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将棉条卷绕成棉卷的卷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1240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用于将棉条卷绕成棉卷的卷绕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由棉絮制成的纤维条卷绕到筒管上的、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卷绕机和方法。



背景技术:

针对棉卷的制造已知一些卷绕机,在这些卷绕机中,棉卷在卷绕过程期间被高达15.000n(牛)的力压靠到卷绕辊上。很高的力是必需的,以便以如下程度压缩棉絮,即,可以将300m(米)卷绕长度卷绕成具有大致550mm(毫米)直径的棉卷。不利的是,由于很高的力,所产生的棉卷被拉伸到刚性的卷绕辊之间的楔形中并且在此永久地变形。对棉卷的压力和变形导致:棉卷加热到40℃(摄氏度)至60℃并且由此在棉花中有粘附性的物质导致纤维层的粘接,这在退绕时导致起毛性增加。卷绕力的减少可以根据所使用的纤维导致如下情况,即,在卷绕过程期间携带空气,由此,在纤维层之间产生空气气泡,这些空气气泡导致变形并且使棉卷不能用于进一步的精梳过程。这基本上仅可以通过极小的卷绕速度来抵消,由此,精梳工艺的生产率下降。

借助于卷绕辊的传统的卷绕过程的进一步改进是带卷绕工艺,在带卷绕工艺中代替两个卷绕辊而使用一个卷绕带。卷绕带按照实施方式以155°至270°的角度在棉卷的外周面上缠绕棉卷。作用到卷绕带上的拉伸力作为卷绕力起作用,所述卷绕力分布到缠绕的周面上。通过卷绕带将棉卷的变形减少到最低,因为卷绕带承受了可能的变形。与此相关的缺点在于,卷绕带基于负载必须在运行几个月之后就得替换,这是相当昂贵的。因为所述带必须由其长度出发覆盖整个棉卷的卷绕周面以及用于取出棉卷的开口,所以所述带设计为比对于纯卷绕过程所需的更长的。因此,所述带的引导和保持卷绕带的恒定的张力在结构上是极其耗费的,这仅能通过更高的卷绕速度有限地抵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改进用于卷绕由棉絮制成的纤维条的卷绕机,所述卷绕机具有高的生产率、能廉价地制造并且具有很低的维修需要。

该任务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并且利用相应的特征部分的特征来解决。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该任务同样通过权利要求12的特征来解决。

本发明包括如下技术教导,即,棉絮由连续环绕的第一皮带被引导至筒管,并且连续环绕的第二皮带绕筒管引导所述棉絮。

与通过唯一的环绕的皮带形成棉卷的现有技术不同,在两个皮带之间卷绕时可以基于不同的速度调节牵伸,由此能调节棉卷的硬度。优选以此为前提,即,每个皮带具有单独的驱动装置。所述牵伸可以在皮带的速度差为0.5%至5%的范围内、优选为2%时进行。

通过使用两个分离的皮带得出结构上更简单的引导方式并且基于绝对更小的伸长率的皮带张紧的构造更简单并且更精确地实现。另一个主要的优点在于,空的筒管可以在皮带之间由一侧(在这里在该实施例中由上方)输送并且完成的棉卷可以在皮带之间由另一侧(在这里在该实施例中由下方)导出。因此,更换用的空转时间可以明显减少。

按照一种有利的实施例,所述两个皮带中的每个皮带在卷绕过程期间缠绕了筒管或棉卷50°至120°。因此,确保了皮带充分地贴靠到棉卷上,随着所述贴靠将携带的空气由棉絮压出。在此,皮带和所属的转向部优选关于筒管或棉卷对称地设置。

在皮带和所属的转向部关于筒管或棉卷不对称地设置时,至少一个皮带可以在卷绕过程期间缠绕了筒管或棉卷50°至180°。

优选每个皮带被围绕至少两个转向部引导,其中,在所述转向部之间的区域中形成棉卷。

按照另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至少一个转向部这样构造为能移动的,使得能在皮带之间输送筒管或者能由卷绕机导出棉卷。优选两个转向部构造为能相互远离地移动的。

优选每个皮带具有单独的张紧装置,每个单独的皮带的张紧能利用所述张紧装置单独地调节。

在按照本发明的用于将由棉絮制成的纤维条卷绕到筒管上的方法中,在两个连续环绕的皮带之间形成棉卷。

因此,与在现有技术中相比,得出结构上更简单的引导方式并且基于绝对更小的伸长率的皮带张紧的构造更简单并且更精确地实现。

优选所述两个皮带中的每个皮带在卷绕过程期间缠绕了筒管或棉卷50°至120°,由此,形成足够的挤压面,利用所述挤压面将携带的空气由棉絮压出。备选地,至少一个皮带可以在卷绕过程期间缠绕了筒管或棉卷50°至180°。

附图说明

以下与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例的说明一起借助于附图更详细地阐述改善本发明的其它措施。图中:

图1以示意性的视图示出按照本发明的卷绕机;

