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倍捻机的加捻装置以及使用该加捻装置的倍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4785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倍捻机的加捻装置以及使用该加捻装置的倍捻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倍捻机(double-twist twisting machine)的加捻装置(twisting device),以及使用所述加捻装置的倍捻机。



背景技术:

纺织行业在利用纱线进行纺织之前通常都需要对单股纱线进行加捻处理,加捻(twisting)是为了将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单股纱线卷绕捻合成股线。广义的说法,凡是在纺纱过程中,使纱条(须条、纱、线、丝)绕其轴线加以扭转搓动或轴向缠绕,使纱条获得“捻回”或包缠的都称为“加捻”。加捻可以使纤维与纤维间或单丝与单丝间相互抱合或缠结后不致松散或滑脱,并具有一定物理机械性质(如强度、伸长、弹性等)和外观特征(如光泽、毛羽、手感等)。目前主要的加捻设备是“倍捻机”,倍捻机名称来源于其所包括的可以对喂入的并行多股线实现“一转二捻”的锭子(spindle)装置。传统的倍捻机一般都具有所述锭子加捻装置以及对被加捻后的多股线主动牵引并卷绕成多股线筒的卷绕装置。

如图1所示,并参考图3和图2,传统的加捻过程分为“并纱”和“加捻”两道工序,所谓“并纱”,如图1的“工序一”部分所示,也就是将来自不同的单股线筒1的单股线2归并为并行多股线3且使之卷绕成并行多股线筒4。其原理非常简单,只需让所有的单股线2一起通过一个共同的通道然后直接卷绕成并行多股线筒4即可;并纱之后产出的并行多股线筒4作为下一道“加捻”工序的原料,如图1中的“工序二”部分所示,通常将并行多股线筒4上的并行多股线3喂入所谓的“锭子(spindle)”装置进行旋转加捻后生成加捻多股线5,再通过卷绕装置将加上“捻回”后的加捻多股线5卷绕成加捻多股线筒6就完成了加捻过程。图3展示的是传统的“锭子”装置如何对并行多股线3进行旋转加捻的原理,如图3所示,并行多股线筒4插放于锭子装置的空心锭罐701内圆柱形的空心锭子7之上,所述圆柱形的空心锭子7与所述空心锭罐701底部中央的开孔相通,所述空心锭罐701通过其底部中央的所述开孔套装在空心锭罐701下方的一个加捻盘8上,从并行多股线筒4上抽出的并行多股线3首先进入所述空心锭子7的内部,然后折弯进入所述加捻盘8内部的一个横向通道802,这里所谓的“横向通道”如图3所示指的是所述横向通道802与所述空心锭子7的内部通道之间存在着一个夹角,通常该夹角是90度直角;如图3所示所述加捻盘8底部下方中央具有与其紧固为一体的共轴心线的传动轴803,所述加捻盘8安装于加捻盘支架11之上且可以围绕自身轴心线自由旋转,所述传动轴803与传动带10(也即俗称的“龙带”)贴合并在所述传动带10的摩擦传动(图3中最下方黑色实心笔直箭头所示就是龙带的运动方向)带动下进行旋转进而带动加捻盘8进行持续的旋转(如图3中加捻盘8两侧的黑色实心弧形箭头所示),通常所述加捻盘8的旋转轴心线与所述空心锭子7内部通道的轴心线是位于同一直线方向上的,如图3右上角放大区域当中竖直的点划线所示;如图3所示,从加捻盘8内部所述的横向通道802输出的多股线将被所述锭子装置上方的卷绕装置所牵引向上运动(如图3中最上方的单线箭头所示),为了节省篇幅图3省略了纺织行业通用的俗称“罗拉”(也即英文“Roller”的音译)及其配套橡胶压轮的纱线卷绕装置以及形成有规律外形纱线筒的横向导纱装置;由于所述锭子装置上方的卷绕装置对多股线的牵引使得多股线处处存在着轴向的拉力,又因为所述加捻盘8内的横向通道802与所述空心锭子7的内部通道不处于同一直线方向上,如图3右上角的放大图所示并参考图2,多股线在从空心锭子7内部进入所述加捻盘8内的横向通道时将会发生弯曲并且会紧密贴靠于加捻盘8内的折弯801处,由于折弯801处两侧的多股线的轴向拉力(如图2中的两根单线箭头所示)的合力将会对所述折弯801位置进行施压,因而加捻盘的折弯801位置将会对多股线产生相应的反作用力,相当于所述折弯801会对多股线产生一个径向夹紧力,如图2中的黑色实心箭头所示。彼时由于所述加捻盘8在下方传动带10的带动下不停地围绕所述空心锭子7内部通道的轴心线以及加捻盘8的轴心线进行旋转,因而如图3所示所述加捻盘8的旋转就可以使得所述空心锭子7内部通道内的多股线被加捻产生捻回,实际上这个加捻过程相当于用手指捏住折弯801处的多股线并使之旋转从而让上方的空心锭子7内的多股线形成捻回;如图3所示,由于多股线绕过所述折弯801位置以后又进入所述加捻盘8的横向通道802,因而随着加捻盘8的旋转,所述加捻盘8的横向通道802内的多股线亦会被加捻;为了区分在所述折弯801位置前后被加捻的多股线,图3中使用了附图标记501来标记所述折弯801位置之前所述空心锭子7内被加捻的多股线,并在本说明书中将其命名为“前加捻多股线”,同时使用附图标记502来标记所述折弯801位置之后所述横向通道802内的被再次加捻的多股线,在本说明书当中将其命名为“后加捻多股线”;在本说明书中,凡是从喂入加捻装置的喂入位置开始至加捻装置的多股线旋转夹紧部位的多股线皆称之为“前加捻多股线”并用附图标记501在说明书附图中对其进行标记,凡是从加捻装置的多股线旋转夹紧部位输出至卷绕装置的多股线皆称之为“后加捻多股线”并用附图标记502在说明书附图中对其进行标记。综上所述,当加捻盘8旋转一周,就会同时对所述前加捻多股线501和后加捻多股线502实施加捻操作,也即对喂入包括空心锭子7、加捻盘8和空心锭罐在内的锭子装置的多股线实现“一转两捻(one turn, double twist)”,此即倍捻机名称当中“倍捻(double twist)”二字的由来。

