层机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操作平台。
进一步,在两操作平台之间设置可移动踏板。
进一步,所述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设置上层机架和下层机架两层,且两层机架的高度错开,上层机架和下层机架转向相反问题由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的导向解决,每一经轴与其对应的导辊配合牵引纱线,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设置更多经轴,且纱线的张力均匀,不受场地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轴架10 经轴20
纱线30
上层机架1 轴架11
经轴12 第一导辊13
下层机架2 轴架21
经轴22 第二导辊2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2所述,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织造纱线并轴机轴架结构,包括上层机架1和下层机架2。
上层机架1位于下层机架2上方,上层机架1并排设置多个轴架11,每一轴架11上设置一经轴12,在每一经轴12的斜下方设置一第一导辊13。
下层机架2并排设置多个轴架21,每一轴架21上设置一经轴22,在每一经轴22的斜上方设置一第二导辊23。
本实施例中,在上层机架1的两侧分别设置操作平台3。在两操作平台3之间设置可移动踏板31。所述第一导辊13和第二导辊23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
本实用新型设置上层机架1和下层机架2两层,且两层机架的高度错开,上层机架1和下层机架2转向相反问题由第一导辊13和第二导辊23的导向解决,每一经轴与其对应的导辊配合牵引纱线4,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设置更多经轴,且纱线的张力均匀,不受场地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案设计的限制,凡依本案的设计关键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