图2示出用于筒管输送的卷绕机的另一个示意性的视图;

图3示出用于运出棉卷的卷绕机的示意性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的实施例中,24至32条纤维条分别由未示出的条筒延伸到一个或两个未示出的牵伸装置中、在那里被拉伸并且在随后的台式轧光机中并合在一起,从而所产生的棉絮2可以由总共24至32个纤维条制成,然后该棉絮被卷起。棉絮2在卷绕机1的喂入区域中沿材料流动方向(箭头)延伸至压辊3a-3d。棉絮2至少部分地接连围绕压辊3a、3b、3c和3d,在这些压辊之间拉伸棉絮,直至棉絮在压辊3d和转向部8之间由第一皮带6采集并且被输送给筒管4并且被卷起。在此,筒管4可以在其端侧上借助于圆盘夹紧和/或引导,由此,棉絮3同时也经历针对卷绕过程的侧向引导。

棉絮2通过第一皮带6围绕筒管4引导了大约50°至120°并且通过附着在筒管4上在转向部10、11之间的楔形中转交给第二皮带7。第二皮带7也将棉絮围绕筒管4引导了大约50°至120°,直至棉絮的新的层覆盖棉絮的第一层。在该实施例中,带有棉卷5的筒管4逆时针转动。皮带6、7分别围绕上方的转向部8、9和下方的转向部10、11被引导。此外,皮带6、7分别围绕张紧装置12、13被引导并且转向,利用所述张紧装置产生用于卷绕运行的和用于随后的功能(筒管输送和棉卷抛出)的皮带张紧。所述实施方式的前提在于,皮带6、7和皮带的转向部8、9、10、11近似对称地设置。在不对称地设置时,棉卷可能由皮带(6或7)缠绕了大约50°至180°。

皮带6、7的驱动可以通过被驱动的转向部10、11或8、9进行,其中,出于结构上的布置的原因,转向部10、11是更适当的。备选地,皮带6、7的驱动也可以通过张紧装置12、13的辊子进行,所述辊子因此承担更多功能。针对卷绕的过程,可以在转向部10、11之间或下方的楔形中设置一个或多个喷嘴,所述喷嘴短暂地利用空气将棉絮2的开始部分压靠到筒管4上,直至棉絮2的开始部分被皮带7携带。在卷绕过程期间,棉卷5可以至少部分地布置在转向部10、11上,这特别是可以与在转向部8和10或9和11之间的间距有关。布置在转向部10、11上可以具有如下优点,即,可以减少对皮带6、7的张紧并且因此减少负载,这延长了皮带的使用寿命。前提在于,在通过侧面圆盘侧向引导棉卷时,所述皮带可以柔性地在高度上移动。

与现有技术不同,按照本发明的装置具有如下优点,即,皮带引导可以基于更短的皮带和与之关联的绝对的皮带伸长率更简单地实现,因为皮带张紧的补偿能通过更短的移动路径实现。相对于按照现有技术的单皮带解决方案来说,另一个主要的优点在于在两个皮带6和7之间的牵伸的调节,由此能调节棉卷4的硬度。在此,已证实的是,在转向部10和11之间的敞开的缝隙或楔形不对卷绕质量或者可能的空气携带产生影响。

在图2中示出上方的转向部8、9怎样向外移动,以便提供用于输送新的筒管4的空间。带有图1的筒管4的棉卷5为了对比而以虚线示出。新的筒管4可以竖直从上方掷入到皮带6、7之间的缝隙中,或者水平地输送。筒管4在侧面在其端侧上由未示出的卷绕圆盘夹紧和引导。在输送新的筒管4之后,转向部8和9又移动到转向部按照图1的起始位置中。张紧装置12、13的辊子的可移动性由于简化的原因未示出。棉絮3在最后的压辊3d之后由皮带6携带并且输送给筒管4。基于筒管4的与完成的棉卷5相比更小的直径,棉絮2仅在相应的围绕筒管4大约70°的周面上引导,其中,周面随着棉卷4的直径的增加而增加到大约120°。在此,筒管4连同侧向的筒管圆盘竖直向上移动。转向部8、9的可动的布置可以借助于水平设置的引导装置进行。但是,所述转向部也可以倾斜向下进行,其中,该运动同样可以在直线引导装置上或者借助于摆动接头进行。

在图3中,完成的棉卷5由卷绕机1堆置到运输装置14上。运输装置14可以构造为走车或者运输带。然而,棉絮事先在压辊3c和3d之间、或3b和3c之间或者在压辊3a和3b之间被撕裂,其中,压辊3a或3b或3c停止,而沿运输方向处于前方的压辊3b、3c或3d进一步运行。

为了将完成的棉卷5由卷绕机1输出,至少一个所述转向部10和11必须相互远离地移动,以便提供用于使棉卷5通过的空间。所述相互远离的运动根据结构上的实施方式来说可以足够用于将棉卷5向下转交到运输装置14上。可以合理的是,转向辊8和9也相互远离地移动,以便在棉卷5向下移动时,所述棉卷不由于在其外侧上的皮带6、7而损坏。在所述实施例中,两个转向部10、11向外移动并且提供用于运出棉卷5的空间。当仅一个所述转向部(10或11)能向外移动时,这在不对称地设置皮带以及转向部时是足够的。