接下来参照图3和图2来分析传统的锭子装置的不足之处,首先,由于喂入所述空心锭子7的多股线在进入所述加捻盘8之后产生了折弯,多股线的前加捻多股线501部分可以看作是位于所述加捻盘8的旋转轴心线方向上,而多股线的后加捻多股线502部分没有位于所述加捻盘8的旋转轴心线方向上就势必会产生旋转,而一旦旋转就会与空气摩擦产生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如图3所示,从加捻盘8的横向通道802输出的后加捻多股线502(图3中一部分后加捻多股线502省略了螺旋线图形而以双点划线示意性表示)将会围绕所述加捻盘8的旋转轴心线(也即空心锭子7的轴心线)进行旋转,产生图3中部空心单线弧形箭头所示的从所述加捻盘8的横向通道802出口至卷绕装置之前的集线环23之间的一个俗称“气圈”的回旋体,所述气圈9以所述加捻盘8的旋转轴心线为中心围绕着整个并行多股线筒4及其容器空心锭罐701,体积庞大,加上旋转的速度又很快,因此将产生与空气之间较大的阻力会白白消耗卷绕装置的动力,且暴露在外的气圈9碰到障碍物会很容易打断所述后加捻多股线502。此外,进入所述锭子装置的多股线实际上是依靠多股线折弯部位与紧密贴靠处在径向夹紧力作用下产生的摩擦力来阻止多股线束当中的单股线的径向翻转再结合旋转来实现加捻的,因此仅仅依靠一处直角折弯产生的摩擦力往往尤显不足,容易产生折弯部位多股线的径向翻转影响加捻效果,严重的甚至无法达到预定的捻回数量,实际上也就是因为传统的锭子装置对多股线实施旋转加捻操作的部位对多股线的径向夹紧力不足造成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一节指出的传统锭子加捻装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加捻装置不仅可以使得喂入所述加捻装置的多股线和被加捻后从所述加捻装置输出的多股线尽可能位于同一直线方向,从而避免“气圈”的产生以降低动力消耗,而且可以更有效的确保“一转二捻”的加捻操作,不会因为对多股线的径向夹紧力不足而使多股线的加捻程度打折扣。

接下来对照图2并结合图3对传统锭子装置的旋转加捻的不足之处进行进一步分析。如图2所示,并参考图3,喂入传统锭子装置的多股线都会在一个锭子装置当中的一个转折801位置与该位置的内壁紧密贴靠并产生折弯,由于使用锭子装置的倍捻机都会配备收集加捻后的多股线的卷绕装置,因此喂入锭子装置的多股线始终会受到一个持续的轴向牵引力,该轴向牵引力在多股线折弯处两边会形成两个不同方向的轴向拉力(如图2中的两个单线箭头所示),此二拉力的合力将会对多股线折弯位置的锭子装置(如图2中斜向剖面线所示区域)形成挤压,而锭子装置对该合力的反作用力(如图2中黑色实心箭头所示)就会形成一个对多股线进行径向挤压的径向力。锭子装置围绕图2中点划线所示的旋转轴心线进行旋转后(如图2中的空心弧形箭头所示),由于多股线在折弯处受到的径向力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对多股线径向的夹紧力,相当于用手指捏住了多股线的折弯部位进行旋转,因此就可以对多股线实施加捻操作。如前所述并参考图3,锭子装置的旋转运动事实上对多股线折弯部位两边的部分同时实施了加捻操作,形成了喂入端至折弯处的前加捻多股线501以及折弯处出发的后加捻多股线502,由此实现了所谓的“一转两捻”的倍捻效果。如图2所示,并参考图3,由于需要利用多股线紧密贴靠的折弯部位形成一个合力以产生一个反作用力来充当径向夹紧力,因此喂入传统锭子装置加捻的前加捻多股线501部分和后加捻多股线502部分之间势必存在一个夹角,也即不能在同一直线方向上,故而前加捻多股线501和后加捻多股线502在传统的锭子装置中就不可能位于同一直线方向上,也就不可能全部位于锭子装置的旋转轴心线上,因此多股线的一些区段必定会围绕所述旋转轴心线进行旋转,也就无法避免“气圈”的产生。参考图3,在传统的锭子装置中,由于多股线的柔性可以很容易的人为将前加捻多股线501限定在锭子装置的旋转轴心线上,但后加捻多股线502就不可能在传统的锭子装置当中也被限定在所述旋转轴心线上,如图2和图3所示,由于后加捻多股线502不在旋转轴心线方向上,因此随着锭子装置的旋转将不可避免的形成气圈9。图2当中双点划线示意的也就是后加捻多股线502在旋转形成气圈9的过程中位于的不同角度方位。而且为了能产生足够大的径向夹紧力以确保加捻效果,多股线折弯的程度不能太小,也即前加捻多股线501和后加捻多股线502之间的夹角要尽可能的小,如此则可以形成比较大的合力以产生足够大的反作用力来充当径向夹紧力,否则多股线在折弯部位就将很容易翻转影响加捻的效果,因此后加捻多股线502与所述旋转轴心线的偏角一般都不会太小,所以形成的气圈9的体量规模也就不可能很小。而随着多股线折弯程度的加大,多股线折弯部位与锭子装置之间的作用力也随之加大,多股线在图2和图3当中的折弯处所受到的轴向滑移的滑动摩擦阻力也会随之增大,如此则势必会造成后续卷绕装置牵引收集多股线的动力的无谓消耗。

综上所述,基于上文的理性分析,可以得知一件实用的加捻装置必须要具备对多股线实施径向夹紧后持续旋转的能力。相比于传统的锭子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加捻装置创造性的利用可持续自转的旋转件来充当多股线的夹紧装置,再结合自身的旋转来高效地实现加捻,而且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确保加捻的效果。使用可持续自传的旋转件来充当多股线的夹紧装置的最大好处在于随着多股线在倍捻机的卷绕装置牵引驱动下持续行进,夹紧多股线的旋转件可以通过自转来避免与行进中的多股线产生滑动摩擦。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加捻装置还可以确保喂入和输出的多股线尽可能在同一直线方向上,并与加捻装置的旋转加捻操作的旋转轴心线尽可能贴近甚至完全重合,以此避免由“气圈”所导致的与空气的无益摩擦产生的动力消耗。

如图10所示,并参考图2,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两个技术措施来保证对多股线施加足够大的所述径向夹紧力,其一是增加多股线在旋转件上与旋转件直接或间接紧密贴靠的卷绕部位的数量,以此来累积形成足够大的径向夹紧力,如图10当中的“甲”、“乙”、“丙”、“丁”和“戊”子图所示的技术措施;其二是利用旋转件与多股线的紧密贴靠直接向多股线施加径向压力来充当旋转加捻操作所需的径向夹紧力,如图10当中的“己”、“庚”、“辛”和“壬”子图。注意图10当中附图标记为24、1607、1608、22和2202的零件皆为旋转件,旋转件内部的单线弧形箭头皆指示旋转件随多股线的行进而发生的相应减少滑动摩擦的自转,黑色粗线代表喂入加捻装置的多股线,竖直点划线和空心弧形箭头示意旋转轴心线(每一幅子图当中的所有旋转件皆可以一起围绕所述旋转轴心线进行同步旋转),黑色粗实心箭头指代对多股线产生的径向夹紧力。

如图10当中的“甲”、“乙”子图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原理,喂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捻装置的多股线可以在加捻装置的一个旋转件24之上卷绕至少一圈后输出,同时所述旋转件24围绕图中点划线和空心弧形箭头所示的方向进行持续旋转,由于输出的多股线一般都会受到倍捻机配备的卷绕装置的牵引,故而多股线都会紧密贴靠在旋转件24上实现非常紧密地卷绕,相当于被捆在旋转件24上一样,从而可以被很可靠的实现径向夹紧,再伴随着旋转件24的旋转就能同时对多股线的前加捻多股线501和后加捻多股线502部分同时实施加捻操作,如此则完全可以实现传统锭子装置的“一转二捻”的倍捻效果。接下来分析多股线在旋转件24上卷绕至少一圈时产生的径向夹紧力的由来,如前所述使用加捻装置的倍捻机一般都会配备收集加捻后多股线的卷绕装置,因此图10的“甲”、“乙”子图两图当中的后加捻多股线502将持续受到来自卷绕装置的轴向拉力,此轴向拉力亦会传导至包括前加捻多股线501在内的所有多股线部分,与上文分析的传统锭子装置内部的折弯801处产生径向夹紧力的原理一样,多股线卷绕着旋转件24的部分将会处处受到如图10的“甲”、“乙”两子图当中的一整圈黑色实心箭头阵列所示的连续的径向夹紧力,因为很显然多股线卷绕在旋转件24上的每一个部位都相当于有一个紧密贴靠的折弯,如前所述折弯两侧的轴向拉力的合力会形成一个施加于旋转件24上的合力,该合力的反作用力就充当了对多股线的径向夹紧力。相比于上文所描述的传统锭子装置,让多股线在一个旋转件24上卷绕至少一圈后再输出的技术方案大大增加了产生进行径向夹紧力的区域,因为图10的“甲”、“乙”二子图所示的360度整圈折弯区域长度数倍于图2和图3中所示的不大于90度的折弯区域的长度,更不用说多股线在旋转件24上缠绕多圈的情形,如此则使得组成多股线的单股线在卷绕部位的径向翻转几乎不太可能发生,有效保证了加捻装置旋转加捻的可靠性。而且由于多股线卷绕在旋转件24的外表面,其轴向拉力不可能通过旋转件24的旋转轴心,因而旋转件24也非常容易随着多股线的行进发生自转,不会对多股线的行进造成太大的妨碍。倘若采取让旋转件24配备诸如滚珠轴承这样的高效旋转减磨措施,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传统锭子装置当中产生的滑动摩擦。注意图10当中的“甲”、“乙”二子图分别演示了加捻装置的旋转件24的旋转轴心线与前加捻多股线501和后加捻多股线502的不同程度的重合度,事实上图10的“乙”子图所示的以点划线和空心弧形箭头表示的旋转轴心线完全可以与前加捻多股线501和后加捻502的投影重叠在一起。相比于上文所描述的传统锭子加捻装置,即便如图10的“甲”子图所示的多股线与旋转轴心线不太重合的情况,由于旋转件24的直径不可能很大(因为旋转件24的体量根本无需超过前述空心锭罐701),因此所形成的气圈的体量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不会造成如传统锭子装置那样多的动力损耗。事实上由于如“甲”、“乙”二子图所示多股线在旋转件24上卷绕了至少一整圈,在卷绕一整圈的情况下如“乙”子图所示完全可以让喂入加捻装置的前加捻多股线501和输出的后加捻多股线尽可能与旋转件24的旋转轴心线重合,由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多股线围绕旋转轴心线产生不必要的旋转而形成气圈。如果为了确保加捻的效果,也完全可以让多股线在旋转件24上卷绕不止一圈,如此则将成倍的产生对多股线的径向夹紧力,确保加捻装置“一转两捻”的目标。相比较于前述传统的锭子加捻装置,图10的“甲”、“乙”二子图展示的技术方案可以说既数倍增大了加捻多股线所需的径向夹紧力,而且可以很容易地让多股线被施加旋转加捻操作时与旋转轴心线尽可能的重合从而有效的避免气圈这种高耗能现象的产生,而且旋转件24的滚动也大幅度降低了多股线行进的阻力,可以说是一举三得! 图10的“丙”子图展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加捻装置包括两个旋转件且多股线只在两个旋转件上卷绕部分区域而非一整圈的一种技术方案的原理。图中所示的两个旋转件可以同时围绕点划线和空心弧形箭头所示的旋转轴心线进行旋转,与前述的“甲”、“乙”二子图类似,“丙”子图展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方案原理也同时具备了夹紧与旋转这两个可以对多股线施加旋转加捻操作的要素,故而也可以有效的实现旋转加捻。相比于在一个旋转件上缠绕一整圈甚或更多圈,“丙”子图所示的技术方案产生的对多股线的径向夹紧力会小一些,因为多股线与旋转件部分区域紧密贴靠形成的卷绕区域相对于整圈要少一些,而且前加捻多股线501和后加捻多股线502不能很好的和“丙”子图中点划线和空心弧形箭头所示的旋转轴心线相重合,但卷绕装置可以相对较容易的牵引多股线因而消耗稍少的动力,而且多股线与旋转轴心线偏离的程度实际上也远小于传统的锭子装置,因为如前所述旋转件24外形不会很大。注意图10的“丙”子图展示的加捻装置完全可以让多股线在其中一个旋转件上卷绕一整圈甚至多圈然后再卷绕过另一个旋转件,甚至在两个旋转件上都缠绕至少一圈,如此则前加捻多股线501和后加捻多股线可以很好的与旋转轴心线相重合。此外,任何一个旋转件皆可以通过调节其在加捻装置中的安装位置的手段来调节非整圈卷绕区域的大小,从而可以相对精细的调整对多股线的径向夹紧力,比方说让“丙”子图当中下方的旋转件24向右侧远离旋转轴心线的方向移动就可以增大多股线在其上的卷绕区域,从而增大对多股线的径向夹紧力,反之则会相应减少径向夹紧力。

图10的“丁”、“戊”两子图展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加捻装置使用三个乃至三个以上的旋转件的技术方案的原理,各个子图中所示的三个乃至四个旋转件皆可以同时围绕点划线和空心弧线箭头所示的旋转轴心线一起旋转。如“丁”、“戊”二子图所示,使用三个乃至三个以上旋转件的好处在于可以较容易地调整前加捻多股线501和后加捻多股线502分别在第一个卷绕的旋转件和最后一个卷绕的旋转件上的喂入方位和输出方位,从而令前加捻多股线501和后加捻多股线502尽可能完全位于同一直线方向,当这一直线方向和旋转加捻操作的旋转轴心线高度重合时就可以几乎可以完全避免因多股线偏离旋转轴心线方向而产生的“气圈”现象。此外,与前述图10“丙”子图展示的技术方案的原理类似,采用三个乃至三个以上旋转件的技术方案也可以方便地通过调整旋转件的安装位置来变换多股线卷绕区域的大小进而精细的调整对多股线的径向夹紧力,比方说让“丁”子图当中最右侧中部的旋转件向其左侧的旋转轴心线方向移动其安装位置就可以减少多股线在其上的卷绕区域,从而减小对多股线的径向夹紧力,反向调节其位置则增大对多股线的径向夹紧力。要注意的是虽然“丁”、“戊”二子图仅仅展示了三个和四个旋转件的情形,实际上只要多股线的抗拉强度足够,再在多股线第一个卷绕的旋转件和最后一个卷绕的旋转件之间设置更多的同步旋转件形成多股线“百转千回”的卷绕亦无不可,而且多股线在旋转件上的卷绕完全也可以是一整圈甚至多圈,不一而足。