为了使皮带6、7在卷绕机1的打开的位置中具有充分的张紧,张紧装置12、13的辊子也可以相互远离地移动,以便皮带6、7进一步被引导到侧向的引导部中并且皮带6、7具有最小张紧。

在棉卷5由卷绕机1输出之后,转向辊10、11首先又移动到它们的原始位置中,以便按照图2承接和保持空的筒管。接着,在转向部8、9也又移动到它们的原始位置之后,通过张紧装置12、13再次构建皮带6、7的张紧并且皮带被置于运动中以用于形成新的棉卷。在所述实施例中,筒管4布置在转向部10、11上,这对于卷绕过程来说可以是皮带6、7的卸载。但是,根据皮带张紧,筒管4也可以在转向部8和10之间或9和11之间居中地调节并且不布置在转向部上。为此,优选侧面圆盘位置固定地定位。

按照本发明的卷绕机具有如下优点,即,可以通过使用两个皮带6、7构建牵伸,其方式为,皮带6、7以不同的速度运行。因此,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影响卷绕质量,即,棉卷根据所使用的纤维或更硬或更软地卷绕。通过使用两个分离的皮带6、7得出结构上更简单的引导方式并且基于绝对更小的伸长率的皮带张紧的构造更简单并且更精确地实现。另一个主要的优点在于,空的筒管4可以在皮带6、7之间由一侧(在这里在该实施例中上方)输送并且完成的棉卷5可以在皮带6、7之间由另一侧上(在这里在该实施例中由下方)导出。因此,更换用的空转时间可以明显减少。

此外,本发明设有用于皮带张紧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优选可以根据卷绕的和测量的棉絮长度或棉卷长度进行,其中,棉絮质量、棉卷5的弹性特性、例如特别是基于棉絮的湿度的弹性特性在控制中可以一起被考虑。在此,通过棉卷长度和先前提到的参数修改棉卷5的当前的直径,从而张紧装置12、13通过控制装置以如下程度释放或者张紧皮带6、7,即,棉卷5以尽可能大的缠绕角度通过两个皮带6、7卷绕。

优选可以将侧向的皮带引导装置集成到转向部8-11中。备选地或补充地,侧向的皮带引导装置也可以在卷绕机内部设置在转向部8-11之间。

皮带6、7优选可以构造为平皮带。在另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平皮带可以带有多个直径为0.5mm至5mm的小孔,以便导出在棉絮2中携带的空气,亦即所述平皮带具有穿孔。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皮带6、7可以多层式地构建,其中,内部的层这样构造,使得所述内部的层具有高的强度和小的伸长率。反之,与棉絮2接触的外部的层优选应具有适当的摩擦,从而棉絮不倾向于粘接在所述层上。

除了作为平皮带的实施方式之外,皮带17可以在其背侧上具有至少一个楔形、优选多个楔形,所述楔形嵌入到转向部8-11以及张紧装置12、13的对应的凹槽中。利用设置在皮带的背侧上的楔形确保皮带引导装置集成到环绕的辊子8-13中。

备选地,每个皮带6、7可以构造为并排间隔的皮带条。因此,一方面同样可以导出由棉絮携带的空气。所述解决方案的另一个优点在于,每个皮带条在其张紧方面可以在预先确定的范围内变化,由此,能通过卷绕宽度匹配卷绕质量。在此,优选将宽的皮带条用于棉卷5的边缘,所述皮带条可以朝向棉卷5的中心变窄。所述皮带条也可以在其背侧上相应地具有至少一个楔形,所述一个或多个楔形嵌入到转向部8-11或者张紧装置12、13的对应的凹槽中。以此同样确保侧向的皮带引导。

按照图1至图3的卷绕机1的布置结构是竖直的布置结构,其中,筒管由上方或者侧向地输送并且完成的棉卷在下方转交到运输装置14上。在此,皮带6、7的走向同样沿竖直定向进行。、

同样可设想卷绕机的水平的布置结构,其中,按照图1至图3的装置枢转了90°,从而棉絮由压辊3d近似水平地通过皮带6引导至筒管4。

如先前列举的那样,皮带6、7和转向部8-11的不对称的布置结构也是可能的,其中,皮带(6或7)可以缠绕了筒管4和棉卷5大约50°至180°。在此,原则上可设想的是,仅一个带有所属的转向部的皮带(6或7)可调整地设置以用于承接筒管4和运出棉卷5,而另一个皮带位置固定地设置。

附图标记列表

1卷绕机

2棉絮

3a、3b、3c、3d压辊

4筒管

5棉卷

6皮带

7皮带

8转向部

9转向部

10转向部

11转向部

12张紧装置

13张紧装置

14运输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