与前述让多股线在旋转件上折弯卷绕产生径向夹紧力不同,图10当中的“己”、“庚”二子图展示的是本实用新型利用旋转件对紧密贴靠于其上的多股线直接的施加径向夹紧力的技术方案的一种原理,如图10的“己”、“庚”二子图所示,喂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捻装置的多股线从喂入至输出可以一直处于直行方向而不发生任何折弯,两个(一对)或多对旋转件从多股线行进方向的两侧夹紧多股线对其施加如“己”、“庚”二子图中黑色实心箭头所示的径向夹紧力,同时“己”、“庚”二子图当中的所有旋转件皆可同步围绕旋转轴心线进行旋转来加捻多股线形成前加捻多股线501和后加捻多股线502。由于多股线的柔性完全可以让多股线直行通过两个旋转件的紧密贴靠处,只需让多股线位于两个旋转件的内公切线方向,或者说是令夹紧多股线的两个旋转件的旋转轴心线构成的平面垂直于多股线行进的方向即可令多股线始终位于同一直线行进方向而不产生折弯,当“己”、“庚”二子图中所有旋转件的同步旋转轴心线与多股线重合时就可以完全避免气圈现象的产生,且由于旋转件皆可随多股线的行进发生相应的自转(如“己”、“庚”二子图中单线弧形箭头所示)从而大大减少了滑动摩擦,故而“己”、“庚”两子图展示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原理相比于前述“甲”、“乙”、“丙”、“丁”、“戊”各子图展示的技术原理能更好的降低多股线行进的阻力,减少卷绕装置的动力消耗。此外,只要每对旋转件对多股线的夹紧力足够大就完全可以防止组成多股线的单股线的径向翻转从而确保加捻的效果,这说起来也容易办到,比方说减少旋转件之间的间隙、或者使用弹性材质的旋转件并使旋转件相互挤压夹持多股线,再或者以弹性体的弹力、磁性物质的磁力迫使夹持多股线的两个旋转件保持持续紧贴状态等等,相比于利用多股线的轴向拉力和其折弯间接生成的径向夹紧力,让旋转件直接对多股线进行径向施压产生的直接的径向夹紧力要比前述间接生成的径向夹紧力大得多,从而可以更有效地确保旋转加捻的效果。图10的“庚”子图相比于“己”子图只是多了一对夹紧多股线的旋转件来确保对多股线的径向夹紧力足够大。注意目前为止图10的“甲”、“乙”、“丙”、“丁”、“戊”、“己”、“庚”子图所示乃至上文基于上述子图描述的夹紧方式也完全可以进行任意的自由组合,比方说先让多股线在一个旋转件上卷绕一圈再通过一对旋转件的夹持等等,不一而足,皆属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原理范畴内。

图10中的“辛”子图展示的是结合本实用新型前述两种产生径向夹紧力的技术原理生成的一种技术方案的原理,如图10的“辛”子图所示,两对旋转件倾斜着紧密夹持多股线,这里所谓的倾斜是指每对旋转件的由其自转轴心线构成的平面倾斜于旋转加捻的旋转轴心线,也即“辛”子图中点划线和空心弧形箭头所指示的旋转轴心线;同时由于喂入的多股线和输出的多股线都尽可能位于旋转轴心线方向上,因此多股线都会在旋转件上发生紧密贴靠的折弯。倾斜着夹持多股线不仅可以直接对多股线施压产生如图中倾斜黑色粗实心箭头所示对多股线直接的径向夹紧力,也可以利用多股线在旋转件上的卷绕来间接生成如“辛”子图当中所有水平方向上稍细一些的黑色实心粗箭头所示径向夹紧力。相比较于前述“己”、“庚”二子图展示的技术原理,“辛”子图与前述“甲”、“乙”、“丙”、“丁”、“戊”子图展示的让多股线发生卷绕类似,也可以适当的对多股线的行进产生一些阻尼,从而确保对多股线的前加捻多股线501的加捻效果,实际上添加一些多股线的行进阻尼也可以确保多股线的后加捻多股线502部分的加捻效果,因为多股线如果相对于旋转加捻的夹紧部位太过滑溜的话,相比于旋转件的旋转数量的对多股线施加的捻回数可能就会打折扣,影响“一转两捻”的效率。因此图10当中的“己”、“庚”二子图所展示的技术方案原理的一个不足之处就在于对多股线产生的行进阻尼相比于其他技术方案稍小了一些。当然结合直接向多股线施加径向夹紧力和让多股线折弯产生径向夹紧力这两种技术原理的技术方案并不局限于图10“辛”子图所描绘的那样,而且图10的“甲”、“乙”、“丙”、“丁”、“戊”、“己”、“庚”和“辛”子图所示乃至上文基于上述子图描述的夹紧方式也完全可以进行任意的自由组合,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原理范畴。

图10的“壬”子图展示的是本实用新型令旋转件间接对多股线施加直接的径向夹紧力的一种技术方案的原理,如图10的“壬”子图所示,左侧的两个旋转件外部紧密卷绕着一圈皮带2203,此二旋转件又都透过以图中黑色粗线描绘的所述皮带2203与右侧第三个旋转件紧密贴靠,喂入本实用新型的加捻装置的多股线被紧密夹持于所述皮带2203与图中右侧的第三个旋转件之间,在图10中“壬”子图这种情形下,除了旋转件透过所述传送带2203直接对多股线径向施压间接产生如图中倾斜黑色实心粗箭头所示的径向夹紧力之外,也可以利用多股线紧密贴靠旋转件的折弯和其在卷绕装置的牵引下处处产生的轴向拉力生成如图中稍细一些的黑色水平实心箭头所示的径向夹紧力,实际上传动带本身也会对多股线施加径向夹紧力,再加上传送带对多股线的行进会造成一些有益于旋转加捻的阻尼,因此可以在增加径向夹紧力和添加有益的行进阻尼之间实现一个较好的平衡。注意由于多股线的柔性采用图10的“辛”、“壬”二子图的技术方案进行旋转加捻的前加捻多股线501和后加捻多股线502也可以很容易的调整在同一直线直行方向上且可以尽可能与所有旋转件的旋转轴心线尽可能的重合,相比于传统的旋转锭子加捻装置,可以完全消除白白消磨于空气阻力当中的“气圈”现象的产生。注意图10当中所有子图所示乃至上文基于上述子图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原理也完全可以进行任意的自由组合,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原理范畴。

基于上文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构思的详细表述,从此段开始对本实用新型专利的

技术实现要素:
进行阐述。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倍捻机(double-twist twisting machine)的加捻装置(twisting device),与传统的锭子(spindle)加捻装置类似,也可以对喂入其中的多股线进行加捻操作后输出,其特征首先在于:“所述加捻装置包括一个加捻器(twister)和所述加捻器的支架(supporter),喂入所述加捻装置的多股线贯穿所述加捻器被加捻后输出”;所述加捻器就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捻装置的核心功能部件,所述的支架实际上就是对该核心部件提供必要的物理支撑的。而本实用新型包括的所述加捻器特有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加捻器具有一个可供多股线贯穿的直行通道,所述加捻器包括至少一个横亘于所述直行通道方向上的可以持续自转的旋转件,所述旋转件的自转轴垂直于所述直行通道,所述加捻器可以围绕所述直行通道进行持续旋转”。如前所述加捻器通过多股线与所述旋转件的紧密贴靠产生对所述多股线的径向夹紧力,并配合加捻器的持续旋转来实现对多股线的旋转加捻,这里的“紧密贴靠”可以是如前述所说的多股线在旋转件上的折弯卷绕,亦可以是如前所述利用两个旋转件直接或间接的夹紧多股线对其直接施加旋转加捻所需的径向夹紧力。所谓的“直行通道”实际上也就是一条直线型通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捻装置在其核心的加捻器部件当中设立可以让多股线直线贯穿行进的直行通道就是为了让多股线可以尽可能的以直线形式与加捻器的旋转加捻的旋转轴心线完全重合,避免多股线因为偏离旋转轴心线而产生的不必要的气圈,所述加捻器围绕所述直行通道进行的持续旋转也就是在进行对多股线的旋转加捻操作。如前所述加捻装置配备的旋转件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个,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捻装置的核心部件加捻器应至少安装一个旋转件。所述旋转件的自转轴垂直于所述直行通道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所述旋转件的自转会一直较好的顺应多股线的行进,因为多股线是紧密贴靠于所述旋转件上的,旋转件的自转轴垂直于所述直行通道就可使所述旋转件外表角速度的方向能与多股线的行进方向一致。

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旋转件包括一个圆柱形回转件,喂入所述加捻装置的多股线在所述圆柱形回转件上卷绕至少一圈之后输出。所谓圆柱形回转件是指该回转件卷绕多股线的部分的外表面相对于该圆柱形回转件自转的旋转轴心线处处对称,例如圆柱形的转轴、滚轮和辊子等,使用圆柱形回转件形式的旋转件的目的在于如前所述当旋转件随多股线的行进发生自转时可以稳定喂入加捻装置的多股线和从加捻装置输出的多股线的方向,不至于像使用凸轮那样会使卷绕在其上的多股线发生偏摆,故而使用圆柱形回转件可以使得整个加捻装置和多股线保持一个均衡稳定的状态,确保加捻装置加捻过程的稳定。

作为实现上一段描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的实现方案,所述加捻器包括一个中空的加捻轴,所述圆柱形回转件为一根转轴,所述转轴横亘安装于所述加捻轴的中空开口处;所述加捻轴与一根直管紧固为共轴心线的一体,所述加捻轴与所述直管的中空部分共同构成所述直行通道。如此则喂入所述加捻器的多股线可以在所述转轴上卷绕至少一圈后再穿过所述加捻轴和直管的中空部分共同构成的直行通道输出,喂入和输出的多股线可以在所述直行通道中近乎位于同一直线方向,当所述转轴缠绕多股线部分的外表面与所述加捻器围绕所述直行通道进行旋转加捻的旋转轴心线相切时就可以让前加捻多股线和后加捻多股线均位于该旋转轴心线方向上,有效的避免气圈现象的产生。为了对所述加捻轴和直管进行有效的物理支撑,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直管安装于所述支架上并可围绕所述直行通道进行持续的旋转,实际上倘若所述加捻轴和所述直管的内部中空部分的轴心线重合,所述加捻轴和直管也就是围绕他们共同的轴心线进行旋转;为了驱使所述加捻器进行旋转来对多股线进行旋转加捻,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直管上具有与传动带贴合的辊筒结构,在所述传动带的摩擦传动下所述直管连同所述加捻轴可以进行持续的旋转。如此则本技术方案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对多股线形成旋转加捻效应的加捻装置,再与诸如机架、横向导纱装置、卷绕装置之类的配套零部件整合在一起就可以形成一台具有工业实用性的倍捻加捻设备。

作为前述以包括至少一个圆柱形回转件为特征的技术方案的另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圆柱形回转件也完全可以是一个滚轮,喂入所述加捻装置的多股线在所述滚轮上卷绕至少一圈之后输出,效果和前述使用转轴的技术方案几无二致。当然,为了确保卷绕在所述转轴或者滚轮上的多股线位置的稳定性,完全可以在转轴和滚轮上设置一些针对多股线的限位措施,比方说转轴上的轴环、轴肩结构以及滚轮边缘两侧的凸起等等,皆属于不具创造性的常规性改进,皆应归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案的范畴内。

除了前述以至少包含一个圆柱形回转件的优选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另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加捻器包括至少三个横亘于所述直行通道方向上的可以持续自转的旋转件,所有所述旋转件的自转轴相互平行;喂入所述加捻装置的多股线依次卷绕过所有所述旋转件。”如前所述多股线可以在多个旋转件上卷绕以生成旋转加捻所需的夹紧力,设置至少三个旋转件是可以让第一个卷绕多股线的旋转件和最后一个卷绕多股线的旋转件可以方便的使喂入和输出的多股线尽可能位于加捻器的旋转轴心线上;令所有所述旋转件的自转轴相互平行是为了让在加捻器中卷绕在旋转件上的多股线能比较稳定持续的卷绕并在后续卷绕装置的牵引下稳定的行进。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包括至少三个旋转件的技术方案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捻器包括三个横亘于所述直行通道方向上的旋转件,所有所述旋转件均为圆柱形回转件,喂入所述加捻装置的多股线首先卷绕过第一圆柱形回转件之后再卷绕过第二圆柱形回转件,所述多股线离开第二圆柱形回转件再在第三圆柱形回转件上卷绕后输出;此外,第二圆柱形回转件的轴心线位置可调。如前所述采用圆柱形回转件可以让紧密贴靠于旋转件上的多股线稳定的行进,只选用三个而不是更多个圆柱形回转件的技术方案可以在加捻器的功能效果和制造成本之间达到一个较好的平衡;让多股线在加捻器内的行进过程中间卷绕的第二圆柱形回转件的安装位置可调是为了便于实现如前所述对多股线的径向夹紧力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加捻器包括至少两个直接或间接紧贴在一起的可进行自转的旋转件,喂入所述加捻装置的多股线被夹持于两个所述旋转件的紧贴处。此处的“紧贴”也即上文所述的“紧密贴靠”,该技术方案的原理如前所述也就是让旋转件对紧密贴靠于其上的多股线施加直接的径向夹紧力,施加的方式可以是直接的,譬如如前所述令两个(一对)或多对旋转件从多股线行进方向的两侧夹紧多股线对其直接施加径向夹紧力,也可以是间接的,比方说如前所述利用旋转件之间的传动带对多股线间接施加直接的径向夹紧力。注意这里所说的“直接的径向夹紧力”当中的“直接”是相对于前述以多股线的折弯形成的合力的反作用力来充当径向夹紧力而言的。利用产生所述直接的径向夹紧力的技术方案的优缺点详见前文,这里不再重复描述。

作为本实用新型前述采用成对旋转件的技术方案的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所述加捻器包括的所述旋转件包括一个圆柱形回转件和一个与所述圆柱形回转件紧贴的橡胶滚轮,所述圆柱形回转件和所述橡胶滚轮的两个自转轴形成的平面垂直于所述加捻器供多股线贯穿的直行通道;喂入所述加捻装置的多股线被夹持于两个所述旋转件的紧贴处。采用圆柱形回转件的好处如前所述,当包括所述圆柱形回转件和橡胶滚轮在内的两个旋转件的自转轴构成的平面垂直于所述直行通道时,如前所述可以令多股线始终保持直线行进方向并与旋转加捻的旋转轴心线高度重合,完美的消灭气圈现象。

作为本实用新型前述采用成对旋转件的技术方案的另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所述加捻器包括的所述旋转件包括三个圆柱形回转件,其中两个所述圆柱形回转件上紧密卷绕着一圈传动带,所述传动带与第三个圆柱形回转件紧密贴合;喂入所述加捻装置的多股线被夹持于所述传动带和第三个圆柱形回转件的紧贴处。该技术方案的原理也即前述采用传送带间接产生对多股线的直接的径向夹紧力的原理,好处优点详见前文。

最后,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倍捻机,与目前传统的倍捻机类似,也包括将多股线喂入加捻装置的喂入装置和收集被加捻装置加捻后的多股线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倍捻机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捻装置。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捻装置的喂入及加捻后输出的多股线基本上位于同一直线方向,采用所述加捻装置的倍捻机可以很容易的将并纱工序也整合进来,只需先进行并纱操作,然后无需卷绕成并行纱线筒就直接喂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捻装置即可,如此则将传统的两道并纱和加捻工序整合为一道工序,节省了相关的设备场地和动力能源消耗。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倍捻机用的加捻装置和使用该加捻装置的倍捻机,不仅可以完整的继承传统锭子加捻装置“一转两捻”的倍捻功能,而且近乎完美的克服了传统锭子装置在多股线行进过程中的滑动摩擦力大、无法避免形成无谓消耗卷绕装置动力的气圈的缺陷,具有非常优异的经济效益乃至绿色环保的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传统两道工序的多股线倍捻生产过程示意图;

图2:多股线“一转两捻(倍捻)”的传统锭子加捻装置原理示意图;

图3:传统的锭子加捻装置剖切示意图;

图4:采用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加捻装置的一种倍捻机的示意图;

图5: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加捻装置和其加捻器的剖切示意图;

图6为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加捻装置和其加捻器的示意图。由于和第一实施例非常相似,为了突出展示与第一实施例存在差别的零部件,因此图6省略了多股线的显示;

图7为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加捻装置和其加捻器的示意图。由于和第一及第二实施例非常相似,为了突出展示与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存在差别的零部件,图7也省略了多股线的显示;

图8:第三实施例的加捻器上的连珠串型转轴安装孔示意图;

图9: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加捻装置和其加捻器的示意图;

图10:在多股线的直行通道中进行“一转两捻(倍捻)”的各种加捻原理对比示意图,图中每每种加捻原理分别用一个以天干为标记的子图来示意,所有子图当中竖直的点划线和空心弧形箭头均表示旋转轴心线,黑色的箭头代表喂入加捻装置的多股线和从加捻装置输出的多股线,黑色的粗实心箭头皆表示对多股线的径向夹紧力,内部有斜向剖面线和折角填充的圆形图案皆代表旋转件,旋转件内部的单线弧形箭头皆指示旋转件随多股线的行进而发生相应减少滑动摩擦的自转,每一幅子图当中的所有旋转件皆可以围绕竖直的点划线和空心弧形箭头表示旋转轴心线一起进行同步旋转;

图11为前述所有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的示意图。由于和前述所有实施例均非常相似,为了突出展示与前述所有实施例存在差别的零部件,图11也省略了多股线的显示。

[附图标记]

1:单股线筒;2:单股线;3:并行多股线;4:并行多股线筒;5:加捻多股线;501:前加捻多股线;502:后加捻多股线;6:加捻多股线筒;7:空心锭子;701:锭罐;8:加捻盘;801:折弯;802:横向通道;803:传动轴;9:气圈;10:传动带;11:加捻盘支架;12:机架;13:伺服电机;14:喂入辊;1402:皮带压轮;1403:皮带;1404:弹簧;15:并线环;16:加捻器;1601:加捻轴;1602:转轴;1603:滚动轴承;1604:直管;1605:辊筒;1606:转轴;1607:中间转轴;1608:转轴;1625:加捻架;17:支架;18:卷绕辊;1802:橡胶压轮;1803:横向导纱装置;1804:弹簧;19:滚轮;20:支承轴;21:连珠串型转轴安装孔;22:滚轮;2202:橡胶压轮;2203:皮带;23:集线环;24:旋转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说明书附图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典型的实现方式,注意每一种实施例可能会有多种实现方式,并非仅仅限于说明书附图所展示的实现方式;而且本节叙述的所有实施例仅仅是列举上文实用新型内容一节阐述的技术方案原理的一些典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能限定前述实用新型内容一节所描述的所有技术方案。

如图4所示并参考图5,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加捻装置包括一个加捻器16和其支架17,所述加捻器16通过支架17紧固安装在如图4所示的一台倍捻机的机架12中部。所述倍捻机的上方具有对从两个单股线筒1引出的单股线2进行并纱操作的相关零部件。如图4所示,两根所述的单股线2共同穿过一个并线环15成为一束并行多股线3,之后在由伺服电机13驱动旋转的喂入辊14的卷绕牵引作用下被喂入加捻装置的加捻器16之中进行加捻。如图4所示,所述喂入辊14外表面与一圈皮带1403一起紧密夹持着所述并行多股线3,所述皮带1403卷绕在两个可进行自转的皮带压轮1402之上,所述皮带压轮1402连同卷绕其上的皮带1403在弹簧1404的拉力作用下持续地与所述喂入辊14紧密贴靠,由此将所述并行多股线3紧密贴靠在喂入辊14之上并随着喂入辊14的转动牵引并线多股线3喂入下方的加捻装置中。如图5所示并参考图4,所述加捻装置的核心功能部件加捻器16包括一个中空的加捻轴1601以及与所述加捻轴1601共轴心线紧固连接为一体的一根中空的直管1604,如图5所示,所述加捻轴1601和直管1604中空的部分形成了一个共轴心线的可供多股线直线贯穿的直行通道,所谓的直行通道如前所述也就是一条直线型通道。如图5所示并参考图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直管1604插装在所述支架17当中并配有滚珠轴承,如此则所述直管1604以及加捻轴1601可以围绕其轴心线进行自由的旋转以实施旋转加捻操作。所述加捻轴1601的上部开口处横亘安装有一根转轴1602,所述转轴1602的旋转轴心线垂直于所述加捻轴1601以及直管1604的轴心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轴1602两边安装于加捻轴1601的部分加装了滚动轴承1603,如此则所述转轴1602可以非常容易的围绕其轴心线进行旋转,所述转轴1602实际上也就是前述的一种圆柱形回转件。如图5所示并参考图4,从上方喂入辊14牵引而下的多股线竖直的进入所述加捻轴1601并在所述转轴1602上缠绕一圈后又竖直的穿过所述加捻轴1601的中空部分和所述直管1604的中空部分进入倍捻机的卷绕装置。如图4所示所述倍捻机的卷绕装置包括一个卷绕辊18和利用弹簧1804的拉力紧密贴靠于其上的一个橡胶压轮1802,所述卷绕辊18在配套的伺服电机13的驱动下持续旋转,如此则可以源源不断的将被紧密夹持在所述卷绕辊18和橡胶压轮1802之间的被加捻后的多股线向下牵引并最终卷绕成下方的加捻多股线筒6。实际上本实施例中包括由伺服电机驱动的卷绕辊18在内的卷绕装置还充当了倍捻机中部所述加捻装置输出的多股线行进的牵引动力来源。如图4所示,所述倍捻机还具有形成有规律外形的加捻多股线筒6的横向导纱装置1803,所述横向导纱装置在本实施例中为一个双作用液压缸和所述液压缸的推杆前方的一个供加捻后的多股线穿过的环,所述双作用液压缸有规律的进行来回往复就可以引导加捻后的多股线有规律的缠绕在由伺服电机13驱动旋转的加捻多股线筒6之上形成固定的形状。注意出于简化的目的图4当中所有的伺服电机均采用同一个附图标记13来标记,但不同部位的伺服电机其伺服的对象和产生的功能是不同的。如图4所示,所述喂入辊14、传动带10、卷绕辊18以及加捻多股线筒6均采用伺服电机驱动的一个好处是现代的旋转电机一般都可以实现比较精细的无级调速,相比于传统的齿轮变速箱调速具有转速调节精细准确的优势,可以较好的适应不同的加捻生产现场参数化调节的需要,而倘若使用齿轮变速箱进行调速则一来齿轮时间久了会磨损,二来齿轮变速箱做不到现代电机那样精细的无极调速,有时甚至需要打开变速箱进行齿轮的更换才能达到所需的调速效果。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加捻器16的直管1604的下方外壁具有与传动带10配合的辊筒1605结构,所述辊筒1605与传动带10紧密贴合,所述传动带10在伺服电机13的驱动下持续行进,进而带动所述加捻器16的线筒1604乃至加捻轴1601一起旋转。如图5和图4所示并参考图10当中的“甲”、“乙”子图,基于前述实用新型内容一节的描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捻轴1601将围绕其自身及其下方的直管1604和辊筒1605共同的轴心线进行持续旋转,如此则在所述加捻轴1601的所述转轴1602上卷绕一圈的多股线就会被实施“一转两捻”的倍捻加捻操作,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转轴也即是前述的旋转件24。如图4和图5所示,从喂入辊14到所述加捻器16的转轴1602为止的多股线将形成所谓的前加捻多股线501,从加捻器16的转轴1602出发的多股线将随所述加捻轴1601的持续旋转在前加捻多股线的基础上被再加捻形成所谓的后加捻多股线502。注意本实施例也完全可以对两根以上的单股线实施并纱和旋转加捻操作,多股线在所述转轴1602上也可以卷绕不止一个转圈,两圈甚至两圈以上也是可行的。另外,采用如图4所示的倍捻机,如前所述由于喂入加捻器16及在加捻器16当中加捻后输出的多股线基本上位于同一直线方向,如图4所述的倍捻机在本实施例中已经轻易地将并纱工序也整合进来,只需先进行并纱操作,然后无需卷绕成并行纱线筒就直接喂入加捻装置即可,如此则将传统的两道并纱和加捻工序整合为一道工序,节省了相关的设备场地和动力能源消耗。

如图6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实际上只是列举了一个旋转件24的不同实现方式,也同样是基于图10的“甲”、“乙”二子图和前述相关的技术原理。如图6所示,只是将第一实施例当中的转轴替换成了横亘安装于所述加捻轴1601开口处中心的一个可以持续自转的滚轮19而已,所述滚轮19实际上也是一个前述的圆柱形回转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滚轮19通过滚珠轴承套装在一根支承轴20之上,所述支承轴20紧固安装于所述加捻轴1601中空开口处且其轴心线垂直于图中以点划线和空心弧形箭头指示的旋转轴心线,与第一实施例一样,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加捻器在传动带10的摩擦传动带动下持续围绕所述加捻轴1601和直管1604的共同轴心线进行旋转,喂入加捻器的多股线在所述滚轮19上卷绕至少一圈后从所述加捻轴1601和直管1604的中空部分组成的直行通道内输出至卷绕装置。注意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滚轮19的边缘的中部向内凹进,如此可以较好的形成对多股线缠绕部位的限位,避免多股线从滚轮19上滑脱;前述第一实施例的转轴1602也可以采取类似的限位措施,比如说采用轴环、轴肩等等,如前所述。参照图10的“甲”、“乙”二子图,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当中的前加捻多股线501和后加捻多股线502在所述转轴1602或者滚轮16的边缘与旋转轴心线相切时可以很好的与旋转轴心线相重合,故而可以有效的避免气圈现象的产生。实际上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也就是图10的“甲”、“乙”子图和前述描述的相关技术原理的两个典型实施例,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特点、优点可参看上文的相关叙述。

如图7和图8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是基于图10的“丙”、“丁”和“戊”三子图和前述相关的技术原理的一个典型实现方式,实际上与前述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非常相似,其所包括的加捻轴1601、直管1604、支架17以及由辊筒1605和传动带10组成的旋转驱动装置与前两个实施例都是一样的,仅仅是所述加捻轴1601的中空开口处安装的旋转件的数量不同而已。如图7所示并参考图10中的“丁”子图,在第三实施例中加捻轴1601的开口处安装了三根相互平行的转轴,从上至下依次用附图标记1606、1607和1608来标记,且将位于中间的转轴命名为中间转轴1607。与第一实施例一样所有的转轴也都采用两边加装滚动轴承1603的方式实现自身可以持续的自转,所有三根转轴的轴心线横亘于所述加捻轴1601的中空开口处且与所述加捻轴1601与直管1604共同的轴心线垂直,也即横亘在由所述加捻轴1601和直管1604的中空部分构成的所述直行通道方向上。当所述加捻轴1601被皮带10驱动持续旋转时,安装于其开口处的三根转轴也就将如前所述一起同步旋转对多股线实施旋转加捻。喂入本实施例的加捻器的多股线的绕线方式典型的可以如图10的“丁”子图所示的那样依次卷绕过三根转轴,但同样也可以如前所述在一根或多根转轴上卷绕一圈甚至多圈来增加对多股线实施旋转加捻所需的径向夹紧力;甚至还可以跳过中间转轴1607仅在附图标记为1606和1608的转轴上卷绕,就如图10的“丙”子图所示的那样;还可以在三根转轴当中的某一根转轴上卷绕一整圈甚至更多圈,如此种种,千变万化,不胜枚举,皆属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原理范畴。当采取图10的“丁”子图那样的绕线方式时,如前所述可以通过调整附图标记为1603的转轴的安装位置来调整对多股线施加的径向的夹紧力,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转轴1603的安装孔位是一种可以进行变换调节安装位置的连珠串型转轴安装孔21,实际上也就是一连串部分交叠的转轴安装孔,图8当中粗实线所描绘的是所述连珠串型转轴安装孔21的外周轮廓线,虚线描绘的是转轴1603可以选择安装的多个安装孔位,如此则通过变换转轴1603的安装孔位即可调节对多股线施加的径向夹紧力。注意本实用新型的这第三实施例的加捻轴1601当中完全可以如图10中的“丙”子图那样只安装两根转轴,或者如图10的“戊”子图那样设置两根中间转轴1607,再或者甚至可以增加更多的中间转轴1607让多股线以各种方式进行部分卷绕或整圈的卷绕;而且本实施例当中的转轴也完全可以换成如第二实施例那样的滚轮以及其他形式的旋转件,前述第一和第二实施例实际上也完全可以将转轴和滚轮换成其他形式的旋转件,只要是能持续自转的旋转件都行,皆属于上文实用新型内容一节阐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原理范畴。

如图9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是基于图10的“己”、“庚”、“辛”和“壬”三子图和前述相关的技术原理的一个典型实现方式,实际上与前述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也都非常地相似,其所包括的加捻轴1601、直管1604、支架17以及由辊筒1605和传动带10组成的旋转驱动装置与前三个实施例都是一样的,仅仅是所述加捻轴1601内安装的旋转件的型式不同而已。如图9所示所述加捻轴1601的中空开口处横亘安装有一个滚轮22及与所述滚轮22紧密贴靠的橡胶压轮2202,此滚轮22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圆柱形回转件,所述22滚轮和橡胶压轮2202这一对旋转件当中紧密夹持着喂入所述加捻器的多股线。注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滚轮22和橡胶压轮2202的两根自转轴心线形成的平面可以垂直于图9当中由点划线和空心弧形箭头所示的旋转轴心线只对多股线产生如前所述的直接的径向夹紧力,也可以在作出调整安装方位的情形下倾斜于所述旋转轴心线同时产生前述的直接的径向夹紧力和让多股线折弯产生的间接的径向夹紧力。当所述加捻器被所述传动带10驱动围绕图9中以点划线和空心弧形箭头表示的旋转轴心线旋转时就可以对多股线实施“一转两捻”的旋转加捻并形成所谓的前加捻多股线501和后加捻多股线502。如图9当中所述滚轮22和橡胶压轮2202上的单线弧形箭头所示,并参考图10当中的“己”、“庚”子图,随着多股线被后续卷绕装置牵引向下方行进,包括所述滚轮22和橡胶压轮2202在内的一对旋转件可以进行自转来避免产生较大的滑动摩擦。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也在所述滚轮22和橡胶压轮2202的支承轴两端加装了滚动轴承1603,如此则可以保证这一对旋转件随着多股线的行进可以很容易的发生自转避免滑动摩擦的产生。本实施例其余的特性及优点详见前述实用新型内容一节基于图10的“己”、“庚”子图的相关叙述。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本实施例的附图仅仅绘出了与图10中的“己”子图相对应的实施例外形,但本实施例完全也可以采用图10的“庚”、“辛”和“壬”子图所代表的技术方案,只需在所述加捻轴1601的开口处加装相应的旋转件或者相应的旋转件与皮带2203即可,故而本实施例的特性和优点都可以参见本说明书前述基于图10的“己”、“庚”、“辛”和“壬”子图展开的描述。事实上本节所述的四个实施例的包括所述加捻轴1601、直管1604、支架17和传动带10在内的基本构造已经可以实现图10当中所有子图乃至前述实用新型内容一节基于图10所有子图而阐发的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技术方案,实际上也就是往所述加捻轴1601的中空开口处布置相关的旋转件即可。

此处做一个总结,图10的“甲”、“乙”、“丙”、“丁”和“戊”子图为代表的技术方案的原理可以说使用的都是“分立”型式或者说是“分离”型式的旋转件,而第四实施例代表的是一类使用“紧贴”型式的旋转件。但需要注意的是所有实施例乃至前述基于图10阐发的所有技术方案都是可以整合在一起的,比方说所述加捻器既有一对紧密贴靠在一起的旋转件对多股线施加直接的径向夹紧力,也具有一个或几个相互平行的旋转件供多股线进行卷绕等等,全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范畴。

最后需要再一次强调的是以上列举的所有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方式,比方说前述加捻轴1601在上直管1604在下的型式完全也可以变更为直管1604在上加捻轴1601在下的型式;所述加捻器16也并非一定要包含一个中空的加捻轴1601,比方说也完全可以变更为如图11所示的一个与直管1604紧固连接的由不锈钢丝焊接而成的钢丝支架型式的加捻架1625,上载多股线卷绕其上的一个滚轮19;所述加捻架1625的中空区域乃至其上的空间和所述直管的中空空间完全可以构成一个直行通道,因为喂入所述加捻器16的多股线是柔性的,是可以很容易的被限定在尽可能与前述旋转加捻的旋转轴心线方向上的。实际上前述所有实施例当中的加捻轴1601均可以这样的钢丝支架型式的加捻架1625进行等同替换或者说成是出于可以减少材料消耗和重量目的的改进;如此种种,万千变化,不一而足。故凡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构思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常规性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声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